蓝天实验学校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 答案
1.C 2.D 3.D 4.C 5.C 6.D
7.C 8.D 9.C 10.D 11.A 12.D
13.BCD 14.ABD 15.BD 16.ACD
17.
(1) 消费者 就地 最有效的 易地保护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
(2) 标记重捕法
(3) 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间接和直接
(4) 保障天鹅栖息和觅食场所的面积 环境容纳量(或 K 值)
18.
(1) 经济 生态
(2) 农作物 硝化细菌
(3) 沼渣、蚓粪、菌渣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其中无机盐被农作物根系吸收利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循环
(4) 协调
(5) 整体
(6)秸秆、人畜粪便中的能量被多级利用(或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或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9.
(1) 无氧 线粒体
(2)低于
(3)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4)丙酮酸
(5)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毛霉有成形细胞核
20.
(1) 淀粉 琼脂(凝固剂) 前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接种环
A 当稀释度足够高时,平板上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 105 8.5×108
21.
(1) 基因工程 诱变育种
(2) 选择 鉴别 高压蒸汽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3) 发酵罐内的发酵(或 发酵过程) 溶氧量、pH和温度
(4) 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增加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答案解析
1.C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是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详解】A、积极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碳的排放,从而降低生态足迹,A正确;
B、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B正确;
C、科技的发展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再生资源回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会降低生态足迹,C错误;
D、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而且还将继续增大,因为我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应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D正确。
故选C。
2.D
【分析】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
【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
B、尽管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确实可以减少CO2的排放,但这并不意味着能立即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碳中和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来中和已经排放的CO2。而且,即使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果不进行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B错误;
C、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来中和已经排放的CO2,而不是仅仅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CO2交换达到平衡,C错误;
D、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都会增加,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同时,不同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会导致不同的碳足迹。D正确。
故选D。
3.D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要合理地利用野生生物资源,而非禁止对其的开发,B正确;
C、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捕食者,由于“收割原理”可以提高被捕食者的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C正确;
D、适度放牧不会降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4.C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有:①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②易地保护:将濒危物种迁入动物园或者植物园,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详解】A、在动物的栖息地布设若干台红外触发相机,恒温动物一靠近,就会触发相机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可以调查动物的种群数量,可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某些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A正确;
B、栖息地碎片化使得栖息地环境遭到破坏,从使野生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正确;
C、栖息地碎片化使得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基因)多样性下降,降低生物多样性,C错误;
D、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使分布在不同栖息地的同种生物能突破地理隔离限制,促进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
故选C。
5.C
【分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详解】A、废水、污水中的有机物含有化学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排放废水、污水中的化学能,A正确;
B、渝河生态治理过程中,既要恢复环境,又要发展经济,这体现了整体性原理,B正确;
C、随治理进程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D、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杨、柳等植物一般都是当地原有物种,这样能有效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同时也可以防止外地物种不适合在渝河种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D正确。
故选C。
6.D
【分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详解】A、生态系统中遗传基因库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性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如热带雨林,A错误;
B、生态工程是在人的参与下,以达到“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目的,B错误;
C、治理沙漠的目的是为了固沙、保水、改善环境以及缺水用水的问题,并不是为了消除沙漠,C错误;
D、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可以防止因过度开垦而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能够改善和恢复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D正确。
故选D。
7.C
【分析】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A、第一不步要洗净青菜,主要是为了去除青菜表面的杂菌和一些污物,A正确;
B、老坛水含有丰富的菌种,加入老坛水相当于接种菌种,能加快酸菜发酵过程,B正确;
C、将青菜、盐、白酒装至2/3,再加入老坛水,C错误;
D、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稳定),D正确。
故选C。
8.D
【分析】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详解】A、与发酵前的豆腐相比,臭豆腐的有机物总量低、营养价值高,A错误;
B、制作臭豆腐时,加入的卤汁盐浓度过高,会抑制微生物生长,B错误;
C、传统发酵的卤汁中并非只有毛霉生长繁殖将豆腐发酵为臭豆腐,C错误;
D、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易于消化吸收,D正确。
故选D。
9.C
【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详解】A、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作用是利用物理因素诱导发生基因突变,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被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只有少数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A正确;
B、橙红色的菌体为高产菌,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B正确;
C、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能估算活菌数目,但不能估算突变菌的种类数,C错误;
D、能在添加了β-紫罗酮的乙上长成菌落的细菌是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高产菌,其遗传物质都发生了改变,D正确。
故选C。
10.D
【分析】进行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详解】A、KH2PO4和Na2HPO4这两种无机盐既可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如K+、Na+等,又可作为缓冲剂(H2PO4-/HPO42-)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相对稳定,A正确;
B、培养基中除了尿素无其他含氮物质,只有尿素分解菌能通过分解尿素进行生长繁殖,故尿素既能为尿素分解菌提供氮源又可对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起选择作用,B正确;
C、琼脂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只能充当凝固剂,C正确;
D、蒸馏水起定容作用,蒸馏水不能对培养液进行稀释,稀释所用的溶剂应该是无菌水,D错误。
故选D。
11.A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和培养、产物的分离和提纯等方面。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详解】A、用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时,若发酵罐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污染了杂菌,会因为某些杂菌分泌酶将青霉素分解掉而降低产量,需要严格灭菌,A正确;
B、家庭制泡菜和变酸的葡萄酒表面长的菌膜分别是由酵母菌和醋酸菌形成,但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的真核生物,B错误;
C、发酵工程往往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会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措施来获得细胞代谢物,单细胞蛋白指微生物菌体,可通过过滤、沉淀方法获得,C错误;
D、传统发酵技术的微生物是天然微生物,并未经过严格灭菌,D错误。
故选A。
12.D
【分析】抗生素能够杀灭细菌,但是不同的细菌对同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图中链霉素带中的链霉素会扩散进入周围环境,对链霉素敏感的细菌无法生长。根据图示结果可知,结核杆菌对链霉素最敏感,其次是霍乱菌,伤寒菌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
【详解】A、由图可知,结核杆菌线消失最多,结核杆菌剩余最少,链霉素能阻止结核杆菌的生长,A正确;
BC、由图可知,结核杆菌对链霉素最敏感,其次是霍乱菌,伤寒菌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BC正确;
D、伤寒病人致病菌是伤寒菌,而伤寒菌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链霉素不可用于治疗伤寒病人,D错误。
故选D。
13.BCD
【分析】生态工程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手段和专业技术经验组装起来的,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工程系统。
【详解】A、养结合型设施生态农业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因此,其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A错误;
B、种养结合型设施生态农业属于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因此该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B正确;
C、该生态工程模式中发酵处理中的生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利用,该设计主要利用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C正确;
D、畜菜共生系统能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可体现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D正确。
故选BCD。
14.ABD
【分析】酒精发酵起主要作用的是酵母菌,通常前期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便大量繁殖,后期密封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醋酸发酵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是醋酸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
【详解】A、将煮好的小米摊开放凉之后再加入大曲,可以防止高温杀死大曲中的酵母菌等微生物,A正确:
B、加入大曲后要拌匀再放入缸内,搅拌可以使原料与大曲中的微生物充分混合,利于酵母菌发酵充分,B正确;
C、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大曲酒窖阶段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将缸打开排气,防止发酵液溢出,C错误;
D、抄缸阶段需对醋醅进行翻动,其目的是增加氧气含量,使醋酸杆菌充分接触氧气,促进醋酸杆菌的繁殖,D正确。
故选ABD。
15.BD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生物分离工程)等方面。
【详解】A、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就是单细胞蛋白,A错误;
B、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均可作为发酵工程的产品,B正确;
C、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因此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都要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C错误;
D、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故应对温度和pH等进行控制,D正确。
故选BD。
16.ACD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倒平板,②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③是进行平板划线,④是培养。
【详解】A、①步骤表示倒平板,为防止杂菌污染,在倒平板之前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A正确;
B、②步骤为用接种环沾取菌液,需在酒精灯火焰旁等接种环冷却后沾取,防止温度过高,将菌种杀死,B错误;
C、③到④过程中,每次接种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进行纯化,最后一次划线后灼烧,防止污染环境,C正确;
D、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防被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ACD。
17.
消费者 就地 最有效的 易地保护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
(2) 标记重捕法
(3) 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间接和直接
(4) 保障天鹅栖息和觅食场所的面积 环境容纳量(或 K 值)
【分析】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 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 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直到近几十年来,人类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详解】(1)略。
(2)大天鹅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 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适合采用标记重捕法;使用标志重捕法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所做标记不能影响大天鹅正常的生活,否则将影响调查结果。
(3)保护区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这是对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保护;保护区内生存着众多种类的动植物,这是对生物多样性在物种多样性层次上的保护;保护区改善局部气候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往研学、旅游则体现了其直接价值。
(4)保护区是大天鹅栖息和觅食的场所,禁止破坏、侵占湿地资源是为了保障保护区的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大天鹅等鸟类的环境容纳量,进而 提高保护区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18.
(1) 经济 生态
(2) 农作物 硝化细菌
(3) 沼渣、蚓粪、菌渣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其中无机盐被农作物根系吸收利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循环
(4) 协调
(5) 整体
(6)秸秆、人畜粪便中的能量被多级利用(或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或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分析】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自生、循环、协调、整体。
【详解】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农作物。在沼气池中,氨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可以形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
(3)沼渣、蚓粪、菌渣作为有机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盐后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该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因此可以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上述过程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循环原理。
(4)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5)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协调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6)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相比,“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具有更大的产出投入比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人畜粪便中的能量被多级利用(或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9.
(1) 无氧 线粒体
(2)低于
(3)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4)丙酮酸
(5)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毛霉有成形细胞核
【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详解】(1)图中①和②表示酒精发酵,该过程需要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完成;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
(2)果酒发酵适宜温度是18~25℃,果醋发酵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前一阶段的温度低于后一阶段。
(3)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4)乳酸发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其产物是丙酮酸。
(5)乳酸菌是原核细胞,毛霉是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而毛霉有成形细胞核。
20.
(1) 淀粉 琼脂(凝固剂) 前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接种环
A 当稀释度足够高时,平板上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 105 8.5×108
【分析】常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到固体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详解】(1)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欲从土壤中筛选高淀粉酶活性的目标菌,故在目标菌筛选过程中,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故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琼脂,除此以外还需要有氮源、水、无机盐等成分。为防止杂菌污染,在配制培养基时,pH的调节应在灭菌前。
(2)根据培养基中菌落的分布判断平板A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B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稀释到一定浓度,取一定量菌液涂布在平板上,适合用来计数。平板B上是平板划线法接种的,采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稀释涂布平板法用于估算土壤样品中菌种数的原理是当稀释度足够高时,平板上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图中进行了系列稀释操作,由土样到试管4共稀释了5次,故4号试管的土壤样品稀释了105倍;根据图示的三个平板上的菌落结果,可以估算1克土壤中的细菌数为(168+175+167)÷3×106÷0.2=8.5×108个。
21.
(1) 基因工程 诱变育种
(2) 选择 鉴别 高压蒸汽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3) 发酵罐内的发酵(或 发酵过程) 溶氧量、pH和温度
(4) 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增加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详解】(1)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是基因工程的获得的菌种、自然选择的目标菌种或者是通过诱变选择的菌种,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基因工程获得的;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诱变培育的。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以将它们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法进行灭菌。
(3)发酵过程是图示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该时期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便随时调整发酵罐中营养基质的加入速度,同时,要严格控制溶氧量、pH和温度等发酵条件,从而保证所需产品的获得。
(4)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搅拌不仅能增加溶氧量,还能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从而使发酵过程更好的进行。蓝天实验学校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农业等途径对渝河流域的生态进行治理和恢
复,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长:75 分钟
A.该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能量包括太阳能和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B.该举措恢复环境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1.生态足迹是一种测定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态经济学指标,可定量判断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 C.随治理的进行,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态,以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杨、柳等植物一般都是当地原有物种
A.积极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生态足迹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说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 A.生态系统中遗传基因库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C.科技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等会增大生态足迹 B.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多消耗、少效益、可持续
D.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应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C.治理沙漠的目的是要消除沙漠,改善环境
2.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 D.退耕还林、还湖可防止由于过度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所导致的水土流失
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 CO2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 7.老坛酸菜又称泡青菜,是四川主要家常泡菜之一,是做酸菜鱼的必需调料,也可用作其他菜肴
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的配菜,用途很广,制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只有光合作用
B.只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碳中和是生产者固定的 CO2的总量与消费者呼吸释放的 CO2总量达到动态平衡
D.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人类生活方式不同,碳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3.生物多样性是由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
A.洗净青菜是为了去除青菜表面的杂菌和一些污物
态系统共同构成的。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B.加入老坛水相当于接种菌种,能加快酸菜发酵过程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
C.将青菜、盐、白酒装至满坛后,再加入老坛水
B.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D.随着发酵的进行,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会发生改变
C.生态系统中适量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8.臭豆腐是中国传统特色的小吃之一,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制作臭豆腐的发酵原理与制作腐乳
D.无论放牧多少均会降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相似,但制作臭豆腐时需要将豆腐浸入腐乳的卤汁中发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4.高速公路、铁路等建设使某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碎片化,不利于种群的繁衍,而生态廊道的建
A.与发酵前的豆腐相比,臭豆腐的有机物总质量及营养价值均较高
设可连通碎片化的栖息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制作臭豆腐时,加入的卤汁盐浓度越高越好,可防止微生物减少
A.可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某些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
C.卤汁中只有毛霉生长繁殖将豆腐发酵为臭豆腐
B.栖息地碎片化使野生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制作臭豆腐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会被分解为肽和氨基酸
C.栖息地碎片化增加了野生动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9.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
D.生态廊道的建设有助于野生动物种群基因交流
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表
5.宁夏渝河一度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随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功能失调成为制约当地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CYCUogAoAJJAABgCAwFACAGQkAGCAIoOABAAsAIASRNABAA=}#}
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12.实验室欲测定链霉素对 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可用 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 3
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 37℃条件下恒温培养 3天,结果
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过①紫外线照射后,可能有少数三孢布拉霉负菌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B.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橙红色区域较大的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C.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后,统计菌落数即可估算出突变菌种数
D.能在添加了β-紫罗酮的图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目的菌,其基因都发生了改变
10.选择培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时,利用的培养基组分及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链霉素能阻止结核杆菌的生长 B.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组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C.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含量 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15.0 g 1000 mL 二、多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定容至
13.设计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表示种养结合型设施生态农
A.KH2PO4和 Na2HPO4既可为菌体提供无机盐,又可调节培养基的 pH 业模式,发酵处理的设计既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降低成本,又可以防止土壤的板结。下列相关叙述
B.尿素既可为尿素分解菌提供氮源,又可对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起选择作用 正确的是( )
C.琼脂一般不可以为尿素分解菌提供碳源,只起到凝固剂的作用
D.蒸馏水既可进行定容,又可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计数
11.发酵产品的使用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发酵工程可对细胞和细胞代谢产物进行工业化生产,传
统发酵技术大大丰富了食物的品种,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和传统发酵技
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养结合型设施生态农业具有高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A.用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时,若发酵罐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污染了杂菌,会因为某些杂菌分 B.要保证该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持续协调,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
泌酶将青霉素分解掉而降低产量 C.该生态工程模式中进行发酵处理的设计可体现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B.家庭制泡菜和变酸的葡萄酒表面长的菌膜分别是由酵母菌和醋酸菌形成,它们都是需氧型 D.畜菜共生系统可体现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的原核生物 14.小米醋是以小米为原料,通过煮米、大曲酒酵、汾醋、抄缸、拨缸、存醅、淋醋等工序制成。
C.发酵工程往往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会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措施来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得单细胞蛋白产品 A.将煮好的小米摊开放凉之后再加入大曲,可以防止高温杀死大曲中的微生物
D.与发酵工程相比,传统发酵技术中菌种来源于多种天然微生物,发酵过程经过严格灭菌, B.加入大曲后要拌匀再放入缸内,搅拌可以使原料与大曲中的微生物充分混合
所以产品质量较高且品质稳定 C.大曲酒窖阶段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将缸打开,可以排气,也可促进酵母菌繁殖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CYCUogAoAJJAABgCAwFACAGQkAGCAIoOABAAsAIASRNABAA=}#}
D.抄缸阶段需对醋醅进行翻动,其目的是增加氧气含量,促进醋酸杆菌的繁殖 (4)当地管理部门规定: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任何破坏、侵占湿地资源的海产养殖项目,这项举
15.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相关表述正 措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天鹅等鸟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进
确的是( )
而提高保护区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A.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18.(11分,除特别标记外,每空 1分) “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
B.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C.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养猪、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沼气工程等多个
D.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 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得到了良性发展。如图是该系统物
的代谢途径 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6.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 pH
B.②步骤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沾取菌液
C.③到④过程中,每次接种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
D.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_________效益 和 __________效益的同步发展。
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
17.(11分,每空 1分)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我国第一大淡水类型的湿地,更是国家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__。动物粪便中的臭味主要来自氨气,在沼气池中,
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是大天鹅等多种鸟类南迁北移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地,每年有近万只大天 经过________________(填微生物的名称) 的作用,可以形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
鹅来此越冬,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天鹅越冬种群栖息地。回答下列问题: (3)沼渣、蚓粪、菌渣等可作为有机肥还田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天鹅等鸟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鄱阳湖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原理。
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____________保护,这种形式的保护是对野生动植物资源 (4)建该生态农业模式时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
_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除此之外保护措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的__________原理。
(2)调查冬季保护区内大天鹅种群密度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充分协调经济系统、社会等系
(3)保护区内存在芦苇沼泽、滩涂和浅海及潟湖四种湿地类型,且生活着众多种类的动植物,这体 统,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
现了对生物多样性在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层次上的保护。保护区不但可以改善局部气 (6)与传统农业相比,“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具有更大的产出投入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候环境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往研学、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CYCUogAoAJJAABgCAwFACAGQkAGCAIoOABAAsAIASRNABAA=}#}
19.(12分,每空 2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泡菜和腐乳是我国的传统食品,
请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果酒果醋发酵生产的第一阶段,该过程需 (3)根据上图所示,4号试管的土壤样品稀释了________________倍,根据图示的三个平板上的菌落
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 结果,可以估算 1克土壤中的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
(2)在生产过程中,果酒发酵阶段和果醋发酵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前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_ 21.(16分,每空 2分)下图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填“低于”或“高于”)后一阶段的。
(3)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
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5)乳酸菌和毛霉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除特别标记外,每空 1分)研究人员欲从土壤中筛选高淀粉酶活性的细菌,并对其进
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菌筛选过程中,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1)若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育种;若高产青霉素
进行培养,除碳源外,该培养基还含有氮源、水、无机盐和________________。不同微生物生长所
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育种。
需的 pH是不同的,在配制培养基时,pH的调节应在灭菌________________(填“前”或“后”)。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以将它们分为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和 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在将筛选到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接种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
培养基在使用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灭菌。
图所示的菌落。
(3)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时期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
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同时,要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酵条件,
因为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形成。
平板 A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平板 B所采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两个平板所采用的接种方法适合用来计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A”或“B”),该方法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估算土壤样品中菌种数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CYCUogAoAJJAABgCAwFACAGQkAGCAIoOABAAsAIAS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