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对外政策报告中,一方面指责西欧国家“奉行经济上的地区主义”,使美欧之间“存在着经济冲突的因素”;另一方面指出,欧共体的发展和扩大“使欧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这说明欧共体的成立( )
A.致使国际政治格局变动 B.改变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D.促成欧美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2.(本题3分)下表是1950年、1970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对上表分析准确的是
A.日本经济增长因马歇尔计划援助 B.法德经济受益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C.北美自贸区稳固了美国经济霸权 D.战后西欧各国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3.(本题3分)2016年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倡导,来自俄罗斯、波兰等7个国家的农业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国际农业协会联盟(WUAA)”,为全球品牌农业、现代农业、优质农业的发展、交流、共融提供更高平台。这表明
A.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B.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C.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家间合作
D.全球贸易秩序亟待调整与规范
4.(本题3分)今天,芭比娃娃的产品设计、模具等来自于美国,原材料由西亚产油国提供,日本负责制造假发,台湾负责制造塑料材质,最后由中国制造芭比娃娃被销往全世界。这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发展的落后
C.文化多样性 D.经济的孤立分散
5.(本题3分)2018年大国之间互动频繁,“美欧吵架”,美俄会晤,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取消今年以来加征的关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尽快回到正常轨道,实现双赢”的共识,中欧强调“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推动更加开放、平衡、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由此可推断
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破裂 B.美俄之间的盟友关系形成
C.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结束 D.世界经济全球化艰难前行
6.(本题3分)2023年,中国多家企业参加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2023智慧能源展”,并与德国太阳能系统研究所达成了光伏产业中工业生产和安装领域的合作意向,这将为欧洲同中国联合突破能源利用关键技术提供巨大空间和平台。这表明( )
A.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B.国家间经济竞争聚焦高科技领域
C.新形势下中西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D.国际合作利于推进全球能源转型
7.(本题3分)20世纪90年代——日本《日本还要说“不”》的书中说:“今后文明的主宰者将是日本、美国和欧洲三大势力日本必须在历史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她将与浩瀚的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并驾齐驱,成为世界的另一核心。”此观点反映了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日本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D.日本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8.(本题3分)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
9.(本题3分)表中位于“U”型图底端的“组装”业务多在发展中国家中进行,而利润较多的其他工序一般都由发达国家掌握。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中,最为合理的是
A.国际分工程度越来越深化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深入发展
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依然存在 D.多极化趋势加剧了国际竞争
10.(本题3分)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与美苏“冷战”对抗
B.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及影响
C.欧洲联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社会信息化
(1)涵义: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 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 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3)面临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2.(本题3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 、 和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 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 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 ,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 的诞生,把 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 ,与此同时,各国经济彼此依存。
(4)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同时, 也在发展。 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13.(本题3分)经济区域集团化:
组织 特点
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是由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4.(本题3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促进因素: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 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2)表现
①和平:二战结束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 得到政治解决;联合国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②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获得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5.(本题3分)文化的多样性
(1)地位: 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2)面临挑战:
背景: 全球化和 信息化的发展,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3)应对策略:
①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 ,维系自己的 。
②中国在传承和传播 的同时,尊重世界 ,促进和而不同、 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 与发展。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日本在保持政治大国的同时,将追求经济和军事大国目标;( )
17.(本题2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大于弊,是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共存。( )
18.(本题2分)欧洲联盟作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在国际上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
19.(本题2分)上合组织正在有效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 )
20.(本题2分)三大区域合作组织之间的差异很大。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士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世纪中叶形成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二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速发展。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者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加以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整理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三个举措。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2.(本题15分)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取代帆船……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
——摘编自黄鲁成《国际贸易》
材料三
德国奔驰公司制造分工图
(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新式交通工具有何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工具革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3)材料三所示的这种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奔驰公司的制造分工情况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3.(本题15分)全球治理体系是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以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为前提和基础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合作为导向,扩大各国利益的共同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参与全球治理则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将维护自身的国家主导权与优越的国际地位置于首要地位。中国强调各国主权平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美国更多地强调本国的主导作用,追求自身在国际制度中的优势地位。中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参与全球治理进程,随后逐渐扩展到网络和太空等新兴领域。美国作为全球治理的领导者,参与面极广。两国进行过有效合作,但中国主张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美国则更加偏好单边主义和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中国的全球治理战略注重世界的整体性和全球公益,强调从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考虑问题,重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统筹协调。美国的全球治理战略服从于国家治理需要,更加内向化,倾向本国国内事务。
——摘编自吴志成、李颖《中美全球治理战略比较》
材料二 自一战以来,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先后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颜体系、雅尔塔体系以及后冷战格局三次重大转变。这些全球治理体系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深受资本逻辑和权力政治的驱使,是一种典型的霸权政治和均势秩序支配下的全球治理体系。后冷战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基本上摒弃了殖民掠夺的血腥手段,提倡“平等”“合作”“共治”等理念,赋予每个参与主体公平“发声”的权利,但这只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需要的形式和手段而已,这完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国家利益为前提的,完全是建立在大国之间势均力敌的基础上的。当今世界的全球治理体系本质上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排他性的“单边治理”体系或“西方治理”体系,全球治理体系正日益暴露出世界权力结构深刻重塑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严重缺失的主体性矛盾和缺陷。
——摘编自殷文贵《批判与重塑:全球治理体系的内在缺陷及其变革转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两国全球治理战略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以来全球治理体系的演变历程及其变化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D
6.D
7.B
8.A
9.C
10.B
11. 智能化 知识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信息技术 跨国公司 国际生产分工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投资和服务 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区域经济集团化 欧洲联盟
13. 欧洲联盟 发达 东南亚国家联盟
14. 经济全球化 局部冲突 发展中国家
15. 文化多样性 经济 社会 文化特性 的文化根脉 中华优秀文化 文化多样性 兼收并蓄 和平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正确
20.正确
21.(1)原因: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市场(或广阔的殖民地)。
(2)举措: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关贸总协定。
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为更多的国家接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冷战对峙结束,国际局势趋向缓和。
22.(1)进步之处:牵引动力变化;运输更便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
(2)影响:降低运输费用;便利国际贸易;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扩大商品行销空间。
(3)第二次工业革命。趋势:经济全球化。
23.(1)差异:
治理价值观: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美国奉行本国利益至上。
主体间关系:中国认为国家间平等,美国主张本国主导。
参与治理方式: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和有选择的多边主义。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关系:中国坚持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统筹协调,美国的全球治理从属于国家治理。
(2)演变历程:20世纪20-30年代,英法等列强主导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40-90年代,美苏两极对峙下的雅尔塔体系(冷战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实质: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排他性的霸权政治和均势秩序支配下的全球治理体系向多极化趋势明显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转变。
(3)历史启示: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主义原则,推动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