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1960~1992年的三十多年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从53.2岁增加到65.6岁,增加了12岁多。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从46.2岁增长到63.2岁,增加了17岁。影响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变化的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医疗卫生水平 ③民族、种族差异 ④国内外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本题3分)在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中医的参与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取得了一定疗效。可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借鉴的我国古代药物学专著有( )
①《神农本草经》 ②《周髀算经》 ③《齐民要术》 ④《本草纲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本题3分)1910年末,东北鼠疫肆虐,清政府指派伍连德等大量医护人员参与到控制和扑灭鼠疫的工作中。这次防疫的成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1911年4月国际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伍连德任主席。由此可见,当时东北的防疫( )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说明近代中国医疗领先于世界
C.有利于改善清政府的国际形象 D.确立了近代中国公共防疫体系
4.(本题3分)万历十五年,京城爆发瘟疫,朝廷今周边五城惠民药局同时施药救人,消耗药料数万斤;雍正六年,西宁等地疫情流行,甘肃巡抚组织官员虔诚祈祷,分发太乙避械丹、祛烧丹茶,兵民三五日即皆痊愈。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
A.民众防疫意识显著提高 B.民政府重视救济保障
C.疫情防控水平领先世界 D.防疫充斥儒道迷信
5.(本题3分)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对下列科技人物成就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东汉科学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B.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C.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6.(本题3分)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习近平曾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关于这一类公共疾病防控( )
A.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是唯一途径 B.需要科技发展战胜新病毒威胁
C.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就可避免 D.做好隔离、预防措施则万无一失
7.(本题3分)医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没有让医疗完全的市场化,政府都承担相当比例的医疗服务。虽然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商业或互助保险系统来分担,但医疗保健对大多数人还是巨大的负担,而且还有相当一部人口必须由国家的福利于以解决。这表明( )
A.医疗保健制度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B.西方国家市场化医疗保险系统尚不健全
C.政府承担部分医疗服务化解了社会矛盾
D.西方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最为完善的
8.(本题3分)撰写于 1642 年的中医名著《温疫论》提出传染病源“疠气”致病的学说,接近现代人 的认识。16 至 17 世纪意大利爆发三次大鼠疫,导致人口锐减、国内市场萎缩,意大利北部国家率先发展出公共卫生体系。材料揭示出( )
① “疠气”致病学说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② 意大利爆发的疫病给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③ 中医和西医对人体病理的解释基于相同理论 ④ 疫病在客观上促进了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本题3分)下图反映了我国历经70多年形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制度上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和农村人口。据此可知,我国( )
A.医疗保险发展迅速 B.医疗机构职能不断扩大
C.防疫工作成效显著 D.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10.(本题3分)下表为近代以来英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1875年 1866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9年 1952年
《公共卫生法》 《环境卫生法》 《工业分布法》 《新城法》 《城乡规划法》 《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 《城镇发展法》
据此可知,英国
A.“城市病”问题的严重 B.政府对城市建设的重视
C.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D.城市化助推工业化发展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迁★聚焦:梳理历史上的疫病及其影响;中西医学成就有哪些?
基本内容
历史上的疫病 主要疫病 天花 死亡 埃及法老 俄国彼得二世 法国路易十五 感染 康熙皇帝得过天花 鼠疫 雅典死亡过半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 地中海沿岸6世纪时 欧洲死亡过半14—16世纪大流行 斑疹伤寒20世纪早期 俄国波兰数百万人死亡 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 全世界死亡人口≥2000万 疫病影响巨大灾难 威胁健康: 病痛折磨 大量死亡 经济衰退: 劳动力短缺 生产停滞 政局动荡: 鼠疫影响雅典民主政治走向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 雅典将军① 染疫而亡 ② 帝国瓦解 公元前323年在巴比伦染疫而亡 明末鼠疫影响明亡清兴政局 明军 大顺军和民众大批死亡 清军入关 观念变化: 人心恐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防疫进步 古代 公共卫生 中国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及时掩埋尸体 发放药物 古罗马修建饮水道 下水道 当作重要工程 防治方法 东晋葛洪③《 》记载青蒿治疗疟疾 明朝中期广泛人痘接种防治天花 救治机构:西汉舍空邸第;隋唐寺庙病坊;古罗马医院 近代 18世纪 英国詹纳发明④ 接种法降低天花发病率 19世纪 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 19世纪 法国巴氏消毒法广泛应用巴斯德创立 1928年 英国⑤ 发现青霉素改变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状态
中医药的成就 古代中医临床成就 战国 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西汉《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病理」中医⑥ 著作 东汉晚期华佗精通外科 「“麻沸散”和“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辩证施治原则 古代中医药学成就 唐朝 孙思邈尊称“药王”《千金方》临床百科全书 《唐本草》世界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 明朝 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⑦ 巨典” 现代中医药学发展 指导方针:中西医结合 机构建设: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 研究领域: 整理中医典籍 挖掘秘方验方 中成药制剂 突出成果: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分离出青蒿抵抗⑧
备注:长期以来中医治疗中针灸发挥很大作用 简便经济 效果显著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西医发展 理论依据:以化学 生物学 物理学等⑨ 科学为依托 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 研究领域:解剖学 诊断学 药学等 研究成果: 血液循环规律:17世纪英国哈维《心血运动论》 观察微生物: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显微镜 创立实验药理学:19世纪结合生理和临床 探讨药物功能 公共卫生:预防传染病 隔离传染源 治疗感染者 和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明末清初 西医传入中国 影响有限 晚清民国 西式医院: 分科完备 技术先进 设施先进 诊断先进牛痘接种法 麻醉术 放射技术等 西医院校:教学 科研与临床结合培养西医人才 公共卫生:中国公共卫生事业⑩ 发展起来 「一些大城市借鉴实行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 改善食品卫生状况 处理垃圾与粪便等」
注 疫病: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疾病包括疫病
12.(本题3分)中医药成就的发展
(1)治疗水平:总结临床经验,使得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2)中医医院和学校:全国广泛设立,掀起学习研究 的高潮。
(3)借鉴古代医学: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
(4)屠呦呦等专家研究团队:分离出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走向世界: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13.(本题3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强化了全民的 意识。
14.(本题3分)中医药的成就
(1)战国时期: 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
(2)战国至西汉间:《 》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的医家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3)东汉晚期
①华佗:创制“ ”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②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 》,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15.(本题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很多西方国家推广。
(1)美国的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 。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17.(本题2分)北宋出现的针灸铜人,是医学教学模型;
18.(本题2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类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19.(本题2分)计划免疫是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本题2分)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人类医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致力于对农村卫生保健网的建立和完善,到1965年就初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县设医院,公社设卫生院,大队设卫生室,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进入20世纪8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大多数农村迅速崩溃,到1985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陡降至5%,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仅存的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分布在上海和苏南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事业市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比重日益减少,1990年政府农村预算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到20%,且逐年下降,而同期个人卫生交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则提高到60.6%。
材料二 2002年10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主持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2002年12月28日,新修订的农业法明文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农民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其他医疗保障形式,提高农民健康水平。"2003年1月16日,国务院对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出了具体措施,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受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初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
22.(本题15分)【医疗与公共卫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以来,中医学在传承中寻求变革,但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依然流行。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注重个人的养生与保健,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针灸治疗使用广泛。中国近代,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中华民国政府,医疗制度侧重于服务达官贵人,对百姓影响甚少。而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国民健康不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国家的公事。国家必须尽到责任,维护国民健康,培养国民民族气魄与健全体格。个人必须配合政策,尽好国民的责任。
——摘编自皮国立《碰撞与汇通:近代中医的变革之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省、市、县、乡镇、社区的医疗网络,方便患者就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我国推行计划免疫,有效控制了很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疫病,如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日趋强化,各级医疗机构明确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和救助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强化全民卫生意识。
——摘编自张栋《新中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轨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有哪些发展,并说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3.(本题15分)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材料 在总结第一次医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新一轮医改拉开了帷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新医改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够使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制定保障国民健康的基本制度,建立符合国情的全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立全民参与、全民享有的健康保障体系。
——摘编自吴丹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一轮医改的特点及其意义。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B
6.B
7.A
8.B
9.D
10.B
11. 伯里克利 亚历山大 肘后备急方 牛痘 弗莱明 基础理论 药学 疟疾 实验 初步
12. 中医 青蒿素
13.卫生
14. 华佗 黄帝内经 麻沸散 伤寒杂病论
15.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体系 “福利国家”
16.正确
17.正确
18.正确
19.正确
20.正确
21.(1)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瓦解;卫生事业市场化倾向严重;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比重减少;城乡经济差距扩大。
(2)表现:由政府组织引导,自上而下逐步推开;多方筹资,以政府筹资为主;以大病统筹为主;提高了统筹的层次。历史意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经济;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22.(1)主要特点:重视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的传承;医疗制度以服务权贵为主;国民健康与救亡图存相联系。(任答两点)
(2)进步之处:医疗网络遍及城乡;计划免疫有法律保障,有效控制了很多重大疫病;医疗卫生领域为人民服务意识强烈;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得到推广;全民卫生意识提升。(任答两分)
主要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23.(1)特点:覆盖面广;有法律制度保障;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符合中国国情。
(2)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