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济南
济南的美丽来自天然,山在城南,湖在城北,湖山而外还有七十二名泉,泉水成溪,穿城绕郭。
若是讲富丽堂皇,济南远不及北京;讲山海名胜,也比不上青岛;况且,它虽然是个大城市,可是不像上海与汉口那样完全洋化。它似乎真的是稳立在中国文化之上,一个不以跳舞和开香槟为理想生活的人,到了这里,自自然然会感到一些平淡和可爱的滋味。
课文导语——“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
这是为什么呢?
1930年前后,老舍来到山东,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
老舍先生曾说过:上帝把春天的美赐给西湖,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秋和冬的美全赐给了 。济南老舍老舍12.济南的冬天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情感美。
2.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体会济南的冬之美。
3.学习对比手法。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背景知识:◆济南市简介: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戏剧《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镶暖和薄雪水藻贮蓄澄清髻儿伦敦济南晒太阳jǐxiāngzǎochéng zhùhuojìshàidūn 读准下列字音:báo着落 着急zháozhuó自主感知(一)朗读课文
【自学内容】初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
【自学方法】朗读时应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情感。
【自学时间】5分钟自主感知(二)整体感知
【自学内容】自由朗读课文,依阅读提示,思考:
1.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写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2.作者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文中写了四幅图景,请你找出来并给它们命名。
4.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方法】
找出中心句,抓住关键词“阳光”“小雪”“城外”“水”的特点结合段落内容分析。
将答案写在笔记本。
【自学时间】5分钟
济南的冬天温晴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可爱秀气淡雅小山环绕图雪后小山图山村卧雪图冬山冬水绿萍
水藻
垂柳暖绿清玲珑水晶图赞美
喜爱自主感知(三)把握写作手法
【自学内容】跳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写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有什么作用?
【自学方法】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对比手法的作用:
①A与B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A的XX特点
②A与B形成对比,衬托出A的XX特点
【自学时间】5分钟异地之冬: (多风)(多雾)(日光毒
响亮) “奇迹” “怪事”“害怕”济南的冬天: ↓↓↓↓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其特点? 对 比北平 伦敦 热带无风声响晴温晴宝地贯穿全文 小结:
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 完成《全品.听课手册》第4题当堂训练:作业全品听课手册
《叶子时期的梅》1.揣摩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2.梳理文章的写景顺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自主感知(一)梳理文章的写景顺序
【自学内容】描写景物需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加以描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文章作者描写济南的冬天,全文的写景顺序是怎样的?
【自学方法】
写景顺序:
(1)从结构上看: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
(2)从对象上看:从A事物到B事物再到C事物?
(3)从位置上看:从高到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
(4)从时间上看:春夏秋冬,早中晚等
【自学时间】5分钟
从结构上看:从整体到局部
从对象上看:从山写到水
写山:
小山环城图:从俯视到仰视
雪覆小山图:从上到下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山村卧雪图:从城内写到城外
写水:
从低到高(水面——空中——半空中——天上)
自主感知(二)探究文章的表现手法
【自学内容】
朗读文章中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济南冬天的水的片段,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济南冬天的山?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水?分别写出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什么样的特点?
【自学方法】
回顾学过的表现手法,圈画相关语段加以分析。
【自学时间】5分钟小山环城图: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从人们的感受描述济南的山: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即人们对济南冬天的依恋和喜爱之情。雪覆小山图:
中心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文章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侧面烘托小雪的“妙”
1.景物:矮松、树尖、草、阳光
2.观察顺序: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色彩: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
水绿
“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澄清济南冬天蕴藏的无限生机,在冬天孕育着朦胧的春意!衬托空灵水晶图:描写学校里的一处风景,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按照一定的写景顺序来描写你所看到的景物。
150字左右。当堂训练:作业全品课时作业(12)
1-4,1-141.理解开头段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自主感知(一) 段落的作用
【自学内容】
自读文章第一、二段,理解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自学方法】
1.概括段落内容。
2.从结构上把握开头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自学时间】3分钟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内容上】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结上文,总领下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
1.第一段:
内容上,通过对比的手法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济南,衬托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2.第二段:
内容上,总写了济南冬天的全景,写出冬天济南舒适温暖的环境。
结构上,这是一个 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主感知(二) 品味语言
【自学内容】
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划出你喜欢的词句,并谈谈其妙在何处?
【自学方法】
运用圈点勾画法,在文中相对应位置坐好批注。
1.用“我喜欢xxx句子,因为xxx”的句型来回答。
2.自选角度分析,可以从用词、修辞、描写、句式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
【自学时间】5分钟1、请闭上眼睛想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晒”“睡”和“醒”赋予老城人的灵性,使之带有生命的意味和感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济南的冬天天气温晴、暖和安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2、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尖顶着雪花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后小山的美妙,体现出小山的秀气和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喜爱之情。
描绘水(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完成《全品.课时作业(12)》第7-9题当堂训练:作业1.背诵“雪覆小山图”和“空灵水晶图”
2.预习1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