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2 《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2 《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9 18:2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玩偶之家(节选)
(挪威)易卜生
关于戏剧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现代话剧曹禹《雷雨》
元代戏曲关汉卿《窦娥冤》
戏剧, 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是冲突的艺术。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女权运动活动家一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前者激发了他写《玩偶之家》这个剧本的热情。挪威强大的女权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已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根据他的朋友劳拉的亲身经历写成。劳拉的经历与娜拉非常相似,但劳拉最后被送进精神病院,她的丈夫提出了离婚,幸福家庭从此宣告完结。易卜生在以劳拉为原型创作时,融进了更深更广的社会内容,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写作背景]
第一幕:圣诞节前,海尔茂即将升职为银行经理。娜拉兴高采烈地买来圣诞树等,准备过圣诞节。娜拉与丈夫讨论开销闲聊时,林丹太太来访。林丹太太想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娜拉欣然答应让丈夫帮忙。柯洛克斯泰造访,因为海尔茂升职后准备解雇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请娜拉帮忙让她丈夫不要解雇自己。娜拉拒绝,柯洛克斯泰便威胁娜拉,会将她几年前因丈夫患重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自己借钱的事告诉海尔茂。
《玩偶之家》剧情介绍
第二幕:圣诞节,林丹太太在娜拉家帮她整理参加舞会的衣服。海尔茂家的老友阮克医生来了。阮克医生一直爱着娜拉,他病重将死,向娜拉表达了爱慕之意。柯洛克斯泰赶到,又一次威胁娜拉,二人谈判最终破裂,柯洛克斯泰便将事先写好的信放进海尔茂家的信箱。柯洛克斯泰早年爱恋林丹太太,林丹太太决定为了帮助娜拉摆脱困境,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
第三幕:林丹太太找到柯洛克斯泰,经过一番谈话后,林丹太太表示可以接受柯洛克斯泰并嫁给他。柯洛克斯泰决定放弃威胁娜拉,“努力做好人”。娜拉被丈夫从舞会上拉回家,林丹太太告诉娜拉不用怕柯洛克斯泰,但要把事情的实情告诉丈夫。林丹太太告辞,海尔茂送她...
理清人物关系
海尔茂
娜拉
阮克医生
柯洛克斯泰
林丹太太
夫妻
同学
同事
老朋友
昔日恋人
【文本精读·梳理剧情】
本文写了几部分的内容?分清层次并简要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舞会后,海尔茂盛赞娜拉
阮克医生来访
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
又一封信来了
娜拉出走
表面上: 1.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
2.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实际上:(1)虚伪暴戾的男权思想拥护者。海尔茂表面上很爱自己的妻子,但他从来没把妻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在家庭中,海尔茂处于支配地位,控制着一切。当娜拉借款的事情有可能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时,他就对娜拉破口大骂,百般侮辱,暴露出虚伪暴戾的丑恶嘴脸。
(2)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在爱情中,海尔茂是自私的,娜拉可以为他去死,他却不属意为妻子承担责任,牺牲名誉。对于朋友,他也是极端虚伪和冷酷的。对于经常来往、病入膏育、将不久于人世的老朋友阮克大夫,海尔茂非但没有一点儿悲悯和同情,甚至说出阮克的死“对于咱们也来必不好”这样的话来。
(3)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伪君子。借款事发前,他说“我常常盼望有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辆牲一切去救你”。事发后,他面目狰狞,言语恶毒。收到柯洛克斯泰退回娜拉借据并表示歉意的信时,感到自已安全了,又对娜拉笑脸相迎,并表示可以保护她。
海尔茂的形象分析
【文本精读·鉴赏人物形象】
娜拉的形象特点
4.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当她在丈夫无情的咒骂和侮辱中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和丈夫眼中的“玩偶”地位后,开始清醒,并对当时的法律、宗教等产生怀疑,并果断、坚毅地迈出家门,告别过去,追求新的生活。
娜拉的形象分析:
1.美丽可爱,优雅迷人。娜拉有滑溜的肩膀、娇嫩的脖子、轻巧活泼的身段。海尔茂称娜拉为“小鸟儿”“宝贝儿”“迷人的小东西”等。
2.善良,富有同情心。老朋友阮克病危前来诀别,她的询问委婉含蓄,不忍心直接发问,用““祝你安眠”等言语和给阮克点烟的行动,给予这位自己的爱慕者以情感的慰藉。
3.追求理想的爱情,甘为爱情舍弃一切,甚至生命。她对丈夫可以无条件、无保留地付出,实践着爱情的理想。因此,当考虑到伪造保人签字一事将要威胁到丈夫的前程时,她宁愿自已承担全部罪名,甚至想到了自杀。
3.身份基础:衣食无忧的资产阶级女性
问题探究:娜拉出走的原因
1.现实原因:认清了海尔茂的本质,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屈辱地位。娜拉亲眼目睹了海尔茂闹剧般的表演之后,她才如梦初醒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婚姻,在这样的不平等的婚姻之中,她所谓的感到的那种幸福生活事实上并不真实,是虚伪的。
2.性格原因:她的独立的人格,她的平等意识、自我意识觉醒了。娜拉进而开始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思,认识到其中存在的种种虚伪和不合理。
全剧的核心冲突发生在海尔茂和娜拉之间,起因是一张借据。这张借据对推动主人公夫妻关系的发展、展现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凸显剧作的思想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考:全剧的核心冲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假若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证的事相要挟这个突发事件,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冲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
2.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这个戏剧冲突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海尔茂的虚伪、自私、善变等形象,也表现了娜拉坚毅倔强、诚恳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
3.对主题的呈现的作用。这个冲突通过普通家庭夫妻关系的不平等引发的家庭矛盾,以小见大地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附庸地位,凸显了呼吁社会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让女性的尊严受到保障的思想主题。
2.“如果精神觉醒了,走与不走,就无关紧要了。”《胡适)
沉睡的玩偶
娜拉深陷爱中,结婚以后一切都以海尔茂的喜好为准则,把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作为她行动考虑的因素,不知不觉中沦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家庭玩偶。
觉醒的玩偶
娜拉的觉醒是从人物内心得到的真正的自我觉醒。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人格的独立,她的有原则、有责任心、有担当是实现人格独立的基础。
一、娜拉——家庭玩偶
出走后的命运
1.“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鲁迅)
3.林丹太太即是娜拉未来的模样。
二、海尔茂一男权玩偶
被话语操纵的玩偶
碍于高大全的男性形象,他平时要戴一幅面具伪装自己。对阮克医生是口是心非的表达:把娜拉视为取悦自己的玩物,来满足男人的虚伪和欲望。海尔茂是男权社会宗救、法律、道德、名誉的辆牲品。
等待觉醒的玩偶
他确实以为自己对家庭很有爱,他对爱的理解只不过是豢养;他看不到女性作为一个“人”本应该有的独立和思想。
三、林丹太太一爱情玩偶
四、柯洛克斯泰一一资本玩偶
把爱情当作砝码
1.抛弃柯洛克斯秦,嫁给有钱人
2.用爱情的砝码去说服柯洛克斯泰。
资本的受害者变成施害者
1.被社会压迫的受害者
2.为了生存,变成了施害者
一、严格遵守“三一律”。
“三一律”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 (一昼夜) 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时间:圣诞节前三天
场景:家中
时空的统一让整个故事结构更加紧凑而完整,冲突更加集中,使得全剧更具有张力。
[文本精读·艺术特色 ]
二、人物形象刻画采用对比法。
剧情突出表现了矛盾发生前后海尔茂对娜拉的态度的变化,也展现了娜拉形象的转变。
三、剧情发展严密、完整。
(1) 作者将剧情安排在圣诞节前后三天之内,这样可以将家庭悲剧置于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形成鲜明对比。(2)在剧情进展中,以柯洛克斯泰面临被裁员而利用借据来要挟娜拉这一事件作为主线,将各种矛盾铺陈开来,并以女主人公娜拉的情感变化为暗线,展现了她从平静到混乱再到自我觉醒的过程。
[文本精读·艺术特色]
四、成功运用“倒溯法”。
在以时间顺序为基础的线性叙事之外,加入了倒叙。经由柯洛克斯泰回忆事件始末,既对前情有必要交代,又是对人物性格的铺垫。
五、运用“突转”的手法。
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暴露无遗。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尽力掩饰自己,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两次“突转”深化了戏剧的悲剧主题。
[文本精读·艺术特色 ]
《玩偶之家》被称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请谈谈《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以及社会意义。
(1) 思想内涵:
易卜生提出的问题超越了以往人们所关注的婚姻中的几种常见的悲剧因素,诸如男权社会中的法律习俗观念(丈夫可寻花问柳,妻子必须忠贞)、父母权力造成的选择不自由、门第观念里衍生的婚姻悲剧,极其尖锐地提出了家庭中妇女地位的问题。因此,人们认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
[文本精读·主题思想]
(2)社会意义:
1.女主人公娜拉对男权社会的叛逆。在《玩偶之家》以前的文学作品中,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一致的男子结合;本文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
2.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
本文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和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中,塑造了虚伪、冷酷、道貌岸然的海尔茂形象和美丽、善良、具有牺牲精神、敢于追求平等自由的娜拉形象,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社会解放立场。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