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望岳》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望岳》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9 17: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家国无限意,河山一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驻守边关的将士对家乡的一片深情;“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封建士大夫抵御外侮、建功立业的一片向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一代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腔豪情。那么今天大家一起也来“望”向山河,一起“望岳”,我们可以望见什么?
新 课 导 入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等。
作 者 简 介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闻名世界,各有千秋。
东岳泰山(1532.7米),山东泰安;
西岳华山(2154.9米),陕西华阴;
北岳恒山(2016.1米),山西浑源;
中岳嵩山(1491.7米),河南登封;
南岳衡山(1300.2米),湖南衡阳。
知 识 链 接
泰山: 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其中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这首诗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知 识 链 接
杜甫的《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 
背 景 链 接
字词积累
夫(fú) 了(liǎo) 眦(zì)
字词积累
1.岱宗:指泰山,五岳之首。
2.造化:天地,大自然。
3.钟:聚集。
4.会当:想终当,终要到
任务一 吟诵品读,感知节律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指泰山
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泰山到底如何雄伟?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
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张大眼睛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当,终要
登上泰山的顶峰
我终会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任务二 细读品味,感悟美景
诗题为《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何不同?望到了怎样的泰山,写出了泰山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远望
高大秀美
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

首联:
喜悦 惊叹
颔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近望
神奇秀丽 高大雄伟

敬仰 赞叹
颈联: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
云雾升腾
飞鸟归巢

尾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愿望

登顶俯瞰
陶醉 激荡
壮志 豪情


青未了
神秀
2.向岳而望,诗人望到了什么?
望见:泰山地域广阔、山势高峻、景色秀美、包罗万象
望见:自己抱负远大、敢攀高峰、俯视群小、自信豪迈
3.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情感,偏爱泰山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它。
“割”字极力夸张泰山的高峻,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4.尾联化用了“登泰山而小天下”,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不仅表现出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出诗人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情怀,具有豪迈气概。
任务三 对比阅读,领悟情思
1.对比阅读《春望》,诗人望到了什么?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家残破、京城荒芜、 落花衔泪、孤鸟惊弓、
烽火易燃、家书难送、白发乱生、老泪纵横。
2.对比阅读,《望岳》和《春望》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望岳》: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此时的他芳龄24岁,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这首诗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
《春望》:青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杜甫一生官场失意,生活艰辛,但他无论处于何种困境,即使对仕途特底失望并放弃之后,甚至是生命垂危之时,仍初心不改,胸怀天下也忠君恋主,关注民生更心忧民生。他虽官位卑微,官期短暂,但他置身其中,把个人命运与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执着的为国呐喊,为民呼号,这是杜甫行程的留声,也是贯穿杜诗的主线。
课 堂 小 结
课外阅读杜甫的《登高》与《登岳阳楼》,充分感受诗中圣哲的笔底波澜。
课 后 延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