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望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意,熟读成诵。
2.研读诗歌,从“望”的不同角度,品析所望之美景。
3.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的远大抱负和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习任务】
1.吟诵品读,感知节律
2.细读品味,感悟美景
3.对比阅读,领悟情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家国无限意,河山一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驻守边关的将士对家乡的一片深情;“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封建士大夫抵御外侮、建功立业的一片向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一代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腔豪情。那么今天大家一起也来“望”向山河,一起“望岳”,我们可以望见什么?
认识作者: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等。
背景链接:(具体见配套学习任务单)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吟诵品读,感知节律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全班齐读)。
强调字音:岱、夫、曾(通:层)、眦
2.尝试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预设: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预设: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到底如何雄伟?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张大眼睛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终会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任务二:细读品味,感悟美景
1.诗题为《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在写“望”,并且角度有别,试做分析。
预设: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泰山高大秀美 喜悦 惊叹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神奇秀丽 高大雄伟 敬仰 赞叹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云雾升腾 飞鸟归巢 陶醉 激荡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望 登顶俯瞰 壮志 豪情
2.向岳而望,诗人望到了什么?
望见:泰山地域广阔、山势高峻、景色秀美、包罗万象
望见:自己抱负远大、敢攀高峰、俯视群小、自信豪迈
3.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预设:
“钟”字,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情感,偏爱泰山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它。
“割”字极力夸张泰山的高峻,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4.尾联化用了“登泰山而小天下”,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预设:不仅表现出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出诗人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情怀,具有豪迈气概。
任务三:对比阅读,领悟情思
1.对比阅读《春望》,诗人望到了什么?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预设:
望见了:国家残破、京城荒芜、落花衔泪、孤鸟惊弓、烽火易燃、家书难送、白发乱生、老泪纵横。
2.对比阅读,《望岳》和《春望》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预设:
《望岳》: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此时的他芳龄24岁,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这首诗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
《春望》:青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课堂小结
杜甫一生官场失意,生活艰辛,但他无论处于何种困境,即使对仕途特底失望并放弃之后,甚至是生命垂危之时,仍初心不改,胸怀天下也忠君恋主,关注民生更心忧民生。他虽官位卑微,官期短暂,但他置身其中,把个人命运与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执着的为国呐喊,为民呼号,这是杜甫行程的留声,也是贯穿杜诗的主线。
【课后延学】
课外阅读杜甫的《登高》与《登岳阳楼》,充分感受诗中圣哲的笔底波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