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1878 年,一位英国教授在参观了电灯之后说:“巴黎博览会闭幕时,电灯也将关闭,并从此绝迹。”1897年,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宣称:“无线电没有前途。 这说明当时
A.电气化尚处于理论研究的阶段 B.新兴科技的发展前景受到怀疑
C.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的成果实用性较差 D.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产生的负面效应较大
2.(本题3分)如图是英国人口就业结构变化的示意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开展 B.殖民扩张的结果
C.三角贸易的影响 D.工业革命的促进
3.(本题3分)下图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图。这反映出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 B.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
C.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 D.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原则确立
4.(本题3分)巴黎公社建立之后,作为公社成员的库尔贝(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石工》等)认为1810年修筑的凯旋柱(如图所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是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带头拆毁凯旋柱。这表明( )
A.拿破仑时代的成果被否定 B.法国缺少保护文物的传统
C.巴黎公社举措有过激倾向 D.大国沙文主义失去历史舞台
5.(本题3分)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
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6.(本题3分)有关对工业革命的认识,描述正确的是
①始于西方并向全球扩展②加速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③促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④造成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
A.①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本题3分)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1891年指出:巴黎公社下令把一切宗教象征、神像、教义、祷告——总之,把“有关个人良心的一切”——从学校中革除。国家无一例外地把一切宗教团体视为私人的团体,停止用国家资金对宗教团体提供任何补助。其意在强调,巴黎公社( )
A.反对宗教干预人们公共生活 B.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C.建立了无产阶级的专政政权 D.通过改造宗教以追求幸福
8.(本题3分)1870年以前,英国的军队数量很少,而且绝大部分驻守在海外殖民地。1872年,英国从殖民地调回一部分军队,增加了国内驻军力量,同时,把全国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招募两营常备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英国
A.海外殖民地减少 B.代议制出现危机
C.遭遇德国的威胁 D.社会矛盾的尖锐
9.(本题3分)有学者统计,从1750年到1800年,欧洲的小城市和城镇人口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10.(本题3分)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欲望的恶性膨胀 B.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
C.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 D.工业革命后各国需要更大市场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生活
(1)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3) 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4)女性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5)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12.(本题3分)背景:
(1)经济前提: 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阶级基础: 的兴起,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理论来源:英法 思想、英国 、德意志 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来源。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和投身各种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 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
13.(本题3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内容
①肯定了 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肯定了 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④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意义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 的诞生。
14.(本题3分)工厂出现:
(1)原因:为了提高效率、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2)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 ,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5.(本题3分)工业革命的影响:组织形式
(1)工厂: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 制度。
(2)垄断组织: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 ,出现了垄断组织。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以工场代替工厂,提高劳动生产率。
17.(本题2分)工业革命后,大西洋的黑奴贸易逐渐被终止( )
18.(本题2分)空想社会主义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9.(本题2分)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产生;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20.(本题2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环境史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虽重视自然却不只停留于自然,社会经济、思想观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值得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 “哥伦布的大交换”
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这些疾病包括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部分传染病,它们差不多杀死了90%的美洲土著。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船舶更多的带回了火鸡等动物,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于新大陆。
——摘自克罗斯比(美)《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哥伦布大交换”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
视角二 “太阳下的新事物”
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这个地方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全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你的理解,如何实现未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人类社会的历史逐渐汇合成为一部统一的历史。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人类的各个社会,一方面在进行着“自我运动”,另一方面又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给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很高的评价,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他们创立的“民主共和国和普选制同农奴制比较起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袁立 《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社会发展观研究》
材料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由于人类各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事实上总是首先由少数或个别社会率先创造了新文明,而后才又通过这种新文明的广泛传播而使多数或绝大多数社会逐步地上升到了这种新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世纪以后,中国、印度等东方世界都接受资产阶级新文明对本国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影响,……促进这些东方古国的缓慢进步。
——袁立 《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社会发展观研究》
材料四 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二战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大社会,这是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必要前提。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战争又使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和统一性趋势相伴随而发展。随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逐渐打破了地区、国家的界限,在历史进程中把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更加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历史真正形成为世界历史。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公元前8—公元前4世纪,欧洲社会在政治领域里“自我运动”过程中诞生的文明成果。
(2)根据材料二,以英国(议会)为例,举出资产阶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并指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是怎样“促进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文明的扩张途径。并指出19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文明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是怎样影响着中国的。
(4)多样性是二战后世界发展的又一特征。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建立了哪些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23.(本题15分)水是一切文明的基础,体现文明进步的城市、健康卫生与工业,无不和人类掌控水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水在罗马帝国扩张和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伴随帝国的扩张,罗马修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城市供水系统,以此来巩固对所占领土地的治理。罗马帝国还通过水推行罗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修建了许多大型公共浴场及冲水厕所等设施。统治者认为沐浴不仅能让军队更有战斗力,也能够使领土上的“蛮族”变得文明起来。这些设施由国家统一规划、大多由军队建设,更彰显了国家的实力。
——摘编自郑晓云《早期西方水文明的构建及其影响》
材料二 到1830年,英格兰大工业城市的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19世纪以来信奉自由放任的英国人对泰晤士河的治理面临地方主义、企业和民众不配合、科学水平不足、管理分散、法律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导致持续污染。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先后制定了《污染控制法》等法律。成立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协调各个部门及公众的合作关系。至1955年共兴建了190多个小型污水处理厂,并进行技术改造与合并。不仅如此,英国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积极参与泰晤士河的治理与保护事业。整治泰晤士河,前后共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水质最好的河流。
——摘编自梅雪芹《“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水文明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泰晤士河持续污染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泰晤士河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就水文明构建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D
6.D
7.A
8.D
9.D
10.D
11.休闲娱乐
12. 工业革命 独立工人运动 空想社会主义 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哲学 革命活动 思想成果
13. 资本主义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
14.水力纺纱厂
15. 大工厂 集中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正确
20.错误
21.(1)影响:促进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使人类社会由孤立走向整体,(或答有利于全球化的开始);给美洲人民及生存环境带来灾难。
(2)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进入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厂(或世界贸易的中心);环境污染严重
(3)实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实行环境保护立法;鼓励民众参与环保;创造清洁的能源体系;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
22.(1)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
(2)英国创立了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度、议会政党制等民主政体形式
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成为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3)殖民侵略、经济扩张和人员流动交往的增多
政治:中国开始学习和传播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开始进行维新改革和建立共和国的尝试。
经济:自然经济结构解体;出现机器生产(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1)特点:以帝国扩张相伴随;以巩固统治为目的,与社会教化相结合;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2)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自由放任政策下的治污效果不理想。
措施:制订相关法律;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改进治污技术;发动民间力量参与。
看法:水文明构建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治理能力是影响水文明构建的重要因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