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9 20:10:08

文档简介

尤溪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 孟德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他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 他最先提出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C. 他巧妙设计测交实验并推测测交后代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该过程属于演绎推理
D. 分离定律可以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
B、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一词,提出的是遗传因子,B错误;
C、他巧妙设计测交实验并推测测交后代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该过程属于演绎推理,如果假说正确,则F1可以产生比例相等两种遗传因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代会出现1∶1的分离比,C正确;
D、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是分离定律,所以分离定律可以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D正确。
故选B。
【点睛】
2. 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或遗传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的长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B.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C. 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子代一定为纯合子
D. 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纯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为杂合子。
【详解】A、兔的长毛和白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杂种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如高茎杂合子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B错误;
C、纯合子杂交产生后代可能是杂合子,如AA×aa→Aa,C错误;
D、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D。
3. 已知绵羊角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 若双亲无角,子代中也会出现有角
B. 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 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3∶1
D. 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题中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
【详解】A、若双亲无角,则父本基因型为hh,母本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则子代中可能出现基因型为Hh的个体,若其为公羊则表现为有角,A正确;
B、若双亲有角,则母本基因型为HH,父本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子代就可能出现基因型为Hh的个体,若其为母羊则表现为无角,B错误;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1:2:1,公羊中有角:无角=3:1,母羊中有角:无角=1:3,公羊母羊数量一致,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C错误;
D、绵羊的有角和无角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A。
4.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的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其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其字母组合。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每做一次模拟实验,统计的小球不必放回桶内,重复进行多次即可
②甲同学重复16次实验后,小球组合类型数量比一定为DD:Dd:dd=1:2:1
③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乙同学的实验模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的过程
④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小球总数不一定相等
⑤乙同学得到的小球组合类型有16种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和题图: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定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代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
【详解】①、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保证桶内两种彩球数量相等,①错误;
②、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接近理论比值,需重复30次以上,16次太少,DD:Dd:dd不一定为1:2:1,②错误;
③、Ⅰ、Ⅱ小桶内都只有D、d两种小球,代表一对等位基因,所以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Ⅲ、Ⅳ小桶中分别含有A、a和B、b两种小球,代表两对等位基因,乙同学的实验可出现AB、Ab、aB、ab4种类型组合,可模拟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③正确;
④、实验中Ⅰ、Ⅱ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里面的小球代表配子,一般雄配子数目远多于雌配子数目,所以Ⅰ、Ⅱ小桶内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但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④正确。
⑤、乙同学得到的小球组合类型有9种,⑤错误。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哪项不属于豌豆适合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理由( )
A. 豌豆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的花属于单性花,容易操作
C. 一株豌豆一次可以产生很多后代
D. 豌豆属于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详解】A、豌豆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和统计,A正确;
B、豌豆的花属于两性花,B错误;
C、豌豆一次可以产生许多后代,便于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C正确;
D、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D正确。
故选B。
6. 人的双眼皮(D)对单眼皮(d)为显性,一个基因型为DD的双眼皮男子与一个基因型为dd的单眼皮女子结婚,他们的子女若眼睑中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完全则表现为双眼皮,若提上睑肌纤维发育不完全则可能表现为单眼皮。该现象说明( )
A. 表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
B. 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
C. 表型只受个体发育中其他条件的影响
D. 基因型不同,表型一定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并非绝对的,因为任何生物的性状都是基因和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详解】AB、该夫妇的子女基因型都为Dd,据题知由于提上睑肌纤维发育情况不同,表型不一样,A错误、B正确;
C、表型由基因型决定,也受环境、个体发育中其他条件的影响,C错误;
D、可能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不同,表型也可能相同,D错误。
故选B。
7.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豌豆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三对不同性状,且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7种 B. F2的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18种
C. F2中AabbCc的个体占 D. 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分析2对以上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一般用分解组合法:①先分解,求出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情况;②再组合得出题目需要的答案。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豌豆进行杂交,得到F1(AaBbCc),让F1自交得到F2。①先分解:Aa自交,子代有3种基因型(AA:Aa:aa=1:2:1),2种表现型(A-:aa=3:1);Bb自交,子代有3种基因型(BB:bb:bb=1:2:1),2种表现型(B-:bb=3:1);Cc自交,子代有3种基因型(CC:Cc:cc=1:2:1),2种表现型(C-:cc=3:1)。②再组合求解。
【详解】A、F1(AaBbCc)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3=8种,A错误;
B、F2的表现型有2×2×2=8种,基因型有3×3×3=27种,B错误;
C、F2中AabbCc的个体占 1/2×1/4×1/2=1/16,C正确;
D、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叫重组型,与亲本相同的叫亲本型。F2中亲本类型的个体占3/4×1/4×3/4+1/4×3/4×1/4=12/64,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1- 12/64=52/64,D错误。
故选C。
8. 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
A.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不符合题意,A错误;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不符合题意,B错误;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符合题意,C正确;
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9.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 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
10. 常见的小宠物仓鼠皮毛颜色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式的反应,只有N、M基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同时存在时,毛色才是棕色,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MMNN和mmnn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棕色皮毛的小鼠基因型有4种
B. F2中基因型为mmNn的小鼠不能合成黄色素,所以为白色
C. F2表现型比例为棕色:黄色:白色=9:4:3
D. 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小鼠交配,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均出现1:1:2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和题图可知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为:
M_N_ M_nn mmN_、mmnn
棕色 黄色 白色
【详解】A、由图可知,棕色皮毛的小鼠基因型为M_N_,有MMNN、MMNn、MmNN、MmNn共4种,A正确;B、黄色素的合成需要有M基因,F2中基因型为mmNn的小鼠不能合成中间产物即黄色素,所以为白色,B正确;
C、基因型为MMNN和mmnn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MmNn,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F2表现型比例为棕色( 9M_N_):黄色(3M_nn):白色( 3mmN_、1mmnn)=9:3:4,C错误;
D、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小鼠交配,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MmNn(棕色):Mmnn(黄色):mmNn(白色):mmnn(白色)=1:1:1:1,因此表现型比例为1:1:2,D正确。
故选C。
11.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
【详解】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基因型为AaBbCc,产生了abc、ABC、 aBC、 Abc共4种类型的配子,进而说明基因A和C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c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2.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图中①过程,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 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在“性状模拟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两个桶内的彩球分别表示雌配子、雌配子,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的彩球代表一对等位基因,因此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但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可能是正常的杂合子,或一个是正常杂合子和一个是白化病,①错误;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表示雌雄生殖器官,由于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因此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②错误;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不考虑变异,则由于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形成2种类型、4个精子,③错误;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中Y与y的比均约为1∶1,但雌雄配子数量比不等于1∶1,一般是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④错误;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则成单存在,并非配子中只有一个基因,⑤错误;
⑥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⑥正确。
综上,⑥正确,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
B. 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
C. 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生物体的相对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A正确;
B、受精卵是精卵细胞结合而成,其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B正确;
C、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雌雄配子结合时不再发生上述过程,C错误;
D、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B. 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 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D.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四分体指的是在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的前期,两条已经自我复制的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的四条染色单体的结合体。
【详解】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的结构为四分体,其中包含四条染色单体,A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B错误;
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C错误;
D、X染色体和Y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构成四分体,D错误。
故选A。
16. 如图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详解】正常情况下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该是相同的,由题干图示分析,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则染色体的颜色大部分相同,而互换的部分颜色不同。所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①与③,②与④,D正确。
故选D。
17. 如图是甲、乙两病患者家族系谱图,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 )
A. Ⅱ4、Ⅲ2、Ⅲ4一定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B. Ⅲ2、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 Ⅰ代双亲生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D. 如果Ⅰ1和Ⅰ2的孩子足够多,那么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5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系谱图:Ⅰ1号和Ⅰ2号均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个患甲病的女儿(Ⅱ3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号和Ⅰ2号均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个患乙病的儿子(Ⅱ2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
【详解】A、Ⅰ1号和Ⅰ2号均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个患乙病的儿子(Ⅱ2号),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4、Ⅲ2、Ⅲ4不患乙病,就一定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A正确;
B、Ⅰ1号和Ⅰ2号均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个患甲病的女儿(Ⅱ3号),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4表现型正常,其母亲患甲病,Ⅲ4的基因型为AaXBY,Ⅲ1患甲病,故Ⅱ1、Ⅱ2都是甲病致病基因携带者,Ⅲ2表现型正常,Ⅲ2的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是 2/3,故Ⅲ2、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3,B正确;
C、根据Ⅱ2患乙病,Ⅱ3患甲病,可知Ⅰ1号基因型为AaXBY,Ⅰ2号基因型为AaXBXb,Ⅰ1号和Ⅰ2号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4,患乙病的概率为1/4,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1/4×1/4= 1/16,C正确;
D、若Ⅰ1和Ⅰ2的孩子足够多,那么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aaXBY、AAXbY、AaXbY、aaXbY、aaXBXB、aaXBXb,共6 种,D错误。
故选D。
18. 果蝇的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其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A
【解析】
【分析】果蝇红白眼基因(用A、a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且在Y染色体上无该基因的同源区段,即该性状为伴X遗传。对于杂交组合白眼雌果蝇(XaXa)× 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因此该杂交组合可以通过性状鉴定性别。
【详解】A、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白眼雌果蝇(XaXa)× 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能通过眼色判断性别,A正确;
B、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 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雄果蝇都可表现为红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红眼果蝇的性别,B错误;
C、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白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雄果蝇都可表现为红眼和白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红眼果蝇的性别,C错误;
D、白眼雌果蝇(XaXa)× 白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白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雄果蝇都表现为白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性别,D错误。
故选A。
19.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C.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开始后,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详解】A、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
C、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仅染色体的位置不同,核DNA也相同,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受精作用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20.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D段有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B. AE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 CE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成对的染色体
D. EF所示的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题图分析:图中实线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虚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
【详解】A、图中CD对应的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A正确;
B、图中AD对应的时间段为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E对应的时间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图中CD对应的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E对应的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FG对应的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其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错误;
D、EF所对应的时间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A。
2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内涵是( )
A. 细胞中核遗传物质是DNA,而其余部分为RNA
B. 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以RNA作遗传物质
C. 所有细胞型生命的遗传物质是DNA
D. 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则是R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酸分为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具有转运、催化、翻译模板等功能。
【详解】A、细胞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
B、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以RNA作遗传物质,比如HIV病毒,因此生物界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B正确;
C、所有细胞型生命的遗传物质是DNA,但不符合题干内涵,C错误;
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故选B
22.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放射性很高;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沉淀物中含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将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DNA分子就会被水解,失去遗传效应,不能将R型细菌进行转化,A正确;
B、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中,没有起遗传物质的作用,B错误;
C、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浸染烟草,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C正确;
D、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形成子代8个,由于半保留复制,含 15N的DNA分子是2个,占DNA总数的1/4,D正确。
故选B。
23. 下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组成 DNA 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互补链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性
B. 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
C. 双链 DNA 分子中,若一条链的 G∶T=1∶2,则另一条链的 C∶A=2∶1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互补链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A正确;
B、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
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C:A=1:2,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故选C。
【点睛】
24. 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的6种卡片、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成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DNA分子模型,模型中有4个T 和6个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代表氢键的连接物有24个
B. 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4个
C. 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38个
D. 理论上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模型制作为背景,考查DNA分子结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特点,结合DNA分子结构多样性分析判断。
【详解】搭建了完整的DNA分子模型,模型中有4个T 和6个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配对有两个氢键,G、C配对,有三个氢键,共含有氢键4×2+6×3=26,A错误;在此模型中A有4个,C有6个,B错误;该模型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是20个,每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一个,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连成长链,相邻的脱氧核苷酸间是脱氧核糖和磷酸相连,20个脱氧核苷酸形成两条链,每条链中含有10个脱氧核苷酸,需要的链接物为9个,共20+9×2=38,C正确;由于A-T碱基对,C-G碱基对的数目已经确定,因此理论上能搭建出的DNA分子模型种类数少于410种,D错误。
25. 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的DNA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其子代的DNA进行梯度离心,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 B. 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C. 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D. 亲代的DNA应为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双链分离后的两条单链均可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
【详解】A、细菌的DNA被15N标记后,放在14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1次形成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离心形成中带,即图中的②,A错误;
B、复制两次后形成了4个DNA分子,2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离心形成中带,另外2个DNA分子都只含有14N,离心形成轻带,即图中①,B正确;
C、随着复制次数增加(三次及三次以上),离心后都含有中带和轻带两个条带,轻带相对含量增加,即图中③,C正确;
D、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15N,离心形成重带,即图中的⑤,D正确。
故选A。
26. 下列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特有的空间结构
B. 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原因是碱基种类不同
C.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D. 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1、DNA分子的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两条反向平行的主链,两条链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3)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详解】A、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特有的空间结构,A正确;
B.、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原因是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
C、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C正确;
D.、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解开螺旋、DNA聚合酶等多种酶,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复制的过程。
27. 关于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
B. ②处T表示的意义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 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 G)/(T +C)的比例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图为双链DNA分子,①是磷酸二酯键部位,③是氢键部位。
【详解】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③部位,A错误;
B、②处T表示的意义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B正确;
C、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所有DNA都含15N,C错误;
D、DNA的特异性与碱基种类无关,主要与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由于DNA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因此A=T,G=C,故所有DNA中(A+ G)/(T +C)=1,不能表现DNA特异性,D错误。
故选B。
28.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DNA与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1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
B.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都分布在细胞核染色体的DNA上
C.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经过复制后的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故每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A错误;
B、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染色体的DNA上,少部分分布在细胞质的DNA上,B错误;
C、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人体细胞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2条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正确。
故选D。
29. 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花色的形成途径如图所示,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部为红花,F1的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9∶3∶4,且粉红花植株全部为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B. 自然界中红花植株有6种不同的基因型
C. 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XBXB×aaXbY
D. F2的红花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6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部为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F1的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由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分析题意,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9∶3∶4,且粉红花植株全部为雄性,说明花色与性别相关联,B/b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红花基因型有A-XB-,白花基因型有aa-,粉花基因型为A-XbXb、A-XbY,则自然界中红花植株有2(AA、Aa)×3(XBXB、XBXb、XBY)=6种不同的基因型,B正确;
C、红花植株(A-XB-)与白花植株(aa-)杂交,F1全部为红花(AaXBXb、AaXBY),说明亲代雌株为显性纯合子,故可推测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XBXB×aaXbY,C正确;
D、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XBXB×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逐对考虑,则F2的红花植株中雌花有1/3AA、2/3Aa(配子为2/3A、1/3a)、1/2XBXB、1/2XBXb,雄花有1/3AA、2/3Aa(配子为2/3A、1/3a)XBY,红花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花aa-植株比例为13×1/3=1/9,D错误。
故选D。
30. 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表示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
B. ②表示染色单体数,③表示DNA数
C. Ⅰ阶段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
D. 互换发生在Ⅱ和Ⅲ所处阶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题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Ⅰ~Ⅳ表示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图中①为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为DNA;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属于精原细胞;Ⅱ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根据Ⅳ染色体、DNA减半,则该过程表示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过程,Ⅰ可表示精原细胞,Ⅱ可代表初级精母细胞,Ⅲ可以代表次级精母细胞,Ⅳ可以代表精细胞,A正确;
B、图中②有时有、有时没有,可见②为染色单体;①为染色体,③为DNA,B正确;
C、由A项分析可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Ⅰ~Ⅳ表示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阶段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代表精原细胞,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应属于Ⅱ所处阶段,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下图为豌豆人工杂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若要实现甲、乙杂交,需在________时,先对_____植株进行_____处理,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甲为黄色圆粒(YyRr)豌豆,乙为绿色皱粒豌豆,甲植株所结豆荚中的种子如图所示,A、B种子的表现型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同。若种子A是黄色圆粒豌豆,则其发育成的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为纯种黄粒普通型豌豆,乙为纯种绿粒半无叶型豌豆,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
类型 黄粒半无叶型 黄粒普通型 绿粒半无叶型 绿粒普通型
数目 413 1251 141 421
根据结果初步判定,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要进一步证明上述观点,可选用F1和表现型为_____的植株进行测交实验来加以验证,当后代出现的结果为____________时,则可支持上述观点。
【答案】(1) ①. 雌蕊未成熟 ②. 母本甲 ③. 去雄 ④.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2) ①. 不一定 ②. YR、Yr、yR、yr
(3) ①. 符合 ②. 绿粒半无叶 ③. 黄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绿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1:1:1:1
【解析】
【分析】豌豆的特点:(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进行杂交,故豌豆一般为纯种;(2)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1)去雄:在花蕾期,去除母本的雄蕊;(2)套袋:防止其他花粉干扰; (3)受粉:父本提供花粉,母本接受花粉;(4)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小问1详解】
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一般为纯种。若要实现甲、乙杂交,需在花蕾期即雌蕊未成熟时期,先对母本甲去雄处理,然后套上纸袋,目的是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待雌蕊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       
【小问2详解】
甲为黄色圆粒(YyRr)豌豆,是母本,乙为绿色皱粒(yyrr)豌豆,是父本,甲植株所结豆荚中的种子基因型有四种:YyRr、Yyrr、yyRr、yyrr。所以图中A、B种子的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若种子A是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可写成YyRr,则其发育成的植株产生的配子有四种:YR、yR、Yr、yr。
【小问3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黄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绿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约为9:3:3:1,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黄粒为显性,普通型为显性。若要进一步证明上述观点,可用测交来验证,选用F1和表现型为绿粒半无叶型,当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可支持上述观点。
【点睛】本题考查自组合定律的内容,需要考生掌握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32. 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生物(2n)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属于____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甲中染色体的行为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
(2)细胞甲的染色体上共含有____________个DNA分子,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最多还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细胞甲、乙、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丙是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前后三个时期的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用“→”的形式表示)。细胞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动物 ②.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 6 ④. 12 ⑤. 乙和丙 ⑥. 乙 ⑦. 丙→乙→甲 ⑧. 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解题要点是对细胞分裂图像的分析判断。据图分析,甲图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图中出现四分体,属于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丙图有同源染色体,其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的细胞无细胞壁,且在分裂该过程中有中心体参与,属于动物细胞的分裂,据图可以看出,细胞甲中染色体的行为最明显的特征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据图可知,细胞甲的染色体上共含有6个DNA分子,根据图乙或图丙可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最多,为12条;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细胞丙处于有丝分裂时期,此时细胞内均有同源染色体,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即图乙细胞。
(3)甲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动物一般先进行有丝分裂,性成熟后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丙→乙→甲,细胞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细胞分裂图的分析,根据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
33. 果蝇具有繁殖快、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等特点,常用作生物实验材料。如图表示果蝇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基因A、a分别控制果蝇的长翅、残翅,基因B、b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请分析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填“雌”或“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产生的正常配子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得出了“基因在_____________上”的结论。
(3)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图示果蝇最多能产生______种类型的配子,这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果蝇的红眼、白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而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表型及比例如表。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0
雄蝇
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果蝇的红眼是_____性状。
(5)现要确定某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你用测交的方法来确定该雄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
【答案】(1) ①. 雌 ②. 4
(2)染色体 (3) ① 4 ②. 等位基因 ③. 自由组合
(4) ①. 有眼 ②. 显性
(5)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图可知,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分别是Ⅱ、Ⅲ、Ⅳ;1对是性染色体,该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X,说明为雌果蝇,并且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由F2表型及比例表及题意可知,由“1只无眼雌果蝇与1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说明在有眼与无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有眼。F2雌蝇中有眼(红眼):无眼=3/8:1/8=3:1,雄蝇中有眼:无眼=(3/16+3/16) :1/8=3:1,因此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雌雄果蝇均有眼,基因型均为Rr。F2中雌蝇均为红眼,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红眼与白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红眼。由“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是雌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该果蝇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3条常染色体+X)。
【小问2详解】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的遗传实验,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由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图示果蝇基因型为AaXBXb,最多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小问4详解】
由F2表型及比例表及题意分析可知,由“1只无眼雌果蝇与1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说明在有眼与无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有眼。由“F1全为红眼”,而表格中F2出现白眼雄蝇,说明红眼与白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红眼。
【小问5详解】
由F2表型及比例表及题意分析可知,F2雌蝇中有眼(红眼):无眼=3/8:1/8=3:1,雄蝇中有眼:无眼=(3/16+3/16) :1/8=3:1,因此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雌雄果蝇均有眼,基因型均为Rr。F2中雌蝇均为红眼,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红眼与白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红眼。由“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RrXBY或RRXBY,可通过测交的方法来确定该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该红眼雄果蝇为杂合子的检测过程遗传图解如下:
34.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进行了比艾弗里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化学组成成分只有___________;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2)如何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35S标记的实验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用32P标记的实验组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①该结果说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的,只用标记32P的一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②用35S标记的实验组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沉淀物中也出现了少许放射性,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破裂释放出200个子代噬菌体,这2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31P的占___________%,含32P的有________个。
【答案】 ①. 蛋白质和DNA ②. 同位素标记法 ③. 首先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再让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④. DNA ⑤. 不能 ⑥. 核糖体 ⑦. 搅拌不充分,有的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 ⑧. 100 ⑨. 2
【解析】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1)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化学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方法。
(2)由于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要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需要先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再让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3)用35S 标记的实验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用32P标记的实验组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①该结果说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只用标记32P的一组实验结果,由于缺少对照,所以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②用35S标记的实验组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是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如果搅拌不充分,则有的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导致沉淀物中也出现了少许放射性。
(4)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一个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破裂释放出200个子代噬菌体,这2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31P的占100%,但含32P的只有2个。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尤溪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 孟德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他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 他最先提出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C. 他巧妙设计测交实验并推测测交后代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该过程属于演绎推理
D. 分离定律可以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2. 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或遗传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的长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B.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C. 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子代一定为纯合子
D. 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3. 已知绵羊角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 若双亲无角,子代中也会出现有角
B. 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 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3∶1
D. 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4.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的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其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其字母组合。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每做一次模拟实验,统计小球不必放回桶内,重复进行多次即可
②甲同学重复16次实验后,小球组合类型数量比一定为DD:Dd:dd=1:2:1
③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乙同学的实验模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的过程
④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小球总数不一定相等
⑤乙同学得到的小球组合类型有16种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5. 下列哪项不属于豌豆适合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理由( )
A. 豌豆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的花属于单性花,容易操作
C. 一株豌豆一次可以产生很多后代
D. 豌豆属于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6. 人的双眼皮(D)对单眼皮(d)为显性,一个基因型为DD的双眼皮男子与一个基因型为dd的单眼皮女子结婚,他们的子女若眼睑中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完全则表现为双眼皮,若提上睑肌纤维发育不完全则可能表现为单眼皮。该现象说明( )
A. 表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
B. 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
C. 表型只受个体发育中其他条件的影响
D. 基因型不同,表型一定不同
7.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豌豆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三对不同性状,且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7种 B. F2的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18种
C. F2中AabbCc的个体占 D. 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
8. 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
A.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9.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 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10. 常见的小宠物仓鼠皮毛颜色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式的反应,只有N、M基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同时存在时,毛色才是棕色,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MMNN和mmnn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棕色皮毛的小鼠基因型有4种
B. F2中基因型为mmNn的小鼠不能合成黄色素,所以为白色
C. F2表现型比例为棕色:黄色:白色=9:4:3
D. 基因型为Mmnn与mmNn小鼠交配,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均出现1:1:2
11.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A. B.
C. D.
12.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 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14.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
B. 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
C. 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15. 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B. 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 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D.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16. 如图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如图是甲、乙两病患者家族系谱图,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 )
A. Ⅱ4、Ⅲ2、Ⅲ4一定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B. Ⅲ2、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 Ⅰ代双亲生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D. 如果Ⅰ1和Ⅰ2的孩子足够多,那么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5种
18. 果蝇的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其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9.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C.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20.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D段有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B. AE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 CE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成对的染色体
D. EF所示的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2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内涵是( )
A. 细胞中核遗传物质是DNA,而其余部分为RNA
B. 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以RNA作遗传物质
C. 所有细胞型生命的遗传物质是DNA
D. 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则是RNA
22.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 A B. B C. C D. D
23. 下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组成 DNA 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互补链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性
B. 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
C. 双链 DNA 分子中,若一条链的 G∶T=1∶2,则另一条链的 C∶A=2∶1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24. 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的6种卡片、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成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DNA分子模型,模型中有4个T 和6个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代表氢键的连接物有24个
B. 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4个
C. 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38个
D. 理论上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25. 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的DNA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其子代的DNA进行梯度离心,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 B. 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C. 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D. 亲代的DNA应为⑤
26. 下列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特有的空间结构
B. 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原因是碱基种类不同
C.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D. 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
27. 关于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
B. ②处T表示的意义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 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 G)/(T +C)的比例上
28.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DNA与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1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
B.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都分布在细胞核染色体的DNA上
C.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29. 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花色的形成途径如图所示,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部为红花,F1的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9∶3∶4,且粉红花植株全部为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B. 自然界中红花植株有6种不同的基因型
C. 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XBXB×aaXbY
D. F2的红花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6
30. 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表示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
B. ②表示染色单体数,③表示DNA数
C. Ⅰ阶段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
D. 互换发生在Ⅱ和Ⅲ所处阶段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下图为豌豆人工杂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若要实现甲、乙杂交,需在________时,先对_____植株进行_____处理,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甲为黄色圆粒(YyRr)豌豆,乙为绿色皱粒豌豆,甲植株所结豆荚中的种子如图所示,A、B种子的表现型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同。若种子A是黄色圆粒豌豆,则其发育成的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为纯种黄粒普通型豌豆,乙为纯种绿粒半无叶型豌豆,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
类型 黄粒半无叶型 黄粒普通型 绿粒半无叶型 绿粒普通型
数目 413 1251 141 421
根据结果初步判定,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要进一步证明上述观点,可选用F1和表现型为_____的植株进行测交实验来加以验证,当后代出现的结果为____________时,则可支持上述观点。
32. 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生物(2n)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属于____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甲中染色体的行为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
(2)细胞甲的染色体上共含有____________个DNA分子,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最多还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细胞甲、乙、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丙是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前后三个时期的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用“→”的形式表示)。细胞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3. 果蝇具有繁殖快、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等特点,常用作生物实验材料。如图表示果蝇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基因A、a分别控制果蝇的长翅、残翅,基因B、b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请分析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填“雌”或“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产生的正常配子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得出了“基因在_____________上”的结论。
(3)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图示果蝇最多能产生______种类型的配子,这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果蝇的红眼、白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而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表型及比例如表。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0
雄蝇
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果蝇的红眼是_____性状。
(5)现要确定某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你用测交的方法来确定该雄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
34.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进行了比艾弗里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化学组成成分只有___________;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2)如何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35S标记的实验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用32P标记的实验组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①该结果说明子代噬菌体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的,只用标记32P的一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②用35S标记的实验组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沉淀物中也出现了少许放射性,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破裂释放出200个子代噬菌体,这2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31P的占___________%,含32P的有________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