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9 21:45:29

文档简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绵》中“绵绵瓜瓞,民之出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彝族古歌《梅葛》记载: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
A. 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 B. 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
C. 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 D. 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绵》中‘瓜瓞’即为葫芦”“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等信息可知,各民族的起源有着共同的特征,体现先民文化基因具有相似性,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是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排除B项;早期国家意识是指存在地域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排除C项;此时尚未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
2. 管仲和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主张执法者应当“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当时
A. 法治思想盛行 B.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C. 政府以民为本 D. 社会公正受到关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管仲、韩非的主张体现了追求社会法治和执法公正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社会公正的关注,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管仲和韩非二人的个人法治思想,无法体现法治思想在社会上盛行,也无法体现政府的执政理念,排除A项、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仁政”观念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而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法治,排除B项。故选D项。
【点睛】
3.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郑国渠南引支斗,溉田近4万顷,遂使关中泾阳、三原、富平、蒲城数县之鳥鹵,顿成天府沃野,岁收亩均一钟,而数倍于中原。”“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这些记载表明秦国
A. 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秦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
B. 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C. 经济建设成效得益于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
D. 交通运输网络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优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是关于郑国渠和都江堰的记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是在国家的组织下修建的,并且发挥了灌溉和交通的双重作用,C项正确;铁制工具在战国时期尚未普及,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秦国的交通工具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排除D项。
4. 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
A. 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 B. 巩固国家政治统一
C. 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 D. 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类题,时空是中国秦朝。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至咸阳与移民至北部地区,是为了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是巩固统治,不是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排除A项;移民边疆并不能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排除C项;豪富移民咸阳没有促进边疆开发,排除D项。故选B项。
5. 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
A. 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 B. 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
C. 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 D. 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可知,律法中融入孝伦理,来达到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作用,这反映出秦代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A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改变了以法为教,排除B项;“外儒内法”指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秦朝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不是“外儒内法”,排除C项;“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6. 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
A. 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B. 保障了西汉政权的稳固
C. 体现了限制君权的思想 D.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的“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强调的是君主对臣民的统治,是为维护君主统治服务;“屈君以申天”要求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对君权的有限限制其本质目的仍然是为维护君主统治服务,二者都是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A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西汉政权的统治,但并不能保障西汉政权的稳固和长治久安,排除B项;“屈君以申天”有限制君权的要求,但只是题干的部分信息,材料中除此之外还有“屈民以申君”的主张,排除C项;儒学的独尊地位是在汉武帝尊崇儒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确立的,排除D项。故选A项。
7. 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 )
A. 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 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
C. 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 D. 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图片信息“对比汉武帝时期,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向中原地区内移”并结合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南下,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南方的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所以,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A项正确;“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的说法正确,但是如果南方经济发展,那么农牧分界线向北方扩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魏晋时期,传统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不是“渐趋衰退”,排除C项;魏晋时期的牧强农弱不是气候变迁导致,而是游牧民族内迁造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
8. 曹魏玄学家嵇康认为司马氏集团虚伪礼法,主张“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也曾将三代圣王以及孔子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甚至慎言、戒酒。这反映出他( )
A. 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 B. 调和佛教道教理论
C. 克服传统儒学的局限 D. 力图重建精神信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时期(中国)。据材料“曾将三代圣王以及孔子的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甚至慎言、戒酒”可知,嵇康主张通过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社会,反映了嵇康重建精神信仰的努力,D项正确;据材料“秉持志向、立身清远”可知,嵇康强调社会责任,并非逃避现实,排除A项;材料中嵇康强调的是儒家思想,没有涉及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排除B项;“三代圣王以及孔子的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属于传统儒学强调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9. 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 )
A. 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B. 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 D. 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据题干可知,在唐玄宗统治前期,道仅是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说明道职权的变化适应了藩镇割据形势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调整体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现实(藩镇割据)的政治妥协,C项正确;题干述及的是道职权的变化(由监察而成军事),并不是“完善”其职权,排除A项;道职权的提升,使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强化,对中央集权来说是弱化,而不是“加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虽然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在形式上,大多数节度使还是服从于中央,这就在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而不是“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10. 公元837年,平卢军节度推官监察御史吴降为其夫人李氏撰写墓志铭:“长庆二年,我登进士。与君婚姻,情若鱼水。一从薄宦,四任俸微。惭我无食,劳君典(典当)衣。”该墓志铭可用于研究唐朝( )
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B. 进士及第者的生活状况
C. 中原地区丧葬习俗 D. 藩镇割据对社会的危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从吴降为妻子李氏撰写的墓志铭可见,吴降夫妻恩爱,情若鱼水,但吴降收入很低,以致到了食不果腹、典当衣物的地步,该墓志铭不仅是吴降进士及第的权威依据,对于研究唐代进士及第者的生活状况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吴降夫妇生活拮据,无法体现唐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虽然该墓志铭属于丧葬习俗的一部分,但其内容未涉及具体的丧葬习俗,排除C项;该墓志铭未提及藩镇割据,排除D项。故选B项。
11. 宋太宗、宋真宗规定:“主人对待奴婢,不得私自黥面,擅杀”;宋仁宗行五等户籍制,佃农、奴婢、商人等以往的贱民,均为编户齐民,对于奴婢生命权受到侵害的个案,责令“差人检验”,增设检验签署死亡报告的规定,依法约束奴婢的雇主。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
A. 对社会的控制不断加强 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 民众法律意识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宋太宗和宋真宗的规定限制了主人对奴婢的黥面和杀戮行为,保护了奴婢的生命权;宋仁宗行五等户籍制,将佃农、奴婢、商人等以往的贱民提升为编户齐民,使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因此,这一系列措施是在平等对待社会成员,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项正确;虽然这些措施增强了对社会的控制,但主要目的是保护奴婢等,维护社会公正,而不是为了压制社会,排除A项;这些规定并不能说明社会矛盾在日益尖锐,反而是在平息和缓解社会矛盾,排除B项;这些规定不足以证明民众的法律意识增强,而只能说是政府对法治建设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C项。
12. “官家”最初是指朝廷或官府。晋唐五代,偶尔用来称呼皇帝。两宋时期,从官府到民间皆称呼皇帝为“官家”。这( )
A. 体现了皇权的世俗化趋势 B. 缘于程朱理学的发展
C. 体现了社会的平民化趋势 D. 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官家与酒家、医家等职业称呼类同,少了天子之类的神秘化,更具备世俗气息,A项正确;理学起源于宋朝,用“官家”称呼皇帝在五代时期已经出现,排除B项;皇帝的世俗倾向不等于平民化,排除C项;材料主旨“皇权的世俗化”,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元朝统治者决议“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确定了宋、辽、金三朝独立成史的原则,修正了南北朝修史时出现的“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弊病。这反映出元朝( )
A. 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意识 B. 规划了边疆治理
C. 开创了为少数民族修史先例 D. 强化了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元朝统治者决议“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确定了宋、辽、金三朝独立成史的原则,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政治意识,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维护王朝的正统性,而非边疆治理,也非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D项;开创了为少数民族修史先例,不符合史实,且司马迁的《史记》在历史上首次为少数民族立传,重视华夏文明与少数民族交往发展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A项。
14. 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决策时要求避开外朝,向外朝泄露奏折秘密的人会受到惩罚。据此可知,密折制( )
A. 契合专制统治强化的要求 B. 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C. 消除了君与臣之间的隔阂 D. 规范了中央机构运行机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密折制度可知,密折制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便于下情上达,有利于皇帝加强对政务的控制,其本质是有利于统治的强化,A项正确;密折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但无法“确保”合理性,排除B项; “消除了君臣隔阂”太绝对化,这夸大了密折制的作用,排除C项;密折制仅仅是一种反馈皇帝信息手段,无法规范中央机构的运行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15. “钦差”是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的钦差多数是派遣至地方的,但也不乏派往京城的例子。明代钦差的派遣( )
A. 拓宽了官员上升的通道 B. 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体现了中枢机构的异化 D. 缓解了朝廷内部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钦差大臣是中国古代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钦差较多,不仅派往地方,也派往京城,这说明明代重视钦差在处理重大事务时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钦差秉承皇命,能够快速的决断事务,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B项正确;钦差属于临时任命的官员,不是正式官名,因此不是官员上升的通道,排除A项; C项表述中,“中枢机构的异化”材料无法体现,钦差不属于中枢机构,排除C项; 明代有派遣至地方的钦差,因此其并非为了解决朝廷内部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16. 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 户籍管理松弛散乱 B. 实物折算银两征税
C. 地主赋役转嫁佃农 D. 赋役变革摊丁入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材料中对丁的统计采取了粮食计量单位的统计方式,体现了赋役制度变革的影响,D项正确;丁的数量出现小数并非因为管理松弛散乱出现的失误,而是因为赋役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据材料“对‘丁’的统计使用……粮食计量单位”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将食物折算成银两征收赋税,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对丁数量的统计发生变化,主要涉及国家赋税的征收,没有涉及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史墙盘蕴含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
【答案】(1)史料价值:何尊证明了周武王欲建东都洛邑,提供了中国一词的实物见证;史墙盘记载西周七代周王功绩,对研究微氏家族是重要史料补充。(言之成理即可)
(2)特点:制作工艺精湛;突出美观性;礼器兼铸铭文,具有实用性;铭文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何尊铭文中“周武王决定建东都与洛邑”可知何尊证明了周武王欲建东都洛邑;据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可知提供了中国一词的实物见证;据史墙盘铭文中“颂扬西周文、武……七代周王的功绩”可知史墙盘记载西周七代周王功绩;据史墙盘铭文中“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内容并不曾见于已知文献”可知对研究微氏家族是重要史料补充。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有铭文18行284字”可知礼器兼铸铭文,具有实用性;据材料“提到周武王决定建东都于洛邑”“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可知铭文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结合所学从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分析,可得出制作工艺精湛,突出美观性。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下表是学者们对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特征的不同看法。
王朝 特征
汉 豪民社会;儒法国家
唐 律令社会;世界帝国
宋 科举社会;租佃社会
明 市民社会;白银时代
清 士绅社会;“大一统”王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表中王朝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阐释。(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见解:我赞同宋朝是科举社会这一观点。
论证:宋朝科举继承于隋唐,制度更加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宋朝实行崇文抑武方针,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更多人通过科举入仕为官。科举给宋朝的政治和社会增添了活力,平民受教育机会增多,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综上所述,科举社会是宋朝主要特征。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汉、唐、宋、明、清时期的中国。首先,阅读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围绕表中王朝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如由材料宋朝“科举社会”并结合宋朝史实得出见解:我赞同宋朝是科举社会这一观点。
其次,结合宋朝科举制发展完善的表现论证宋朝是科举社会。宋朝科举制在隋唐科举制基础上继续完善,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更加公平公正。宋代实行行崇文抑武方针,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更有利于科举制的发展。
然后,总结归纳宋代科举制的影响,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更多人通过科举入仕为官。科举给宋朝的政治和社会增添了活力,平民受教育机会增多,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最后,总结科举社会是宋朝的主要特征。
19.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埏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均田制”推行的历史时段,并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
【答案】(1)措施: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授田给百姓。影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推动了郡县制建立;打击了贵族特权(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促进了秦国富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任答3点)
(2)时段:北魏(北朝)至唐中叶。分析:是租庸调的基础,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兵源,支持了府兵制(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土地不允许买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措施:依据材料“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可知,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授田给百姓。
影响: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代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富国强兵,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代正在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商鞅变法的内容推动了社会转型;依据材料“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可知,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依据材料“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可知,打击了贵族特权(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促进了秦国富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小问2详解】
本题背景类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时段: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产生于北魏时期,亡于唐朝中期。
背景:依据材料“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可知,保证了兵源,支持了府兵制(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土地不允许买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依据材料“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是租庸调的基础,租庸调制改变了赋税混乱的局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生产,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稳定。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辽阔的疆域,对于亲历天下从分裂到大一统的时人来说,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得益于其构建了“混一华夷”的多民族国家体制。实际上,古代中国疆域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华夏族群与非华夏族群能否共属同一政治共同体,也就是“华夷”能否成为“一家”的问题。元朝版图之广,旷古未有,多个族群被纳入统一疆域之内,“九州内外,靡不臣属,合诸国诸郡而为一家”。
——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材料二 清朝政府在民族事务管理方面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创新。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创新、民族政策的创新、民族管理事务的创新等,开创了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问题处理的新局面。……同时,其疆域观是全国“大一统”。清王朝并不以这些边疆民族或边疆政权与当时中原王朝的关系作为其划定疆域的必要条件,雍正帝认为“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他,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之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为“合诸国诸郡而为一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概括“多个族群被纳入统一疆域之内”所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清朝在民族事务管理机构、民族政策、民族管理事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各一例,并简要分析此时“中国疆土开拓之远”的原因。
【答案】(1)措施:实行行省制。
特点: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2)举措:设立理藩院;推行改土归流;实行盟旗制(设置办事大臣、将军辖地等也可)。
原因:“大一统”的统治理念;民族事务管理的创新;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吸引;统治者的个人作用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
措施:根据材料一“元朝版图之广,旷古未有,多个族群被纳入统一疆域之内”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行省制。
特点:根据材料一“古代中国疆域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华夏族群与非华夏族群能否共属同一政治共同体”可知,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材料一“九州内外,靡不臣属,合诸国诸郡而为一家”可知,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举措:根据材料二“清朝政府在民族事务管理方面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创新。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创新、民族政策的创新、民族管理事务的创新等,开创了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问题处理的新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立设立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理藩院,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的民族政策,在蒙古实行盟旗制度,管理民族事务(设置办事大臣、将军辖地等也可)。
原因:根据材料二“其疆域观是全国‘大一统’。”可知,“大一统”的统治理念;根据材料二“清朝政府在民族事务管理方面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创新。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创新、民族政策的创新、民族管理事务的创新等,开创了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问题处理的新局面。”可知,民族事务管理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吸引,统治者的个人作用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绵》中“绵绵瓜瓞,民之出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彝族古歌《梅葛》记载: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
A. 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 B. 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
C. 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 D. 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2. 管仲和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主张执法者应当“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当时
A. 法治思想盛行 B.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C. 政府以民为本 D. 社会公正受到关注
3.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郑国渠南引支斗,溉田近4万顷,遂使关中泾阳、三原、富平、蒲城数县之鳥鹵,顿成天府沃野,岁收亩均一钟,而数倍于中原。”“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这些记载表明秦国
A. 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秦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
B. 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C. 经济建设成效得益于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
D. 交通运输网络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优势
4. 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
A. 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 B. 巩固国家政治统一
C. 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 D. 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5. 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
A. 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 B. 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
C. 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 D. 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
6. 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
A. 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B. 保障了西汉政权的稳固
C. 体现了限制君权的思想 D.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7. 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 )
A. 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 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
C. 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 D. 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
8. 曹魏玄学家嵇康认为司马氏集团虚伪礼法,主张“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也曾将三代圣王以及孔子的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甚至慎言、戒酒。这反映出他( )
A. 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 B. 调和佛教道教理论
C. 克服传统儒学的局限 D. 力图重建精神信仰
9. 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 )
A. 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B. 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体现了中央对现实政治妥协 D. 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10. 公元837年,平卢军节度推官监察御史吴降为其夫人李氏撰写墓志铭:“长庆二年,我登进士。与君婚姻,情若鱼水。一从薄宦,四任俸微。惭我无食,劳君典(典当)衣。”该墓志铭可用于研究唐朝( )
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B. 进士及第者的生活状况
C. 中原地区丧葬习俗 D. 藩镇割据对社会的危害
11. 宋太宗、宋真宗规定:“主人对待奴婢,不得私自黥面,擅杀”;宋仁宗行五等户籍制,佃农、奴婢、商人等以往贱民,均为编户齐民,对于奴婢生命权受到侵害的个案,责令“差人检验”,增设检验签署死亡报告的规定,依法约束奴婢的雇主。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
A. 对社会的控制不断加强 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 民众法律意识增强
12. “官家”最初是指朝廷或官府。晋唐五代,偶尔用来称呼皇帝。两宋时期,从官府到民间皆称呼皇帝为“官家”。这( )
A. 体现了皇权的世俗化趋势 B. 缘于程朱理学的发展
C. 体现了社会的平民化趋势 D. 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3. 元朝统治者决议“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确定了宋、辽、金三朝独立成史的原则,修正了南北朝修史时出现的“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弊病。这反映出元朝( )
A. 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意识 B. 规划了边疆治理
C. 开创了为少数民族修史先例 D. 强化了中央集权
14. 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决策时要求避开外朝,向外朝泄露奏折秘密的人会受到惩罚。据此可知,密折制( )
A. 契合专制统治强化的要求 B. 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C. 消除了君与臣之间的隔阂 D. 规范了中央机构运行机制
15. “钦差”是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的钦差多数是派遣至地方的,但也不乏派往京城的例子。明代钦差的派遣( )
A. 拓宽了官员上升的通道 B. 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体现了中枢机构的异化 D. 缓解了朝廷内部矛盾
16. 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 户籍管理松弛散乱 B. 实物折算银两征税
C. 地主赋役转嫁佃农 D. 赋役变革摊丁入亩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史墙盘蕴含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下表是学者们对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特征的不同看法。
王朝 特征
汉 豪民社会;儒法国家
唐 律令社会;世界帝国
宋 科举社会;租佃社会
明 市民社会;白银时代
清 士绅社会;“大一统”王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表中王朝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阐释。(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9.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埏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均田制”推行的历史时段,并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辽阔的疆域,对于亲历天下从分裂到大一统的时人来说,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得益于其构建了“混一华夷”的多民族国家体制。实际上,古代中国疆域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华夏族群与非华夏族群能否共属同一政治共同体,也就是“华夷”能否成为“一家”的问题。元朝版图之广,旷古未有,多个族群被纳入统一疆域之内,“九州内外,靡不臣属,合诸国诸郡而为一家”。
——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材料二 清朝政府在民族事务管理方面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创新。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创新、民族政策的创新、民族管理事务的创新等,开创了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问题处理的新局面。……同时,其疆域观是全国“大一统”。清王朝并不以这些边疆民族或边疆政权与当时中原王朝的关系作为其划定疆域的必要条件,雍正帝认为“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他,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之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为“合诸国诸郡而为一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概括“多个族群被纳入统一疆域之内”所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清朝在民族事务管理机构、民族政策、民族管理事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各一例,并简要分析此时“中国疆土开拓之远”的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