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5张PPT。与妻书林觉民林觉民与妻书原件与妻书又名绝笔书
被誉为天下第一情书作者简介: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他在广州起义中,加入敢死队率先袭击总督衙门,中弹被捕。英勇就义时年仅二十五岁。《与妻书》是他在起义前三天在一块白方巾上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的一封诀别信林觉民像字意洞,号抖飞
近代民主革命者 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
(“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
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
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
国的惨状呢?”)
24岁—— 参加广州起义
25岁—— 黄花岗之役
七十二烈士之一
(“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
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
内同胞。”)
(“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
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
矣!”)(1886-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浩气长存孙中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了对革命势力、事业的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联,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表白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陈意映 林觉民 林觉民一家故居冰心在福州的住所,原系辛亥革命志士林觉民故居,
后由冰心祖父租来居住,童年的冰心曾在此住过两年。诀别- 童安格- 真爱是谁诀别·真爱是谁 诀别 - 童安格 - 真爱是谁(点击听歌)
词:童安格 刘虞瑞 曲:童安格 夜冷清 独饮千言万语 难舍弃 思国心情 灯欲尽 独锁千愁万绪 言难启 诀别吾妻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口白) 意映卿卿如唔: 吾今以此书当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意映姓陈,福建省福州市郊区螺洲镇人,毕业于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陈意映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女学生十多人,夫之弟媳,堂嫂,堂姐妹,济济一堂,聆听林觉民介绍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及近况,抨击旧礼教,宣扬新思想。争取自由平等的见解,渐渐深入她的心坎。当时,陈意映正缠小脚,思想上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烈士夫人陈意映简况相关资料 陈意映的父亲,叫陈元凯,广州起义失败时,陈元凯尚在广州任职。事发,他立即遣人返回福州林家报警。这就使陈意映等能在清政府官文未到之前,从南后街场桥路口万升桶石店后面,偷偷地迁往地处偏僻、住户很少的光禄坊早题巷内居住。不久,在一天深夜,有人从门缝塞进一小包东西,第二天清晨发现,原来就是林觉民烈士的两封绝笔书。陈意映一见遗书,悲痛万分。当读到“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时,她眼花目眩,当即晕了过去。这以后,陈意映抑郁成疾,于1913年去世。教学目标 (一)学习革命·先觉者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①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
必不能禁
使之肖我
以依旁如也
念六夜四鼓chèngòujīnxiàobàngniàn听录音,整体感知与妻书快速阅读文章,
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 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
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诵读理解课文基本结构:课文整体感知初读感受课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第1段,“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
第3段“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第4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抒发全文中心的前半部分“吾至爱汝”的感情。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论说全文中心的后半点“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进一步表达全文中心“吾至爱汝”的衷情。
第5段,“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夫妻恩爱;“不幸”,“忍舍汝而死”。
第6段,“当尽吾意为幸。”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的意思,也是全文的中心。林觉民烈士故居后花园一角 林觉民烈士故居后花园一角 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它也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晓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此词表现了这种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忘”则死生之情而未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夜来幽梦忽还乡,晓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而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却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印。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林觉民烈士居室 1.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课文中所用典故的意义。 解释词语: 1)“司马春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春衫”,当为“青衫”之误。
(2)“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7)当尽吾意为幸(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在课文中逐一划出各段关键性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在各段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和全文的中心保持一致。( (1)“眼成穿”
是“望眼欲穿”的化用。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语出杜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2)“骨化石”
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3)“破镜能重圆?”
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破镜重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照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
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 3.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节操;只顾自身好而不顾大局。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③
(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3)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①吾不是②处
(4)汝泣告我
(5)瓜分之日可以死
(6)卒不忍独善其身 ①:尊敬 形作动; ②、③:老人 形作名 乐:以…为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语:告诉 是 : ①表判断 ; ②对 泣:哭着 名作状瓜:像瓜一样 名作状善:完善 形作动解释词语: (1)卿卿
(2)如晤
(3)竟书
(4)掩映
(5)率性
(6)为幸亲爱的如同面对面竟,完毕。书,写。遮掩照映依本性而行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旧时书信中表示希望的常用语。(6)模拟
(7)汝体吾此心
(8)汝其勿悲。
(9)而亦无辞相答
(10)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11)适冬之望日前后
(12)空余泪痕! 模仿、比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想象揣摩体察副词,希望,请。副词,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相当于“我”。是副词,恰巧,适逢。副词,只是。(13)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4)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15)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16)抑汝能之乎
(17)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18)汝不必以无侣悲!
(19)汝幸而偶我,
(20)卒不忍独善其身 确实毛笔副词,但,仅抑或只因为嫁卒,终于。善,形容词
作动词,保全。一、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1)卒不忍独善其身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通假字: (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彀”同“够”“念”通“廿”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第一个“老”,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后两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第一个“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后两个“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老老老幼幼幼 竟:完毕
是 :对
第:但
泣:流泪 名作动
瓜:象瓜一样分 名作状
善:使…独善 形作使动
①:尊敬 形作动; ②、③:老人 形作名
重要字词句:(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2) 虽不谓吾言为是
(3)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4)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5)汝泣告我
(6)瓜分之日可以死
(7)卒不忍独善其身
(8)汝幸而偶我 (9)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③,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为乐
形作意动偶:嫁或以…为配偶。形作动或作意动 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
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诵读理解课文基本结构:课文整体感知◆作者与妻子有着怎样的深情厚意?
(文中回忆了哪几个生活场景?)1、忆某夕关于夫妻先死、后死的争议2、忆两人双栖之所3、忆远行欲告又止的前情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儿女情长,英雄志坚)★当时国事如何?作者为什么忍舍妻而死?1、“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2、“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
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
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3、“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
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本文是一篇以写情为主、情理结合的记叙文。全文以“忍悲为汝言吾衷”的“吾衷”为主线,结合叙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阐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为悲”。 课本解读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心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不想我死去(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 第一段内容——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 写遗书的原因:表死别之意
恐汝不察吾衷
写遗书时的心情:悲。作者写作《与妻书》的原因和当时的心情是什么?第一段 重点词语:
晤、下、竟、书、衷 第二段 重点词语:
至、就、彀、老、幼、
充、其、所以、乐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我极其爱你,就是这一爱你的念头,使我(能)勇敢地走向死亡啊。 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如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然而遍地是腥血,满街是狼犬,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古语说:有仁爱心肠的人“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修辞——比喻、反问、用典、类比、引用 集中体现“吾衷”的一句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全文中心 【总纲】 “吾至爱汝!”------爱妻之至情 “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
谋永福也。” ------报国之至理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析“至爱汝”与“勇于就死”的关系 革命的人生观与幸福观(将爱妻之情与报国之志统一起来, “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第三段 重点词语:
语、与使、无宁、为、是、
而、相、禁、卒 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在我之前而死),你开始听了发怒,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言回答我。 第四段 (一)重点词语:
适、语、以、乘便、胜、寸管 第3—4(1)段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所追忆的夫妇生活中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汝忆否、回忆、又回忆三忆夫妻谁先死的谈话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对妻子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论说“吾至爱汝”(寄情于事) 忆往事 抒爱妻之至情第四段 (二)重点词语:
诚、以、第、可以、之、
抑、奈之何、健、所以、率性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我确实是希望跟你共同生活到老,但拿今天的形势看来,天灾能够造成死亡,盗贼能够造成死亡,国家被列强瓜分那天起能够造成死亡,贪官污吏虐待平民百姓能够造成死亡,我们这代人身处今天的中国,国内每个地方,每时每刻,都可能造成死亡,到那个时候使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这样做么?还是你能这样做么? 修辞—— 排比
作用—— 加强语气,融理性分析与感情抒发于一炉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全国人民中不当死而死(不应当死却死了)、不愿分离而被迫分离的,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感情浓挚的人,能忍看这种(惨状)吗?这就是我断然干脆地(果断勇敢地)(为革命而)死、舍你不顾的原因。 1.当时国事如何?“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
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2.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而在第4段又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是简单的重复还是论述的深入? 是论述的深入。第一次向妻子解释,是在概括的述说后得出的结论;第二次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是在详细叙述钟爱之情以及
与当时形势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3.观“事势”,再析“至爱汝”与“勇于就死”的关系1、不忍你我死别2、更不忍你我生离3、尤不忍天下人生离死别 层进“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寓理于情) 4.“今日吾与汝幸双健”,但眼看“天下人”的“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又怎能忍受?这就是林“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原因。在行文上,作者采用了反问句式,请找出反问句,说明其作用。
启发妻子深思,让妻子理解、谅解自己的行为和心情。论说 “就死”? 当时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 假设了人们命运的两种情况 “死”“离”启发妻子深思,让妻子理解、谅解自己的行为和心情。第四段 (三)重点词语:
其、善、肖、相和、
是实、旁、以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现在有人提出(死人和活人之间)有心电感应的现象,我也希望他们说的是事实,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还依偎在你身旁,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痛。 此处提出“一嘱”“三愿”,请列出,并说说表现出何种感情 一嘱: 嘱咐后事
三愿: 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二愿真有鬼;
三愿心电感应有道,是实
感情—— 说出志愿,
再表达“吾至爱汝”之衷情。 后一层是嘱咐后事,自己“死无遗憾”,希妻子把孩子抚育成人,继承自己遗志。这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说理与嘱咐中,可见林觉民的崇高思想和坦率胸襟。 第五、六段 重点词语:
以、是、语、辞、而、的的、
至、所以、体、偶、善、
模拟、其、念、手、当、尽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思。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 我平日从没有把我的志向告诉你,是我不对的地方;然而告诉了你,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对于)牺牲,(即使是)死一百次我都不会推辞,可是让你为此担忧,确确实实不是我能忍心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为你考虑的只怕不周到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幸”与“不幸”分别指什么?
“卒不忍独善其身”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幸”,夫妻恩爱;
“不幸”,“忍舍汝而死”。“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当尽吾意为幸。”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的意思,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吾意”即“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第6段 在我看来,每一个读完此文的人,首先为之感动的,该是作者至真至纯的感情。读过第一段时,我已是悲不自胜。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肢解这美好的文字本是一种罪过,但愿作者能原谅我的不恭,我仅以我的泪水回报烈士之文给我灵魂带来的净化。 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那种怀着极度的伤悲,却要尽力写出理智文字的复杂心绪,隐忍着流露,压抑着释放。泪珠和笔墨齐下,欲言又止,欲止又不得不言。不言,则从此再没有向妻子表白的机会;言之,又满心是内疚与悲愤。未负天下,独负了一人,而这个人偏偏是自己的至爱。眼见柔弱的妻子要承受失去丈夫的极端痛苦,还要在浓黑的悲凉中独自撑起家庭的重担,割舍不下却也无能为力。此时,唯有求得妻子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死,不等于我不爱你,不等于我爱你不够深刻,我的勇敢面对死亡,是因对你的爱赐予了我力量和勇气;我的就义,也是希望天下无数像我们这样的恩爱夫妻,从今以后不要再忍受诀别的痛苦。 他最大的担心,莫过于妻子对他舍弃家庭的埋怨,莫过于妻子误会他不够爱她。作为一个正直有良知的国民,必须以天下为己任。这人间没有一处世外桃源,使人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天伦之乐,混浊黑暗的人间与美满幸福是难以两全的。“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放弃了生命,是源于对生的热爱;放弃了圆满,是源于对爱的忠贞。相守到老是我最大的心愿,然而我们的爱情生不逢时,我们的理想不容于世,我除了用生命捍卫理想与爱情,别无选择。 他也担心妻子能否忍受从此孤独的宿命,“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既然生不能团圆,他唯一的安慰就是如果有灵魂,必当陪伴她身旁,终生想随。
我想大家口中传唱颂扬的真情莫过于此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上天成全了那么多貌合神离的夫妻,却残忍地夺取了他们的幸福。不必遗憾,完美的东西本就太少,“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也许只存在小女孩的梦中。而震撼人心的,往往是悲剧。
世上不懂得珍惜,游戏感情的男男女女绝不在少数,而对于我而言,如果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真情,此生也无憾了。我爱你,可我不敢说。我怕说了,我马上就会死去。
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再没有人像我一样爱你。
我爱你,爱得死去活来。你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可以为你献出我的一切,直至生命。
我为你死,为你活,为你不怕砍脑壳。我为你活,为你死,为你不怕抹颈子。
回忆生死之论
回忆新婚燕尔两情缱绻
回忆远行欲告又止的情景三忆 —— 深深的眷恋 诀别的痛苦 —— 生不能相守 死也要相依 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愿“真有”鬼
愿“心电感应有道”“是实”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一不忍——刻骨铭心 生死不渝吾至爱汝缠绵细腻的爱情三愿爱爱国之情爱 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升华 融合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总纲】
“爱汝”之情: 三忆、三愿
“就死”之理: 国家灾难 、人们命运
—— 为天下人谋永福“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报国之理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爱妻爱天下将爱妻之情与报国之志统一起来三忆: 忆某夕关于夫妻谁先死的谈话
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
忆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 妻子的原因和心情
一嘱: 嘱咐后事
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二愿真有鬼;
三愿心电感应有道,是实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
对妻子眷念之深吾衷爱妻
之情
报国
之理三忆
一嘱
三愿国家腐败
民不聊生
三不忍忠诚革命的大英雄!
挚爱妻子的好丈夫!寄情于事寓理于情为何如此感人? 主题: 个人幸福、全民幸福
儿女之情、革命豪情
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
(光辉的思想、高尚的情操)
艺术:动人的字字句句
抒情、记叙、议论相结合
——其情深挚,其理服人
肺腑之言,真切感人
多种修辞,富有感彩的词语
——加强表现力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儿女情长,英雄志坚)起义陈词起义意义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 起义前夕,部分人对起义缺乏
信心,林觉民慷慨陈词:“今日同胞
非不知革命为救国唯一之手段,特
畏首畏尾,未能断绝家庭情爱耳。
今试以余论,家非有龙钟老父、庶
母、幼弟、少妇稚儿耶?顾肯从容
就死,心之摧,割肠寸断,木石有
知,亦当为我坠泪,况人乎”,“故
谓吾辈死而同胞不醒者,吾绝不信
也”,“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
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
“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
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
沧桑不掩英雄气
犹记当年诛寇时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xī),以坚毅
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zhìbó失败)者屡,死事
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
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
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
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
略>序》 (节选)孙文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人物形象理解忠诚革命的大英雄!
挚爱妻子的好丈夫!多情不必不丈夫,
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 ——钟叔河
林觉民 关键词句 这位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的奇男子,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之际,舍个人幸福,取全民幸福。儿女情虽长,却更显革命豪情英雄志坚。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烽火泪滴尽相思,方寸心只愿天下有情人成眷属。一曲爱的壮歌动天地。忠诚革命的大英雄!挚爱妻子的好丈夫!
沧桑不掩英雄气,犹记当年诛寇时。
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如果你跟林觉民生在同样的时代会怎么抉择?现在又会怎样做? 拓展讨论1 新时代你对“生命、爱情与自由”这一不等式的看法。讨论:拓展讨论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指出:
自由>爱情>生命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
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
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
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
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cuō用手指捏)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
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
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
老栓….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
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
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鲁迅《药》节选
如果有来世 / 我还愿做中国人 / 虽然我的祖
国还不富余 / 但我的祖国正在努力前行 / 虽然我
的人民还不富足 / 但我的人民正在埋头思索
如果有来世 / 我还愿做中国人 / 只要每一颗
心跳动着火一样的炽爱 / 只要每一双手承担建
设的重托 / 我可爱的祖国 / 定会是山峦上高耸的
峰 / 定会是海洋里奔腾的浪
如果有来世 / 我还愿做中国人 / 因为我们的
祖国走着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 用我们自己
的心血 / 用我们自己的汗水 / 用我们的智慧 / 开
拓一条崭新的路 / 让世界知道:中国不朽! 1、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判断句
2、何情不诉倒装句
3、何事不语倒装句
4.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句式1、汝幸偶我名词“偶”用作动词,“嫁”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作名词,“老人”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爱怜”,后“幼”为名词,“孩童”4、称心快意“快”,使动,使意快
5.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泪珠与笔墨齐下。
〖名作动〗
意洞手书。
〖名作状〗 〖名作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意动〗
吾爱汝至
〖副作动〗 (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彀”同“够”“念”通“廿”(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通假字:用典:
司马青衫、太上忘情、
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
引用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的)”
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 “自己”
指示代词 “这”“那”
〖副词〗 将要
表反诘 “难道”
表祈使 “一定”“要”
〖连词〗 表假设 “如果”
表选择 “是……还是……”
〖助词〗 无义一词多义其
吾望其言是实 这,指示代词今则望其真有 它,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自己,代词汝其勿悲副词,表示祈使,规劝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他们,代词重点文言现象 汝其善抚之副词,表示祈使,希望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副词,表示揣测所以 所以敢先汝而死 因此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的原因 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 因此 所以: A 表原因
“……的原因” ,“因此、所以”
B 表凭借 “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至
吾至爱汝极,最,副词吾爱汝至到了极点,副词竟竟日不出门 全、终,形容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动词
与与妻书
给,动词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构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跟,介词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和,连词
吾先死留苦与汝
给,动词
以古文形式写一封信,自拟题目,主题自定。(450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