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contents
(一)
专制与集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03
治民与安邦: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23
民本与崇德: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43
开放与包容: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63
专制与集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3年高考主要考点分布
主要考点 主要卷区
商朝内外服制度 2023年福建卷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2023年广东卷、2023年辽宁卷、全国卷甲卷、2023年江苏卷
秦国的官僚政治 2023湖南卷
诸侯纷争和先秦政治制度 2023河北卷
汉朝中央集权和地方治理 全国新课标、2023福建卷
东汉政治制度、东汉末年社会政治 2023海南卷、2023山东卷
汉魏晋唐国家治理的弊端 2023天津卷
魏晋士族门阀政治 2023广东卷
唐朝科举制和朋党问题 2023重庆卷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和创新 2023天津卷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 2023广东卷
宋朝中央集权官员管理、中央集权影响 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
明朝科举制度 2023湖北卷
明朝基层组织社会治理 全国乙卷
清朝君主专制:奏折制度 2023北京卷
2023年高考试题集中考查以下知识点:分封制与宗法制、汉代的中央政治制度(选官制度、君权集权、监察制度)、汉代地方政治制度(分封制带来的王国问题、地方监察)、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科举制、明代涉及中央政治、地方政治、君主专制和科举制度、清代奏折制度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中央列为重点工作,所以对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会呈现更深入考查,新史料有可能会作为命题的素材,复习时注意对新史料、新素材试题加强训练。新教材延伸高中学习及命题历史长度及宽度,2024复习中要注意对原始社会时期社会发展特征及对应史料应重视。
2024年高考预测考点
早期文明时期 早期国家的特征、禅让制转向家天下、夏朝时已经形成完备国家机构
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内外服制、王权与神权统一、分封制宗法制
春秋战国时期 分封制的崩溃、各国变法内容、封建制度的孕育(土地政策、地方统治、官僚体制)
秦汉时期 秦代的中央政治(丞相与御史权力之间的制衡)、汉承秦制(汉与秦的比较)、汉代中央政治(中外朝)、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赋税制度、对外政策、丝绸之路(陆路与海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唐宋时期 联系考中央体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元朝 行省制、理藩院
明朝 内阁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对外政策、民族融合
清朝 少数民族政策、监察制度
一、中央体制——从“家国一体”到不断加强的君主专制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 (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文书制度: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两汉 (发展)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东汉加强尚书台的权力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
宋朝 (加强)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设禁军管理机构“三衙”与枢密院分权
元朝 (加强)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管理西藏和佛教事务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 (顶峰) 设立奏折制度,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二、地方体制——从“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时期 发展历程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诸侯王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设置刺史并设立监察区“州”,东汉晚期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两级制
唐朝 实行州、县两级制,后道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实体;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 由州、县两级发展为路、州(府)、县三级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州级设通判监督,路级设“四监司”,加强了中央集权。自此,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乌思藏设行都指挥使司,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时间 概况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各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授予官职
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两汉 ①汉武帝推行察举制,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分常科和特科 ②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各州、郡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士人资品,分为九等,后来随门阀士族势力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
隋唐 科举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分为制举和常举
两宋 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元朝 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后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明清 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与殿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2.考核制度
时间 概况
秦汉 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地方情况由郡国汇总,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
魏晋南北朝 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大都流于形式
隋唐 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
两宋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明朝 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清朝 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监察制度
时间 概况
秦汉 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时地方上设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隋唐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两宋 中央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台谏合一
元朝 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 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
四、户籍制度的演变
时间 表现
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朝 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 (1)管理者: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措施: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隋朝 “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唐朝 户籍三年一造;“括户”,即政府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
宋朝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朝 户口类型复杂,按职业划分;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
清朝 政府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朝前期,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五、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主要机构 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官吏职责 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官吏产生 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发展概况 ①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②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基层治理
时间 概况
秦汉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 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北宋 王安石变法实施保甲制
明朝 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清朝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改为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①内容: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
②结果: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六、中国古代法律——逐渐走向儒家化
时间 概况
汉代 以经解律,以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魏晋 律令儒家化进一步发展,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
唐代 ①《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法律的儒家化进程基本完成
宋代 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元代 对唐宋法律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明代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礼法立教,出礼入刑),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采用“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清代 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
七、中华法系的演变——“天理、国法、人情”
1.演变过程
时间 概况
夏商西周 ①包括“礼”和“刑”两个方面。“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西周建立起以“亲亲”“尊尊”为主要原则的宗法法律制度 ②夏商周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
春秋战国至秦朝 ①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和晋国赵鞅“铸刑鼎”为标志,法律制度开始出现重大变化 ②经过战国的变法,法家思想在赵、魏、韩和秦国得到广泛贯彻,逐步建立起以刑罚为主体的成文法律体系 ③秦朝崇尚法治。秦律在各个领域“皆有法式”;实施上,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
两汉至隋唐 ①从汉朝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即法律儒家化 ②隋唐时期,伴随《唐律疏议》的制定与颁布,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
宋元至明清 自宋代以后,中国法律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结合。明、清两代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2.总体特征
(1)基本特点: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
(2)鲜明特色: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国法、人情”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之中。
(3)司法与行政关系: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同等级的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不同管辖范围的司法官员。
(4)影响深远广泛:古代法律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法律体系。
1.(2023·天津·高考真题)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将第一个阶段形容为“满天星斗”,第二个阶段为“月明星稀”,第三个阶段为“皓月凌空”。与“月明星稀”的形容相类似的是( )
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 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
C.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 D.大一统国家典型形态
【答案】C
【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早期国家时期(中国);“月明星稀”是指进入王国时代,中原地区出现了广域王权国家,周边的区域文明相继退场或翳淡下去,与之相类似的是早期国家基本形态,C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满天星斗”形容的是不同文明如星斗散布于中国大地,星汉灿烂,与之相类似的是原始部落联盟或邦国林立,排除 A、B两项;“皓月凌空是指进入帝国时代,多元文化融为一体,与之相类似的是大一统典型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广东·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答案】D
【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分封制规定,诸侯王在封国内享有军政大权,周王命人掌管诸侯国的军事,反映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D项正确;朝觐周王、向周王缴纳贡赋属于诸侯的义务,要求诸侯尽义务不属于对诸侯权力的侵夺和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排除A项、C项;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也即承认诸侯国君有营建都城的权利,给予帮助算不上侵犯诸侯王的权力和干预诸侯国内政,排除B项。故选D项。
3.(2023·江苏·高考真题)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 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
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 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分封制逐渐体现代远情疏的弊端,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均争霸称王,即题目中“同楚国争霸”,D项正确;根据题目“也与无终我等北方诸戎和好”可知,题目仅仅指晋国与其交好而非诸戎全部融入中原华夏,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而非卿大夫的权力,排除B项;根据题目可知,晋国为避免腹背受敌而与诸戎和好,此举是为与楚国争霸做准备,并未体现此时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天津·高考真题)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答案】D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从材料信息看,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引发七国之乱,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专权,唐朝增设军镇导致安史之乱,但这些制度在实行之初也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只不过随着时代变化,原有制度也会产生不同的负面作用,这体现了事件因果关系的错综复杂,D项正确;历史成败决定历史解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九品中正制等设立之初的情况,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士族专权不属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3·江苏·高考真题)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体现了曹操受汉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B项正
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对比,排除A项;曹操并不代表东汉政权,排除C项;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湖南·高考真题)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答案】B
【解析】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答案】D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隋朝(中国)。根据材料“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可知,与西汉京畿区相比较,隋朝的京畿区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部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亟需通过南粮北运等形式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隋京畿区的东移,与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京畿区的东移,与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无关,排除B项;隋朝京畿区的变动目的是缓解经济压力,而民族融合是东移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3·天津·高考真题)表格反映了( )
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租 两
授田数 税 授田数 税
40 2.0 40 2.0
30 2.0 30 1.5
20 2.0 20 1.0
10 2.0 10 0.5
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 D.增加政府的算赋收入
【答案】A
【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数据可知,两税法相比于租庸调制,授田数少的农户赋税较轻,这与两税法根据土地的多少确定赋税额度有关,有利于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不能得出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B项;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算赋是汉代政府对成年人征收的一种人头税,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3·江苏·高考真题)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 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 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体现了对借贷主体的保护,C项正确;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唐代政府并未禁止民间资本性借贷活动,排除B项;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不属于法律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3·广东·高考真题)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
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
【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朋党之争是指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排除B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3·重庆·高考真题)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
A.漠视兵家思想 B.抑制地方势力 C.打压民间信仰 D.实行抑武方针
【答案】D
【解析】根据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本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可知,宋代武成王庙数量减少,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说明宋代对于兵家鼻祖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儒家先圣孔子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宋代重文轻武,D项正确;材料更加强调的抑武方针,而不是漠视兵家思想,排除A项;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无法体现抑制地方势力,排除B项;材料更加强调的抑武方针,没有体现打压民间信仰,排除C项。故选D项。
12.(2023·山东·高考真题)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
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可知,张载认为,若一切都由中央朝廷来管,必有许多事情管理不好,所以,要实行“封建”,扩大地方的权力,这与北宋时期地方的边防无力有一定的联系,A项正确;材料描述
的是中央权力过大,而非主张恢复郡国并行制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没有体现中央机构的健全以及官员选拔制度,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
13.(2023·湖南·高考真题)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从材料信息看,宋仁宗下令废后,遭到了御史和谏官的反对,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也就是两个机构不能联合起来奏对,应该各负其责。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C项正确;古代家国一体,皇帝的家事即国事,不能说不容置疑,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看,御史和谏官的行为遭到了皇帝的强力反击,维护了皇帝的权威,排除B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不能说宰相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14.(2023·辽宁·高考真题)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中乾隆皇帝的谕旨是要求在文书中不得用“蒙古”、“汉人”称呼蒙古族和汉族,而应称“蒙古”“内地”,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其意在维护国家一统,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项。故选B项。
15.(2023·北京·高考真题)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特别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故选C项。
1.(2024高三·江苏盐城一模末)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述,大禹治水动员了各部族的人力、物力,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有“天命禹,敷土隓山壑川,逎(乃)癸亥起征,降民监德”的记载。这反映出早期国家( )
A.以武力控制所有部族 B.实行原始民主制度
C.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D.借助神权治理水患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大禹治水动员了各部族的人力、物力,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可知,大禹能够动员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治水,所以说明早期国家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C项正确;大禹是动员了较多的人力,但不能说明是用武力控制所有部族,排除A项;根据大禹动员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不能说明实行了原始民主制度,排除B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大禹借助神权治理水患,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4·云南·一模)《竹书纪年》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禁闭、阻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该记述( )
A.可用于研究早期国家的建立 B.符合后世对禅让制的基本认知
C.可作为研究部落时代的信史 D.反映出权力更替中的斗争色彩
【答案】D
【解析】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正向题、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材料可知,《竹书纪年》记载,尧年老德衰以后,舜囚禁了尧,尧的儿子丹朱起兵攻打虞舜,失败后被放逐,舜自立为帝。反映尧舜之间的权力更替存在鲜明的斗争色彩,D项正确;尧舜时代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时代,国家尚未
建立,排除A项;后世对禅让制的基本认知主要是指传位于贤,天下为公,权力和平过渡。《竹书纪年》记载与此不符,排除B项;材料为单一的历史叙述,缺乏佐证和对照,从史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无法得出信史的认识,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4·湖南衡阳·二模)云梦秦简《厩苑律》中规定:每年对各县的官用牛考核一次,有十头以上,一年间死了三分之一,不满十头的一年间死了三头,主管牛的吏、饲牛的徒、令、丞都有罪。《秦律杂抄》也规定:十头成年母牛要生六头小牛,十头母羊要生四头小羊,否则饲养者要受到“费一盾”的惩罚。这些规定( )
A.反映了以法治国的统治模式 B.佐证了重农抑商统治政策
C.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基层治理的规范性
【答案】C
【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厩苑律》中规定:”可每年对各县的官用牛考核一次,有十头以上,一年间死了三分之一,不满十头的一年间死了三头,主管牛的吏、饲牛的徒、令、丞都有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对过度使用耕牛的问题进行处罚,体现了秦朝通过立法来保护农业生产,耕牛是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对耕牛的保护适应了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正确;“以法治国的统治模式”指的是用严苛的法律体系来规范社会,治理国家,但是材料主要讲述秦朝的经济法律,无法得出“以法治国的统治模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用法律手段保护农业生产,却并未体现抑商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秦朝的经济政策”,而“基层治理的规范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4·广东茂名·二模)《汉书》载:高帝始置诸侯王,“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时,“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这一变化( )
A.异化了中枢权力机构 B.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
C.形成了内轻外重局面 D.加剧了郡国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朝建立之初,地方诸侯自主性较强,可以自主任命一套官僚系统,汉景帝时期,天子任命王国的相,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国官吏的变化,并非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汉景帝的措施与汉初相比,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汉景帝削弱王国势力,加剧了中央与王国的矛盾,而非郡国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高三·甘肃酒泉)西汉前期,作为地方乡官里吏的乡三老,孝悌、里正和里父老等多“有修行,能帅众为善”,协同有秩、啬夫等乡官征收赋税徭役、教化民众。西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樊重“赀至巨万,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阎推为三老”的现象。有学者推算,东汉乡官里吏一般由有资产十万钱以上富人担任。这一变化( )
A.增强了郡县官员对地方的影响 B.体现出察举制度影响力的丧失
C.易导致基层与中央政权的离心 D.折射出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冲击
【答案】C
【解析】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朝(中国)。根据“有修行,能帅众为善”可知,这些里吏多为基层社会中的民众代表,选任以品行和威望为标准。而西汉中期以后,这些里吏是有一定数量家产的人才能当选,这种财产限制,是地方豪强与权力结合的表现,宗族、豪强对基层治理影响力渐大,易导致中央对基层社会管控的削弱,C项正确;里吏不是郡县官员,排除A项:材料只论及了里吏的选任标准的转变,不能得出察举制影响力丧失,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这种选任标准由德行威望转为资产开始于西汉中期,而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正统,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4·陕西榆林·三模)秦汉时期,以“立嫡立长”为核心的太子制度已基本确立,但太子被废黜的风波却层出不穷。秦始皇嫡长子扶苏自杀而亡;西汉10个皇帝中,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只有4人;东汉10个皇帝中,为嫡长子身份的仅有2人。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 )
A.宗法制度的崩溃 B.儒家思想未贯彻实施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外戚干政与宦官专权
【答案】C
【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权至上。由于太子的“皇储”身份,是未来国家的权力中心,在专制主义不断加强之下,必然受到各种政治势力的觊觎,也成为皇帝重点防范的对象,因而废立太子的风波层出不穷,C项正确;秦汉以后,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皇位继承中得以延续,排除A项;儒家思想在两汉时期被奉为正统并得到实施,排除B项;外戚干政与宦官专权只是导致太子废黜的一部分具体原因,并非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4·新疆·二模)东汉中期以后,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三大集团是官僚士大夫、外戚和宦官。细察当时的政局,不仅发生了宦官打击官僚士大夫的“党锢之祸”,也发生了皇权打击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由此可知当时( )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权尚能控制政局 D.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后期,发生了宦官打击官僚士大夫的“党锢之祸”,同时,也发生了皇权打击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这就表明当时皇权还能控制国家政局,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外戚、宦官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豪强地主势力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对外戚、宦官的打压,没有涉及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排除B项;国家政权名存实亡发生在东汉末年,是在军阀割据和农民起义打击下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4·四川南充·二模)乡品本是魏晋中正代表乡党舆论为士人评定的资格等级。一般认为,魏晋士人乡品的评定基于“先天”的家世和“后天”的德行。实际上,中正授予乡品,往往把“后天”因素融入“先天”因素考量。这一现象( )
A.导致了选举权地方化 B.表明选官制度逐渐趋于理性
C.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 D.体现出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
【答案】C
【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主要以家世门第为选官的主要依据,而材料体现中正授予乡品,往往把“后天”的德的因素融入“先天”因素考量,说明选官注重家世,忽视品德,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选举权问题,排除A项;选官注重家世,忽视品德,说明选官制度不公平,并不是理性的体现,排除B项;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是隋唐的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4·辽宁沈阳·二模)两税法建立起“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严行禁止税外“科配”。然而,中央在采用“以支定收”的方法确定两税地方留额时,未能涵盖地方政府的基本财政支出项目,导致直到唐末,地方官员在两税外的“科配”仍禁而不止。据此可知,导致两税外“科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B.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C.唐朝末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 D.两税法增加了民众的负担
【答案】A
【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唐朝实行两税法,中央在采用“以支定收”的方法确定两税地方留额时,未能涵盖地方政府的基本财政支出项目,也即某些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事务,却没有相应的财政资金配套,也即有事权无财权,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为了满足财政支出需要,不得不在两税外增加“科配”,A项正确;地方官员在两税外的“科配”主要是因为地方财政紧
张,而中央不见得收入不足,“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没有对中央财政状况和地方财政状况具体分析,排除B项;根据材料,地方官员在两税外的“科配”主要是因为两税地方留额不足,而非因为贪污腐败,排除C项;增加了民众的负担是“科配”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4·安徽·二模)有学者认为:“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即中央派遣的官员)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唐代政务裁决的中心转移到了中书门下,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
A.国家政治体制发生嬗变 B.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中书门下掌握了决策权 D.三权分立原则的完善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唐初,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衡,三省长官在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为中书门下。使职因为有皇帝的特别授权,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可跨越尚书六部,直接向皇帝或宰相负责,B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三省分权逐步转移到中书门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制度,“嬗变”意为蜕变,更替,有彻底改变的意思,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书门下是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的核心,而不是成为决策部门,排除C项;由题干材料信息“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可知D项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4·甘肃·一模)唐朝在西北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府州,边疆地区在服从唐朝政府政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现行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元朝时设置行政机构,将西北地区纳入了直接管辖范围之内,制定赋税制度,把经营西北地区纳入了国家建设计划之中。这一变化( )
A.呈现出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管理趋势 B.反映出国家治理模式的多样化特点
C.得益于边疆民族对中原文明的推崇 D.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边理念
【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元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时保留了边疆地区现行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而元朝是直接将边疆地区纳入国家的统一建设计划之内,在边疆实行与内地同样的管理措施,说明边疆与内地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管理趋势,并不是国家治理模式多样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王朝政权的作为,并没有涉及是否是边疆民族主动采取的举措,排除C项;元朝政府的做法并
不是因俗而治统治理念的反映,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4·广东·二模)宋初中央实行“两府三司”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两府’”,两府之下,三司“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这一体制( )
A.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 B.导致中枢权力发生转移
C.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 D.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答案】A
【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府三司”体制分散了相权,强化了皇权,A项正确;中枢权力发生转移的表现是枢密院地位的下滑以及权利的转移等,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二府三司制”的作用,排除B项;宋朝的“两府三司”体制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但是“中枢权力相互制衡”是手段,不是其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排除C项;宋代官僚队伍庞大,权力分割过细,不利于行政效能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4·湖北·一模)唐代以前,官员的私人书信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传递。宋代允许官员通过递铺传送私人书信,书信中可见异地官员频繁书信往还,叮嘱家事、诗词唱和或交流政见。行旅之中,亦可收寄家书。宋朝允许官员私书入递主要反映了( )
A.中原与边疆文化联系密切 B.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增多
C.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 D.基层民众联络需求的扩大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递铺系统允许官员传递私人书信,这反映出宋代士大夫群体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影响增强,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材料未体现中原与边疆文化联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材料未涉及区域经济活动增长,排除B项;政府官员并非基层民众,排除D项。故选C项。
14.(2024·广东梅州·二模)“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材料评述的这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
A.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B.折射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C.说明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 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答案】A
【解析】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
(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元统一全国后,设中书省及十行中书省,尽废唐宋区制,一反汉晋唐宋以自然区划疆之所为,实为古代大行政区划的一大改变。元之划省,其用意在于控制地方,不使某一大行政区完全掌握整一形胜之地以据险而成割据。这一变化有利于抑制行省长官势力的膨胀,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涉及元朝行省制,关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体现专制皇权得到强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地方行政区划发生变化,没有体现官员选任制度发生异变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行省并非都设在边疆,且在元朝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
15.(2024·四川宜宾·二模)对沿袭自元朝的土司制度,明政府在较进步地区采取“改土归流”,即中央派流官进行管理;相对落后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还有部分地区施行“土流兼治”。康雍乾时,朝廷对违法的土司实行降级或革职的举措。这些举措( )
A.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 B.消除了民族地区与中央关系对立
C.推动了国家权力在土司地区的延伸 D.延缓了土司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土司具有一定的割据性,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以及对违法的土司实行降级或革职,强化了明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国家权力在土司地区的延伸,C项正确;材料所述主要是地方行政制度的改变,短期内不能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根本性影响,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密切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推动而非延缓了土司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6.(2024·河南·一模)1662年,康熙皇帝钦批将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作为东北北部的边疆大吏,宁古塔将军负责管辖本地区的驻防官员、兵丁粮饷、调兵出征、开垦荒地,还兼管朝贡、商贾杂税、刑狱缉拿等事务。这说明,宁古塔将军的设置( )
A.防止了沙俄入侵 B.强化了边防力量
C.体现了因俗而治 D.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由材料可知,宁古塔将军是清代黑龙江流域设立的军政长官,负责辖区的政治、军事、经济、边防等各项事宜,强化了边防力量,B项正确;“防止了”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强化边疆力量,不能体现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边疆,体现不出君主权力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7.(2024·江苏·一模)顾炎武遍游天下后指出,凡郡县为原来唐旧治者, “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
直”,原衙门的旧基“必皆宏敞”;相反,凡“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宋朝( )
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B.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C.政治风气因循守旧 D.边防压力日益增加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这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和维护方面缺乏资金和资源,使得新设立的郡县相对简陋,B项正确;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是相对较高的,特别是在商业和手工业方面有显著的发展,排除A项;政治风气因循守旧并不能完全解释郡县建设简陋的现象,而且宋朝在政治制度和文化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和改革,排除C项;边防压力日益增加与郡县的建设状况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8.(2024·山东菏泽·模拟预测)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私信互动虽悬为厉禁,却普遍发生。如湖北布政使、署巡抚胡林翼不仅借助军机章京钱宝青获取高层机密,而且与军机大臣肃顺相配合,促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这一现象表明( )
A.权力结构的变化 B.军机处职权开始增强
C.皇权的逐渐旁落 D.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答案】A
【解析】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清代中后期地方大员与军机处官员私信互动频繁,并促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对清王朝统治的冲击,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官僚崛起,原有的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仅凭材料得不出军机处职权开始增强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微妙变化,而非皇权旁落,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官僚集团,且这也是权力结构变化的表现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9.(2024·湖北·一模)紫禁城是大清王朝的政务中心,但其余的政务中心,顺治时主要是南苑和西苑;康熙时除南苑、西苑外,还有畅春园和静明园;雍乾嘉道咸五朝,除西苑以外主要是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御苑理政功能的确立反映了( )
A.皇权政治的强化 B.政务处理更加随意
C.决策效率的降低 D.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清代宫苑格局和宫苑二元理政模式,从便利和优化皇帝生活、理政而来,除了作为政务中心的紫禁城外,皇帝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是政务中心,反映了皇权政治的强化,A项正确;政务中心的转移与皇帝的生活居住有关,不能说明政务处理随意,排除B项;仅通过不同皇帝理政的政务中心的不同,不能得知决策效率的高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生活居住地区作为政务中心,有利于更快处理政治事务,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排除C项;仅通过政务中心的变化,不能得知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封建统治危机加深表现在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等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
20.(2024·陕西西安·一模)清代公文书初沿明制,分题本与奏本二种。地方大小公事用题本,个人私事则用奏本;前者用印,后者不用印。康熙皇帝为了广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员就所见所闻,亲自缮折,差人送至宫中,经其批阅后,发还当事人。康熙的做法( )
A.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B.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C.强化了君主对政务的控制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康熙皇帝为了广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员就所见所闻,亲自缮折,差人送至宫中,经其批阅后,发还当事人”和所学可知,康熙帝通过奏本的形式,建立了特定官员与皇帝的直接联系,强化了君主对政务的控制,C项正确;专制体制下的朝廷决策不能确保合理,排除A项;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治民与安邦: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2023年高考主要考点分布
主要考点 主要卷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 2023湖南卷、2023河北卷、2023全国新课标、2023天津卷
春秋战国经济发展 2023重庆卷、2023海南卷、2023全国乙卷
汉字演变和原始农业 2023湖北卷
私有制的出现 2023山东卷
两汉人口区域分布变化 2023全国甲卷
隋代政治经济重心东移 2023山东卷
唐诗和经济发展 全国乙卷
唐代法律和商业契约 2023江苏卷
唐朝的繁荣 2023福建卷、2023北京卷
北宋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 2023全国甲卷
宋朝社会的变化 2023海南卷
宋代的海外贸易 2023河北卷
宋朝土地兼并 2023湖北卷
明朝经济 2023北京卷、2023江苏卷、2023河北卷、2023全国甲卷
清朝社会经济的变化 2023福建卷
2023年高考集中考查以下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与手工业;汉代经济(农业土地经济是重点、大庄园经济)、汉唐时期社会发展状况:土地制度,手工业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唐朝商业发展,宋朝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土地制度;明清商业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海禁政策。
2024年高考预测考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 私有制的产生
夏商西周时期 西周井田制、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崩溃、私商兴起
秦汉时期 汉代庄园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调整
唐宋时期 商业唐代坊市制度、商业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宋代海运外贸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发展;
元朝 元代对外贸易
明朝 明清的商品经济发展、商帮、对外经济贸易、资本主义萌芽重点关注;
清朝
一、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时期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①农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③生产工具:石、木、骨器;④土地制度: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周 ①土地经营:实行井田制;②耕作方式:石器锄耕;③生产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④经营方式: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 ①耕作方式:铁农具和牛耕推广;②生产技术:精耕细作,都江堰和郑国渠;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④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秦汉至宋元 ①耕作方式:牛耕普及;②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③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曹魏时翻车,唐朝时筒车
明清 ①农作物: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②多种经营兴起,经济作物种植广泛;③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④土地制度: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二、手工业生产——从“工商食官”到新型经营方式的产生
商周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
汉代 ①纺织业:画像石中出现纺车纺纱的场景;出现结构复杂的提花机 ②冶铁业:东汉时,杜诗发明水力风箱——水排
魏晋南北朝 南朝时,为防止污损坯件,工匠制成匣钵
宋元 ①陶瓷业:宋代出现五大名窑,元朝烧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新的物质象征 ②矿冶业:在北宋占有重要地位,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③纺织业: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
明朝后期 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三、商业贸易的发展
时期 概况
先秦 商人出现,商品经济产生和初步发展;“工商食官”;商品以奢侈品为主
秦汉 “大一统”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丝绸之路大大畅通
隋唐 坊市界限严格;出现“飞钱”;海外贸易开始兴盛
宋元 坊市界限、时间限制打破,出现早市、夜市;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朝廷在东南沿海设置市舶司;纸币(交子)出现
明清 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形成;商帮兴盛;朝贡贸易
四、古代的赋役制度——从“人头税”到“资产税”
秦汉 主要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隋唐 隋朝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宋朝 承袭唐朝两税法,附加税繁杂多变;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元朝 基本上沿袭唐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
明朝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清朝 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五、货币制度——铜钱、纸币、白银
时间 表现
夏朝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仿制贝
商朝 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春秋战国 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
北宋 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元朝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明朝 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1.(2023·湖南·高考真题)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答案】B
【解析】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约6000年新石器时代。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考古发掘反映出现原始农业、手工业、定居生活和祭祀活动,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产生,因此长江流域的古城遗址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B项正确;早期城市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城是人类文明的要素,材料没有体现最早,排除A项;“已摆脱”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提到的信息是没办法判断该遗址出现阶级分化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全国·高考真题)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项正确;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农业聚落,开始出现氏族的公共墓地,氏族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农业的产生意味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排除B项;汉字的产生首先是为政治和宗教服务的,文字的使用不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福建·高考真题)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 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
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D.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
【答案】D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基本位于北方,结合所学,当时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整体比较落后,北方事务比较复杂,故在北方设比较多的郡等加强管理,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比较信息,不能得出“行政制度是否有重大调整”,排除A项;东汉前期,尚未形成地方割据,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不能反映出“儒家思想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海南·高考真题)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战国晚期(中国)。材料显示周武王时期,军队较少,战国晚期各诸侯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在人口迅速增加的基础上,军队的数量也必然增加,B项正确;题干涉及时段是周武王至战国晚期,据所学可知,周武王时期也有军事理论只不过战国时期伴随着兵家的出现,军事理论更系统,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政治制度的演进”说法笼统,指代不明,政治制度与军队数量的多少没有
必然关系,排除C项;材料仅显示周武王至战国晚期军队数量明显增加,据材料无法得出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中人们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导致军队数量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全国·高考真题)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答案】C
【解析】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内容是小农生生产生活的景象,这一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能够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发展,使小农生产取代了井田制下集体生产,C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源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排除A项;这一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排除B项;这一时期,工商食官不断崩溃,私营工商业不断发展,商业活动较之前而言是发展的,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答案】D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隋朝(中国)。根据材料“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可知,与西汉京畿区相比较,隋朝的京畿区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部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亟需通过南粮北运等形式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隋京畿区的东移,与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京畿
区的东移,与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无关,排除B项;隋朝京畿区的变动目的是缓解经济压力,而民族融合是东移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3·福建·高考真题)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 )
A.对外联系频繁 B.商品经济活跃
C.汇兑业务发达 D.阶层分化严重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唐代长安普通居民可以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借钱,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说明当时长安商品经济活跃,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没有体现对外联系,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长安商品经济活跃,汇兑业务不是主要内容,且“发达”的表述程度过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阶层分化严重,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3·江苏·高考真题)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 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 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体现了对借贷主体的保护,C项正确;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唐代政府并未禁止民间资本性借贷活动,排除B项;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不属于法律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3·全国·高考真题)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解析】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本题是本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唐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内容是唐中后期文人流行诗歌唱和,江南是重要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歌唱和主要体现的
是文人之间作诗与别人相酬和,而诗人之间这种诗歌唱和基本以江南为主题,主要是因为唐中后期,南方相对北方,社会秩序更加安定,A项正确;唐朝时期坊市制度没有崩溃,排除B项;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时期,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因为安史之乱,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3·湖北·高考真题)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
年份 数据 户别 政区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江南东路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宝元元年 456431 354626 0.437 350593 238709 0.405 902261 171499 0.160
元丰元年 475677 395537 0.454 280000 377533 0.574 926225 201086 0.178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阅读材料表格数据可知,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至元丰元年(1078年),三路(北宋的地方行政区)的客户(没有土地的农民)比率都呈现上升趋势,这个趋势表明失去土地的农民数量增多,反映了土地兼并程度的加深,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客户比率的变化,不能体现区域经济的差异,排除B项;客户比率的增加,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客户比率的增加,反映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3·河北·高考真题)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答案】A
【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反映了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所述图片除了描绘农具制作,还有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农具制造工艺革新”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只能看出种植果树蔬菜,这在明朝以前就有,不能看出种植物种增多,排除C项;小农经济模式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非进行集体劳作,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全国·高考真题)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初(中国)。据材料“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及所学知识可知,百姓对邻里的情况相互知晓,有利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进而加强对民间的控制,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且邻里之间“知晓丁数、职业”,不能体现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不能反映农商皆本,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的限制,但并不禁止人口流动,C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邻里之间“知晓丁数、职业”是为了加强对民间的控制,与经济均衡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且邻里之间的相互了解不能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3·天津·高考真题)以更宽广的视角解读图中信息,可以认识到( )
A.各地商帮长途贸易活跃 B.国际垄断资本日益扩张
C.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最佳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京师”“直隶”“乌里雅苏台”等信息可知,此时处于清朝时期,从国际大背景的视角看,正是欧洲国家开辟了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图中商帮的贸易线纵横交错,反映了各地商帮长途贸易活跃,A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完全正确,排除A项;材料为主要商帮的发展和长途贸易线路图,未涉及国际垄断资本,排除B项;清朝时期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经济继续发展,D项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完全正确,排除D项。故选C项。
14.(2023·江苏·高考真题)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斤,东北输入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
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用粮”可知,清朝时,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手工业较北方发达,农业产量高,需要较多大豆和豆饼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因此北方生产的大豆就大量运输至南方,A项正确;材料还提及了运河运输,不能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北方粮食亩产不及南方,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
1.(2024·湖北·二模)传统观点认为,西周时期的秦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在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村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在其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出土陶器形态与西周陶器形态基本相似,有、盆、豆、罐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农业文明影响扩大
C.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D.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根据材料“西周时期的秦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出土陶器形态与西周陶器形态基本相似”及所学可知,从西周时期开始,秦人已经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考古发现的陶器形态反映出秦人饮食生活的内容,以农作物的粮食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体现了农业文明影响扩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交融的相关信息,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秦文化与西周文化的发展进程存在明显差异,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广西·二模)如表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情况,据表可知,当时各国的改革( )
时间 国别 改革措施
公元前645年 晋国 “作辕田”,“作州兵”,按占有土地的多少负担军需兵器
公元前594年始 鲁国 “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按私人占有土地面积计亩征收税、军赋、田赋等
公元前548年 楚国 “书土田,量入修赋”,进行土地登记,根据收入的多少和土地的等级来确定赋税
公元前538年 郑国 “作封洫”,承认土地占有的现实;“作丘赋”,按私有土地收藏税
公元前408年 秦国 “初租禾”,按私人耕地的收获量征税
A.根植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B.瓦解了分封和宗法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 D.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答案】A
【解析】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根据材料“作辕田”“初税亩”“书土田”“初租禾”等税制改革,可以看出当时各国的改革都是基于农业的发展,A项正确;B项“瓦解了”过于绝对,排除B项;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是要到大一统时期才能实现,排除C项;D项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4·湖南怀化·二模)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倡穿鲁国绨衣并高价大量进口,使得鲁国农村毁粮种桑,城市改行开织厂。一年后,齐桓公倡导穿齐国丝帛,低价倾销囤积的齐帛,停止进口鲁国丝织品,停止向鲁国出口粮食。两年后,鲁国民众有十分之六跑到了齐国。齐国人口大增,越发强盛,而鲁国国将不国矣。这表明( )
A.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历史根源 B.外向型经济应当严格限制
C.粮食生产事关国家战略安全 D.新经济因素引发社会变动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倡穿鲁国绨衣并高价大量进口,使得鲁国农村毁粮种桑,城市改行开织厂。……停止进口鲁国丝织品,停止向鲁国出口粮食。两年后,鲁国民众有十分之六跑到了齐国。”可知,春秋时期鲁国农业经济出现问题,以至于国家出现人口逃离的现象,都是因为其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放弃了粮食种植的缘故,说明粮食生产事关国家战略安全,C项正确;题干提供的信息是围绕工商业的经 济战,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A项;齐国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成功,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铁犁牛耕、封建经济无关,无法得出社会变动的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4·陕西商洛·三模)据《仲长统传》记载,汉代庄园主“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而在“重人轻地”的政策下,他们以货币形式向国家交纳“赀算”(商贾以外居民的财产税)、酒税、盐铁税。据此可推断( )
A.编户齐民在基层得到推行 B.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得益于赋役政策
C.庄园与外部市场联系密切 D.庄园为小农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汉代庄园中,庄园主的商业经营和实力,而他们交纳的赋税则与其商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且以货币形式缴纳,这表明庄园与外部市场密切联系,庄园自给自足后的剩余拿到外部市场出售,以获取
经营利润,C项正确;在土地兼并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逃至庄园,隐匿其中,他们不再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庄园需要缴纳赋役,而未说明赋役对其势力扩张产生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经济财富向豪强地主聚集,这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4·宁夏银川·模拟预测)据考古发现,唐代长沙窑生产的部分青釉褐斑壶,在壶口下分别刻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和“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的词句。这类推销产品的词句,在流通领域较广的产品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家庭手工作坊大量存在 B.青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C.生产者较强的宣传意识 D.经济繁荣推动诗歌发展
【答案】C
【解析】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根据材料“在壶口下分别刻有‘卡家小口天下有名’和‘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的词句。这类推销产品的词句,在流通领域较广的产品中普遍存在”可知,唐代长沙窑生产的部分青釉褐斑壶上刻有宣传自家产品的词句,说明唐代生产者具有较强的宣传意识,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部分青釉褐斑壶上刻有宣传自家产品的词句,没有涉及家庭手工业的信息,无法得出家庭手工业大量存在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到青釉产品是否深受欢迎,排B项;题干没有提到诗歌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4·河北邢台·模拟预测)两税法实施以后,京畿地区的农户“多取麦造面,而入城贸易”,其他地区的农民在卖出农产品之后,再次购入了农资、醋、食盐等日常用品,后又继续出售。部分农民除了从事农产品的买卖贸易,还从事蔬菜、棉花的生产经营。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
A.放松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 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让政府税收名目得以简化 D.使税收形式发生转变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两税法实施之后,促进了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两税法的税收从原来的以丁税为主转变为以财产为主要征税形式,D项正确;放松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是两税法产生的影响,不是材料出现的原因,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税收名目的简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4高三·江西抚州·一模)下表为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载的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A.土地兼并的加剧 B.安史之乱的爆发
C.中原人口的迁入 D.税收政策的调整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唐高宗到唐代宗时期,均田户和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这说明的是国家手中掌握的无主荒地越来越少,这主要和土地兼并有关,A项正确;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对均田户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主要原因仍然是土地兼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均田、分田的范围,与中原人口的迁入无关,排除C项;税收政策调整是在唐中宗时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4·湖北·二模)北宋开封的街道较为狭促,皇帝出行,因不再“禁街”,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随行的侍从和官员都“杂行道中”。面对日益加剧的“侵街”现象,北宋皇帝的出行仪仗队主动减少随行人员;不强行拆除关系到基本民生的违章建筑。这表明,宋代( )
A.传统礼制逐渐废弃 B.专制皇权受到限制
C.城市管理渐趋宽松 D.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的中国。材料表明宋代由于经济发展“侵街”现象日益加剧,面对这种现象皇帝出行主动减少随行人员,而不是强行拆除违章建筑,这体现了城市管理渐趋宽松,C项正确;宋代没有废弃传统的礼仪制度,排除A项;根据所学宋代皇权专制是在加强,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面对“侵街”现象,政府的行为,不是市民阶层力量壮大,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4·山东青岛·一模)下表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
地区 商税数 户数 户均
北方 3633392贯 5676606 640文
南方 4114751贯 10893868 377文
全国 7748143贯 16570474 467文
(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
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 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 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时期。根据材料“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可知,宋神宗时期,北方地区的商税及户数均低于南方,但户均高于南方地区,说明此时北方地区的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C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南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选项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南北方商税数与户数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材料无法得出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4·江西抚州·二模)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推动
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D.政治局势的变动
【答案】D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和两宋之际(中国)。根据材料“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可知,小麦种植由北扩展到南,并且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与东晋南朝和南宋时期的北民南迁有关。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D项正确;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A项;政府政策的推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B项;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
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4·四川宜宾·二模)新疆出土的元代黄色油绢“辫线袄”,在熟练使用宋锦传统技法的同时,又采用了波斯纳失失料,拼接肩、领、袖及襟边的方式;同时,黄道婆在海南将黎族的棉纺技术与内地纺织技艺结合,创制棉籽搅车、三锭脚踏纺车、弹棉椎弓等工具。由此可知,元朝( )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纺织业出现技术融合与创新
C.南方纺织技术超越北方 D.技术进步促进棉的广泛使用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新疆出土的元代黄色油绢“辫线袄”,既有宋锦传统技法,又有波斯纳失失料,同时还有黄道婆在海南将黎族的棉纺技术与内地纺织技艺结合,可知纺织业出现中外、内地间技术的融合,出现的新工具表明在纺织业也出现了技术创新,B项正确;虽然出现了对波斯技术的吸收,但不能得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方纺织技术的比较,排除C项;此时棉纺织虽然技术进步了,但未说明其进步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4·湖北·模拟预测)南宋初期,原产于北方的小麦和芦布价格猛涨。庄绰的《鸡肋编》载:“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陈旉的《农书》亦云:“(芋麻)一岁三收,中小之家,只此一件,自可了纳赋税,充足布帛也。”这表明( )
A.稻麦复种提高小麦价格 B.南宋初期出现经济危机
C.南迁之民不改生活习惯 D.政治变动影响经济状态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南宋时期原产于北方的小麦和芦布价格猛涨,原因是随着北宋灭亡,政权迁到南方,北方产品因北人南迁而需求大增,所以价格猛涨,利润增长,导致南方种植麦、麻面积增多,表明政治变动影响经济状态,D项正确;是市场需求提高了小麦价格,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宋初期出现经济问题,排除B项;南迁之民不改生活习惯,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4·安徽黄山·二模)宋代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商业性农业比种植粮食作物获利更多。一些地方将田地改成桑田或改种酿造酒曲用的糯米、制糖用的甘蔗等,甚至还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这说明宋代( )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C.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宋代一些地方将田地改成桑田或改种酿造酒曲用的糯米、制糖用的甘蔗等,甚至还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这表明,宋代农业经济结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传统自然经济结构,A项正确;宋朝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但这并不意味着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排除B项;宋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表明农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但材料中未涉及到这些信息,排除C项;宋代经济重心确实完成南移,但材料的主旨是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与经济重心的变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2024·陕西西安·一模)宋代朱熹在《劝农文》中对秋耕做了详细的阐述,“大凡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冻令酥脆,至正月以后更多着遍数,节次犁杷,然后布种,自然田泥深熟,土肉肥厚,种禾易长,盛水难干。”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的环境不断改善 B.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
C.重视耕作技术的宣传推广 D.政府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
【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题意可知,朱熹在《劝农文》中提到了秋耕的方法,通过该文有助于秋耕方式的推广,C项正确;朱熹是通过《劝农文》宣传推广耕作技术,并不能体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排除AB项;材料体现的是朱熹的主张,并不能体现政府的态度,无法说明政府重视,排除D项。故选C项。
15.(2024·河北·模拟预测)下面为明代财政收入(部分)表。该表主要可用于研究明代( )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32.9
1552 2659 13.3 32 243.3
1571 3061 62.6 32 310
1602 2837 39.5 14.8 458.2
1621 2780 12.9 20.6 755.2
A.百姓税收负担的趋向 B.财税制度变革必要性
C.白银货币化及其影响 D.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从表中可以看出米麦、绢、布(实物)的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白银的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的货币化以及白银货币化对经济和国家发展的影响,C项正确;明代财政收入不仅包括赋税,还包括官营目 录 contents
(一)
专制与集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02
治民与安邦: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14
民本与崇德: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26
开放与包容: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36
专制与集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3年高考主要考点分布
主要考点 主要卷区
商朝内外服制度 2023年福建卷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2023年广东卷、2023年辽宁卷、全国卷甲卷、2023年江苏卷
秦国的官僚政治 2023湖南卷
诸侯纷争和先秦政治制度 2023河北卷
汉朝中央集权和地方治理 全国新课标、2023福建卷
东汉政治制度、东汉末年社会政治 2023海南卷、2023山东卷
汉魏晋唐国家治理的弊端 2023天津卷
魏晋士族门阀政治 2023广东卷
唐朝科举制和朋党问题 2023重庆卷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和创新 2023天津卷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 2023广东卷
宋朝中央集权官员管理、中央集权影响 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
明朝科举制度 2023湖北卷
明朝基层组织社会治理 全国乙卷
清朝君主专制:奏折制度 2023北京卷
2023年高考试题集中考查以下知识点:分封制与宗法制、汉代的中央政治制度(选官制度、君权集权、监察制度)、汉代地方政治制度(分封制带来的王国问题、地方监察)、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科举制、明代涉及中央政治、地方政治、君主专制和科举制度、清代奏折制度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中央列为重点工作,所以对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会呈现更深入考查,新史料有可能会作为命题的素材,复习时注意对新史料、新素材试题加强训练。新教材延伸高中学习及命题历史长度及宽度,2024复习中要注意对原始社会时期社会发展特征及对应史料应重视。
2024年高考预测考点
早期文明时期 早期国家的特征、禅让制转向家天下、夏朝时已经形成完备国家机构
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内外服制、王权与神权统一、分封制宗法制
春秋战国时期 分封制的崩溃、各国变法内容、封建制度的孕育(土地政策、地方统治、官僚体制)
秦汉时期 秦代的中央政治(丞相与御史权力之间的制衡)、汉承秦制(汉与秦的比较)、汉代中央政治(中外朝)、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赋税制度、对外政策、丝绸之路(陆路与海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唐宋时期 联系考中央体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元朝 行省制、理藩院
明朝 内阁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对外政策、民族融合
清朝 少数民族政策、监察制度
一、中央体制——从“家国一体”到不断加强的君主专制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 (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文书制度: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两汉 (发展)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东汉加强尚书台的权力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
宋朝 (加强)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设禁军管理机构“三衙”与枢密院分权
元朝 (加强)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管理西藏和佛教事务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 (顶峰) 设立奏折制度,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二、地方体制——从“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时期 发展历程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诸侯王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设置刺史并设立监察区“州”,东汉晚期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两级制
唐朝 实行州、县两级制,后道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实体;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 由州、县两级发展为路、州(府)、县三级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州级设通判监督,路级设“四监司”,加强了中央集权。自此,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乌思藏设行都指挥使司,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时间 概况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各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授予官职
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两汉 ①汉武帝推行察举制,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分常科和特科 ②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各州、郡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士人资品,分为九等,后来随门阀士族势力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
隋唐 科举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分为制举和常举
两宋 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元朝 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后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明清 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与殿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2.考核制度
时间 概况
秦汉 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地方情况由郡国汇总,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
魏晋南北朝 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大都流于形式
隋唐 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
两宋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明朝 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清朝 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监察制度
时间 概况
秦汉 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时地方上设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隋唐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两宋 中央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台谏合一
元朝 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 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
四、户籍制度的演变
时间 表现
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朝 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 (1)管理者: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措施: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隋朝 “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唐朝 户籍三年一造;“括户”,即政府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
宋朝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朝 户口类型复杂,按职业划分;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
清朝 政府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朝前期,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五、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主要机构 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官吏职责 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官吏产生 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发展概况 ①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②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基层治理
时间 概况
秦汉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 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北宋 王安石变法实施保甲制
明朝 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清朝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改为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①内容: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
②结果: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六、中国古代法律——逐渐走向儒家化
时间 概况
汉代 以经解律,以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魏晋 律令儒家化进一步发展,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
唐代 ①《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法律的儒家化进程基本完成
宋代 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元代 对唐宋法律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明代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礼法立教,出礼入刑),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采用“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清代 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
七、中华法系的演变——“天理、国法、人情”
1.演变过程
时间 概况
夏商西周 ①包括“礼”和“刑”两个方面。“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西周建立起以“亲亲”“尊尊”为主要原则的宗法法律制度 ②夏商周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
春秋战国至秦朝 ①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和晋国赵鞅“铸刑鼎”为标志,法律制度开始出现重大变化 ②经过战国的变法,法家思想在赵、魏、韩和秦国得到广泛贯彻,逐步建立起以刑罚为主体的成文法律体系 ③秦朝崇尚法治。秦律在各个领域“皆有法式”;实施上,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
两汉至隋唐 ①从汉朝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即法律儒家化 ②隋唐时期,伴随《唐律疏议》的制定与颁布,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
宋元至明清 自宋代以后,中国法律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结合。明、清两代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2.总体特征
(1)基本特点: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
(2)鲜明特色: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国法、人情”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之中。
(3)司法与行政关系: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同等级的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不同管辖范围的司法官员。
(4)影响深远广泛:古代法律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法律体系。
1.(2023·天津·高考真题)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将第一个阶段形容为“满天星斗”,第二个阶段为“月明星稀”,第三个阶段为“皓月凌空”。与“月明星稀”的形容相类似的是( )
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 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
C.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 D.大一统国家典型形态
2.(2023·广东·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3.(2023·江苏·高考真题)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 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
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 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
4.(2023·天津·高考真题)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5.(2023·江苏·高考真题)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6.(2023·湖南·高考真题)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7.(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8.(2023·天津·高考真题)表格反映了( )
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租 两
授田数 税 授田数 税
40 2.0 40 2.0
30 2.0 30 1.5
20 2.0 20 1.0
10 2.0 10 0.5
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 D.增加政府的算赋收入
9.(2023·江苏·高考真题)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 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 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10.(2023·广东·高考真题)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
11.(2023·重庆·高考真题)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
A.漠视兵家思想 B.抑制地方势力 C.打压民间信仰 D.实行抑武方针
12.(2023·山东·高考真题)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
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13.(2023·湖南·高考真题)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14.(2023·辽宁·高考真题)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15.(2023·北京·高考真题)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1.(2024高三·江苏盐城一模末)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述,大禹治水动员了各部族的人力、物力,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有“天命禹,敷土隓山壑川,逎(乃)癸亥起征,降民监德”的记载。这反映出早期国家( )
A.以武力控制所有部族 B.实行原始民主制度
C.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D.借助神权治理水患
2.(2024·云南·一模)《竹书纪年》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禁闭、阻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该记述( )
A.可用于研究早期国家的建立 B.符合后世对禅让制的基本认知
C.可作为研究部落时代的信史 D.反映出权力更替中的斗争色彩
3.(2024·湖南衡阳·二模)云梦秦简《厩苑律》中规定:每年对各县的官用牛考核一次,有十头以上,一年间死了三分之一,不满十头的一年间死了三头,主管牛的吏、饲牛的徒、令、丞都有罪。《秦律杂抄》也规定:十头成年母牛要生六头小牛,十头母羊要生四头小羊,否则饲养者要受到“费一盾”的惩罚。这些规定( )
A.反映了以法治国的统治模式 B.佐证了重农抑商统治政策
C.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基层治理的规范性
4.(2024·广东茂名·二模)《汉书》载:高帝始置诸侯王,“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时,“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这一变化( )
A.异化了中枢权力机构 B.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
C.形成了内轻外重局面 D.加剧了郡国间的矛盾
5.(2024高三·甘肃酒泉)西汉前期,作为地方乡官里吏的乡三老,孝悌、里正和里父老等多“有修行,能帅众为善”,协同有秩、啬夫等乡官征收赋税徭役、教化民众。西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樊重“赀至巨万,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阎推为三老”的现象。有学者推算,东汉乡官里吏一般由有资产十万钱以上富人担任。这一变化( )
A.增强了郡县官员对地方的影响 B.体现出察举制度影响力的丧失
C.易导致基层与中央政权的离心 D.折射出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冲击
6.(2024·陕西榆林·三模)秦汉时期,以“立嫡立长”为核心的太子制度已基本确立,但太子被废黜的风波却
层出不穷。秦始皇嫡长子扶苏自杀而亡;西汉10个皇帝中,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只有4人;东汉10个皇帝中,为嫡长子身份的仅有2人。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 )
A.宗法制度的崩溃 B.儒家思想未贯彻实施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外戚干政与宦官专权
7.(2024·新疆·二模)东汉中期以后,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三大集团是官僚士大夫、外戚和宦官。细察当时的政局,不仅发生了宦官打击官僚士大夫的“党锢之祸”,也发生了皇权打击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由此可知当时( )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权尚能控制政局 D.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8.(2024·四川南充·二模)乡品本是魏晋中正代表乡党舆论为士人评定的资格等级。一般认为,魏晋士人乡品的评定基于“先天”的家世和“后天”的德行。实际上,中正授予乡品,往往把“后天”因素融入“先天”因素考量。这一现象( )
A.导致了选举权地方化 B.表明选官制度逐渐趋于理性
C.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 D.体现出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
9.(2024·辽宁沈阳·二模)两税法建立起“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严行禁止税外“科配”。然而,中央在采用“以支定收”的方法确定两税地方留额时,未能涵盖地方政府的基本财政支出项目,导致直到唐末,地方官员在两税外的“科配”仍禁而不止。据此可知,导致两税外“科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B.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C.唐朝末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 D.两税法增加了民众的负担
10.(2024·安徽·二模)有学者认为:“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即中央派遣的官员)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唐代政务裁决的中心转移到了中书门下,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
A.国家政治体制发生嬗变 B.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中书门下掌握了决策权 D.三权分立原则的完善
11.(2024·甘肃·一模)唐朝在西北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府州,边疆地区在服从唐朝政府政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现行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元朝时设置行政机构,将西北地区纳入了直接管辖范围之内,制定赋税制度,把经营西北地区纳入了国家建设计划之中。这一变化( )
A.呈现出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管理趋势 B.反映出国家治理模式的多样化特点
C.得益于边疆民族对中原文明的推崇 D.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边理念
12.(2024·广东·二模)宋初中央实行“两府三司”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两府’”,两府之下,三司“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这一体制( )
A.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 B.导致中枢权力发生转移
C.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 D.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13.(2024·湖北·一模)唐代以前,官员的私人书信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传递。宋代允许官员通过递铺传送私人书信,书信中可见异地官员频繁书信往还,叮嘱家事、诗词唱和或交流政见。行旅之中,亦可收寄家书。宋朝允许官员私书入递主要反映了( )
A.中原与边疆文化联系密切 B.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增多
C.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 D.基层民众联络需求的扩大
14.(2024·广东梅州·二模)“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材料评述的这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
A.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B.折射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C.说明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 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15.(2024·四川宜宾·二模)对沿袭自元朝的土司制度,明政府在较进步地区采取“改土归流”,即中央派流官进行管理;相对落后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还有部分地区施行“土流兼治”。康雍乾时,朝廷对违法的土司实行降级或革职的举措。这些举措( )
A.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 B.消除了民族地区与中央关系对立
C.推动了国家权力在土司地区的延伸 D.延缓了土司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
16.(2024·河南·一模)1662年,康熙皇帝钦批将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作为东北北部的边疆大吏,宁古塔将军负责管辖本地区的驻防官员、兵丁粮饷、调兵出征、开垦荒地,还兼管朝贡、商贾杂税、刑狱缉拿等事务。这说明,宁古塔将军的设置( )
A.防止了沙俄入侵 B.强化了边防力量
C.体现了因俗而治 D.加强了君主专制
17.(2024·江苏·一模)顾炎武遍游天下后指出,凡郡县为原来唐旧治者, “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原衙门的旧基“必皆宏敞”;相反,凡“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宋朝( )
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B.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C.政治风气因循守旧 D.边防压力日益增加
18.(2024·山东菏泽·模拟预测)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私信互动虽悬为厉禁,却普遍发生。如湖北布政使、署巡抚胡林翼不仅借助军机章京钱宝青获取高层机密,而且与军机大臣肃顺相配合,促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这一现象表明( )
A.权力结构的变化 B.军机处职权开始增强
C.皇权的逐渐旁落 D.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19.(2024·湖北·一模)紫禁城是大清王朝的政务中心,但其余的政务中心,顺治时主要是南苑和西苑;康熙时除南苑、西苑外,还有畅春园和静明园;雍乾嘉道咸五朝,除西苑以外主要是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御苑理政功能的确立反映了( )
A.皇权政治的强化 B.政务处理更加随意
C.决策效率的降低 D.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20.(2024·陕西西安·一模)清代公文书初沿明制,分题本与奏本二种。地方大小公事用题本,个人私事则用奏本;前者用印,后者不用印。康熙皇帝为了广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员就所见所闻,亲自缮折,差人送至宫中,经其批阅后,发还当事人。康熙的做法( )
A.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B.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C.强化了君主对政务的控制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治民与安邦: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2023年高考主要考点分布
主要考点 主要卷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 2023湖南卷、2023河北卷、2023全国新课标、2023天津卷
春秋战国经济发展 2023重庆卷、2023海南卷、2023全国乙卷
汉字演变和原始农业 2023湖北卷
私有制的出现 2023山东卷
两汉人口区域分布变化 2023全国甲卷
隋代政治经济重心东移 2023山东卷
唐诗和经济发展 全国乙卷
唐代法律和商业契约 2023江苏卷
唐朝的繁荣 2023福建卷、2023北京卷
北宋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 2023全国甲卷
宋朝社会的变化 2023海南卷
宋代的海外贸易 2023河北卷
宋朝土地兼并 2023湖北卷
明朝经济 2023北京卷、2023江苏卷、2023河北卷、2023全国甲卷
清朝社会经济的变化 2023福建卷
2023年高考集中考查以下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与手工业;汉代经济(农业土地经济是重点、大庄园经济)、汉唐时期社会发展状况:土地制度,手工业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唐朝商业发展,宋朝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土地制度;明清商业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海禁政策。
2024年高考预测考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 私有制的产生
夏商西周时期 西周井田制、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崩溃、私商兴起
秦汉时期 汉代庄园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调整
唐宋时期 商业唐代坊市制度、商业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宋代海运外贸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发展;
元朝 元代对外贸易
明朝 明清的商品经济发展、商帮、对外经济贸易、资本主义萌芽重点关注;
清朝
一、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时期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①农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③生产工具:石、木、骨器;④土地制度: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周 ①土地经营:实行井田制;②耕作方式:石器锄耕;③生产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④经营方式: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 ①耕作方式:铁农具和牛耕推广;②生产技术:精耕细作,都江堰和郑国渠;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④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秦汉至宋元 ①耕作方式:牛耕普及;②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③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曹魏时翻车,唐朝时筒车
明清 ①农作物: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②多种经营兴起,经济作物种植广泛;③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④土地制度: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二、手工业生产——从“工商食官”到新型经营方式的产生
商周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
汉代 ①纺织业:画像石中出现纺车纺纱的场景;出现结构复杂的提花机 ②冶铁业:东汉时,杜诗发明水力风箱——水排
魏晋南北朝 南朝时,为防止污损坯件,工匠制成匣钵
宋元 ①陶瓷业:宋代出现五大名窑,元朝烧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新的物质象征 ②矿冶业:在北宋占有重要地位,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③纺织业: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
明朝后期 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三、商业贸易的发展
时期 概况
先秦 商人出现,商品经济产生和初步发展;“工商食官”;商品以奢侈品为主
秦汉 “大一统”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丝绸之路大大畅通
隋唐 坊市界限严格;出现“飞钱”;海外贸易开始兴盛
宋元 坊市界限、时间限制打破,出现早市、夜市;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朝廷在东南沿海设置市舶司;纸币(交子)出现
明清 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形成;商帮兴盛;朝贡贸易
四、古代的赋役制度——从“人头税”到“资产税”
秦汉 主要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隋唐 隋朝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宋朝 承袭唐朝两税法,附加税繁杂多变;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元朝 基本上沿袭唐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
明朝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清朝 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五、货币制度——铜钱、纸币、白银
时间 表现
夏朝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仿制贝
商朝 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春秋战国 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
北宋 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元朝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明朝 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1.(2023·湖南·高考真题)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2023·全国·高考真题)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3.(2023·福建·高考真题)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 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
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D.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
4.(2023·海南·高考真题)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5.(2023·全国·高考真题)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6.(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7.(2023·福建·高考真题)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 )
A.对外联系频繁 B.商品经济活跃
C.汇兑业务发达 D.阶层分化严重
8.(2023·江苏·高考真题)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 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 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9.(2023·全国·高考真题)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10.(2023·湖北·高考真题)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
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
年份 数据 户别 政区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江南东路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宝元元年 456431 354626 0.437 350593 238709 0.405 902261 171499 0.160
元丰元年 475677 395537 0.454 280000 377533 0.574 926225 201086 0.178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11.(2023·河北·高考真题)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12.(2023·全国·高考真题)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13.(2023·天津·高考真题)以更宽广的视角解读图中信息,可以认识到( )
A.各地商帮长途贸易活跃 B.国际垄断资本日益扩张
C.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14.(2023·江苏·高考真题)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1.(2024·湖北·二模)传统观点认为,西周时期的秦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在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村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在其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出土陶器形态与西周陶器形态基本相似,有、盆、豆、罐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农业文明影响扩大
C.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D.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2024·广西·二模)如表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情况,据表可知,当时各国的改革( )
时间 国别 改革措施
公元前645年 晋国 “作辕田”,“作州兵”,按占有土地的多少负担军需兵器
公元前594年始 鲁国 “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按私人占有土地面积计亩征收税、军赋、田赋等
公元前548年 楚国 “书土田,量入修赋”,进行土地登记,根据收入的多少和土地的等级来确定赋税
公元前538年 郑国 “作封洫”,承认土地占有的现实;“作丘赋”,按私有土地收藏税
公元前408年 秦国 “初租禾”,按私人耕地的收获量征税
A.根植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B.瓦解了分封和宗法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 D.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4.(2024·湖南怀化·二模)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倡穿鲁国绨衣并高价大量进口,使得鲁国农村毁粮种桑,城市改行开织厂。一年后,齐桓公倡导穿齐国丝帛,低价倾销囤积的齐帛,停止进口鲁国丝织品,停止向鲁国出口粮食。两年后,鲁国民众有十分之六跑到了齐国。齐国人口大增,越发强盛,而鲁国国将不国矣。这表明( )
A.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历史根源 B.外向型经济应当严格限制
C.粮食生产事关国家战略安全 D.新经济因素引发社会变动
3.(2024·陕西商洛·三模)据《仲长统传》记载,汉代庄园主“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而在“重人轻地”的政策下,他们以货币形式向国家交纳“赀算”(商贾以外居民的财产税)、酒税、盐铁税。据此可推断( )
A.编户齐民在基层得到推行 B.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得益于赋役政策
C.庄园与外部市场联系密切 D.庄园为小农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5.(2024·宁夏银川·模拟预测)据考古发现,唐代长沙窑生产的部分青釉褐斑壶,在壶口下分别刻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和“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的词句。这类推销产品的词句,在流通领域较广的产品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家庭手工作坊大量存在 B.青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C.生产者较强的宣传意识 D.经济繁荣推动诗歌发展
6.(2024·河北邢台·模拟预测)两税法实施以后,京畿地区的农户“多取麦造面,而入城贸易”,其他地区的农民在卖出农产品之后,再次购入了农资、醋、食盐等日常用品,后又继续出售。部分农民除了从事农产品的买卖贸易,还从事蔬菜、棉花的生产经营。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
A.放松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 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让政府税收名目得以简化 D.使税收形式发生转变
7.(2024高三·江西抚州·一模)下表为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载的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A.土地兼并的加剧 B.安史之乱的爆发
C.中原人口的迁入 D.税收政策的调整
8.(2024·湖北·二模)北宋开封的街道较为狭促,皇帝出行,因不再“禁街”,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随行的侍从和官员都“杂行道中”。面对日益加剧的“侵街”现象,北宋皇帝的出行仪仗队主动减少随行人员;不强行拆除关系到基本民生的违章建筑。这表明,宋代( )
A.传统礼制逐渐废弃 B.专制皇权受到限制
C.城市管理渐趋宽松 D.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9.(2024·山东青岛·一模)下表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
地区 商税数 户数 户均
北方 3633392贯 5676606 640文
南方 4114751贯 10893868 377文
全国 7748143贯 16570474 467文
(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
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 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 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10.(2024·江西抚州·二模)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推动
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D.政治局势的变动
11.(2024·四川宜宾·二模)新疆出土的元代黄色油绢“辫线袄”,在熟练使用宋锦传统技法的同时,又采用了波斯纳失失料,拼接肩、领、袖及襟边的方式;同时,黄道婆在海南将黎族的棉纺技术与内地纺织技艺结合,创制棉籽搅车、三锭脚踏纺车、弹棉椎弓等工具。由此可知,元朝( )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纺织业出现技术融合与创新
C.南方纺织技术超越北方 D.技术进步促进棉的广泛使用
12.(2024·湖北·模拟预测)南宋初期,原产于北方的小麦和芦布价格猛涨。庄绰的《鸡肋编》载:“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陈旉的《农书》亦云:“(芋麻)一岁三收,中小之家,只此一件,自可了纳赋税,充足布帛也。”这表明( )
A.稻麦复种提高小麦价格 B.南宋初期出现经济危机
C.南迁之民不改生活习惯 D.政治变动影响经济状态
13.(2024·安徽黄山·二模)宋代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商业性农业比种植粮食作物获利更多。一些地方将田地改成桑田或改种酿造酒曲用的糯米、制糖用的甘蔗等,甚至还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这说明宋代( )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C.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14.(2024·陕西西安·一模)宋代朱熹在《劝农文》中对秋耕做了详细的阐述,“大凡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冻令酥脆,至正月以后更多着遍数,节次犁杷,然后布种,自然田泥深熟,土肉肥厚,种禾易长,盛水难干。”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的环境不断改善 B.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
C.重视耕作技术的宣传推广 D.政府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
15.(2024·河北·模拟预测)下面为明代财政收入(部分)表。该表主要可用于研究明代( )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32.9
1552 2659 13.3 32 243.3
1571 3061 62.6 32 310
1602 2837 39.5 14.8 458.2
1621 2780 12.9 20.6 755.2
A.百姓税收负担的趋向 B.财税制度变革必要性
C.白银货币化及其影响 D.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
16.(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表是有关我国明清时期农业方面的记述。据此可知( )
记述 出处
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过洋者移入百越,故因此名。初时为果,今湖田沙地遍植。 (清)张宗法《三农记》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 (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中国用桔槔,大费人力。西人有龙尾车,妙绝……又以风车转之,则数百亩田之水,一人足以致之,大有益于农事。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
A.中外农业技术在交流中互鉴 B.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C.我国积极引进西方农业成果 D.对外交流利于我国农业发展
17.(2024·山东·一模)南浔镇是湖丝的主要集散地,兴起于南宋,到明代中后期日趋兴旺,成为“烟火万家”“舟航辐镂”的巨镇。每当新丝上市,“商贾骈集,贸丝者群趋”,既有“乡农卖丝争赴市”,也有“客商大贾来行商”,“一日贸易数万金……”。这可用于说明( )
A.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D.经济型市镇的繁荣
18.(2024·广东茂名·二模)有学者将明清的城市分为开封型和苏杭型,开封型城市“工商业是贵族、地主的附庸,充满着腐朽、没落、荒淫、腐败的一面”;苏杭型城市“工商业是面向全国的,出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氛。”据此可知( )
A.苏杭型城市存在经济转型的趋势 B.明清政治腐败严重
C.地理条件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模式 D.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19.(2024·陕西商洛·一模)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不准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庶民庐舍,不许于宅前后多占地、相亭馆、开池塘……不许过三间”;而到了嘉靖以后,陕西、豫北等或绅或商的住宅多为多开间尤其是五开间,并成为这些地区民居基本形制。这表明( )
A.奢靡之风影响社会风尚 B.政府对民间的控制力度降低
C.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提升 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20.(2024·浙江金华·二模)下表为清代广东地区人口、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广东( )
年代 人口及其指数 耕地面积(亩) 人均耕地面积(亩)
1685 1109400 30239255 27.26
1724 1307866 31247464 23.89
1753 3969248 32883293 8.28
1766 6938855 33696253 4.86
1812 19174031 32034835 1.67
A.人地矛盾日益严重 B.农业生产力得到革命性发展
C.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人口增长缘于大量海外移民
民本与崇德: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高考主要考点分布
主要考点 主要卷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 2023湖南卷、2023天津卷、2023全国新课标
汉字演变和原始农业 2023湖北卷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2023北京卷
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2023江苏卷、2023海南卷、2023海南卷
传统文化:诸子百家治国理念 2023全国新课标
东汉大一统思想 2023江苏卷
魏晋法律儒家化 2023重庆卷
唐诗和经济发展 2023全国乙卷
宋朝文化:书籍印刷 2023全国乙卷
宋代程朱理学 —
王阳明心学 2023重庆卷
2023年高考集中考察以下知识点: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其中以儒学思想排在第一,需注意墨家、法家、
道家思想,另外此时间段上的传统文化,注意重要水利工程、青铜器、汉字的起源、科技成就;汉代儒学发展、佛教传入及本土化;唐代文学艺术书画和社会生活习俗,宋代集中于儒学新发展---理学;
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了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同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中央列为重点工作,对于先秦之前的中华文明史预测会呈现更深入的考查,新的史料有可能会作为命题的素材,复习时注意对新史料、新素材试题加强训练。
2024年高考预测考点
先秦时期 中华文明的起源,甲骨文及青铜铭文,早期儒家学者思想及其异同、儒家与别家思想对比、法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华文明的特征;
秦汉时期 汉代儒学的发展变化
唐宋时期 佛教的传入、变化及影响;隋唐时期三教合一趋势、唐代戏曲、文学艺术;宋明理学、文学发展变化,科技成就、火药应用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思想蕴含着近代化思想的内容,小说、艺术成就;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
内涵 表现
重视以人为本 ①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③政治伦理上体现为民本思想。春秋管子提出顺应民意,孔子反对苛政;战国孟子提出“仁政”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①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先祭天地、祖先 ②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③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 ①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情怀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①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②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和而不同 孔孟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二、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因时更新
时期 阶段 表现
春秋战国 创立与发展 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孟子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西汉 完善与独尊 董仲舒建立新儒学体系,汉武帝尊崇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至隋唐 吸收与改造 儒、佛、道交汇融通,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
宋明 转型与成熟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明清 批判与继承 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三、科技成就——从领先世界到迟滞落后
时期 地位 发展历程
先秦到秦汉 奠基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蔡伦改进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论著
魏晋到宋元 繁荣外传 (1)魏晋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2)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孙思邈的《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 (3)宋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基本成熟;沈括著《梦溪笔谈》 (4)元代: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天文观测仪器、编定《授时历》;王祯的《农书》
明清 总结落伍 出现总结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
四、文学艺术——辉煌灿烂与各具特色
时期 地位 发展历程
先秦、秦汉 奠基发展 (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2)文学:春秋末年,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汉赋和乐府诗 (3)史学: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
魏晋到宋元 全面繁荣 (1)文学:隋唐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宋、元的主要成就分别是词和曲 (2)书法:汉末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各种书体均已完备,王羲之世称“书圣”;隋唐创出新风格,出现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宋元名家辈出,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3)绘画:东晋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吴道子被尊为“画圣”;宋元以山水画最为突出 (4)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明清 承古萌新 (1)小说:明清时期,进入繁荣时期,长篇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传奇);昆曲流行;道光年间京剧形成并逐渐成为最流行的剧种
1.(2023·河北·高考真题)张家口尚义四台遗址文化遗存分为五组。第一组出土了打制、磨制石器,第三组发现了炭化的粟与黍,第一至四组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址,五个组都出土了陶器。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兴隆洼遗址 D.二里头遗址
2.(2023·辽宁·高考真题)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3.(2023·浙江·高考真题)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黑陶 B.彩绘陶器 C.玉器 D.骨器
4.(2023·重庆·高考真题)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 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
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 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5.(2023·浙江·高考真题)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6.(2023·全国·高考真题)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7.(2023·广东·高考真题)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 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8.(2023·辽宁·高考真题)《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 B.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C.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 D.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9.(2023·全国·高考真题)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10.(2023·江苏·高考真题)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
思想家 观点
程颐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 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 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 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11.(2023·海南·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12.(2023·山东·高考真题)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
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13.(2023·全国·高考真题)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
A.士族阶层的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兴起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14.(2023·广东·高考真题)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15.(2023·海南·高考真题)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
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 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
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 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
16.(2023·全国·高考真题)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17.(2023·海南·高考真题)下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 )
清代《升平乐事图》局部(注:①魁星②鳌)
A.艺术作品带有时代印记 B.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
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
1.(2024·河北·模拟预测)老子认为用兵要“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他指出:“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正确对待杀人的态度应当是“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据此可知老子( )
A.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B.反对诸侯国的对外征战
C.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D.受到了墨家思想的影响
2.(2024·广东茂名·二模)战国时期,“义”具有公、正、善、节、分等内涵。关于其中的“公”,墨子提出:“举公义,辟私怨。”荀子提倡:“公义明而私事息。”韩非子提倡:“所谓直者,义必公正。”由此可见( )
A.新兴地主阶级强调等级秩序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C.百家争鸣的局面越来越盛大 D.诸子追求公正的社会准则
3.(2024·浙江台州·二模)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认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只是)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途)。”据此可知,六家“同归”表现为( )
A.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B.提出政治主张力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C.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 D.对天地万物的本源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4.(2024·浙江绍兴·二模)论及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古代有学者指出:“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 而不知别亲疏。”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是( )
A.“相生相胜”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以吏为师” D.“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5.(2024·山东青岛·一模)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 )
A.宣扬了孟子人性善学说 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D.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6.(2024高三·菏泽模拟)秦汉统治者在政治上不断迁徙打击各种扰乱乡里的社会势力,经济上防控土地兼
并、扶持自耕农生产,意识形态上以儒家思想改造乡里社会风尚,社会治理上重视以法治民、以德化民。这表明秦汉统治者( )
A.注重乡里社会秩序的改造 B.奉行儒法并用的理政思想
C.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 D.重视基层社会的自我更新
7.(2024·湖南·二模)班固的《汉书》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形成“十志”,其中《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艺文志》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初具规模的史志目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书》( )
A.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 B.改变了史学关注重点
C.沿袭了传统史书体例 D.推动了汉代学术发展
8.(2024·河南周口·二模)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对》中说:“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 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这一主张意在( )
A.重塑“天人感应”的思想 B.瓦解传统礼乐制度
C.确立儒家思想独尊地位 D.强化封建伦理秩序
9.(2024·湖南怀化·二模)建安士人将文学作为寄托情志的手段,大胆地表达个人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并在自然山水中体认自我的价值。同时也渗透着生与死的理性认识、对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历史责任的重新思考、对驰思云天与趋驰当世的追求。建安文学( )
A.反映出儒学的新发展 B.具有民族交融的特征
C.体现了个性解放成果 D.折射玄学地位的上升
10.(2024·河北邯郸·一模)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自然”与儒家“名教”的一致,他们主张“儒道兼综”,孔子依然是最高“圣人”。玄学还提出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动静、自然与名教等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这表明魏晋( )
A.士人阶层主张崇实尚学 B.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
C.门阀政治制约思想解放 D.玄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11.(2024·江苏南通·二模)曹魏玄学家嵇康认为司马氏集团虚伪礼法,主张“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也曾将三代圣王以及孔子的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甚至慎言、戒酒。这反映出他( )
A.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 B.调和佛教道教理论
C.克服传统儒学的局限 D.力图重建精神信仰
12.(2024·宁夏银川·模拟预测)据宋人记载,丈夫去世妻子守丧期满即可改嫁;丈夫犯罪或外出三年不归,
亦听改嫁。范仲淹在其子死后将儿媳嫁给门生;王安石儿子对妻子不满意,王安石便为儿媳选婿另嫁。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传统婚姻观念的转变
C.封建礼教纲常的巩固 D.门阀士族群体的衰落
13.(2024·黑龙江吉林·一模)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司马)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据此可知,朱熹希望( )
A.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 B.否定《史记》的史料价值
C.史学研究者关注时势变化 D.探究万物以获取历史真相
14.(2024·贵州毕节·模拟预测)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政治改革失败后,他们的济世热情逐渐消减,情怀归于平静含蓄,同时坚持人的行为处事应符合当时政治伦理秩序。正如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他把对“平淡”诗歌境界的追求阐述得十分清楚。据此可知,宋代艺术创作( )
A.注重理性原则和教化功能 B.彰显文人大夫的价值趋向
C.蕴含世俗文化的创作风格 D.凸显理学的主流意识形态
15.(2024·重庆·二模)元代出现了一种名为“平话”的文本作品,现存有福建建安虞氏刻印的《三国志平话》(见如图)等“全相平话”五种。它大体根据正史写成,细节多取自民间流传故事;采用白话文体,版式均为如图下文,每对页一图,表达故事情节。由此可知,元代平话( )
A.是元代戏曲的文学剧本 B.开启了史学与文学的融合
C.是古代历史小说的成熟代表 D.属于通俗浅易的商业化出版物
16.(2024·河北·模拟预测)明嘉靖末年到清乾隆年间,京腔和昆曲流行。乾隆年间,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以《滚楼》一剧名动京城,观者日至千余”,“连士大夫亦为之心醉”,致使“京腔旧本,束之高阁”。秦腔在北京的流行( )
A.得到士大夫群体的全力支持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显示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说明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宽松
17.(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王阳明说:“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王阳明意在( )
A.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B.全面否定宋朝理学
C.批判明末社会的动荡 D.重建古圣先王的功业
18.(2024·广东·二模)在义利关系上,李贽不同意董仲舒提倡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认为人类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考虑,只不过情况不同、功利大小有所差别。李贽还认为天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在天边的庙堂里,更不在空谈说教里。上述主张( )
A.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思想 B.对传统儒学思想提出了挑战
C.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D.宣扬了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
19.(2024·广东梅州·二模)一直以来,传统文人画题材主要以山水、“四君子”等为主,但清代文人画除了传统主流题材外,出现了鬼怪题材,“以鬼喻人”、“讽喻世事”的文人画逐渐多了起来。这种变化反映出清代( )
A.绘画风格日渐趋向写实 B.市民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C.艺术领域出现批判意识 D.理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20.(2024山东青岛一模)清代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故事都有“弃儒从商”的情节,例如《黄英》一篇中,借黄英姐弟,蒲松龄构建了一种外具商才,内秉士魂,既能治生应对现实,又具风姿雅韵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观念。这可以佐证清代( )
A.社会阶层逐渐被打破 B.商品经济冲击传统价值取向
C.社会流动性明显增强 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开放与包容: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023年高考主要考点分布
主要考点 主要考区
宗法制和民族融合 2023江苏卷
华夏文化认同观念 2023河北卷
汉代边疆治理和交通 2023北京卷
唐朝的民族地区治理 2023湖北卷
辽夏金元的民族融合 2023辽宁卷
宋代的海外贸易 2023河北卷
元朝的民族融合 2023福建卷
明朝丝银贸易 2023全国新课标卷
清朝民族关系 2023辽宁卷
2023年集中考察以下知识点:宗法制和民族融合、唐朝的民族地区治理、辽夏金元的民族融合、元朝的民族融合、清朝民族关系;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传播、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宋代的海外贸易、明朝丝银贸易;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2024年高考预测考点
先秦时期 华夏民族认同
秦汉时期 汉代佛教的传入、变化及影响、丝绸之路(陆路与海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宋时期 民族交融,宋元时期海外外贸发展;
明清时期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民族融合;
一、古代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碰撞
1.各民族间的和平交往
形式 具体事例
和亲 ①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以后,为密切汉匈关系,昭君出塞
②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会盟议和 ①9世纪,吐蕃与唐朝会盟,史称为“长庆会盟” ②1005年初,宋辽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 ③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夏对宋称臣 ④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史称为“绍兴和议”
经济文化交流 ①汉朝:与西域、匈奴进行物种和技术交流,开展互市贸易 ②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 ③两宋:通过互市和榷场的形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④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 ⑤清朝: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册封 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②清朝顺治皇帝赐“达赖喇嘛”封号;康熙赐“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通贡 指贡品赏赐。如靺鞨族对唐朝的纳贡;宋朝给辽、西夏、金的岁币
设置管辖机构 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保护商旅往来,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 ②唐太宗征服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③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 ④元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的行政区域,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⑤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⑥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2.古代民族间的冲突与战争
性质 具体事例
民族掠夺战争 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与唐朝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朝之间,蒙古与宋朝、明朝之间等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民族征服战争 金灭辽、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元灭南宋
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 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平定维吾尔贵族的叛乱
抵御外族侵略的自卫战争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政府对沙俄侵略者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1.原因和目的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后,中国才有同外界交往的可能,开先河的是秦汉王朝。
(2)主要目的: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2.条件和途径
(1)条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开明的外交政策;科技发展;杰出人物的作用。
(2)途径: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
3.呈现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封闭: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变化的原因: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等。
(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以海路为主。变化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科技因素,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朝贡体制是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先秦以来视中国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决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在对外关系中的角色,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朝贡体制。
(5)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1.(2023·湖南·高考真题)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2023·湖北·高考真题)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
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3.(2023·河北·高考真题)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 )
A.海外商贸非常繁荣 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C.江南集镇商贸兴盛 D.南北民间贸易活跃
4.(2023·辽宁·高考真题)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
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
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2023·辽宁·高考真题)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1.(2024·湖北·二模)据考古发现,商朝青铜文明是由偃师—郑州二里岗—安阳殷墟一带向辽河流域、山东半岛、两湖及江西地区、晋陕之间的黄河两岸以及汉中、四川、两广等地传播;从西周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可以发现西周政治模式和礼仪文化在各封国移植的情形。这说明商周时期( )
A.未曾受到异域文明的影响 B.区域文明发展具有独特个性
C.中原文明向周边地区扩展 D.中原地区积极吸纳区域文化
2.(2024·山西·一模)公元前219年开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东瓯、南越和闽越,设闽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谪迁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河套地区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规模移民。这些举措( )
A.主要得益于交通工具的改进 B.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C.旨在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3.(2024高三·重庆渝中)属邦是秦针对境内少数民族设置的管理机构,在秦统一六国前具有中央与地方双重属性,管理归服的“臣邦”和有蛮夷聚居的“道”;统一六国后,属邦与郡平级,主要在陇西地区辖有县、道,管辖界内的蛮夷和秦人。这一变化( )
A.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促进了中央机构的完善
C.推动西北地区融入版图 D.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管辖
4.(2024·重庆·二模)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09年,滇王尝羌归附汉朝,汉武帝在其属地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昆明地区发现了汉代金质“滇王之印”以及“滇国相印”“滇池长印”等官印封泥。这说明( )
A.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体制 B.汉代是西南地区推行郡县之始
C.汉朝对古滇国管理实行双轨制 D.考古成果纠正了文献记载的错误
5.(2024·江苏南通·二模)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重创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河西四郡的设置( )
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B.促使匈奴人大量内迁中原
C.实现了对西域的行政管理 D.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
6.(2024·江苏·一模)2021年,一面反映西汉昭君故事的东汉铜镜首次展出,上有七言诗铭文: “汉召单于匈奴臣,名王归义四夷民,兵革不用中国安。孟春正月更元年,胡王陛见赐贵人。后宫列女王昭君……倍(背)去中国事胡人”。该铜镜( )
A.成为考订故事要素的重要证据 B.是研究昭君出塞的一手史料
C.见证了汉匈之间长期和平交往 D.佐证了东汉史学的较快发展
7.(2024·广东·二模)张骞出使西域后,乌孙国王看到汉使强大,于是派遣使者“献马”,朝贡于汉;大宛国思汉威,“遣子入侍,质于汉”;安息国闻西汉王朝使者至安息,“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上述材料表明( )
A.西域和中原的联系密切 B.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繁荣 D.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稳定
8.(2024·河北·模拟预测)嘉峪关魏晋墓群5、6号墓中有表现生产劳动内容的壁画,如采桑、放鹰、狩猎、牵驼等;嘉峪关3号墓壁画中有许多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图;在酒泉丁家闸5号墓(东晋时期墓
葬)中发现的燕居行乐图中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西沟墓7号墓中有羌女送行图。这体现了( )
A.繁盛的少数民族经济 B.民族交融的高度发展
C.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D.丝绸之路沟通海内外
9.(2024高三下·河北保定·开学考试)史载,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先祖拓跋力微、沙漠汗等已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北魏建立者拓跋珪初定中原,即“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后来继位的统治者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这些记载表明( )
A.北魏政权全面学习汉文化 B.鲜卑族率先完成封建化转型
C.中原文化加快了北魏发展 D.孝文帝改革具有历史传承性
10.(2024·湖南衡阳·二模)唐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州,其长官为当地部落首领,仍保持原有称号和权力,允许世袭,自理内部事务,但由朝廷颁发印信,唐的政令、刑律也推及到这些地区。其版籍(户口册)一般不上报户部,个别上报户部的,赋役也较轻。唐代羁縻州的设置( )
A.适应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 B.导致了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
C.阻碍了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D.减轻了各地民众的赋役负担
11.(2024·山西·模拟预测)南宋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是根据汉代文学作品《胡笳十八拍》的母题“文姬归汉”创作的画卷。这不是南宋以“文姬归汉”为题材创作的唯一画作,还有(金)张瑀《文姬归汉图》等版本。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张瑀《文姬归汉图》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局部
A.三纲五常出现异化 B.多民族政权交流密切
C.社会观念较为开放 D.重文轻武观念较浓厚
12.(2024·辽宁沈阳·二模)金熙宗即位之后与宋议和,他坚持南宋必须称臣纳贡,这不仅改变了原来辽宋对等交往的格局,也改变了历史上由中原政权封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封贡体系”的基本精神,被学者称作“倒过来的朝贡”。据此可知,金熙宗此举( )
A.彰显女真民族文化特色 B.深受儒家正统观念影响
C.追求与辽政治地位对等 D.导致南宋财政日益恶化
13.(2024·贵州毕节·模拟预测)如图呈现的是辽代人口迁移路线情况。人口迁入( )
A.呈双向流动的特征 B.缘于海外贸易的繁荣
C.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D.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14.(2024·广东韶关·二模)元朝在同高丽、安南交涉时明确提出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助军役、纳赋税、置达鲁花赤等“六事”,此后“六事外交”成为周边交往的惯例。“六事外交”( )
A.有利于民族交融与贸易往来 B.促进与周边国家的文明交流
C.是民族等级政策的对外表现 D.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
15.(2024·河南郑州·模拟预测)《历史屯田考》记载:“(洪武)二十九年,广西布政使言,新设南丹等卫,岁用军饷二十余万,有所征不能供,帝命置屯田,俾军士耕种。”此后,明朝在北部边境设立“九边重镇”进行军屯。据此可知,明朝政府( )
A.积极促进边疆的经济开发 B.采取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努力应对频发的边患危机 D.屯田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
16.(2024·贵州毕节·模拟预测)“西洋”是古代中国人对西部外域地理的称谓。 “西洋”一词约出现在元朝,指今天的南亚或东南亚。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实指后来的“南洋”,即包括东非在内的印度洋等区域。明中叶以后, “西洋”则变为更远方的“泰西”。“西洋”概念变化反映的是( )
A.闭关锁国政策松动 B.时人眼界扩大
C.国人海权意识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17.(2024·安徽·二模)这些谕令,反映出( )
乾隆时期关于西藏问题的谕令
时间 内容
乾隆十五年(1750) 平定西藏郡王叛乱后,废除郡王制,乾隆谕令:“凡卫藏事务,皆命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裁决。”
乾隆五十四年(1789) 在第一次击败廓尔喀入侵西藏后,乾隆谕令成都将军、驻藏办事副都统鄂辉等,“妥办定边事宜”,订立章程。
乾隆五十七年(1792) 在第二次击败廓尔喀入侵西藏后,乾隆谕令:“至驻藏大臣二员,向俱驻智前藏,于后藏事务鞭莫及。嗣后应分驻一员,以资弹压。”
A.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效果 B.清前期经略边疆的举措维护了国家统一
C.朝廷派遣驻藏大臣的情况 D.中央政府首次明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18.(2024·河南·一模)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在广州城西南沿江设立洋货行,称“广州十三行”,下图是多国国旗飘扬的广州十三行,马尼拉大帆船风光不再。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中国国际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英国日不落帝国地位的确立 D.生产方式对国际地位的影响
19.(2024·山东菏泽·模拟预测)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垦令》:招民100人,文官授知县,武职授守备;60人以上,文职授州同州判,武官授千总;50人以上,文职授县主簿,武官授百总。康熙时期,又连续颁布“辽东招民百名者,不必考试,俱以知县录用”。这些举措旨在( )
A.另辟选官途径 B.保护八旗生计 C.吸引关内人口 D.充实东北边疆
20.(2024·四川南充·二模)元明时期,多使用“华夷一统”来反映社会状况。清前期,官方文献忌讳以满族为“夷”,拒绝将“华”置于“夷”之前,通常使用“中外一统”作为替代;清中期以来,官史文献中“中华一统”等文句接续出现。这一变化过程说明( )
A.民众国家认同增强 B.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
C.华夷观念逐渐消除 D.文化共同体发生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