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9 21:4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单元内容,借助交流平台,梳理抓住“事物的特点,想象成其他事物”和“逆向思考”展开想象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2.借助思考板选择一个题目,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发一串想法”,创编故事,提高构思想象性故事的能力。 3.根据思考板中的构思,完成一篇“奇妙的想象”的习作,将大胆新奇的想法写清楚,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评价任务 1.通过回顾单元内容,借助交流平台,归纳出抓住“事物的特点,想象成其他事物”和“逆向思考”展开想象的方法。(目标1) 2.能在课堂中选择一个题目,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发一串想法”的方法,创编故事,正确填写思考版。(目标2) 3.能据思考板中的构思,完成一篇“奇妙的想象”的习作,将大胆新奇的想法写清楚。(目标3)
三、学习内容 本次习作要求是:意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编出一个内容完整、情节有趣的故事。《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年段的习作目标中明确指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童话习作贴近儿童的生活,能让孩子大胆展开想象,是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的重要机遇。 本次习作设计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孩子打开思维,大胆想象;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借助思考板创编完整故事。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口头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因此要求三年级学生根据特定的说出自己的一部分并不难。在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对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方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学生对作文该如何整体构思还不清楚,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写出一段充满想象的话,有一定的难度。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一)回忆内容 梳理方法 (目标1)
1.跟随教师,进入情境。 2.默读交流平台,梳理想象的要点:(1)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与景象。(2)联系事物特点,展开大胆的想象。(3)故事情节神奇而生动。 3.交流在《宇宙的另一边》和《尾巴它有一只猫》中作者都采用了“逆向思考”的方法。《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支铅笔的梦想》作者都运用了“根据事物特点,想象成别的事物”的方法。 1.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想象岛上畅游,参与了一个又一个的活动,并探寻到想象背后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这节课,让我们再来一场想象大比拼,看谁能登上“想象岛”之巅,获得“想象达人”勋章。 默读“交流平台”,梳理想象特点。 比拼之前,我们先来点“热身运动”。出示交流平台,请生默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小结:交流平台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写想象故事的方法,也是对这一次习作的要求。 回顾课文,梳理方法。 明白了习作要求,我们再来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开启想象之旅任务中,我们参与了两项活动一项是“反着想真有趣”,通过对《宇宙的另一边》《尾巴它有一只猫》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在写想象故事时采用了什么方法?(“逆向思考”的方法,)让故事更大胆、更有趣? 另一项活动是“看我七十二变”,在活动中我们又通过对《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支铅笔的梦想》的学习,又感受到运用什么方法(“根据事物特点,想象成别的事物”)让想象故事更有趣? 小结:的确,“抓住事物的特点,想象成别的事物”或“逆向思考”是进行想象创作的好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天的习作中能大胆尝试运用。 回忆本单元所学课文内容,师进行评价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单元回顾复习,借助交流平台,让学生了解到这个特殊的写作策略单元就是创造出不存在的事物和景物,创造时要运用想象的方法大胆想象。
环节二:聚焦题目 大胆想象(目标2)
学生读习作要求,明白本次习作的内容。 学生边读图片上的题目,边想象内容。并选择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一个题目填写到思考板上。 1.出示习作要求和图片。 结合刚才交流平台的内容,我们来看本次习作的要求是: 2.出示题目,选择题目。 接下来请学生自由读读这些题目,边读边想,然后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小结:好的题目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还能帮助我们推测可能发生的故事。你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题目?请你选一个填写在思考板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填写表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世界,学生互相评价,师评价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大胆想象,围绕一个题目,想象超越现实,变化多样,充满奇特,无所不能。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并进行分享。
环节三: 借助例文,发现路径。 (目标2)
1.生读旁批,同桌交流:作者顺着这个问题,想到了铅笔的梦想有哪些? 2.学生勾画交流《尾巴它有一只猫》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他后面想到的内容。 过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那么根据这个题目你们会如何来创编这些故事呢?我们再来回顾我们学过的习作例文。 1.出示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当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和学习伙伴一样都在想:出示旁批(铅笔有了梦想它会想些什么呢 )作者也在想:出示第一段齐读,于是作者顺着这个问题,想象出铅笔的梦想有了很多的梦想。 2.出示习作例文2:《尾巴它有一只猫》的作者,他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呢?(出示批注:尾巴怎么能有一只猫呢?)。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于是作者就顺着这个问题又想象出接下来的内容。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我们要想写出一个想象故事,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再顺着这个问题引发一串想法。 3.引导学生分别一个问题、引发的一串想法,填写表格。 学生读例文批注,说说自己的想法,师进行评价
活动意图说明: 例文引路,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发现写想象作文的路径。模仿作者的写法,引导学生把想象种到了文字中,结出了奇妙的童话。
环节四:教师示范,想象故事 (目标3)
观看教师示范。 思考借助的方法。 3.思考可以安排的角色。 4.展开想象,说说土豆会有什么问题? 5.展开想象,说说小土豆会想到什么?怎么做?结果如何? 6.小组讨论:小土豆还会想到什么?怎么做?结果如何? 7.观看教师示范。 猜猜故事结局,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观看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选定题目: 老师也和大家一起选择了一个题目展开了想象。 2.这篇故事,打算借助哪一种想象的方法呢? 3.你会安排哪些角色呢?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土豆会有什么问题? 5.教师示范自己的想象,并引导学生想象有这个问题引发的一串想法,先会想到什么? 6.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说说小土豆还会想到什么?怎么做?结果如何? 7.教师展示自己的思考: 8.指名猜测故事结局,并说明理由。 9.教师展示自己的思考: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评价、总结
活动意图说明: 学会根据思考板的提示,从问题出发,通过大胆想象,引发一串想法,并经历奇妙的事情。知道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要运用“根据事物特点,想象成别的事物”的方法,启迪思维,做到让故事更有趣。
环节五:范文引路,习得方法(目标3)
1.默读教师所给范文。 2.根据教师小结,了解习作过程。 出示教师范文,引导学生默读。 现在我们看大屏幕,这就是一份完整的思考板。老师利用这份思考板就写出了一篇完整的习作,大家看。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将思考板转化为完整的习作的。(课件出示思考板和例文)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 一个小土豆待在一户人家的厨房里,它想:万一我被人吃了可怎么办 于是小土豆决定要滚到其他地方去。 小土豆滚呀滚,滚到了一片草地上。草地上有两个小男孩正在打羽毛球,突然,一个小男孩儿不小心把羽毛球打到树上去了。就在这时,另一个小男孩看见了正在地上翻滚的小土豆,于是这个小男孩捡起小土豆,往空中一扔,小土豆变成了他们的羽毛球。 小土豆滚呀滚,滚到了一条小河边。小河边有五只小蚂蚁,它们想过河,但是没有小船,也不会游泳。就在这时,小蚂蚁们看见了正在地上翻滚的小土豆。于是小蚂蚁们把小土豆推到河里,然后爬到小土豆的背上,小土豆变成了它们的小船。 小土豆滚呀滚,滚到了一片森林里。它看见一只小松鼠正推着一辆手推车收集松果。突然“咔嚓”一声,这辆手推车的一个轮子坏了,小松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小松鼠看见了正在地下翻滚的小土豆,于是小松鼠捡起小土豆,把小土豆装在了手推车上,小土豆变成了手推车的轮子。 这一天,小土豆过得可快乐了,因为它帮助了许多人。最后小土豆滚到泥土里面,它在土里生根、发芽,长出了很多的茎叶。因为它想结出更多的,去帮助更多更多的人。 教师小结: 在写作时,老师借助思考板,首先选择了一个感兴的题目,确定想象的方法,安排了几个生活中熟知的角色,由一个问题引发一串大胆的想象。在写的时候,我还根据思考板上,运用“根据事物特点,想象成别的事物”的方法,把每一次想法都写清楚了,且情节神奇而生动。 3.迁移运用,尝试写作 (1)现在,请孩子们拿出思考板,完成填写,这里有一个温馨小提示,在填写思考板时,只填关键词句。 (2)请孩子们根据思考板的内容,完成习作。
六、板书设计: 习作:奇妙的想象 方法: 逆向思考 根据事物特点,想象成别的事物 途径: 一个问题 一串想法
作业设计
1.完成思考板的填写。
2.根据习作要求及思考板,完成一篇《奇妙的想象》的习作。
“奇妙的想象”思考板
选择的题目
借助的方法
故事角色
一个问题
一串想法 想法一 想象到什么
怎么做
结果
想法二 想象到什么
怎么做
结果
想法三 想象到什么
怎么做
结果
最后的结局
《习作:奇妙的想象》评改板
自评
作者: 得分:
评改标准 分数 得分
1 题目恰当 5
2 问题新颖有趣 5
3 奇妙的想法 想法一 想到的内容大胆 10
过程奇特。 10
结果有趣 10
想法二 +15
想法三 +15
4 结局出乎意料 5
5 借助不同方法(逆向思考、根据事物特点想象成别的事物)进行想象 5
6 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中哪个部分最有趣?
7 在哪一点上我还需要改进?
《习作:奇妙的想象》评改板
他评
作者: 得分:
评改标准 分数 得分
1 题目恰当 5
2 问题新颖有趣 5
3 奇妙的想法 想法一 想到的内容大胆 10
过程奇特。 10
结果有趣 10
想法二 +15
想法三 +15
4 结局出乎意料 5
5 借助不同方法(逆向思考、根据事物特点想象成别的事物)进行想象 5
6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中哪个部分最有趣?
7 在哪一点上他还需要改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借助自评表,明确评价标准,完成对习作的自评和初步修改。 2.借助他评表,同桌相互评价习作后进行修改、完善,在分享、交流、评价中培养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养成良好习作习惯。
二、评价任务 1.学生借助自评表,自己完成对习作的修改和完善。(目标1) 2.学生根据他评表中的评价要求,同桌互评,分享、交流、评价。(目标2)
三、学习内容 习作后,根据自评表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应达到的要求,对照自评表先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在借助他评表,评修对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最后自己根据评价再次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学情分析 使用自评表和他评表来评价和修改作文,学生并不陌生,从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开始使用这两种表,因此已经掌握了方法。到下册,学生已经基本能熟练地使用自评表和他评表来评价习作,并进行分享、交流和修改、完善。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示范评改 (目标1)
1.学生准备好自己的习作 看评价表。 一名学生上台读自己习作。 听完评分标准,自己先给这篇文章打打分。 观看老师如何打分。 观看老师完成他评表。 节课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对想象作文进行了学习,也完成了自己的习作,古人说:“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现在咱们就来交流一下完成的习作,并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 咱们这次的习作可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课件出示自我评价标准: .请一名学生带上习作上台分享。投影学生习作。 老师念评分细则, 听了你的作文,老师也想评一评,孩子们可要认真看看,老师是如何评价的。(投影作文,边勾画边点评打分) 出示他评标准,教师评价。 学生能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同学的展示,学习自评和他评习作。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师生共评的方式,找出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意在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在评价中再次熟悉巩固,使学生做到会学会用。
环节二: 实践操作(目标2)
1.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完成自评写上分数,并能找到不足进行修改。 2.完成自评的孩子,和同桌同学交换作文。同桌先认真阅读作文,再评价,尽量不翻看自评表的分数!完成后写上名字和分数。 3.一组同桌上台展示一下他们的评价结果。 4.能根据同桌的评价找到不足,进行修改。完成自评、他评 师:现在,你们学会了自评和他评的方法了吗?请你根据自评表对自己习作的进行评价并能找到不足进行修改。 2.请完成自评的孩子,和同桌同学交换作文。同桌先认真阅读作文,再评价,尽量不翻看自评表的分数!完成后写上名字和分数。 3.请一组同桌上台展示一下他们的评价结果。 请生念自己的自评分数,并所说为什么扣分。 请生念他评分数,说说别人给自己提的建议、扣的分自己觉得公正吗?为什么? 4.请根据同桌的评价找到不足,进行修改。 学生能根据自评表对自己习作的进行评价并能找到不足进行修改。 学生能对别人的习作利用他评表进行评价,找出优缺点。 3.学生能根据同桌的评价找到不足,进行修改。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自评、同桌评的方式,意在让学生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巩固所学。
环节三: 小组内评定等级 (目标2)
1.小组内再次修改,评定等级 2.学生根据小组给出的等级,再次修改作文。 3.学生自由畅谈收获。 1.小组内互改作文,评定等级。 2.请学生根据小组给出的等级,再次修改作文。出示有问题的习作。并出示范文教给学生修改方法。 3.通过这次习作,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归纳。 1.学生乐于分享自己修改、完善好的习作。
活动意图说明: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老师给出了评定等级,给出了好作文的标准,让学生在初稿形成的框架上反复修改,在修改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 修改作文 自评 他评
作业设计
1.根据评价表对自己的习作和同伴的习作进行评价,对自己的习作进修修改和完善。
2.课后收集想象类经典书籍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