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9 20: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之美
教学难点 课堂诗意氛围的营造
一、导入
唤起学生曾经与亲人、同学、母校分别的记忆,重温离别感受,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提出初读题目时的疑问,进入下面介绍康桥和作者的环节。
投影1:剑桥大学图片
投影2:徐志摩象
投影3:徐志摩简介
二、通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2.一生朗读
师生正音
3.找一生评价该同学的朗读
老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节与节,句与句,字词之间),读出层次感。
学生再朗读。
4.理解把握作品基调
“梦”前——喜爱、眷恋;
“梦”中——欢快、陶醉;
出“梦”——怅然、失落
朗读指导:
在充分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上,注意语速缓急得当、抑扬顿挫,读出整首诗里情感的起伏。在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基础上,读出韵味。
全班齐读。
三、咀嚼语言,品味鉴赏
(一) 了解诗歌意象,感受优美画面
1、师:作者重点选了哪些自然景物呢?(让学生在课本上标志下来)
提示: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柔波、潭等。
师:依据诗歌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语言做画笔,把康桥优美的景物画下来。
找3名同学,口头描绘2、3、4节画面景物。
师稍加点评
2.刚才我们做了一回画家,现在我们再来做一回小小评论家。同学们,你认为2、3、4这三节里哪句诗或哪个词最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理由;或者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此环节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意象,进一步把握诗歌感情,体味诗歌意境美,并指导学生朗读)
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鉴赏,老师应机引导、点评。
提示:
(1)第二节:
“金柳”——“新娘”。(形似、神似)
指导朗读“荡漾”
重音轻读法:声音要饱含热爱,蓄积在喉间,再轻声发出。
生范读
生齐读
(2)第三节:
“招摇”: 把草写出人的情状,安闲自在,自由,快乐……
生读
自由读
(3)反常句 “那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的理解。
师:康桥,是给予诗人智慧和自由情怀的地方,是诗人获取青春生命乳汁的地方啊!同学们,当诗人带着感情,情绪去看景物,景物也就浸染上了诗人的情绪色彩,这样的景物在诗歌里,也就有了另一个名字——“意象”。当我们读到诗歌里出现的意象时,一定要留心它所承载的情感!比如:
投影: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提示:此所谓“情因景而生,景因情更美”!
学生齐读屏幕上的诗句。
(二)赏读“梦”。进一步把握诗人情感,指导朗读
师:“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同学们,你以为这里的梦可以指什么呢?
生:自由朗读,大胆想象,思考梦的含义。
提示:理想抱负、美好回忆、往日的快乐生活、作者的理想王国……
找同学读“放歌”这两句
师指导朗读:
提示:语气轻快、上扬,语速稍快,饱蘸感情,情绪激昂;
生齐读
学生再读,试着加上动作。
师读,重音轻读法,让学生比较两种读法,“放歌”二字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都能把音节突出出来,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酣畅淋漓表达放歌心情的读法即可。
四、深化主题
师:诗人“放歌”了吗?为什么?
提示:
1.往事不再;
2.不忍心打破母校的宁静,只有选择了悄悄离别。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是最伤感最眷恋的离别。
师补充无言离别的诗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苏轼)
此时,任何音乐都不能表达诗人的眷恋,悄悄是作者心中最美的音乐。
同学们,理解了此处的沉默,开头结尾“轻轻的”“悄悄的”,我们是否就可以读懂了呢?
学生读开头结尾
自由朗读全诗,背诵。
小结:同学们,这是一个情的世界啊,这是一首爱的歌。当诗人心头荡漾着新娘的倩影,当诗人在刻骨铭心的回忆中漫溯,当诗人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诗人满怀的深情啊,就流淌成了这首心底的灵魂音乐。下面,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让小提琴的旋律,悠扬着我们的思绪,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那纯美的“康桥”世界吧。
五、配乐朗诵(背景音乐:小提琴曲《音乐河》)
老师朗诵全诗
师生共同朗诵,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