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下列常见的物品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不锈钢刀
B.塑料脸盆
C.玻璃茶杯
D.陶瓷炖锅
2.(本题2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大米 B.植物油
C.胡萝卜 D.肉片
3.(本题2分)有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为正整数),这类化合物统称为烷烃。下列有关烷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
B.烷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和
C.烷烃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随的增大而变小
D.烷烃都属于有机物
4.(本题2分)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
A.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 B.多种无机物的混合物
C.有机化合物 D.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物
5.(本题2分)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
B.焙制糕点时添加含小苏打的发酵粉
C.霉变大米洗净蒸熟后可食用
D.为防止骨质疏松,长期摄入过量的钙元素
6.(本题2分)学好化学能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B.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铁器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D.大量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食品的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
7.(本题2分)下列有关化学与人体健康的认知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易引发肥胖故不能过多摄入
B.平时我们合理使用加碘食盐,能有效的预防出现甲状腺肿大
C.甲醛会导致蛋白质发生变异,所以我们不能用它来浸泡海鲜
D.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我们应该多吃糖果来补充糖类
8.(本题2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B.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
C.蔗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
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
9.(本题2分)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 B.羊毛 C.塑料 D.复合碳纤维
10.(本题2分)以下做法不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鼓励就地焚烧垃圾和秸秆
C.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D.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吸管等用品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绝对不能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 )
12.(本题2分)吸烟有害健康,拒绝“二手烟”,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
13.(本题2分)可用碘水鉴别奶粉和淀粉( )
14.(本题2分)一胖毁所有!只吃素食保持苗条身材( )
15.(本题2分)“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2022 年 3 月新冠病毒再次肆虐山东、口罩、84 消毒液、75%的酒精溶液、过氧乙酸等成为日常疫情防控的必备品。
(1)聚丙烯是生产口罩的原料,其属于 (填“合成”、“金属”)材料。
(2)专家提醒:75%的酒精消毒剂最好直接擦拭使用,不要喷洒,否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原因是 。
(3)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喷洒后次氯酸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有极强的氧化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成次氯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质量分数为 0.5%的过氧乙酸溶液也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将 250g 10%的过氧乙酸溶液,全部配制成 0.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g。
(5)据报道,我国已经筛选出磷酸氯喹等药物治疗新冠肺炎。其中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 C18H32ClN3O8P2,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磷酸氯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②磷酸氯喹由 64 个原子构成
③磷酸氯喹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④磷酸氯喹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8:32:3
17.(本题10分)华裔科学家高锟因提出“以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制造光纤”,获得2009年诺贝尔奖。从20世纪中叶开始,硅成了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回答问题:
(1)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表示Si元素的含量为 。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6的碳原子和原子序数为14的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3)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石英玻璃的生产原理如下。请回答:
①已知反应①的另一产物是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此副产物的用途是 。
②已知反应②为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O2SiO2+2Cl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④将反应③中的氧气换成氢气,可制得生产计算机芯片的高纯硅,则另一产物的化学式为 。
18.(本题10分)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医用防护口罩和消毒剂在预防新冠肺炎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生产医用口罩最核心的材料是“熔喷布”,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口罩上的鼻梁压条是金属铝。一定浓度的乙醇(C2H5OH)、过氧化氢、过氧乙酸(CH3COOOH)和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均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1)熔喷布的主要成分属于 (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2)四种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 (填字母)。
a.C2H5OH b.H2O2 c.CH3COOOH d.NaClO
(3)金属铝生活中使用广泛。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个实验:实验甲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 (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4)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备次氯酸钠(NaClO)的生产流程如图:
注:Cl2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有毒。
①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要注意避免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HCl)混用,以免产生Cl2引起中毒:2HCl+NaClO═X+Cl2↑+H2O。X的化学式为 。
②将NaCl溶液由不饱和转变为饱和常采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一般不采用降温方法的主要原因是 。
③写出电解NaCl饱和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要把50g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水的体积为 mL,下列仪器该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的是 (填名称)。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不锈钢水龙头是用铁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塑料脸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C、玻璃水杯是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大米富含糖类,故A正确;
B、植物油富含油脂,故B不正确;
C、胡萝卜富含维生素,故C不正确;
D、肉片富含蛋白质,故D不正确。故选A。
3.C
【详解】A.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最简单的烷烃,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烷烃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是不完全燃烧则能生成一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C.根据烷烃的通式可知,当n增大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n无穷大时,无限接近于,故说法错误;
D.根据烷烃的通式和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可知,烷烃都属于有机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石油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物质的所属类别。石油中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两种元素,石油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等不同产品,由此可得出石油属于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点评:解答本题可从石油的炼制过程中寻找信息,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5.B
【详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A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焙制糕点时可使用添加含小苏打的发酵粉,使糕点疏松多孔,B正确;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C错误;
D、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人体健康,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可以适当地摄取富含碘元素的食物,但是不能过量食用含有的碘元素较多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疾病,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B.生活上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做法正确;
C.铁部分锈蚀后仍含有较多的铁,具有回收价值,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D.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过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B。
7.D
【详解】A、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但当人体摄入过多油脂后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病,故不能过多摄入。 A正确。
B、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平时我们合理使用加碘食盐,能有效的预防出现甲状腺肿大。B正确。
C、甲醛会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所以我们不能用它来浸泡海鲜。C正确。
D、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我们应该适当吃些糖果来补充糖类。D错。
综上所述:选择D。
8.B
【详解】A、不是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有的无甜味,如纤维素,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C、蔗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所以摄入人体的纤维素不能水解为葡萄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A、陶瓷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D、复合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
故选:C。
10.B
【详解】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
B、鼓励就地焚烧垃圾和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符合题意;
C、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
D、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吸管等用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正确
【详解】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致癌物质,高温条件下不易分解,绝对不能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说法正确。
12.正确
【详解】吸烟有害健康,拒绝“二手烟”,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因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
13.正确
【详解】碘遇淀粉变蓝,而遇奶粉(富含蛋白质)无变化,故可以鉴别。正确。
14.错误
【详解】为了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要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故原题说法错误。
15.错误
【详解】“绿色食品”不是指颜色,而是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故说法错误。
16.(1)合成
(2)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3) +1/+1价
(4)4750
(5)②④/④②
【解析】(1)
聚丙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2)
75%的酒精浓度较高,高浓度酒精挥发性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所以75%的酒精消毒剂最好直接擦拭使用,不要喷洒。
(3)
NaClO 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得到,(+1)++(-2)=0,解得,=+1。
次氯酸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HClO)。化学方程式
(4)
设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则
(5)
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磷酸氯喹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①正确。
②1个磷酸氯喹分子由 64 个原子构成。②错。
③磷酸氯喹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③正确。
④磷酸氯喹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④错。
综上所述:选择②④。
17. 26.30% 不活泼 CO 用于冶金工业或气体燃料 Si+2Cl2SiCl4 置换反应 HCl
【详解】(1)因为硅元素在地壳里含量是第二位。所以,硅的含量为26.30%;故填:26.30%;
(2)由于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而硅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碳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也应较稳定,故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不活泼;
(3)①二氧化硅和碳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根据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可确定该产物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所以可用于冶金工业或气体燃料;故填:CO;用于冶金工业或气体燃料;
②反应②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所以是硅和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2Cl2 SiCl4;故填:Si+2Cl2 SiCl4;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O2SiO2+2Cl2,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4)反应物为氢气和四氯化硅生成物有硅,根据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可确定另一元素中含有氢、氯元素,所以则另一产物的化学式为HCl;故填:HCl。
18.(1)合成
(2)d
(3) 析出红色固体,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C
(4) NaCl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2NaCl+2H2O2NaOH+H2↑+Cl2↑ 250 漏斗
【详解】(1)熔喷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2)a、乙醇是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过氧乙酸是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符合题意;
故选d。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位于铜之前,所以实验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会出现的现象是析出红色固体,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丙实验可以省去,因为甲实验就能够验证铝比铜活泼,乙不能省,是因为通过乙实验可以验证镁比铝活泼。故选C。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钠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1个,故X的化学式为NaCl。
②将NaCI溶液由不饱和转变为饱和常采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一般不采用降温方法的主要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③电解NaCl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
④要把50g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水的体积为:(50g×12%÷2%-50g)÷1g/mL=250mL,稀释过程中先要量取水,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稀释过程需要用到玻璃棒和烧杯,故不需要的是漏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