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6.1勾股定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探索基础上掌握勾股定理.
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边关系和三角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已知两边,运用勾股定理列式求第三边.
2.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
3.学会简单的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能写出简单的推理格式.
三、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适当训练,养成数学说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步体验数学说理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边,可以求第三边.
难点:应用勾股定理时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疑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
【教学设想】
课型:新授课
教学思路:探索结论-验证结论-初步应用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在探索基础上掌握勾股定理.
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边关系和三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从观察课本中图16.1.1和图16.1.2入手引入勾股定理.
2、课前热身
观看图16.1.1和图16.1.2,数一数三块面积之间的关系,体验勾股定理的内涵.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由观察课本中图16.1.1和图16.1.2入手得出勾股定理;通过在图16.1.3中动手操作证实勾股定理;通过对本课本第50页例1的探索求解巩固勾股定理.
(2)四边互动
互动1:
师:你们能数出图16.1.1中三块面积P、Q、R的数值吗?数数看.
生:根据图形进行操作.
由此得出: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师生共同归纳: ,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互动2:
师:你们能数出图16.1.2中三块面积P、Q、R的数值吗?数数看.
生:根据图形进行操作.
由此得出: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师生共同归纳, ,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互动3:
师:由上述操作你发现了一般规律了吗?
生:略
明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例题教学:例1:如图,将长为5.41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2.16米,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端B的距离AB.(精确到0.01米)
师:你会用勾股定理解这道题吗?试试看.
生:操作后相互交流.
明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注:在实际问题中往往需要求取近似值.
解:略.
4、达标反馈
(1)在直角△ABC中,∠C=,a=3,b=4,则c值是 ,理由是
(2)在直角△ABC中,∠B=,a=3,b=4,则c值是 ,理由是
(3)在△ABC中, a=3,b=4,c=5,则△ABC是
5、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直角三角形三边满足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注意:应用勾股定理时应特别注意哪个角是直角.
(2)方法归纳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合作、合理猜想等体验吸取知识.
6、实践活动:利用勾股数确定直角的方法在测量中的应用,如测量河宽时可用勾股数确定直角,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16.1勾股定理1.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投影幕
图
14.1.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