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表格式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表格式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19 21:5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六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练习题
课题 第5课时 比的应用(2)
内容 教科书第75页“试一试”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 2.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按比分配问题的能力。 3.了解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比的意义或分数的意义解决有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给出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按比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按比分配解决问题,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呢?老师来考考大家。做一下这道题吧! 出示: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80个,其中篮球与足球的个数比是1∶3,买来多少个篮球,多少个足球? 课堂预设:学生能够运用算术法、分数乘法或方程法解答此题,可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来描述和分析问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已知总量和比求各部分量的解题方法已经掌握得很好了,那么知道其中一些量能否求出另外的量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的应用。(板书:比的应用(2))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已知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 教师:调制巧克力奶,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淘气有巧克力440 g,都用来调巧克力奶。他要准备多少克奶?先自己思考,试着画图分析题意,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表示在巧克力奶中,巧克力占2份,奶占9份。根据巧克力有440 g,占巧克力奶的2份,可以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9份是多少,就是要准备多少克奶。列式为:440÷2=220(g),220×9=1980(g)。 学生2:我用的是另一种方法。由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可知,如果把奶的质量看作单位“1”,那么巧克力的质量是奶的,已知巧克力的质量是440 g,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就可以求出要准备多少克奶。列式为:440÷=1980(g)。 教师:两位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一种是转化成整数乘除法计算,另一种是用分数除法解答,这两种方法都非常棒! 2.已知部分量求总量。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笑笑的问题。试着自己解答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1: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表明2份巧克力能调制出(2+9)份巧克力奶,已知巧克力有280 g,可以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能调制出多少克巧克力奶。列式为:440÷2=220(g),140×(2+9)=1540(g)。 学生2: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表明巧克力奶一共有(2+9)份。巧克力有280 g,占巧克力奶的,是把巧克力奶的质量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可以列除法算式求出巧克力奶的质量。列式为440÷=1540(g)。 课堂小结: 教师:想一想,说一说,已知各部分量的比和其中一个部分量,求另一个部分量(或总量)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1:可以根据比的意义解答。先用已知的部分量除以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用乘法求出其他量。 学生2:也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看这部分量相当于另一部分量(或总量)的多少,把另一部分量看作单位“1”,用除法计算。 三、当堂训练 1.出示教科书P75~76“练一练”第3题(1)。 (1)画图分析。 (2)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板演。 2.出示教科书P75~76“练一练”第3题(2)。 (1)画图分析。 (2)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板演。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按比分配,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复习旧知,激发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先放手让学生解答,再交流发现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纠正,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即可,不要求语言很规范。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75~76页“练一练”4题、5题、8题。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2) 方法一:根据比的意义解答。 方法二: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先用练习的形式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又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在学生独立解答时,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解题的方法,而是把解答过程放手交给学生,鼓励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去解答,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等目标。我则把着力点放在新旧知识联系,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引导上,揭示联系与区别,从而实现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