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级下学期第二次水平测试合格考
地理科试题
本试卷共5页,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当地政府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制定火电、风能、太阳能等多能源互补优化调度发电方案,着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 与太阳能相比,风能的优势是
A. 可再生 B. 清洁、无污染 C. 分布广 D. 昼夜更替影响小
2. 内蒙古自治区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有利于当地
①解决交通拥堵 ②充分利用资源 ③减轻环境污染 ④减少气象灾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图1为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图。读图,回答3~4题:
图1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南风 D.西南风
4.不考虑地面状况,图中风速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 下列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是
A. 消费水平 B. 资源数量 C. 科技发展水平 D. 对外开放程度
广东顺德制造业发达,近年来,该地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建设全国一流的机器人教育、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 顺德制造业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A. 水热资源丰富 B. 土地租金较低 C. 高素质人才多 D. 邻近港澳地区
7. 顺德实施“机器代人”战略,有利于促进当地
A. 产业工人增加 B. 矿产资源开发 C. 文化遗产保护 D. 产业技术升级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回答8~9题:
8.“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9.“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图2为洋流流经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模式图,虚线①②代表洋流。据图可知
图2
A. ①是位于南半球的寒流 B. ②是位于南半球的暖流
C. ①是位于北半球的暖流 D. ②是位于北半球的寒流
堰塞湖是指由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10.堰塞湖形成前后的短时间内,堰塞湖大坝以下附近河段基本不变的是
A. 流速 B. 流量 C. 水位 D. 水温
11. 监测堰塞湖面积动态变化,最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5G通信技术
12. 当前,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持续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首要因素是
A. 经济 B. 交通 C. 气候 D. 文化
13. 下列企业与其布局的主导因素相匹配的是
A. 汽车制造厂——原料 B. 家具制造厂——技术
C. 电子装配厂一一劳动力 D. 水产品加工厂——市场
14. 传统房屋建筑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华北平原一一四合院一一挡风保暖
B. 黄土高原——窑洞——通风透气
C. 西双版纳——吊脚楼——防潮避虫
D. 江南水乡——斜顶房屋——便于排水
循环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途径之一。图3是某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
图3
15. 下列省份中,最适宜采用该循环农业模式的是
A. 黑龙江省 B. 青海省 C. 广东省 D. 陕西省
16. 循环农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改善乡村环境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城镇发展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 ③④ D. ②③④
某研究发现,1970-2016年期间,位于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山冰川面积减少了约854km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9题。
17. 此期间冈底斯山冰川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区域气温升高 B. 地质灾害频发 C. 太阳辐射减少 D. 植被覆盖增加
18. 冰川面积减少引起了周边自然景观一系列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差异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周期性
19. 图4为珠穆朗玛峰的大角峰景观图,形成该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来自
A. 陨石 B. 风力 C. 海浪 D. 冰川
图4
20.广东盛产菠萝荔枝,山东盛产苹果等水果。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 )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两小题均为必考题。
21.(22分)图5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也是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图5
(1) 图示黄河河道A、B两处,春季先解冻的是 处,原因是 。(4分)
(2)C地至D地沿线景观依次为 、草原和荒漠,引起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4分)
(3) 图示地区两种农业类型的交错带与长城的走向大体一致,指出长城南、北侧对应的主要农业类型,并分析形成此分布状况的原因。(6分)
(4)近年来,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分析当地治理荒漠化可能采取的有效措施。(8分)
22.(18分)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的重点发展战略区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4)题。
材料一:2018年10月24日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条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中段建有长为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图6)。
图6
(1) 港珠澳大桥中段建成海底沉管隧道,主要目的是 。(2分)
(2) 影响港珠澳大桥通行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 等。(4分)
(3) 澳门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填海造陆”,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4分)
(4)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与香港相比,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优势?(8分)
三水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级下学期第二次水平测试合格考
地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D 【解析】风能和太阳能均具有分布广、可再生、清洁等特点,但太阳能只有白天才有,风能是全天候的。故选D。
2.C 【解析】内蒙古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既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又减轻了环境的污染。故选C。
3.A 4.B 第6题,近地面风向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判断图中甲地的风向是西北风。第7题,不考虑地面状况,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图中乙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
5.A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与当地的资源、技术水平和开放程度成正相关,而与当地的消费水平成负相关。因此选A。
6.A 【解析】自然因素对制造业的影响相对较弱,故选A。
7.D 【解析】 “机器代人”会减少人工的使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带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故选D。
8.A 9.D 第13题,美国中西部大草原由于过度开垦、放牧,产生“黑风暴”现象,是植被遭破坏产生的,选A正确。第14题,我国北方气候相对干旱,水资源不足,若过度开垦可导致“黑风暴”现象;主要启示有退耕还林还牧,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等。选D正确。
10.C 【解析】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知,图2中,左图表示北半球,右图表示南半球。①处等温线向较高纬度方向凸,②处等温线向较低纬度方向凸,因此可判定①为暖流,②为寒流。故选C。
11.D 【解析】堰塞湖大坝将原来的河道堵塞,因此大坝下面附近的河段流量、水位和流速均会变小,但水温变化不大。故选D。
12.B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位置和高度的测量;通过遥感图片,可了解物体形状、面积等的变化。因此选B。
13.A 【解析】当前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差异。珠三角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的人口流入。故选A。
13.C 【解析】目前,洗车制造厂多为市场导向型,家具厂为市场或原料导向型,电子装配厂为劳动力导向型,水产品加工厂为原料导向型。故选C。
14.B 【解析】黄土高原的窑洞是当地利用黄土深厚、垂直节理等特点,在土层中直接挖掘建造而成的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但窑洞只有一面(门的一侧)与外界相通,因此通风透气的效果较差。故选B。
15.C 【解析】从图中的甘蔗种植、渔业、沼气等信息可经推断,该农业模式适合在南方地区施行。故选C。
16.A 【解析】该农业模式利用农作物秸杆、牲畜的粪便等为原料,生产沼气作为能源,同时发展多种经营,因此可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但因为主要在农村才能开展,因此对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故选A。
17.A 【解析】冰川面积的变化与气温有关,当气温上升是,冰川融化量增大,面积变小。故选A。
18.C 【解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选C。
19.D 【解析】角峰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结合图中所示为珠穆朗玛峰,山顶有大面积冰川分布。故选D。
20.B 不同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往往由气候决定,广东与山东分别为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热量不同,故分别盛产热带和温带水果。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2分)
(1)A(2分) 纬度相对低,升温相对快(2分)
(2)森林(2分) 水分(2分)
(3)长城以南以种植业(耕作业)为主,长城以北以畜牧业为主(2分)
原因:长城以南为季风区,水热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2分)长城以北属非季风区,气候相对干旱,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2分)
(4)退耕还林还草(牧);植树种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控制载畜量,合理放牧;人工种植草场等。(满点2分,答对四点得满分8分)
22.(18分)
(1)便于船只航行(2分)
(2)台风(2分)暴雨(或风暴潮)(2分)
(3)利: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美化海岸线,改善海岸景观。(每点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2分)
弊: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生活;改变海岸地形,影响船只航行;影响城市排水,易造成城市内涝;加剧海洋环境污染等。(每点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2分)
(4)劳动力相对丰富且廉价;土地面积广;地价相对低;大陆市场广;大陆经济腹地广;陆上交通更发达。(每点2分,答对四点得满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