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自我评估(B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才几年不见,他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帅小伙了。
B.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C.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呐喊》《朝花夕拾》《热风》等。
B. 古人说话讲究谦敬色彩,如“久仰”一词是用于初次见面问候的敬辞。
C.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诗经》合称为“四书”。
D. 泰戈尔是印度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3.名著阅读。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书最初命名为《旧事重提》,顾名思义,它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
B. 本书十篇文章按时间排序,是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和心路历程的记录。
C. 书中记叙了作者两次重要选择:一是离家到矿路学堂读书,一是出国到日本留学。
D. 本书从儿童视角表现了温情与童趣,从成人视角表达了对现实的讽刺与批判。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没有文字的种群也有童谣。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进入21世纪,由于电子文化的挤占,童谣变得越来越少,大多数孩子只能在照片里寻找自己的童年。
①所以说“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一点儿也不为过
②这也是其在儿童间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③童谣音韵和谐,形式简短,读来朗朗上口
④每一段童谣都带给人们美好的回忆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②①③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C. 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二、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6.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古诗鉴赏
阅读策略 古诗文名句 出处
读意象 诗歌通过似沙的雪和① ,营造出凄清意境。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看背景 写此诗时,长安未被收复。 ③ ,应傍战场开。 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赏动词 “思”写出对友人的思念。 ⑤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⑥《 》
7.理解性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8.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1)说明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及寓意。
答:
(2)为这则公益广告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答: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
“你有多少钱 ”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 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字)
答:
(2).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外在表现往往能反映心理状态。文章第段爸爸接过那个男孩手中的钱时说:“你的钱正好够。”请你想象一下,此时文中的爸爸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 请以第一人称表述。
答:
(3).语言赏析。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段画线句。
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
答:
结合语境,仔细揣摩第段画线句,回答问题。
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如果要强调“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改变了看人的眼光,你认为第段画线句的朗读重音和停顿应该放在“ ”这个字上,整句话的朗读语速应该是 的。
(4).文中父亲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触。
答: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父亲的车灯
管秋实
①凌晨,外面还一片漆黑,客厅就传出窸窸窣窣的穿衣声。那是父亲又在套他那身“装备”,一副承受了不知多少风雪的护膝,一只因日晒雨淋而斑驳不堪的头盔。几分钟后,打开车灯,奔赴数十里外的学校——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
②曾经,我以为父亲如那辆摩托车的车灯,两道光柱直刺暗夜,而我,只需轻轻一抬腿,踏上平坦大道。这个想法一直伴随了我好多年。
③经过父亲的悉心指导,我考入了县城最好的学校。家离学校很远,如果住校;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窘迫的家境更不允许。父亲四下打听,便与亲戚商定,暂时借住。
④学校与住处一南一北,仍然有一段不短的路程,怎么办?父亲略一思索,我送你!”从此,每天早晨,送我上学,然后自己赶往学校上课,风雨无阻【甲】。
⑤班级有些同学家境殷实,汽车接送都是“标配”,“四轮子”风不透雨不漏,父亲的摩托车则灰头土脸。【乙】渐渐地,每当跨上父亲的摩托车,为何别的同学条件优越,而我找个住处都难,而我只有一身校服;为何同学家的车灯那么明亮,而父亲的车灯却如此昏暗……【丙】
⑥终于,压抑爆发了。那天,父亲的摩托车车灯坏了,一不小心,我们父子连人带车摔在路边的田野里。我一爬起来就冲着父亲大吼,心中的那股怨气一下子喷涌而出。【丁】父亲一声不吭,满手的泥巴,默默地抹掉粘在脸上的草叶,走上来拍去我身上的泥土。
⑦借着远处微弱的路灯光,我瞥见父亲身上穿了多年的棉袄被划出一道新口子,内囊翻了出来,黄里透黑。眼前的一幕像一根针扎在我的心头,我羞愧、懊悔、自责。我凭什么与同学攀比吃穿?我有什么资格抱怨自己的家人能力有限?而我又为何不能像父亲那样去奋斗?
⑧这一摔,倒下的是躯体,站直了的却是精神。
⑨从那时起,我学习的内驱力与日俱增,那摔坏的车灯在鞭策我奋力前行。期中考试后,我作了发言:“我的父亲是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每天坚持用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接送、奔波,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路。”台下,故意地咳嗽几声。
⑩会后,我前所未有地拥抱了一下父亲,并催促说:“爸,赶快把摩托车的车灯修好吧!”
父亲说:“不需要修了,你已经在心里装上了一盏更亮的灯!”
(选自《意林》,有删改)
(1)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我茫然、埋怨、嫉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品味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和要求简要作答。
①我一爬起来就冲着父亲大吼,心中的那股怨气一下子喷涌而出。(赏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②眼前的一幕像一根针扎在我的心头,我羞愧、懊悔、自责。(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 第⑧段单独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5) 请简要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1.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半命题作文,先给题目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使题目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中间。(2)以记叙为主,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3)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4)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中约数之间不需要用顿号停顿。
B项中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的句号要放在引号内。
D项中“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是对前面“我们”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C.《诗经》不是四书之一,而是五经之一。故选C。
3.【答案】C
【解析】C. 两次重要选择:一是留学日本,一是弃医从文。故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阅读全文可知,此段讲述的是童谣与童年的关系,可将①④进行捆绑,又因空前“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句式可知,第一空应为句式相同的④“每一段童谣都带给人们美好的回忆”;故第二空为①;根据②中的“这”是代词,不能作为开头句,所以应放在③后,故顺序为④①③②;故选B。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
A项,缺宾语,在“自我保护”后加上“的意识”。
B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改为: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的成绩的多少。
C项,“下降”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故选D。
6.【答案】①如霜的月光
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③遥怜故园菊
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⑥李白
【解析】略
7.【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解析】略
8.【答案】(1)创意一:用汉字来构图,既用其形,更用其意。 创意二:全部采用中国元素来构图(徽式墙、月阳门、园林窗、水墨丹青风景画),使画面充满中国味道。 寓意:整幅图表达的是文明的中国更美丽,倡导人们讲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2)示例:文明之窗(文明之美)
【解析】略
9.【答案】(1)贫穷的小男孩为兄弟挑选圣诞礼物,爸爸友好地接待了他,并让小男孩以27美分的价格买了一架价值3.98美元的玩具飞机。
(2).示例:小男孩家境贫穷,却想着给兄弟买圣诞礼物,这孩子的爱心实在令人感动。我不能让男孩失望,但是我也不能把玩具施舍给他,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那么就说钱正好够吧。
(3).通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中的爸爸对小男孩的友好、亲切。表现了爸爸的善良和无私的爱心。
只 慢
(4).示例:我懂得了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友爱对待他人。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比如清洁工、建筑工人等,要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同时还要照顾到他们的自尊心。(若有其他想法,酌情给分)
【解析】略
10.【答案】【小题1】C
【小题2】
①“一……就”、“一下子”表现“我”怒气爆发的速度之快、埋怨,表达了“我”内心的怨恨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反省时羞愧、自责之情。
【小题3】
承上启下
承接了上文“我”和父亲摔倒的情节,引出下文“我”奋力前行的内容。
【小题4】
①勤劳俭朴:他每天清晨套上“装备”,骑着老旧的摩托车。棉袄穿了多年,黄里透黑。
②疼爱子女:悉心教导“我”学习,每天早晨帮“我”裹严实;“我”冲他发火时。
③执著坚韧:每天早晨,风雨无阻送“我”上学。
【小题5】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设置悬念;③交代文章主要内容:父亲围绕车灯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父亲的品格如车灯般明亮。
【解析】1.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句衔接。根据前后文的语意、思想情感来判断。
根据“渐渐地,每当跨上父亲的摩托车。我开始抱怨”表现了“我”心理的变化过程、埋怨,承接了前文“我”心理的变化,压抑爆发了”。据此回答即可。
故选C。
2.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从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角度着手分析,“一……就”,突出了“心中的那股怨气”爆发的速度之快,内心极度的怨恨之情。
②从修辞角度着手分析。这个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瞥见父亲破旧棉袄的内囊的棉花已结成块,内心的刺痛、懊恼,对父亲充满了心疼。
3.
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
“这一摔,倒下的是躯体”承接了前文“那天,天黑路滑;“站直了的却是精神”引出了后文“从那时起,那摔坏的车灯在鞭策我奋力前行……”的情节,第⑧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我”奋力前行的内容。
4.
本题考查人物评价。
根据“凌晨,外面还一片漆黑。那是父亲又在套他那身‘装备 ,一副承受了不知多少风雪的护膝。几分钟后,打开车灯,内囊翻了出来,黄里透黑”这些描写可以概括出父亲“勤劳俭朴”的特点,“我”考入了县城最好的学校“每天早晨,送我上学,风雨无阻”可以概括出疼爱子女,执著坚韧。
5.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通常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行文线索。
“父亲的车灯”这个题目引发读者的思考,设置悬念。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车灯”展开的。“车灯”的“两道光柱直刺暗夜”,“车灯”启发“我”像父亲那样去奋斗。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1.【答案】例文:
那一次,我真震撼
烟花再美,终究不过刹那的繁华,却不知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为此沉迷,因为有一种美叫震撼,那一次,我被震撼了……
我家种植着蝴蝶兰、水仙、长春藤等,也可以算是一个小型植物园了。妈妈爱花,所以也成就了这番景况,植物园里的花儿每天都能得到充分的滋养,可是唯一不协调的就是阳台的角落了,因常年露在外面风吹雨打的,花盆上都有些许青苔,也就是这些青苔簇拥着一株不算大的仙人球,却也就是这一株仙人球在某天的早上给了我一个大大的震撼。
“快快快,快过来看……”妈妈在一大清早就亮出她的好嗓子,于是我拖了拖鞋,睡眼惺忪地磨蹭到事发地点——那个一直被忽略的阳台。我揉揉眼睛,辛苦地睁开眼皮,一抹纯白倒映在我眼前,天啊,我这是看到了什么?在层层绿色中脱颖而出的花朵,长长的骨朵,花瓣一片叠着一片,层层绚烂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劈不出那样的匀称,花中间透着一派鹅黄色的天真。我顿时睡意全无,就在我觉得不可思议之时,妈妈开口道:“没想道,仙人球也会开花,这么多年了我还没见过呢!”妈妈的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惊讶与喜悦。是啊,它自我记事起就一直在这阳台上生存了,也不知道经历多少个春夏秋冬。
“本来合计着想扔掉的,现在看着挺好的。”妈妈的话再次在我耳边响起,“扔掉”,是啊,前几天还听妈妈说没花盆养花了,于是我就想到了它,就想和妈妈说可以用这株仙人球的花盆。现在想来,既感到惭愧又有点庆幸,这么震撼人心的花,也许以后也看不到几回吧!
我不免缓缓蹲身,指尖碰到花瓣冰凉的触感,柔柔的、软软的,原来仙人球是可以开花的,或许在于它的酝酿,又或许是因为它的不甘……但震撼我的还是默默的绽放。
之后,仙人球的花儿凋谢了,的确,美好的东西都是短暂的,但留给我的还是那一次深深的震撼。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那一次”特指一次。限定了发生的事件是一次。题目中的“真”是“很”“十分”的意思,是程度副词,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令人记忆犹新的。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人印象深刻,刻骨铭心。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自己因为那一次发生的事件而触发的心理感受。横线上最好填入形容词,尤其是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一般来说补你最熟悉、认为最有趣、最有教益的内容,如“快乐”“激动”“惊讶”“愤怒”“愧疚”“开心”“失望”“感动”“后悔”“失落”等都可以,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作文。这就是要求我们去写事,选取值得回忆的“那一次”。如果选定了某件事,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选材方面最好能启发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写事离不开写人。因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除了记叙、猫写,恰当地运用抒情、议论,可以使主题更加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作文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二,构思示例。创作本文,需从生活中取材,选材贵在真实,写出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事使你感到快乐,有多少事使你感到苦恼,又有多少事使你感到尴尬,而每件事又发生在一瞬间,又有多少令你难忘的……打开记忆的闸门,选取生命中难忘的“那一次”。①写学习上一次成功或者失败的往事,表现喜悦或者失落等心理。②写生活中的真事,如父母的深爱、朋友的关心、陌生人的帮助,或者做过的好事、受过的委屈等,渲染感动、快乐或者沮丧等心情。③写自己成长过程中获得的进步、遭遇的挫折,抒发积极向上的心态或者不肯认输的决心,等等。
第三,题目参考。那一次,我真感动;那一次,我真开心;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尴尬;那一次,我真幸运;等等。
第四,文体选择。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那一次”发生的事件应是本文写作的重点。要以记事为主,就要注意记叙的六要素,有重点地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注意开头、结尾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扣住题目。叙述中,要适当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自己的心理感受是表现的主旨,可以采用心理描写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注意要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写作时要文笔生动,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将故事和人物展现出来,使文章的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所写文章中,应有一段抒情文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