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唱歌 《小孔雀,告诉你》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唱歌 《小孔雀,告诉你》教案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5-20 09: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孔雀,告诉你》教案设计
学科名称:音乐 教材:《小学音乐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课时:一课时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
一、课程标准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小孔雀,告诉你》这首歌曲,能够感受并表现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爱学习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材分析
《小孔雀,告诉你》是一首一段体、羽调式、2/4拍的歌曲。歌曲采用傣族民间音乐的音调,通过小孔雀的音乐形象,表现了小朋友爱学习的精神。歌曲由三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第一乐句旋律由主音开始,采用五度跳进,确定了歌曲欢快的情绪。第二乐句旋律平缓,节奏排列与第一乐句相似。第三乐句旋律反复在“”“”“”三个音之间跳进,凸显了傣族音乐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生对于孔雀这一动物形象也比较熟悉,容易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节奏感和打击乐器演奏能力,能够完成歌曲的节奏练习和伴奏任务。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小孔雀,告诉你》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范唱和节奏练习,感受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感受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编创歌词和伴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爱学习的精神,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学习《小孔雀,告诉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小孔雀,告诉你》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
1. 学生需要通过节奏练习和伴奏任务,感受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感受能力。
六、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通过创设孔雀舞动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具准备
音乐教材《小学音乐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伴奏音乐
打击乐器,如手鼓、碰铃等,用于节奏练习和伴奏任务
教案过程
一、课程导入
温故导入
1. 播放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引导学生回忆。
2. 老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是关于什么主题的?它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 学生分享上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4. 引出今天的新课题《小孔雀,告诉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情景导入
1. 展示孔雀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孔雀的特点。
2. 老师提问:孔雀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想到哪些形容词来描述孔雀?
3. 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孔雀的印象。
4. 引出歌曲《小孔雀,告诉你》,并说明歌曲的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孔雀形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学习新歌曲营造氛围。
二、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初步感受音乐
1. 播放《小孔雀,告诉你》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老师引导学生听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 学生跟随音乐轻轻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
>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的音乐感受,让学生对新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发声练习
1.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如“啦”、“咪”等音阶练习。
2. 学生模仿老师的发声,注意声音的稳定性和音准。
3. 老师及时给予学生发声的反馈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发声练习,帮助学生调整声音状态,为歌曲的演唱做好准备。
故事导入,创设情景
1. 老师讲述关于小孔雀的故事,创设学习歌曲的情境。
2. 学生聆听故事,思考小孔雀的特点和歌曲之间的关系。
3.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背景和主题,增强学习动机。
完整学习歌曲
1. 感受音乐
(1) 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细致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跟随音乐轻轻哼唱,尝试把握歌曲的旋律线。
2. 学习歌词
(1) 老师逐句教唱歌词,强调歌词的节奏和吐字。
(2) 学生跟读歌词,注意歌词的押韵和节奏。
3. 学习歌曲
(1) 结合歌词和旋律,老师引导学生完整演唱。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分步骤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自由创作
1. 分组、分角色演绎歌曲
(1) 学生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分组讨论如何演绎歌曲。
(2) 学生自由加入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
2. 创作新歌词
(1)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创作新的歌词。
(2)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歌曲主题相关联的新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老师总结,下课
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表现技巧。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下继续练习和探索。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
1、 书面作业
1. 学生抄写《小孔雀,告诉你》的歌词,注意歌词的节奏和押韵。
口头作业
1. 学生在家长或朋友面前表演《小孔雀,告诉你》,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动作配合。
四、板书设计
1. 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孔雀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用表格形式列出歌曲的结构,如三个乐句的划分。
3. 用线条和箭头表示歌曲旋律的走向和变化。
4. 标注歌曲的节奏型,如拍手、拍腿等动作的提示。
5. 用图示展示歌曲的情感变化,如欢快、平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