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自我评估(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自我评估(A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0 11: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自我评估(A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嘹亮(liáo) 徘徊(huái) 吝啬(sè) 咄咄逼人(duó)
B. 莅临(lì) 贮蓄(chǔ) 菜畦(qí) 混为一谈(hùn)
C. 侍弄(shì) 烘托(hōnɡ) 窠巢(kē) 人迹罕至(hǎn)
D. 棱镜(línɡ) 狭隘(ài) 黄晕(yūn) 花团锦簇(cù)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 “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 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 “学习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一句中“学习”属于动词,“简单”属于形容词,“事情”属于名词。
D. 高见、高就、高朋都属于敬辞。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诫子书》作者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B. 《济南的冬天》《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分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印度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C. 《植树的牧羊人》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实写了牧羊人的故事。
D.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撰写的纪念性文章,全文是按叙—论—颂的顺序展开的。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默写。
(1)诸葛亮《诫子书》一文中有两句话的意思常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
(3) ,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5.一位同学用成语给自己“画像”:突出的优点——知错必改;明显的缺点——粗枝大叶; 待人接物——与人为善;理想——品学兼优。请你也用成语给自己“画像”,让大家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不得照搬上面那位同学使用过的成语)
突出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显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人接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6.七年级(2)班举行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在活动开始前,老师让你在黑板上写上一句简洁凝练的主题语来营造活动氛围。(不超过15字)
主题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新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请你为这个咨询室起一个阳光、有活力、有朝气的名字。
心理咨询室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纪念白求恩(节选)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 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 写出这段文字的论证思路。
(3) 本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对比的双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既有正面介绍,又有侧面介绍。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其中①②⑦⑩是议论性语句,其余为叙述性语句。
D.“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5) 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
(6)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在《植树的牧羊人》中,“我”走进阿尔卑斯山,见证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创造的人间奇迹,看到了他身上闪烁着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在父亲的指点下克服了恐惧,一步一步地走下了悬崖,收获了人生宝贵的经验。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一场旅行、一种尝试或者一次活动,让你看到了生活中非凡的意义。
请以“不虚此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套作;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师生姓名和考生姓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选项A有误,“咄咄逼人”的“咄”应读作“duō”。
选项B有误,“贮蓄”的“贮”应读作“zhù”。
选项C正确。
选项D有误,“棱镜”的“棱”应读作“lénɡ”,“黄晕”的“晕”应读作“yùn”。
故选C。
2.【答案】C
【解析】“学习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一句中“学习”作句子的主语,属于名词。
3.【答案】C
【解析】C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而非“实写了牧羊人的故事”。
4.【答案】(1)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解析】略
5.【答案】示例: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侠肝义胆、持之以恒等
丢三落四、志大才疏、自作多情、优柔寡断等
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彬彬有礼、以诚相待等
桃李满天下, 救死扶伤、保家卫国等
【解析】略
6.【答案】(1)示例: 除烦恼, 满载着七彩梦走进青春。 清理烦恼, 快乐成长。 抛弃烦恼, 我阳光, 我快乐。
(2)示例:快乐驿站 青春加油站 心灵快车站
(3)多参加户外活动, 如登山、散步……;听听音乐, 稳定情绪, 消除烦恼;和父母交流, 倾诉你的心声;多做一些事情, 不要让自己空闲下来。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主题语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紧扣活动主题,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拟写出能够营造活动氛围的主题语即可。如:清除烦恼,满载着七彩梦走进青春;清理烦恼,快乐成长;抛弃烦恼,我阳光,我快乐等。
(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拟写的名字符合“心理咨询室”的特点,语言简洁,有积极意义即可。如:快乐驿站;青春加油站;心灵快车站等。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针对同桌的特点来劝说,内容具体,切实可行即可。如: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登山等;听听音乐,稳定情绪,消除烦躁;和父母交流,倾诉你的心声;多做一些事情,不要让自己空闲下来等。
7.【答案】【小题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小题2】文段首先指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提出向他的这种精神学习。然后把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对比,突出其精神高大及学习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正面与侧面介绍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他的精神感人至深并号召大家学习这种精神。
【小题3】对比的双方是“白求恩”和“不少的人”。对比使是非更加明显,使论证更加鲜明深刻,更有利地证明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小题4】A
【小题5】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小题6】原句好,原句用双重否定句,语气更强烈,给人印象更鲜明、更深刻。
【解析】1. 本题考查段落中心句。本段中心句是第一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2.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文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首先指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提出向他的这种精神学习。然后③④⑤⑥⑦段把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对比,突出其精神高大及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通过正面与侧面介绍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他的精神感人至深并号召大家学习这种精神。
3. 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运用。结合“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可知,对比的双方是“白求恩”和“不少的人”。运用对比,一方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批评了党内一些不好的现象;同时,通过对比,使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精神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4. 本题考查对文本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掌握。
A.有误,正确层次划分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故选A。
5.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分析。角度不同,三种称呼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的。“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可知,“白求恩”这个称呼是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的话;由“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可知,“白求恩医生”这个称呼主要是从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的病人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的角度称呼;由“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可知,“白求恩同志”从共产党员的角度来说。三种称呼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6. 本题考查句式赏析。双重否定句起的作用往往都是加强语气,强调肯定的意味。文中的画线句就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强调了每一个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如果换成陈述句,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8.【答案】略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