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课题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班级
九一
教材
内容
分析
本课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铁的冶炼原理以及工业炼铁,是本课时的重点。教材除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外,主要是通过实验,说明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引入,以例题的方式介绍了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也即本课时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这样,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
目
标
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及其主要成分;
2.掌握金属铁的冶炼原理及相关计算;
3.让学生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4.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以及工业炼铁的原理;
2.让学生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难点
1.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以及工业炼铁的原理;
2.让学生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个课题的学习,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常见金属的了解,这就使得学生对本课只是有了一定的基础,教材先以矿石的图片导入教师顺势引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这一教学重点,再加上实验视频和工业炼铁的视频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就必须要考虑杂质的问题。在有关杂质的计算时先讲解纯净物、混合物以及纯度之间的关系,再与以前的化学计算联系起来就容易的多了,估计这个地方学生在计算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
课前
准备
导学案(含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
策略
1.由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借助视频,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炼铁原理。
媒体
设计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活动
活动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馈
及评价
活动
1
课前预习反馈。
展示教学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认真熟悉
明确任务
通过本活动明确了自己的任务
活动
2
由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自学课本
幻灯片展示,巡回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
相互讨论
听写化学式
活动
3
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原理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认真观察,结合
课本,独立思考
掌握反应
原理
活动
4
播放一氧化碳还原
氧化铁的实验视频
关注学生,
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
带着问题,
认真观看视频
通过学生的表情判断理解掌握情况
活动
5
自主学习,加深理解
教师巡视,
了解学生的解答思路
学生完成练习,
回答并展示,
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活动
6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加深理解
教师巡视指导,
深入小组中,师生互动
?
学生小组交流后进行总结,你问我答,共同评价
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发表观点
活动
7
知识点拨
讲解焦炭的两个作用;
为什么先通气,后加热;
结束后为什么先停止加热
后停止通气
完成学案上的题目,并进行展示点评
结合CO是可燃性气体进性分析
活动
8
跟踪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并随机指导学生思考
完成题目,进行口答展示,评价
通过练习对知识的运用进行巩固
活动
9
理解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展示幻灯片以让学生理解纯净物、混合物以及纯度之间的关系
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学案上完成例题
理解学会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活动10
多角度思维,另辟蹊径
教师从侧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可以自己思考,
也可以合作探究,
个人展示评价
学生明白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考虑
两名同学板演,检查理解掌握情况
活动11
变式训练,
加深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
并随机指导学生思考
两名同学板演,
其他同学独立完成
学生评价,
集体提升
活动12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或者还存在哪些疑惑?
学生进行发言,
也可以补充
进一步反思总结
活动13
达标检测
教师进行点评解析
?限时完成,
展示回答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深理解巩固
(下页附《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导学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课程标准】
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及其主要成分。
2.让学生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金属铁的冶炼原理及相关计算。
【学习重点】
1、金属铁的冶炼及反应原理。
2、化学方程式中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课前预习】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 、 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大多数以 形式存在。人类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 。
2、工业炼铁的原料是 ,设备是 。炼铁的原理是 。
3、请把下列金属矿石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赤铁矿 磁铁矿 菱铁矿 铝土矿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课本P15——P16的内容,结合实验室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独立总结炼铁的相关知识。
【自主完成】
(1)实验现象是① ② ;
反应方程式: 。
(2)装置B部分的作用是
A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小组合作】
1、如何验证有铁生成?
2、实验时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知识点拨】
1、炼铁高炉中焦炭的作用是 、 ;石灰石的作用是 。发生的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
2、实验开始时为什么先通CO,后加热?实验结束后为什么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CO ?
【跟踪练习】
1、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
A、铁 B、铝 C、镁 D、银
2、常见的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请你选出一种不适合用来炼铁的矿石, 理由是: 。
3、某钢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焦炭[A] [B] 铁
(1)请写出上面方括号中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A B
(2)写出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
有关生产实际中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
独辟蹊径:看谁能用其它方法来解答本题。
【知识小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质量关系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质量分数
混合物质量=纯净物质量÷质量分数
变式训练:
1、要炼出1600t含铁98%的生铁,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木已成舟 C. 聚沙成塔 D. 百炼成钢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当红棕色粉末变黑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 B.工业上炼铁的设备是电炉 C.纯铁比生铁质地坚硬
D.高碳钢比生铁含碳质量分数高,所以坚硬
3、炼铁的原料是 ( )
①焦炭 ②生石灰 ③石灰石 ④空气 ⑤铁矿石 ⑥一氧化碳
A.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
4、有1吨含Fe2O3 80%赤铁矿,可炼成含杂质2%的生铁多少吨?(结果保留2位小数)
【课后提升】
1、不能用来还原氧化铁的是( )
A .焦炭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氢气
2、关于一氧化碳冶炼铁的反应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铁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一氧化碳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D.氢气可以代替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中的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800℃,得到一种外观类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
4、冶炼2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3O4 90%的磁铁矿的质量是多少?
评测练习
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木已成舟 C. 聚沙成塔 D. 百炼成钢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当红棕色粉末变黑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
B.工业上炼铁的设备是电炉
C.纯铁比生铁质地坚硬
D.高碳钢比生铁含碳质量分数高,所以坚硬
3、炼铁的原料是 ( )
①焦炭 ②生石灰 ③石灰石 ④空气 ⑤铁矿石 ⑥一氧化碳
A.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
4、有1吨含Fe2O3 80%赤铁矿,可炼成含杂质2%的生铁多少吨?(结果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