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案+课件+检测(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案+课件+检测(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1-29 17:17:42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学习利用对比法设计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探究和合作的快乐,增强探究的欲望,养成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和善于合作的品质,并不断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重点
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学习利用对比法设计实验。
难点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学习利用对比法设计实验。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仪器药品
8支试管、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干电池、火柴、镁条、锌粒、铝片、硬铝片、铁片、铁丝、铁粉、铜片、铜丝、黄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演示文稿
PPT
其他资源
导学案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导课
出示PPT展示实验目标
本单元,我们一起研究了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一定很想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学到的理论知识,今天我们就上一节实验活动课——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观看、理解
交代本课学习目标和任务,有利于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顺利达成目标和完成任务。




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问
思考、回答
为学生实验扫清知识障碍,使学生顺利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
金属物理性质:下发导学案,设计实验方案,并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思考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下发报告,巡视指导学生进行物理性质实验方案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注意事项
小组针对金属物理性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总结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巩固金属物理性质
交流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注意事项
教师点拨
1.金属导电性可以分别用铁丝和铜丝进行,学生不但亲身感知金属能导电,还能亲历不同金属的导电性不同
2. 实验中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学生展示:
1.设计的实验方案
2.可能想到的实验注意事项,(想不到,教师补充)用金属单质进行实验要注意将金属打磨光。
保证实验安全和实验现象清楚易于观察,使实验能很好验证理论,从而保证学生乐于进行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探究
巡视指导学生安全完成实验,并观察记录好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研究实验出现的异常现象。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小结
针对金属物理性质实验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结论,板书
汇报金属物理性质实验验证情况、实验现象、结论以及需要注意的实验注意事项学生也可以补充自己通过实验产生的新想法和发现的问题。
完善学生实验中的不足,使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有更清晰的理解并为下一步进行化学性质研究做铺垫
突破建议:根据生活经验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的金属制品很多,建议开放性教学,除了教师准备的几种金属材料外,可以让每个实验小组带几种金属制品。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仪器、方案来完成对金属物理性质的探究。
金属化学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并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思考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巡视指导学生进行金属化学性质实验方案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注意事项
小组针对金属化学性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总结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着重学习对比实验设计,并进一步巩固金属化学性质
交流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注意事项
1.比较铁、铜、银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方案的设计可总结其规律为:氢前金属用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氢后金属用金属和盐溶液。方案很多,若学生提不出,教师补充,但条件所限今天只能进行部分方案的验证,有兴趣以后到实验室进行。
2. 药品用量要少,节约药品,实验现象更明显,环境污染小。
3.实验中用酸、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1.设计的实验方案
2.可能想到的实验注意事项,(想不到,教师补充)设计对比实验需要注意控制变量:酸的种类、浓度和用量;金属的种类、形状、质量;反应温度等
3. 铁、铜、银活动性强弱方案:铁、银和硫酸铜溶液;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和铜;盐酸、铁、铜、银、硝酸银溶液;盐酸、铁、铜、银、硫酸铜溶液
保证实验安全和实验现象清楚易于观察,使实验能很好验证理论,从而保证学生乐于进行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探究
巡视指导学生安全完成实验,并观察记录好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研究实验出现的异常现象。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小结
主要针对金属化学性质实验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结论,板书
汇报金属化学性质实验验证情况、实验现象、结论以及需要注意的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也可以补充自己通过实验产生的新想法和发现的问题。
进一步理解金属化学性质,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为以后的实验活动课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课堂练习
见导学案呈现的实验报告
巡视指导答疑
整理并记录交流结果,学生独立整理记录
将语言表达提升为书面表达,强化知识
课堂小结
表扬方案设计和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有合作精神的学生
激励学生勇于参与,积极合作
课后作业
进一步整理完成导学案的实验报告和课后思考题
独立完成作业
巩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提升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知道在金属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材料的性,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2.学习利用对比或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探究和合作的快乐,增强探究的欲望,养成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和善于合作的品质,并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实验用品:
试管、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干电池、火柴、镁条、锌粒、铝片、硬铝片、铁片、铁丝、铁粉、铜片、铜丝、黄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颜色和光泽
观察实验台上提供的各种不同金属,并完成下表




颜色
光泽
在上述观察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各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想法?

2)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硬度
①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操作: 现象: 结论:
②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操作: 现象: 结论:
③比较铝片和硬铝片的硬度,操作: 现象: 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有关金属硬度的一般规律是:
3)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①导电性: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课后思考:
通过上述实验可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金属还有哪些物理性质,列举具体应用实例: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现象: ,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2)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其中1份不同金属等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猜想产生气体是 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3)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你的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课后思考:
通过上述实验可总结出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具体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13张PPT。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知道在金属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材料的性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2.学习利用对比或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探究和合作的快乐,增强探究的欲望,养成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和善于合作的品质,并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
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 【实验步骤】
1. 金属的物理性质
(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银白银白银白紫红Cu > Al黄铜> Cu(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延展性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铜片表面变黑(2)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缓慢反应,有极少量气泡产生没有明显变化很快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迅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问题与交流】
铁是银白色金属。在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问题?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铁粉:灰黑色
铁片:银白色因为铁粉比较细,光学原因造成漫反射,有很少的光可以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铁粉显黑色。(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铁>铜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产生铜>银结论:铁>铜>银课堂小结
1、金属材料包含金属和合金两大类;金属材料共同的物理性质:具有 ;是 和 的良导体;绝大多数金属呈 色;除 外,常温下是固体;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2、合金与纯金属比较一般强度和硬度 ,熔点 ,抗腐蚀性 ,合金一般属于 物;3、金属的化学性质:
(1)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举例: 。
(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2)能与酸(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
规律:
金属+酸(稀盐酸、稀硫酸)→ 氢气
(3)能与金属乙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规律:金属甲+金属乙化合物的溶液→ 金属乙(活动性:甲>乙)
举例: 。
(古代湿法冶铜)除去铜粉中混有铁粉的方法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加足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浅绿色粉末全部变为红色,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Fe+ 2HCl = FeCl2+H2↑Fe + CuSO4 =FeSO4+Cu学以致用感悟与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都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