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5-20 08:2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春江花月夜”,属于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课程将围绕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曲子,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已经学习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音高、节奏、音色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 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等,对传统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3.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对《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更好地理解曲子的意境。
4.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音乐欣赏的方法,能够运用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学生将能够:
1. 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理解《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文化理解能力。
3. 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国传统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4. 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表达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学习,通过这首曲子,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具体重点包括:
(1)掌握《春江花月夜》的旋律特点,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韵律等。
(2)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式结构,包括主题的展开、变奏、高潮等。
(3)学会欣赏和分析《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风格,如江南水乡的意境、古典诗词的韵味等。
(4)了解古筝这件乐器的特点,如音色、演奏技巧等。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理解和演奏技巧的掌握。具体难点包括:
(1)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起伏和节奏韵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反复听赏和练习来提高。
(2)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曲式结构的理解不够清晰,需要通过讲解和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风格的理解不够到位,需要通过讲解和分析来提高。
(4)学生对古筝这件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的了解不够充分,需要通过示范和练习来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节课使用的是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其中包括了《春江花月夜》的乐谱和相关音乐知识。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春江花月夜》。例如,准备一张描绘江南水乡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曲子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曲子所传达的意境。
3. 实验器材:本节课将涉及到古筝的演奏和练习,因此需要准备一些古筝乐器。确保古筝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练习和演奏。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例如,将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课堂互动性。
5. 音乐软件:准备一些音乐软件,如音乐播放器、音乐编辑器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音乐播放和音乐编辑的教学。
6. 教学工具:准备一些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等,以便进行教学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春江花月夜》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春江花月夜》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春江花月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春江花月夜》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春江花月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春江花月夜》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春江花月夜》的旋律特点、曲式结构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春江花月夜》的重点,强调演奏技巧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春江花月夜》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春江花月夜》音乐的演奏,提高实践能力。
在《春江花月夜》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春江花月夜》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春江花月夜》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春江花月夜》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春江花月夜》内容相关的古筝乐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春江花月夜》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春江花月夜》内容,强调《春江花月夜》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春江花月夜》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阅读《春江花月夜》的诗文原版,理解其诗意和意境。
(2)阅读关于古筝的乐器介绍和演奏技巧,深入了解古筝这件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3)阅读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了解这首曲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阅读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其他经典作品,如《二泉映月》、《梁祝》等,拓宽对传统音乐的认识。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春江花月夜》的演奏视频和音频资料,进行自主欣赏和学习。
(2)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古筝乐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3)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其他经典作品,进行自主欣赏和学习。
(4)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知识和理论,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春江花月夜》的旋律特点:这首曲子的旋律起伏、节奏韵律等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②《春江花月夜》的曲式结构:这首曲子的主题展开、变奏、高潮等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③《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风格:这首曲子的江南水乡意境、古典诗词韵味等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④古筝这件乐器的特点:古筝的音色、演奏技巧等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板书设计:
1.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特点:旋律起伏、节奏韵律。
2. 《春江花月夜》的曲式结构:主题展开、变奏、高潮。
3. 《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风格:江南水乡意境、古典诗词韵味。
4. 古筝这件乐器的特点:音色、演奏技巧。
八、课后作业 1. 根据课堂所学,请简要描述《春江花月夜》的旋律特点。
2. 请简要分析《春江花月夜》的曲式结构。
3. 请简要描述《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风格。
4. 请简要介绍古筝这件乐器的特点。
5. 根据课堂所学,请尝试演奏《春江花月夜》的部分旋律。
示例题型及答案:
1. 答案:《春江花月夜》的旋律特点是旋律起伏、节奏韵律等。
2. 答案:《春江花月夜》的曲式结构包括主题展开、变奏、高潮等。
3. 答案:《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风格是江南水乡意境、古典诗词韵味等。
4. 答案:古筝这件乐器的特点是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等。
5.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尝试演奏《春江花月夜》的部分旋律,可以先从简单的旋律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