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杵歌》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杵歌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杵歌》。杵歌是一种以杵击节、边歌边舞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于我国西藏地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并通过欣赏和学唱藏族民歌《青藏高原》,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欣赏藏族民歌《青藏高原》,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
3. 学唱《青藏高原》,掌握藏族民歌的特点。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藏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2. 让学生掌握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欣赏和学唱藏族民歌《青藏高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力。
4. 培养学生对藏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符号,如五线谱、音符、节奏等。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民族音乐和舞蹈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实践和互动来学习,注重参与感和体验感。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此外,藏族民歌《青藏高原》的音调和旋律可能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通过多次练习来熟悉。同时,学生可能对藏族文化了解不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如通过分组练习、示范和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藏族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视频播放设备、舞蹈道具(如杵等)。
2. 课程平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教材、教学PPT。
3. 信息化资源:藏族民歌《青藏高原》的音频、视频资料,藏族文化介绍的相关资料。
4. 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组练习、互动讨论、学生展示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写200字,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杵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对藏族音乐和舞蹈了解多少?”(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藏族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概念。杵歌是藏族民间舞蹈的一种,通过杵击节、边歌边舞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和庆祝节日。它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藏族民歌《青藏高原》的旋律和歌词,以及它如何表达了藏族人民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藏族民歌的旋律和歌词,以及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藏族音乐和舞蹈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舞蹈动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写400字,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藏族音乐和舞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写200字,用时5分钟)
内容: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藏族音乐的认知。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 藏族音乐文化:介绍藏族音乐的历史、种类、特点和代表作品,如藏族民歌、藏戏、藏族器乐等。
2. 藏族舞蹈文化:介绍藏族舞蹈的种类、特点和代表作品,如锅庄舞、弦子舞、热巴舞等。
3. 藏族文化背景:介绍藏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藏族文化的内涵。
4. 藏族艺术作品欣赏:提供藏族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的图片和介绍,让学生欣赏和了解藏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5. 藏族语言文字:介绍藏族的文字和语言特点,让学生了解藏语的基本知识。
二、拓展建议
1. 学习藏族音乐:建议学生通过网络资源、音乐软件等途径,学习藏族民歌和藏戏,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习藏族舞蹈:建议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教程、参加舞蹈培训班等方式,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3. 了解藏族文化:建议学生阅读有关藏族文化的书籍、文章,参加文化讲座和展览,深入了解藏族文化。
4. 欣赏藏族艺术作品:建议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欣赏藏族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5. 学习藏语:建议学生通过学习藏语教材、参加藏语课程等方式,学习藏语的基础知识和日常用语。
教学反思与改进
今天我在课堂上讲授了《杵歌》这一章节,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部分学生似乎对这个问题不太感兴趣,可能是因为问题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太相关。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考虑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详细解释了杵歌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但部分学生在理解上仍然存在困难。我意识到在讲解重点难点时,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安排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但部分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沉默寡言,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杵歌的概念和应用,但部分学生似乎对这部分内容不太重视。我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认识到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
内容逻辑关系
①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是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以及藏族民歌《青藏高原》的特点。
② 板书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杵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藏族民歌《青藏高原》的特点、藏族文化的介绍。
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板书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例如,在介绍杵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时,可以用图示或简笔画来展示;在介绍藏族民歌《青藏高原》的特点时,可以用关键词或短语来概括。
重点题型整理
1. 题目:请简述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答案:藏族民间舞蹈“杵歌”的基本动作包括:脚跟、脚掌、膝盖的协调运动,以及手部的动作,如手臂的摆动和手腕的转动。节奏通常为2/4拍,以杵击节的方式进行。
2. 题目:请分析藏族民歌《青藏高原》的旋律特点。
答案:《青藏高原》的旋律特点包括:旋律高亢、悠扬,具有明显的藏族民歌风格。旋律中包含跳跃和下滑的音阶,表现出藏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3. 题目:请阐述藏族文化的特点及其对藏族音乐和舞蹈的影响。
答案:藏族文化的特点包括:信仰佛教、注重家庭和社区、尊重自然和生态等。这些特点对藏族音乐和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藏族民歌中常常包含对佛教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藏族舞蹈则通过动作和节奏表现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热情。
4. 题目:请举例说明藏族舞蹈中的“锅庄舞”的特点。
答案:锅庄舞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点包括:舞蹈动作简单易学,节奏明快,通常伴随藏族民歌进行。锅庄舞通常在节日和庆典中表演,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和互动性,表现了藏族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
5. 题目:请简述藏族绘画的特点及其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藏族绘画的特点包括: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构图严谨。藏族绘画在藏族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艺术形式。藏族绘画通常用于绘制唐卡、壁画和佛教经文,具有很强的宗教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