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一上必修一第五单元 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一上必修一第五单元 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9 15:56:20

文档简介

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
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标要求内容,为高一所有学生必修课。
教学背景
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关于前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话题众说纷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设计中,注意了从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大国崛起》俄罗斯部分的几个片段和历史图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以历史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在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基础上,采用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教师分析为主,并辅之以师生的交互讨论,通过多种探究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和理解十月革命条件的成熟、彼得格勒起义的概况、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有关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状况的材料,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教学工具:多媒体
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第九集 风云新途(俄罗斯下)
(解说词: 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这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 强国。从彼得大帝改革开始,历经230多年的努力,俄罗斯民族终于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武力,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课标要求,学生朗读,教师解读课标要求。
学习活动:学生朗读课标要求。
教学过程
一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材料和问题:“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试概括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括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教学活动:教师点拨---俄国帝国主义的特征与革命有何关系?
二、十月革命的经过
教学活动:播放图片资料和视频《世界历史》,(解说词:1917年俄历2月,俄国处于动荡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夺走了俄国数百万生命,土地荒芜、粮食奇缺、物价飞涨,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沙皇专制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工人们掀起了罢工浪潮,沙皇命令军队向示威群众射击,激起了更大的反抗浪潮,罢工转为武装起义。起义席卷全圣彼得堡,大批军队也参加了起义。3月12日,起义士兵和工人群众逮捕了沙皇大臣和将军,释放了政治犯。3月15日,俄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传位给他的弟弟米哈伊尔,但是米哈伊尔也宣布隐退,统治俄国长达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终于寿终正寝。)
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二月革命的特点
教学活动:播放视频电影《列宁在十月》片段:车间工人武装与临时政府官员对峙场景
教学活动:教师点拨---两个政权有何特点?
教学活动: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第九集 风云新途(俄罗斯下)
(解说词: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当时,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信仰者都认同: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领导的自下而上的革命,应该首先在工业基础发达的英国、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轫,工业基础薄弱的俄罗斯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深刻了解俄国现实的列宁则认为: “如果沙皇制度由于有了13万贵族,这些在自己的地区、各自行使警察权的封建领主,便能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靠拥有13万忠诚的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
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当时很多人认为继续参战是合理的选择。对此,你如何认识?说明理由。
教学活动:播放视频《世界历史》,(解说词:临时联合政府执行的仍然是反对人民的政策:对内,临时政府反对解决土地问题,通令调动军队,镇压农民夺取地主的土地;在工业方面,极力扶持资产阶级垄断势力,成立保护工业委员会,私营铁路委员会等组织,要求冻结工资、拒绝任何形式的监督;对外加强对协约国的依赖,以换取他们政治经济方面的支持。5月31日,临时联合政府向英法发出照会,宣布将坚定不移地忠于盟国的共同事业。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引起人民的极大愤慨。列宁指出:只有工人农民夺取政权,才能解决战争问题、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问题。
6月18日,圣彼堡举行有50万人参加的大规模游行,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从四面八方涌向安葬二月革命烈士的马尔索广场,人群海洋的上空飘扬数千面红旗和标语。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群众打出的标语口号是: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监督生产和组织生产万岁!莫斯科、基辅等其他城市也相继爆发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7月4日,圣彼得堡再次爆发了工人、士兵的示威游行,示威群众达到50多万。此刻,把持苏维埃领导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完全站在临时政府一边,做出决定禁止示威游行,并同意临时政府从前线调回军队镇压群众运动。下午2点,士官生、哥萨克向游行群众开枪射击,造成400余人伤亡。随后,临时政府宣布圣彼得堡戒严,没收了工人武装,解除了参加游行团队的武装。布尔什维克党《真理报》被查封,列宁等党的领导人被迫转入地下。至此,临时政府完全掌握了政权,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领导的苏维埃成了它的附庸,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
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教学活动:播放视频《世界历史》,(解说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研究员 吴恩远)“十月革命是由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所决定的:第一,它是俄国现代化进程的、面临的各种矛盾爆发的必然反映,当时俄国的国情是,一方面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它的工业产值已经居于世界第五位、欧洲第四位,但另一方面,腐朽、专制的沙皇制度阻碍了俄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沙皇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点,民族矛盾、社会矛盾、阶级矛盾都到了一个十分尖锐的地步,俄国社会面临着革命的境地,资产阶级二月革命爆发就是证明;第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虽然它推翻了腐朽的沙皇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政者顽固的代表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没有可能,也不愿意解决俄国社会面临的和平、土地、面包三大问题,激起了群众的不满,因此,必然爆发新一轮的社会主义革命。”)
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列宁在十月革命中 的贡献
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你认为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活动: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第九集 风云新途(俄罗斯下)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俄共中央主席 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久加诺夫:   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几对矛盾的解决
【评测练习】
1、《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B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
2、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B
3、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答案】B
4、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答案】A
5、简要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思路:分析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和国际环境,归纳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矛盾,认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答案:客观条件: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具有帝国主义的特征,但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第三,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式的发展,同时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主观条件: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第三,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在上述客观和主观条件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6、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它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1)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各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2)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五四爱国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3)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予了很大帮助。
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暴力夺取政权,中国的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自发地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在南昌起义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课件18张PPT。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 程 标 准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
历史意义。俄国帝国主义的特征与革命有何关系?1、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发展使工人队伍壮大,这极大地有利于革命。2、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有利于革命的到来。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一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试概括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具备革命发展的物质基础。2、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阻碍社会进步,对西欧资本有极大依赖性。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有哪几对矛盾? 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 1、沙皇专制、农奴制残余同人民的矛盾
2、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3、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4、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矛盾。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2、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3、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并进行了正确的领导①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力量壮大②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③成熟的革命理论诞生 (列宁主义)二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街头场景二、十月革命的经过尼古拉二世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首脑的克伦斯基检阅军队 俄国临时政府,是俄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政府,成立于1917年3月2日。内阁几次改组,先由立宪民主党人李沃夫任总理,后由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任总理。临时政府倒行逆施: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企图消灭与之并存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二月革命的特点②二月革命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带有一定自发性。③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其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主导地位。①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两种政权并存“一个是主要的、真正的、实际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政府,即‘临时政府’;
另一个是补充的、附加的、‘监督性的’政府,即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它没有掌握国家政权机关。但是它直接依靠显然是绝大多数掌握武装的工人和士兵。”
——列宁看待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两个政权有何特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权无力
工兵苏维埃:有力无权关键时刻,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革命 《四月提纲》 指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争取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认识:表明无产阶级运动早期斗争中对资产阶级政权抱有一定幻想;
随后俄国在一战中节节败退,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武装斗争时机已经成熟。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当时很多人认为继续参战是合理的选择。对此,你如何认识?说明理由。 认识:继续参战是错误的选择。
因为①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②这场战争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③资产阶级坚持战争的真正目的是进行对外侵略和掠夺,对内借机转移视线、消灭革命力量这是由它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所以应该退出战争,实现和平,进一步致力于社会改革,解决“土地”和“面包”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七月事件临时政府的倒行逆施:
对内:
1.反对解决土地问题,镇压农民夺取地主的土地
2.镇压革命工人和士兵,制造“七月流血”事件
对外:继续参加一战,以换取协约国的支持 “七月流血”事件表明:无产阶级和平夺取争取已经不可能,必须采用武装斗争才能取得革命最终的胜利。二、十月革命的经过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四月提纲继续战争七月事件十月革命你觉得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自发斗争布尔什维克“面包、停止战争”建立社会主义没有《四月提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沙皇统治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继续参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退出一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列宁在十月革命中 的贡献①提出《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方向。
②七月事件后,领导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③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④领导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为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建立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你认为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
启示: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2)对俄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对人类历史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3)对世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几对矛盾的解决 1、沙皇专制、农奴制残余同人民的矛盾
2、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3、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矛盾
4、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