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0 13: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春秋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体现出(  )
A.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B.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C.王权与神权相互影响 D.内外服制度的推广
2.《诗经》载:“诸侯不命于天子,则不成为国君。”诸侯成为“国君”的前提是得到和接受天子的册命,表示对天子的臣服。由此看出,当时的这种礼制(  )
A.维护了宗法等级秩序
B.强化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改变了原有继承方式
D.导致了诸侯间的攻伐不已
3.商周时期国人对待国家大事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如果在位的人没有能力,或者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国人就有权力将他赶下台。这突出说明了商周时期 (  )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
B.君主没有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
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4.下表是春秋时期“县”的相关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  )
记载 出处
桓公曰:“定民之居若何 ”管子对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 左丘明《国语·齐语》
则当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顾炎武《日知录》
A.周天子专制权威得以削弱
B.诸侯国的冲突缓和
C.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形成
D.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题组2 秦朝的政治制度
5.廷议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上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
A.有效协调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体现了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品格
C.有效限制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D.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6.考古发掘出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有事必须书面请假,不许口头请假或别人代请。政令文件必须按规定及时传达。据此判断,秦朝(  )
A.郡县制已全面推行 B.政务运行效率较高
C.法律体系完善详密 D.基层行政管理精细
7.某史学家曾评论道:“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辖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这里强调的是(  )
A.郡国并行制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
B.三公九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秦朝的思想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D.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时代潮流
题组3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8.东汉时,裁罢(郡)都尉,其职并入太守。原来作为监察区划的州,逐渐演化为郡之上的行政单位,州刺史内掌民政,外统兵马。这一举措(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完善了地方管理制度
C.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9.《唐六典》规定,尚书令“掌总领百官”,下辖六部,每部之下又下辖四个司,形成六部二十四司体制,“凡庶务皆会而决之”。这表明唐朝(  )
A.监察规制初步完善 B.国家地方机构臃肿
C.行政效率比较低下 D.中枢行政井然有序
10.据统计,春秋战国时,236名君主中异常退位68人(28.8%),平均在位时间18.42年。秦至清348位皇帝中异常退位的皇帝高达155位(44.5%),平均在位时间只有12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血缘宗法关系利于社会稳定
B.官僚体制的社会治理效能有限
C.最高统治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D.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1.下表为商周时期的赐贝情况。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  )
主持者 场合 对象
商王 祭祖、宴飨等 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
周天子 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 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
A.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B.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
C.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
D.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
12.郡县制之下,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如柳宗元所说:“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这表明郡县制的实行(  )
A.减少了吏治腐败的发生
B.彰显了秦律的赏罚分明
C.提高了官员的行政能力
D.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
13.在西汉王朝创建过程中,军功阶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朝廷的重用。下图为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的比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王国问题得到缓解
B.君主集权体制得到强化
C.外戚宦官势力扩张
D.通过尊崇儒术抑制武将权力
14.1655年,顺天府巡按贪赃枉法,顺治帝将其正法,并反复告诫称“遣尔等往巡直省,朕即倚为耳目手足……”;此后,山西巡按又被弹劾贪赃;顺治帝去世后,巡按制度被废止。这一制度变化,反映了清初(  )
A.朝廷加强了吏治整顿的力度
B.监察与行政间相互制衡
C.中央集权强弱决定制度存废
D.地方治理不断做出调适
C组学科素养创新
15.“文书御天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书政治”的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文书种类增加,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云:“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论衡》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材料二 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公文文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有关。元代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直接下达地方,到清代开始制度化。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奏折”,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说明秦汉时期文书种类增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以后文书政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秦汉以来古代公文文种变迁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体现了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也就是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故选B项;宗法制的基础是血亲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排除A项;“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这些内容并非神权,排除C项;内外服制度是商代的制度,排除D项。
2.A 解析 诸侯要成为“国君”,必须经过天子册封,体现出天子与诸侯之间是君臣关系,因此当时的这种礼制维护了宗法等级秩序,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是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继承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与天子之间关系,不涉及诸侯间的关系,排除D项。
3.A 解析 国人有权更换君主,体现的是早期原始民主传统,A项正确;当时君主掌握着国家权力,排除B项;C项夸大“社会舆论”的作用,排除;在奴隶制社会,人民群众不可能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体,排除D项。
4.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在其征服的地区设置县,并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说明当时县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贵族统治,D项正确;周天子在先秦时期并未建立起专制权威,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的冲突并未缓和,排除B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C项。
5.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参加廷议的官员类型比较多,有利于综合各方意见解决问题,进而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故选D项;廷议是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是皇帝与百官的协调机制,未体现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皇帝与大臣们的集会议事不能说明士大夫的品格,排除B项;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体现了君主专制,排除C项。
6.D 解析 书面请假制度和政令文件按规定传达制度都是秦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反映秦朝基层行政管理精细,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郡县制,排除A项;B项未体现“必须书面请假”的信息,排除;《睡虎地秦墓竹简》只反映了秦朝的部分法律,仅凭此不能断定法律体系完善详密,排除C项。
7.D 解析 从“以一政府而辖制方数千里之中国”可知,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顺应了历史潮流,D项正确;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制,而非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的政治体制,而不是思想控制,排除C项。
8.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州刺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C项正确;地方权力上升,不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地方管理制度发生变革,不等于完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经济繁荣的表现,排除D项。
9.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唐朝,尚书令总领百官,六部二十四司分工负责,中枢行政井然有序,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监察制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地方机构信息,不能体现国家地方机构臃肿,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唐朝中枢的结构,没有提到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排除C项。
10.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君权越强大、权力集中在一人之手,就越容易遭到篡夺,D项正确;皇权的争夺常发生于血缘宗族内部,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稳定,排除A项;材料比较分析的是最高统治者在先秦与封建社会两个时期异常退位的情况,而非官僚体制,排除B项;最高统治权的争夺并非一直都存在,更不能说明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排除C项。
11.D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商朝到周朝,赐贝仪式的场合由“祭祖、宴飨等”到更具政治性的场合;对象从“多为陪同王臣”到“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可见在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度下,等级更加严格,周天子的权威有所加强,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D项正确;先秦时期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贝的货币实用功能的变化,而是强调赐贝的流程和仪式的变化,排除B项;周朝时礼乐制度才形成,排除C项。
12.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郡县制下,官员要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有利于集权政治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郡县制下的腐败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郡县制对集权政治的作用,未体现秦律的有关内容,排除B项;郡县制的实行,与提高官员行政能力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
13.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的比例在逐渐地下降,说明军功阶层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即君主集权体制得到强化,B项正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使王国问题得到缓解,材料未体现“推恩令”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军功阶层担任官职的情况,没有体现外戚和宦官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尊崇儒术的信息,排除D项。
14.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顺治帝时期因巡按贪污,顺治帝将其处置并告诫其他省的巡按,力求规范对巡按的管理,后因巡按依旧出现贪污问题,顺治帝去世后巡按制度被废止,说明清初在地方治理方面不断做出调适,D项正确;加强吏治整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清代监察与行政间并不存在制衡关系,排除B项;中央集权的强弱并不是决定制度存废的唯一因素,排除C项。
15.参考答案 (1)特点:主要是王命文书;种类、数量有限;没有形成体系。
成因:分封制的实行;周王与诸侯关系较为松散,诸侯有自治权。
背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2)趋势:文书制度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文种体系日益庞大,种类增多;皇帝对文书的控制越发严密。
因素: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程度;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等级制度的严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