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江苏版新教材生物学高考第一轮
阶段检测练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届南京学情调研,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的核心元素是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和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糖原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肌肉中,是动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
D.血红蛋白参与血液中O2的运输,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中有镁
2.(2024届南京六校联合体期中,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均会形成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B.RNA的多样性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必定导致蛋白质功能的丧失
D.蛋白质与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都是各自的单体
3.(2024届扬州中学月考,7)实验中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等都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和内表皮细胞都可用于探究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B.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以备重复使用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制作装片
D.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4.(2024届镇江句容三中、海安实验中学联考,5)端粒酶是一种含有RNA序列的核糖核蛋白,可利用自身RNA中的一段重复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内没有端粒,也不存在RNA-蛋白质复合体
B.端粒酶能够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表现出逆转录酶活性
C.端粒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若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端粒酶的表达,可延缓细胞衰老
5.(2024届连云港教学质量调研一,3)某些植物细胞吸收蔗糖是利用H+浓度梯度推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H+和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B.图中H+出细胞时,转运蛋白构象不会发生改变
C.提高细胞外的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增加
D.图中消耗ATP的质子泵既是载体,又具有酶的作用
6.(2024届江浙高中发展共同体联考,4)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含叶绿素的细胞才能进行过程①和③
B.过程③④发生的场所分别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过程①中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
D.有机物中的氢主要转移到NADH中,再经电子传递链氧化产生ATP
7.(2024届镇江丹阳期初,9)已知小麦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0 ℃,科学家研究小麦30 ℃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25 ℃条件下研究时,cd段位置会上移,a点会上移
B.b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左移动
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光合色素的量有关
8.(2024届淮安五校联盟学情调查,3)人体红细胞的生成过程大致为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样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最终形成幼红细胞,幼红细胞排出细胞核变成网红织细胞,之后细胞器丧失分化为成熟的红细胞。衰老红细胞的细胞质Ca2+浓度增加,激活Ca2+敏感性K+通道、翻转酶、钙蛋白酶及其他蛋白水解酶等,进而相关分子发生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红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幼红细胞和网红织细胞的分化程度和遗传物质均不同
B.成熟的红细胞可不断增殖更新,从而保障机体氧气供应
C.衰老红细胞内的多种酶活性降低,有氧呼吸速率减慢
D.成熟的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二、多项选择题
9.(2023徐州考前训练,17)黑藻是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可作为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优质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选取黑藻叶片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B.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黑藻叶绿体中的色素
C.可用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作参照物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D.用黑藻的根观察有丝分裂时,解离和压片都有助于细胞分散
10.(2024届苏州常熟中学抽测,15)如图为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需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B.线粒体中生成的ATP向细胞质基质运送,需要与细胞质基质中的ADP进行互换
C.NADH和FADH2分解产生的e-在线粒体内膜上经电子传递链最终传递给O2生成水
D.三羧酸循环只能以丙酮酸为底物,分解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到线粒体外
三、非选择题
11.(2023苏州三模,20)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该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如图1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示的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应位于叶绿体的 (结构)上。ATP和NADPH在光合作用中的共同作用是 。
(2)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 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通过AOX的作用,将大部分能量以 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
(3)目前尚未发现在植物细胞的表面或质膜上存在ATP合酶,表明eATP来源于 中产生的iATP。据图判断,eATP最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判断依据是 。
(4)为探究eATP对植物光系统反应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以野生型(WT)拟南芥和eATP受体缺失突变体(dorn-1)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利用交替呼吸抑制剂(SHAM)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2分析,在WT叶片中,SHAM处理能够引起实际光系统反应效率 ,对WT叶片添加外源ATP可 SHAM所导致的影响;而在dorn-1叶片中,SHAM处理以及添加外源ATP对植物实际光系统反应效率的影响 。
②以上结果表明,eATP可通过受体DORN1对 引起的植物光系统反应效率下降进行调控。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抗胁迫调节机制中呼吸链以及eATP的作用提供依据。
阶段检测练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届南京学情调研,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的核心元素是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和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糖原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肌肉中,是动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
D.血红蛋白参与血液中O2的运输,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中有镁
答案 C
2.(2024届南京六校联合体期中,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均会形成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B.RNA的多样性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必定导致蛋白质功能的丧失
D.蛋白质与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都是各自的单体
答案 A
3.(2024届扬州中学月考,7)实验中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等都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和内表皮细胞都可用于探究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B.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以备重复使用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制作装片
D.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 B
4.(2024届镇江句容三中、海安实验中学联考,5)端粒酶是一种含有RNA序列的核糖核蛋白,可利用自身RNA中的一段重复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内没有端粒,也不存在RNA-蛋白质复合体
B.端粒酶能够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表现出逆转录酶活性
C.端粒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若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端粒酶的表达,可延缓细胞衰老
答案 B
5.(2024届连云港教学质量调研一,3)某些植物细胞吸收蔗糖是利用H+浓度梯度推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H+和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B.图中H+出细胞时,转运蛋白构象不会发生改变
C.提高细胞外的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增加
D.图中消耗ATP的质子泵既是载体,又具有酶的作用
答案 D
6.(2024届江浙高中发展共同体联考,4)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含叶绿素的细胞才能进行过程①和③
B.过程③④发生的场所分别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过程①中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
D.有机物中的氢主要转移到NADH中,再经电子传递链氧化产生ATP
答案 B
7.(2024届镇江丹阳期初,9)已知小麦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0 ℃,科学家研究小麦30 ℃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25 ℃条件下研究时,cd段位置会上移,a点会上移
B.b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左移动
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光合色素的量有关
答案 C
8.(2024届淮安五校联盟学情调查,3)人体红细胞的生成过程大致为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样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最终形成幼红细胞,幼红细胞排出细胞核变成网红织细胞,之后细胞器丧失分化为成熟的红细胞。衰老红细胞的细胞质Ca2+浓度增加,激活Ca2+敏感性K+通道、翻转酶、钙蛋白酶及其他蛋白水解酶等,进而相关分子发生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红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幼红细胞和网红织细胞的分化程度和遗传物质均不同
B.成熟的红细胞可不断增殖更新,从而保障机体氧气供应
C.衰老红细胞内的多种酶活性降低,有氧呼吸速率减慢
D.成熟的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
9.(2023徐州考前训练,17)黑藻是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可作为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优质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选取黑藻叶片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B.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黑藻叶绿体中的色素
C.可用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作参照物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D.用黑藻的根观察有丝分裂时,解离和压片都有助于细胞分散
答案 ACD
10.(2024届苏州常熟中学抽测,15)如图为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需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B.线粒体中生成的ATP向细胞质基质运送,需要与细胞质基质中的ADP进行互换
C.NADH和FADH2分解产生的e-在线粒体内膜上经电子传递链最终传递给O2生成水
D.三羧酸循环只能以丙酮酸为底物,分解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到线粒体外
答案 BC
三、非选择题
11.(2023苏州三模,20)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该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如图1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示的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应位于叶绿体的 (结构)上。ATP和NADPH在光合作用中的共同作用是 。
(2)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 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通过AOX的作用,将大部分能量以 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
(3)目前尚未发现在植物细胞的表面或质膜上存在ATP合酶,表明eATP来源于 中产生的iATP。据图判断,eATP最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判断依据是 。
(4)为探究eATP对植物光系统反应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以野生型(WT)拟南芥和eATP受体缺失突变体(dorn-1)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利用交替呼吸抑制剂(SHAM)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2分析,在WT叶片中,SHAM处理能够引起实际光系统反应效率 ,对WT叶片添加外源ATP可 SHAM所导致的影响;而在dorn-1叶片中,SHAM处理以及添加外源ATP对植物实际光系统反应效率的影响 。
②以上结果表明,eATP可通过受体DORN1对 引起的植物光系统反应效率下降进行调控。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抗胁迫调节机制中呼吸链以及eATP的作用提供依据。
答案 (1)类囊体(薄)膜 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 (2)能量 热能 (3)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eATP需要与(细胞膜上的)DORN1受体结合后才能激发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4)①降低 缓解 不明显 ②交替呼吸(途径)抑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