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江苏版新教材生物学高考第一轮
专题4 酶与ATP
五年高考
考点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2021江苏,19,3分)(多选)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获取数据的方法
①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 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
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③ 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④ 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设置0 ℃、37 ℃、100 ℃三个温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2.(2019江苏,13,2分)下列关于加酶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含有酸性脂肪酶
B.用加酶洗涤剂能减少洗涤时间并节约用水
C.含纤维素酶洗涤剂可以洗涤印花棉织物
D.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相对耐高温的
3.(2023河北,1,2分)关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酶在0 ℃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B.磷酸化可能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
C.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
D.载体蛋白在转运分子时,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4.(2023浙江6月选考,7,2分)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 别 甲中溶液 (0.2 mL) 乙中 溶液 (2 mL)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0 s 50 s 100 s 150 s 200 s 250 s
Ⅰ 肝脏提 取液 H2O2 溶液 0 9.0 9.6 9.8 10.0 10.0
Ⅱ FeCl3 H2O2 溶液 0 0 0.1 0.3 0.5 0.9
Ⅲ 蒸馏水 H2O2 溶液 0 0 0 0 0.1 0.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
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C.250 s时Ⅰ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
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5.(新情境)(2023广东,1,2分)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红茶制作包括萎凋、揉捻、发酵、高温干燥等工序,其间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生成适量茶黄素是红茶风味形成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
B.发酵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C.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不会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
D.高温灭活多酚氧化酶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
6.(2023浙江1月选考,8,2分)某同学研究某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丧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过量底物后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仅丧失3%。该同学研究的因素是( )
A.温度 B.底物 C.反应时间 D.酶量
7.(2022湖南,3,2分)洗涤剂中的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此外,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
B.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不可逆的
C.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D.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8.(2022浙江1月选考,17,2分)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莓汁;而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莓可以制得糊状的草莓酱。果胶酶和盐酸催化果胶水解的不同点在于( )
A.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不同
B.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不同
C.两者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不同
D.酶催化需要最适温度,盐酸水解果胶不需要最适温度
9.(2022全国乙,4,6分)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组 ① ② ③ ④ ⑤
底物 + + + + +
RNA组分 + + - + -
蛋白质组分 + - + - +
低浓度Mg2+ + + + - -
高浓度Mg2+ - - - + +
产物 + - - +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10.(2022重庆,7,2分)植物蛋白酶M和L能使肉类蛋白质部分水解,可用于制作肉类嫩化剂。某实验小组测定并计算了两种酶在37 ℃、不同pH下的相对活性,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pH相对活性酶 3 5 7 9 11
M 0.7 1.0 1.0 1.0 0.6
L 0.5 1.0 0.5 0.2 0.1
A.在37 ℃时,两种酶的最适pH均为5
B.在37 ℃长时间放置后,两种酶的活性不变
C.从37 ℃上升至95 ℃,两种酶在pH为5时仍有较高活性
D.在37 ℃、pH为3~11时,M更适于制作肉类嫩化剂
11.(2021辽宁,6,2分)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N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色
B.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内环境
C.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
D.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
12.(2021湖北,10,2分)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 ℃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
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利于保鲜
C.冷藏时,梨细胞的自由水增多,导致各种代谢活动减缓
D.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
考点2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13.(2022浙江1月选考,3,2分)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特殊化学键)
C.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和水解
D.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14.(2021北京,1,2分)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C、H、O、N、P
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15.(2021湖南,5,2分)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16.(2020全国Ⅲ,29,10分)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来完成表格。
反应部位 (1) 叶绿体的 类囊体膜 线粒体
反应物 葡萄糖 / 丙酮酸等
反应名称 (2) 光合作用 的光反应 有氧呼吸的 部分过程
合成ATP的 能量来源 化学能 (3) 化学能
终产物 (除ATP外) 乙醇、CO2 (4) (5)
三年模拟
限时拔高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扬州、盐城、淮阴、丹阳四校4月联考,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可能是核酸
B.细胞中的许多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ATP中末端的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的趋势,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D.唾液淀粉酶空间结构的变化可能与其发挥催化作用有关
2.(2023扬州三模,5)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蛋白质、胰蛋白酶和双缩脲试剂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C.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
D.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3.(2024届常州前黄高级中学期中,6)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形成ATP,即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肌酸转移磷酸基团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上升
C.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
D.ATP和磷酸肌酸均可作为细胞代谢的能量物质
4.(2024届扬州期中,4)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能与特定的RNA结合并将其切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核酶与双缩脲试剂的颜色反应确定其化学本质
B.核酶发挥作用时有氢键的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核酶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D.与不加酶相比,加核酶组RNA降解较快,可以反映酶的高效性
5.(2024届南通如皋期中,3)下列有关人体胃蛋白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饭后提取的胃液中加入胰蛋白酶,可导致胃蛋白酶被快速催化水解
B.将胃蛋白酶(溶液)置于-20 ℃下数小时,可导致其变性失活
C.胃蛋白酶原由胃黏膜主细胞分泌,可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
D.吞服药用胃蛋白酶可用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禁用此药
6.(2023南通如皋一模,3)如图中的曲线①表示某种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淀粉酶活性
B.该淀粉酶长时间保存于80 ℃条件下,活性将会降低
C.曲线②中各个数据点的获得是在80 ℃条件下测得的
D.工业生产中该淀粉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70~80 ℃
二、多项选择题
7.(2024届常州前黄高级中学期中,1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底物与酶混合后需60 ℃水浴5 min
B.“探究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用了减法原理
C.藓类小叶比黑藻更适宜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环流,且温水处理后效果更佳
D.可通过超声破碎等方法将细胞膜破碎后得到细胞质匀浆
8.(2023苏州三模,16)多酚氧化酶分布在植物细胞质体(具有双层生物膜且有些种类含有色素的细胞器)中,能催化质体外的多酚类物质形成黑色素或其他色素,从而引起褐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质体是指分布在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B.多酚氧化酶可降低多酚类物质合成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生物膜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细胞中物质区域化分布可有效阻止褐变
D.炒茶时利用高温使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失活,有利于增加多酚类物质的含量
9.(2023南通适应考,15)细胞能在温和条件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酶和ATP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A.酶和ATP均可作为信息分子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B.酶既可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作为化学反应的底物或产物
C.ATP中的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特殊的化学键
D.ATP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细胞中的吸能反应
考法综合练
1.(新情境)(2023连云港考前模拟,14)ATPIF1作为ATP合酶的抑制剂,对细胞ATP水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作用原理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TP中的磷酸基团带负电荷相互排斥,末端磷酸基团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B.ATPIF1在细胞缺氧和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加速糖酵解从而促进细胞坏死
C.肿瘤细胞中高表达ATPIF1,有利于肿瘤细胞获得细胞增殖所需要的大量原料
D.过多的糖类和脂肪是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ATPIF1有望用于缓解这种病症
2.(2023苏州一模,17)(多选)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形成N。科研人员利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进行了铜离子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过量的N会导致土壤酸化,植物感知该种信号后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生理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铜离子浓度、温度和N质量浓度
B.应在40~60 ℃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探究脲酶的最适温度
C.N与AMTs结合导致AMTs构象改变实现物质转运
D.施用适量的N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植物缓解土壤酸化的能力
3.(2024届淮安马坝高级中学期中,16)(多选)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图2中甲、乙、丙为同一酶促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高温、低温的作用机理相似,均会使酶空间结构改变而丧失催化功能
C.通过增加底物浓度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会降低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
D.随底物浓度的增大,丙组的反应速率低于乙组,可能与丙组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有关
专题4 酶与ATP
五年高考
考点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2021江苏,19,3分)(多选)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获取数据的方法
①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 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
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③ 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④ 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设置0 ℃、37 ℃、100 ℃三个温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答案 ABC
2.(2019江苏,13,2分)下列关于加酶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含有酸性脂肪酶
B.用加酶洗涤剂能减少洗涤时间并节约用水
C.含纤维素酶洗涤剂可以洗涤印花棉织物
D.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相对耐高温的
答案 A
3.(2023河北,1,2分)关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酶在0 ℃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B.磷酸化可能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
C.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
D.载体蛋白在转运分子时,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答案 A
4.(2023浙江6月选考,7,2分)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 别 甲中溶液 (0.2 mL) 乙中 溶液 (2 mL)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0 s 50 s 100 s 150 s 200 s 250 s
Ⅰ 肝脏提 取液 H2O2 溶液 0 9.0 9.6 9.8 10.0 10.0
Ⅱ FeCl3 H2O2 溶液 0 0 0.1 0.3 0.5 0.9
Ⅲ 蒸馏水 H2O2 溶液 0 0 0 0 0.1 0.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
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C.250 s时Ⅰ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
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答案 C
5.(新情境)(2023广东,1,2分)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红茶制作包括萎凋、揉捻、发酵、高温干燥等工序,其间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生成适量茶黄素是红茶风味形成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
B.发酵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C.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不会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
D.高温灭活多酚氧化酶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
答案 C
6.(2023浙江1月选考,8,2分)某同学研究某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丧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过量底物后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仅丧失3%。该同学研究的因素是( )
A.温度 B.底物 C.反应时间 D.酶量
答案 B
7.(2022湖南,3,2分)洗涤剂中的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此外,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
B.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不可逆的
C.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D.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 B
8.(2022浙江1月选考,17,2分)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莓汁;而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莓可以制得糊状的草莓酱。果胶酶和盐酸催化果胶水解的不同点在于( )
A.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不同
B.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不同
C.两者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不同
D.酶催化需要最适温度,盐酸水解果胶不需要最适温度
答案 A
9.(2022全国乙,4,6分)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组 ① ② ③ ④ ⑤
底物 + + + + +
RNA组分 + + - + -
蛋白质组分 + - + - +
低浓度Mg2+ + + + - -
高浓度Mg2+ - - - + +
产物 + - - +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答案 C
10.(2022重庆,7,2分)植物蛋白酶M和L能使肉类蛋白质部分水解,可用于制作肉类嫩化剂。某实验小组测定并计算了两种酶在37 ℃、不同pH下的相对活性,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pH相对活性酶 3 5 7 9 11
M 0.7 1.0 1.0 1.0 0.6
L 0.5 1.0 0.5 0.2 0.1
A.在37 ℃时,两种酶的最适pH均为5
B.在37 ℃长时间放置后,两种酶的活性不变
C.从37 ℃上升至95 ℃,两种酶在pH为5时仍有较高活性
D.在37 ℃、pH为3~11时,M更适于制作肉类嫩化剂
答案 D
11.(2021辽宁,6,2分)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N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色
B.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内环境
C.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
D.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 C
12.(2021湖北,10,2分)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 ℃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
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利于保鲜
C.冷藏时,梨细胞的自由水增多,导致各种代谢活动减缓
D.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
答案 C
考点2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13.(2022浙江1月选考,3,2分)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特殊化学键)
C.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和水解
D.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答案 D
14.(2021北京,1,2分)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C、H、O、N、P
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答案 B
15.(2021湖南,5,2分)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答案 B
16.(2020全国Ⅲ,29,10分)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来完成表格。
反应部位 (1) 叶绿体的 类囊体膜 线粒体
反应物 葡萄糖 / 丙酮酸等
反应名称 (2) 光合作用 的光反应 有氧呼吸的 部分过程
合成ATP的 能量来源 化学能 (3) 化学能
终产物 (除ATP外) 乙醇、CO2 (4) (5)
答案 (1)细胞质基质 (2)无氧呼吸 (3)光能 (4)O2、NADPH (5)H2O、CO2
三年模拟
限时拔高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扬州、盐城、淮阴、丹阳四校4月联考,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可能是核酸
B.细胞中的许多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ATP中末端的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的趋势,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D.唾液淀粉酶空间结构的变化可能与其发挥催化作用有关
答案 B
2.(2023扬州三模,5)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蛋白质、胰蛋白酶和双缩脲试剂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C.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
D.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答案 C
3.(2024届常州前黄高级中学期中,6)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形成ATP,即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肌酸转移磷酸基团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上升
C.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
D.ATP和磷酸肌酸均可作为细胞代谢的能量物质
答案 B
4.(2024届扬州期中,4)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能与特定的RNA结合并将其切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核酶与双缩脲试剂的颜色反应确定其化学本质
B.核酶发挥作用时有氢键的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核酶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D.与不加酶相比,加核酶组RNA降解较快,可以反映酶的高效性
答案 B
5.(2024届南通如皋期中,3)下列有关人体胃蛋白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饭后提取的胃液中加入胰蛋白酶,可导致胃蛋白酶被快速催化水解
B.将胃蛋白酶(溶液)置于-20 ℃下数小时,可导致其变性失活
C.胃蛋白酶原由胃黏膜主细胞分泌,可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
D.吞服药用胃蛋白酶可用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禁用此药
答案 D
6.(2023南通如皋一模,3)如图中的曲线①表示某种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淀粉酶活性
B.该淀粉酶长时间保存于80 ℃条件下,活性将会降低
C.曲线②中各个数据点的获得是在80 ℃条件下测得的
D.工业生产中该淀粉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70~80 ℃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
7.(2024届常州前黄高级中学期中,1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底物与酶混合后需60 ℃水浴5 min
B.“探究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用了减法原理
C.藓类小叶比黑藻更适宜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环流,且温水处理后效果更佳
D.可通过超声破碎等方法将细胞膜破碎后得到细胞质匀浆
答案 ABC
8.(2023苏州三模,16)多酚氧化酶分布在植物细胞质体(具有双层生物膜且有些种类含有色素的细胞器)中,能催化质体外的多酚类物质形成黑色素或其他色素,从而引起褐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质体是指分布在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B.多酚氧化酶可降低多酚类物质合成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生物膜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细胞中物质区域化分布可有效阻止褐变
D.炒茶时利用高温使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失活,有利于增加多酚类物质的含量
答案 ABD
9.(2023南通适应考,15)细胞能在温和条件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酶和ATP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A.酶和ATP均可作为信息分子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B.酶既可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作为化学反应的底物或产物
C.ATP中的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特殊的化学键
D.ATP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细胞中的吸能反应
答案 BD
考法综合练
1.(新情境)(2023连云港考前模拟,14)ATPIF1作为ATP合酶的抑制剂,对细胞ATP水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作用原理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TP中的磷酸基团带负电荷相互排斥,末端磷酸基团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B.ATPIF1在细胞缺氧和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加速糖酵解从而促进细胞坏死
C.肿瘤细胞中高表达ATPIF1,有利于肿瘤细胞获得细胞增殖所需要的大量原料
D.过多的糖类和脂肪是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ATPIF1有望用于缓解这种病症
答案 B
2.(2023苏州一模,17)(多选)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形成N。科研人员利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进行了铜离子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过量的N会导致土壤酸化,植物感知该种信号后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生理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铜离子浓度、温度和N质量浓度
B.应在40~60 ℃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探究脲酶的最适温度
C.N与AMTs结合导致AMTs构象改变实现物质转运
D.施用适量的N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植物缓解土壤酸化的能力
答案 BD
3.(2024届淮安马坝高级中学期中,16)(多选)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图2中甲、乙、丙为同一酶促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高温、低温的作用机理相似,均会使酶空间结构改变而丧失催化功能
C.通过增加底物浓度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会降低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
D.随底物浓度的增大,丙组的反应速率低于乙组,可能与丙组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有关
答案 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