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苏教版(2019)生物学高考一轮基础练习-专题14体液调节过关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5】苏教版(2019)生物学高考一轮基础练习-专题14体液调节过关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20 23: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江苏版新教材生物学高考第一轮
专题14 体液调节
过关检测练1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除了被褥的厚薄等因素外,睡姿对温度的保持也有关键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不管是何种睡姿,人体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睡眠时,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来提供热量
C.寒冷环境下睡眠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适度增加
D.“蜷缩型”和“伸展型”睡姿分别有利于增加产热、增加散热
2.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实验结果推测垂体的活动可能受下丘脑控制
B.该实验说明下丘脑和垂体之间不是通过神经联系的,而是通过血液联系的
C.该动物的发育受垂体的控制
D.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3.【新情境】噻嗪类降压药一方面通过抑制Na+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减少起到降血压作用;另一方面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降血压。但该类药物能抑制胰岛素释放和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类药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B.该类药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C.该类药对血压的影响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相同
D.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会引发低血糖等症状
4.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K+进入细胞后除了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还促进包含胰岛素的囊泡的形成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此时的ATP不仅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信息分子
C.某药物可以关闭K+通道,则该药物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D.胰岛素释放后,会持续使血糖水平降低
5.糖耐量受损(IGT)是一种由正常血糖向糖尿病过渡的异常糖代谢状态,IGT人群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IGT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照组IGT人群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B.餐后适度运动可通过促进糖原的分解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C.餐后适度运动促使IGT人群餐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提前
D.IGT人群的胰岛B细胞上葡萄糖受体敏感性提高
二、多项选择题
6.胰导管细胞是胰腺中的外分泌细胞,其分泌HC的同时也分泌H+,以维持细胞内pH的稳定,胃中分泌H+的细胞具有相似的机制。狗胰导管细胞的分泌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调节机制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胰腺流出的静脉血pH较高,从胃流出的静脉血pH较低
B.图中脑作为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迷走神经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属于交感神经
C.剪断迷走神经,脚步声不能引起胰液分泌,盐酸刺激小肠仍可促进胰液分泌
D.胃酸增加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胰导管细胞中的HC分泌量减少
三、非选择题
7.【新情境】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少量饮酒后大脑皮层受到轻度抑制,使大脑抑制兴奋的功能减弱,此时人的外在表现为兴奋;大量饮酒后大脑皮层受到过度抑制而处于情绪不稳定状态,长期饮酒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及其他器官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 mL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1 000 mL的水,排出的水分相当于摄入饮料的4倍,从而导致机体脱水,其可能原因是血浆中过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    激素。尿液充盈对膀胱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引起兴奋并使人产生尿意,排尿过程中膀胱壁肌肉收缩,导致膀胱壁压力增大,兴奋增强,这种   调节机制有利于排尿过程的顺利进行。
(2)对饮酒后的人员进行测试会发现,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酒精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酗酒的人动作不协调是因为酒精麻痹了    。
(3)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有关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此时突触后膜上可实现      的信号转换。科学家用大鼠进行酒精灌胃实验,每天一次持续数周以模拟长期饮酒的影响,测量大鼠海马区谷氨酸含量,结果如图。图中实验结果表明                   。
(4)用大鼠进行实验,探究某种“解酒药”X是否具有解酒功效,请完善以下实验内容。(观察方法和指标:交管部门提供的吹气式微电脑数控酒精测试仪,显示酒精含量值。服用“解酒药”X的时间不作要求)
①实验组服用        ,对照组服用         ,一段时间后,收集两组大鼠呼出的气体进行检测。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当         时,说明“解酒药”X具解酒功效。当    
         时,说明“解酒药”X不具解酒功效。
过关检测练2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炎热时,机体产热增加是中暑病人体温高于正常体温的主要原因
B.炎热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多,散热增加
C.寒冷时,TRH与甲状腺细胞的受体结合,促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
D.寒冷时,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入神经有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2.MODY2糖尿病是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导致的。GCK是细胞内间隙酶,主要分布在胰岛、肝脏等部位。血糖升高可使胰岛B细胞中的GCK活性升高并触发胰岛素释放,胰岛素可激活肝脏细胞中的GCK。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GCK起葡萄糖传感器的功能,其激活由血糖浓度来决定
B.血糖过高时,胰岛B细胞中GCK活性增加,促进胰岛素适时适量分泌
C.肝脏细胞内的GCK被激活后,会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或分解
D.MODY2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基因诊断进行确诊
3.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即醛固酮,可调节人体内的水盐平衡,维持电解质的相对稳定。在某一外界刺激下,机体会发生如图所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进 “-”抑制
A.图中外界刺激可能是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
B.图示过程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肾上腺皮质的间接调节
C.醛固酮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有利于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D.醛固酮主要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和尿量来调节水盐平衡
4.病原体感染可造成枕体发热至38.5 ℃以上,这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受影响有关,机体在发热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体温调定点上升至38.5 ℃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致热性细胞因子可以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
C.体温上升期间,下丘脑对甲细胞的调控比对乙细胞更快
D.体温上升至38.5 ℃后,激素c会反馈抑制激素a、b的分泌
5.【新情境】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图为人体内雌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A为某器官,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过程①进行雌激素含量的调节,而在排卵期则启动过程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该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中,雌激素作用于Kp神经元1和Kp神经元2,而对器官A不起作用
B.据图分析,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过程②会导致Na+大量内流进入Kp神经元2
D.排卵期,启动过程②的意义是使Kp释放量增加,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
二、多项选择题
6.【新情境】正常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两个峰分别代表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基线指24小时胰岛细胞持续分泌的微量胰岛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 min内分泌的胰岛素可能是胰岛B细胞在注射之前就已经合成并储存的
B.第一时相中胰岛素分泌量降低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C.出现第二时相主要是因为胰高血糖素的增加使血糖含量迅速升高
D.第二时相中,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参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
三、非选择题
7.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等功能。图1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多种途径的调节,为探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生长抑素(GHRIH)对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相同的同龄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大鼠 每隔一段时间测量 大鼠的TSH含量
甲 注射TRH a
乙 注射GHRIH b
丙 注射TRH+GHRIH c
丁 注射生理盐水 d
(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多种途径调节,据图1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进行的,这种调节称为       ,直接参与调节TH分泌的物质有       。
(2)根据表格实验设计和图2实验结果分析,   组为对照组,在对TSH的分泌影响上,TRH和GHRIH具有   关系。
(3)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检测TH水平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状况,其原因是         ,当血液中的TH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的含量   。
(4)在表格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思路验证急性高血糖会促进生长抑素的分泌。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                   。
专题14 体液调节
过关检测练1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除了被褥的厚薄等因素外,睡姿对温度的保持也有关键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不管是何种睡姿,人体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睡眠时,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来提供热量
C.寒冷环境下睡眠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适度增加
D.“蜷缩型”和“伸展型”睡姿分别有利于增加产热、增加散热
答案 D 
2.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实验结果推测垂体的活动可能受下丘脑控制
B.该实验说明下丘脑和垂体之间不是通过神经联系的,而是通过血液联系的
C.该动物的发育受垂体的控制
D.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答案 B 
3.【新情境】噻嗪类降压药一方面通过抑制Na+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减少起到降血压作用;另一方面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降血压。但该类药物能抑制胰岛素释放和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类药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B.该类药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C.该类药对血压的影响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相同
D.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会引发低血糖等症状
答案 B 
4.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K+进入细胞后除了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还促进包含胰岛素的囊泡的形成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此时的ATP不仅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信息分子
C.某药物可以关闭K+通道,则该药物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D.胰岛素释放后,会持续使血糖水平降低
答案 B 
5.糖耐量受损(IGT)是一种由正常血糖向糖尿病过渡的异常糖代谢状态,IGT人群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IGT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照组IGT人群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B.餐后适度运动可通过促进糖原的分解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C.餐后适度运动促使IGT人群餐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提前
D.IGT人群的胰岛B细胞上葡萄糖受体敏感性提高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6.胰导管细胞是胰腺中的外分泌细胞,其分泌HC的同时也分泌H+,以维持细胞内pH的稳定,胃中分泌H+的细胞具有相似的机制。狗胰导管细胞的分泌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调节机制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胰腺流出的静脉血pH较高,从胃流出的静脉血pH较低
B.图中脑作为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迷走神经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属于交感神经
C.剪断迷走神经,脚步声不能引起胰液分泌,盐酸刺激小肠仍可促进胰液分泌
D.胃酸增加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胰导管细胞中的HC分泌量减少
答案 ABD 
三、非选择题
7.【新情境】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少量饮酒后大脑皮层受到轻度抑制,使大脑抑制兴奋的功能减弱,此时人的外在表现为兴奋;大量饮酒后大脑皮层受到过度抑制而处于情绪不稳定状态,长期饮酒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及其他器官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 mL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1 000 mL的水,排出的水分相当于摄入饮料的4倍,从而导致机体脱水,其可能原因是血浆中过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    激素。尿液充盈对膀胱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引起兴奋并使人产生尿意,排尿过程中膀胱壁肌肉收缩,导致膀胱壁压力增大,兴奋增强,这种   调节机制有利于排尿过程的顺利进行。
(2)对饮酒后的人员进行测试会发现,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酒精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酗酒的人动作不协调是因为酒精麻痹了    。
(3)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有关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此时突触后膜上可实现      的信号转换。科学家用大鼠进行酒精灌胃实验,每天一次持续数周以模拟长期饮酒的影响,测量大鼠海马区谷氨酸含量,结果如图。图中实验结果表明                   。
(4)用大鼠进行实验,探究某种“解酒药”X是否具有解酒功效,请完善以下实验内容。(观察方法和指标:交管部门提供的吹气式微电脑数控酒精测试仪,显示酒精含量值。服用“解酒药”X的时间不作要求)
①实验组服用        ,对照组服用         ,一段时间后,收集两组大鼠呼出的气体进行检测。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当         时,说明“解酒药”X具解酒功效。当    
         时,说明“解酒药”X不具解酒功效。
答案 (1)抗利尿 反馈/正反馈 (2)延长/增加 小脑 (3)化学信号→电信号 长期饮酒会导致谷氨酸含量降低,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 (4)适量的酒精和“解酒药”X 等量的同种酒精和清水(或等量的同种酒精和生理盐水) 实验组(酒精测试仪显示)的酒精含量值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酒精含量值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
过关检测练2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炎热时,机体产热增加是中暑病人体温高于正常体温的主要原因
B.炎热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多,散热增加
C.寒冷时,TRH与甲状腺细胞的受体结合,促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
D.寒冷时,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入神经有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答案 B 
2.MODY2糖尿病是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导致的。GCK是细胞内间隙酶,主要分布在胰岛、肝脏等部位。血糖升高可使胰岛B细胞中的GCK活性升高并触发胰岛素释放,胰岛素可激活肝脏细胞中的GCK。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GCK起葡萄糖传感器的功能,其激活由血糖浓度来决定
B.血糖过高时,胰岛B细胞中GCK活性增加,促进胰岛素适时适量分泌
C.肝脏细胞内的GCK被激活后,会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或分解
D.MODY2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基因诊断进行确诊
答案 C 
3.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即醛固酮,可调节人体内的水盐平衡,维持电解质的相对稳定。在某一外界刺激下,机体会发生如图所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进 “-”抑制
A.图中外界刺激可能是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
B.图示过程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肾上腺皮质的间接调节
C.醛固酮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有利于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D.醛固酮主要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和尿量来调节水盐平衡
答案 C 
4.病原体感染可造成枕体发热至38.5 ℃以上,这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受影响有关,机体在发热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体温调定点上升至38.5 ℃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致热性细胞因子可以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
C.体温上升期间,下丘脑对甲细胞的调控比对乙细胞更快
D.体温上升至38.5 ℃后,激素c会反馈抑制激素a、b的分泌
答案 A 
5.【新情境】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图为人体内雌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A为某器官,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过程①进行雌激素含量的调节,而在排卵期则启动过程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该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中,雌激素作用于Kp神经元1和Kp神经元2,而对器官A不起作用
B.据图分析,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过程②会导致Na+大量内流进入Kp神经元2
D.排卵期,启动过程②的意义是使Kp释放量增加,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
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
6.【新情境】正常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两个峰分别代表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基线指24小时胰岛细胞持续分泌的微量胰岛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 min内分泌的胰岛素可能是胰岛B细胞在注射之前就已经合成并储存的
B.第一时相中胰岛素分泌量降低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C.出现第二时相主要是因为胰高血糖素的增加使血糖含量迅速升高
D.第二时相中,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参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
答案 AD 
三、非选择题
7.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等功能。图1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多种途径的调节,为探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生长抑素(GHRIH)对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相同的同龄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大鼠 每隔一段时间测量 大鼠的TSH含量
甲 注射TRH a
乙 注射GHRIH b
丙 注射TRH+GHRIH c
丁 注射生理盐水 d
(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多种途径调节,据图1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进行的,这种调节称为       ,直接参与调节TH分泌的物质有       。
(2)根据表格实验设计和图2实验结果分析,   组为对照组,在对TSH的分泌影响上,TRH和GHRIH具有   关系。
(3)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检测TH水平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状况,其原因是         ,当血液中的TH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的含量   。
(4)在表格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思路验证急性高血糖会促进生长抑素的分泌。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                   。
答案 (1)分级调节 TSH、神经递质、I- (2)丁 抗衡 (3)TH通过体液运输 减少 (4)另设置一组(戊组),给大鼠注射高浓度葡萄糖,其他条件与对照组相同 该组大鼠的TSH含量逐渐降低,与乙组结果基本相同,但时间上比乙组要滞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