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0 08:18:12

文档简介

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32题,满分100分,共6页。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关于湿地的服务功能搭配正确的是( )
A. 支撑服务——开展水上乐园项目 B. 供给服务——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C. 文化服务——降解污染,净化水源 D. 调节服务——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2. 下面四幅图中能基本反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是(Q表示资源量,t表示时间)( )
A B. C. D.
3. 下图示意各概念的相互关系中,图中大、小圆、阴影部分依次表示( )
A. 自然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 B. 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
C. 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能源 D. 能源、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以东太平洋海底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2023年8月24日,日本开始将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上百万吨核污水陆续排放入海。核污水排放入海会( )
①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渔业②加快水循环速度,污染陆地河流
③消除核污水对本国环境安全的影响④威胁周边国家安全,造成外交争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即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 下列对资源安全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资源的数量上要充裕,既包括资源总量充裕,也包括人均资源充裕
B. 资源的质量要达到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最低要求,但是资源不均衡
C. 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保证资源供给安全的稳定
D. 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
6. 以下哪些国家可能存在石油供应风险( )
①巴西②俄罗斯③德国④中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读“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其中甲能源可再生能源,乙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完成17-18题。
7. 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图中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A. 水能、沼气 B. 地热、潮汐 C. 风能、煤炭 D. 地热、煤炭
8. 在我国,乙能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A 江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横断山区 D. 长江三峡
9. 下图表示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读图,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区正确的是( )
A. 西北、中南、华北、西南 B. 西南、西北、中南、华北
C. 华北、西北、西南、中南 D. 中南、西南、华北、西北
10. 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
B. 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
C. 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
D. 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完成下面各题。
11. 淤地坝的作用是( )
A. 沿等高线修筑,可以截流蓄水 B. 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
C. 成品字形排列,利于树木成活 D. 在沟道中修建,用于稳定沟坡
12. 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
A. 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
B. 放水冲沙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 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
D. 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13. 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
A. 水库发电能力增强 B. 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
C. 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 D. 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
碶是分布于我国浙江沿海小流域内的传统农业水利工程。人们通常在桥墩前立一石柱,中间凿长槽,需要时用长条木板顺着石槽一块块放下去,就成了闸门,上游可拦淡水,下游可拒咸潮。修筑在河流入海口的称外碶,修筑在河流中上游的称内碶。完成下面小题。
14. “碶”反映当地河流水文的主要特征是( )
A. 河流短小且呈放射状分布 B. 水流平缓且含沙量较大
C. 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较大 D. 水量不稳定且冬春有凌汛
15. 对于图中农田来说,内碶的主要作用是( )
①拦截洪水②泄洪拒咸③引潮养殖④稳定水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22年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连续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四川等地区出现“电荒”。图为“2021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不合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我国( )
A. 中部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 B. 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最大
C. 东北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 D. 发电和用电具有空间一致性
17. 四川与山西同为电力输出大省,但四川出现"电荒",该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能源结构 B. 人口密度 C. 产业结构 D. 居民用电
18. 增强电力供应抗风险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 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 B. 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剂
C. 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 D. 负荷中心大力开发太阳能
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我国“T”字形点轴开发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是( )
A. 郑州 B. 武汉 C. 南京 D. 长沙
20. 以下属于“西北开发轴”“基础设施束”是( )
A. 南水北调工程 B. 青藏铁路工程 C. 西气东输工程 D. 西电东送工程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附近,境内多山,西部边境的湖泊狭长深邃。首都基加利被认为是东非最安全整洁的城市。2008年成为非洲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近20年来,卢旺达经济增长较快,被称为非洲经济发展的奇迹。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卢旺达的投资快速增长,卢旺达公路总里程的70%由中资公司修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在卢旺达投资的首要条件是( )
A. 投资环境良好 B. 自然资源丰富
C. 劳动力成本低 D. 交通条件便利
22. 卢旺达的中资企业产业构成中占比最高的可能是( )
A. 建筑业 B. 家电业 C. 采矿业 D. 旅游业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
A. 缩短加工时间 B. 保证产品品质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加强文化交流
24. 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 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 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 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25. 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 )
A. 设计咨询 B. 展览销售 C. 金融保险 D. 专业物流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能正确描述图中各能源基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是( )
A. 山西基地——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小
B. 蒙东基地——区域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
C. 新疆基地——区域土地资源广阔,土壤肥沃
D. 西南基地——区域地表崎岖,对外交通不便
27. 各能源基地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及主要调整方向是( )
A. 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的发展
B. 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大力开采地下水,保证矿区用水
C. 西南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应加大保护力度,恢复地表森林植被
D. 蒙东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应禁止畜牧业的发展
读地理要素三角坐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若a、b、c分别表示一、二、三产业,甲、乙、丙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一般而言其发展的先后顺序应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29. 根据上题分析,甲代表的产业结构地区应如何可持续发展( )
A. 扩大企业规模,提供高经济效益
B. 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加速城市化发展
C. 积极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
D. 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
30. 若a、b、c分别表示原料、市场、技术,则甲最有可能的工业部门是( )
A. 水产品加工 B. 糕点制作 C. 飞机制造 D. 电子装配
31. 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水沙条件特殊,2001年12月全部竣工。下图是黄河靠近入海口某水文站1976~2018年输水统计图。完成下题。
相比1976-2001年,2002-2018年洪峰提前的原因是( )
A. 气候变化 B. 水库调节 C. 植被恢复 D. 耗水减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40分。)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埃及工业化进程,先后建立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启动新首都项目(新首都位于开罗和红海沿岸城市苏伊士之间),在“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埃两国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资本等方面利用各自优势,加快合作,共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打造“南南合作”典范。现已建成纺织服装、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等工业园区。目前,入区企业已超过70家,其中加工制造类的企业36家,吸引总投资额将近10亿美元。
(1)简析苏伊士运河走廊吸引泰达等企业投建经贸合作区的有利条件。
(2)中埃共建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运营以来,两国都从中获益。请从地理角度说明中埃两国共建该合作区的互补优势。
(3)简述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对埃及的意义。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至此已连续5年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7次。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面积约占全国21%,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1)分析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2)与成渝城市群相比,简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优势。
(3)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北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东北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很严重。过去,这片黑油油的土地上覆盖着七八十厘米甚至一米厚的黑土层,而现在许多地方的黑土层仅剩二三十厘米,有的地方黑土层已经流失殆尽。
材料二: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尤其是近年国际局势动荡的情况下,全球粮食价格大涨,所以中国更要保证粮食和种子安全,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对中国来说,到目前为止最受制于他国的粮食资源就是大豆。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还能作为工业原料,豆粕饲用需求是拉动大豆进口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一直都保持着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地位,进口量占全球贸易的60%以上。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粮食及大豆进口统计图。
(1)针对东北黑土流失的问题,举例说出可以采取的有效保护措施。
(2)分析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的主要原因。
(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请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32题,满分100分,共6页。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关于湿地的服务功能搭配正确的是( )
A. 支撑服务——开展水上乐园项目 B. 供给服务——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C. 文化服务——降解污染,净化水源 D. 调节服务——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开展水上乐园项目体现的是文化服务功能,A错误。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湿地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体现的是供给服务功能,B正确。文化服务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观,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降解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调节服务功能,C错误。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维护生物多样性体现的是支撑服务功能,D错误,故选B。
2. 下面四幅图中能基本反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是(Q表示资源量,t表示时间)(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随着利用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减少,可再生资源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基本不会变化,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3. 下图示意各概念的相互关系中,图中大、小圆、阴影部分依次表示( )
A. 自然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 B. 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
C. 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能源 D. 能源、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能源既有可再生的,如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也有不可再生的,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也有不属于自然资源的,如汽油、焦炭等。所以大圆是自然资源、小圆是可再生资源、能源是阴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以东太平洋海底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2023年8月24日,日本开始将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上百万吨核污水陆续排放入海。核污水排放入海会( )
①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渔业②加快水循环速度,污染陆地河流
③消除核污水对本国环境安全的影响④威胁周边国家安全,造成外交争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将核废水排放入海,会导致海洋受到核废水的污染,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危害海洋中鱼类的生存,影响海洋渔业,①正确;地表径流是由陆地流向海洋,将核废水排放进入海洋,对陆地河流的影响较小,也不会加快水循环速度,②错误;将核废水排入海洋,对本国环境安全有严重影响,不会消除核废水对本国环境安全的影响,③错误;将核废水排入海洋,会使得核废水影响周边国家的环境安全,容易造成国际争端,④正确。①④组合正确,故选C。
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即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 下列对资源安全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资源的数量上要充裕,既包括资源总量充裕,也包括人均资源充裕
B. 资源的质量要达到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最低要求,但是资源不均衡
C. 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保证资源供给安全的稳定
D. 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
6. 以下哪些国家可能存在石油供应风险( )
①巴西②俄罗斯③德国④中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资源的数量上要充裕,既包括资源总量充裕,也包括人均资源充裕,A正确;资源的质量要达到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最低要求,但是资源要均衡,不仅地区均衡而且要人群均衡,B错误;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可保证资源供给安全的稳定,C正确;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在市场上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D正确。本题选错误选项,故选B。
【6题详解】
巴西和俄罗斯本国国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供应风险小,①②排除,德国石油资源匮乏,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石油,存在石油供应风险,③正确;中国国内虽有一定的石油资源,但由于是石油消耗量大,存在石油供应风险,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资源因素是影响资源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自身的资源越丰富,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
读“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其中甲能源为可再生能源,乙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完成17-18题。
7. 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图中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A. 水能、沼气 B. 地热、潮汐 C. 风能、煤炭 D. 地热、煤炭
8. 在我国,乙能源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A. 江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横断山区 D. 长江三峡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通过乙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目前在世界上处于减少的趋势,该能源为煤炭,排除AB,地热能使用较少,由此可以判断图中甲、乙(不可再生能源)两种分别代表风能、煤炭,C正确,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乙能源为煤炭,在我国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四选项中只有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可再生能源为来自大自然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力、潮汐能、地热能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9. 下图表示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读图,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区正确的是( )
A. 西北、中南、华北、西南 B. 西南、西北、中南、华北
C. 华北、西北、西南、中南 D. 中南、西南、华北、西北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西南地区河流流量大,且经过一二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最丰富,为③;华北地区,地势平坦且水资源短缺,水能资源量最小,为①,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区分别对应华北、西北、西南、中南,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
B. 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
C. 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
D. 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B
【解析】
【详解】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厂矿、道路等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B正确。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原因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比较有限,不是人均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完成下面各题。
11. 淤地坝的作用是( )
A. 沿等高线修筑,可以截流蓄水 B. 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
C. 成品字形排列,利于树木成活 D. 在沟道中修建,用于稳定沟坡
12. 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
A. 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
B. 放水冲沙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 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
D. 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13. 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
A. 水库发电能力增强 B. 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
C. 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 D. 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
【答案】11. B 12. A 13. B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由图示信息可知,修建淤地坝可以拦水拦沙,拦截的水分经泄水涵洞排出,不能截留蓄水,且图中未显示沿等高线修建,A错误。淤地坝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后期淤泥处可变成耕地,增加耕地面积,还有利于减少下游河道含沙量,减轻洪涝灾害,B正确。材料中信息并没有体现出淤地坝成品字形排列,C错误。淤地坝不属于坡面措施,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由于在中游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到了下游,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所以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了水土保持有利于调节河流的含沙量,减少泥沙的淤积,不能说明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A正确,C错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B说法错误。黄河含沙量大小不是影响水量大小的因素,D说法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修建淤地坝可以拦截泥沙,导致河流中的含沙量减小,有利于缓解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也使得河口三角洲泥沙淤积量减少,三角洲的增速变慢,B正确,D错误。淤地坝可以拦水拦沙,拦截的水分后来再经泄水涵洞排出,因此河流水量变化不大,所以对水库发电能力影响不大,A错误。淤地坝对流域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 B。
【点睛】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意义:水土保持,脱贫致富。措施: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碶是分布于我国浙江沿海小流域内的传统农业水利工程。人们通常在桥墩前立一石柱,中间凿长槽,需要时用长条木板顺着石槽一块块放下去,就成了闸门,上游可拦淡水,下游可拒咸潮。修筑在河流入海口的称外碶,修筑在河流中上游的称内碶。完成下面小题。
14. “碶”反映当地河流水文主要特征是( )
A. 河流短小且呈放射状分布 B. 水流平缓且含沙量较大
C. 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较大 D. 水量不稳定且冬春有凌汛
15. 对于图中农田来说,内碶的主要作用是( )
①拦截洪水②泄洪拒咸③引潮养殖④稳定水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碶是分布于我国浙江沿海小流域内的传统农业水利工程”可知,浙江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大,但由于流域面积小,支流少,因此河流流量较小;由材料“上游可拦淡水,下游可拒咸潮”说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C正确;小流域只能说明流域面积小,不能说明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布,并且由图可知,图中河流水系呈树枝状,A错误;流量季节变化大,但没有地势特征信息,无法判断水流流速,因此不能判断水流是否平稳,也无法判断含沙量大小,B错误;浙江沿海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不可能有凌汛,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对于农田来说,内碶是修在河流中上游,上游可拦淡水,因此主要作用是拦截洪水和稳定水源,①④正确;内碶离海远,位于河流中上游,因此没有拒咸的作用,也没有引潮的功能,②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坝建设的作用: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蓄水、供水、发电。主要作用如下:1、提供了下游农田的灌溉水源。2、防止了下游河水泛滥,提高了土壤肥力。3、改善了航运条件。4、利用水库养鱼,增加了收入。
2022年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连续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四川等地区出现“电荒”。图为“2021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不合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我国( )
A. 中部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 B. 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最大
C. 东北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 D. 发电和用电具有空间一致性
17. 四川与山西同为电力输出大省,但四川出现"电荒",该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能源结构 B. 人口密度 C. 产业结构 D. 居民用电
18. 增强电力供应抗风险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 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 B. 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剂
C. 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 D. 负荷中心大力开发太阳能
【答案】16. B 17. A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由图可知中部的湖南用电量大于发电量,A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为最大的地区,B正确;东北的辽宁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不是电力净调出区,C错误;东部和西部地区明显是发电和用电不具有空间一致性,D错误。故答案选B。
【17题详解】
四川发电量大,但水电比重高,持续的干旱使得河流径流量减少,发电量减小,导致四川用电荒,而山西发电以火电为主,发电量比较稳定,故A正确;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居民用电都可能影响用电荒,但不是用电荒影响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答案选A。
【18题详解】
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可以减少用电量,但不是最合理的措施,A错误;电力资源分布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剂可以有效解决电力资源的供需矛盾,缓解用电紧张地区的电力资源不足的局面,B正确;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加剧环境污染,C错误;负荷中心不一定具有开发太阳能的条件,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四川是发电大省,80%来源于水电。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重庆,51条河流断流,24座水库干涸,嘉陵江被晒成“嘉陵工”。导致四川水电发电量大幅下降。
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我国“T”字形点轴开发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是( )
A. 郑州 B. 武汉 C. 南京 D. 长沙
20. 以下属于“西北开发轴”的“基础设施束”是( )
A. 南水北调工程 B. 青藏铁路工程 C. 西气东输工程 D. 西电东送工程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位于京广铁路线和长江交汇处,该城市是武汉,B正确;郑州不位于“沿江产业带”,南京不位于“南北开发轴”,长沙并不是交点处的城市,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西北开发轴”走向大致和西气东输工程线路接近,是“西北开发轴”的“基础设施束”,C正确;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均距离西北轴较远,ABD错误。故选C。
【点睛】点轴开发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首先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即可能通过点与点之间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进而通过轴带的功能,对整个区域经济发挥牵动作用。因此,必须确定中心城市的等级体系,确定中心城市和生长轴的发展时序,逐步使开发重点转移扩散。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附近,境内多山,西部边境的湖泊狭长深邃。首都基加利被认为是东非最安全整洁的城市。2008年成为非洲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近20年来,卢旺达经济增长较快,被称为非洲经济发展的奇迹。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卢旺达的投资快速增长,卢旺达公路总里程的70%由中资公司修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在卢旺达投资的首要条件是( )
A. 投资环境良好 B. 自然资源丰富
C. 劳动力成本低 D. 交通条件便利
22. 卢旺达中资企业产业构成中占比最高的可能是( )
A. 建筑业 B. 家电业 C. 采矿业 D. 旅游业
【答案】21. A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非洲是当今世界上政局严重动荡的地区之一,政局稳定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被认为是东非最安全整洁的城市,2008年成为非洲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所以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在卢旺达投资的首要条件是政策稳定,投资环境良好。A正确,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不是卢旺达独特的特点,BC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卢旺达的交通条件便利,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由材料“卢旺达公路总里程的70%由中资公司修建”可知,中国企业在卢旺达的公路建设中投入最多,因此推测卢旺达的中资企业产业构成中占比最高的可能是建筑业,A正确;家电业、采矿业、旅游业在材料中不能体现,BCD错。故选A。
【点睛】卢旺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最开放、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先后加入了东非共同体、东南非共同体、英联邦等国际性组织。 2020年卢旺达国内生产总值11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46美元,经济增长率-3.4%。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
A. 缩短加工时间 B. 保证产品品质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加强文化交流
24. 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 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 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 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25. 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 )
A. 设计咨询 B. 展览销售 C. 金融保险 D. 专业物流
【答案】23. B 24. D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自带原材料并不能对生产加工环节产生影响,不会缩短加工时间,A错误。自带原材料,可以保障原材料的品质,有利于保障产品的品质,B正确。自带原材料,会加大企业的运输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C错误。自带丝绸、刺绣等原料,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但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D错误。所以选B。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可知,“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携手的相关企业是与其生产工序密切相关的企业,可以促进工业联系,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D正确。对于自身技术的更新影响较小,A错误。能够促进当地就业、共用基础设施,但不是携手相关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BC错误。所以选D。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服装企业的原料主要是丝绸和刺绣等,可知,其产品的售价相对较高,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是其主要消费市场,其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需要运输到欧美等主要的消费市场,所以需要配套专业物流部门,D正确。现代社会信息交流较为方便,不需要在当地配套设计咨询部门,A错误。当地不是主要的消费市场,所以不需要配套展览销售部门,B错误。服装企业对于金融保险的需求较小,C错误。所以选D。
【点睛】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能正确描述图中各能源基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是( )
A. 山西基地——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小
B. 蒙东基地——区域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
C. 新疆基地——区域土地资源广阔,土壤肥沃
D. 西南基地——区域地表崎岖,对外交通不便
27. 各能源基地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及主要调整方向是( )
A. 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的发展
B. 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大力开采地下水,保证矿区用水
C. 西南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应加大保护力度,恢复地表森林植被
D. 蒙东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应禁止畜牧业的发展
【答案】26. D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新疆基地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最强,气温年较差最大,西南基地纬度最低,气温年较差最小,A错误;蒙东基地位于湿润和半湿润过渡带,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B错误;新疆基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少,荒漠广布,土壤贫瘠,C错误;西南基地,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对外交通不便,D正确。故选D。
【27题详解】
鄂尔多斯降水少,荒漠化严重,应优化产业结构(如减少高耗水产业类型),但不能全面转向第三产业的发展,A错误;新疆水资源短缺,应提高生产技术,发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若大力开采地下水易导致生态问题,B错误;西南地区地形崎岖,降水强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减轻水土流失,C正确;蒙东地区因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应控制畜牧业规模,严禁超载放牧,合理发展,而不是禁止,D错误,故选C。
【点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合理开采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交通;改善投资环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读地理要素三角坐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若a、b、c分别表示一、二、三产业,甲、乙、丙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一般而言其发展的先后顺序应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29. 根据上题分析,甲代表的产业结构地区应如何可持续发展( )
A. 扩大企业规模,提供高经济效益
B. 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加速城市化发展
C 积极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
D. 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
30. 若a、b、c分别表示原料、市场、技术,则甲最有可能的工业部门是( )
A. 水产品加工 B. 糕点制作 C. 飞机制造 D. 电子装配
【答案】28. C 29. D 30. B
【解析】
【分析】
【28题详解】
由三角坐标读取可知,甲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乙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丙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乙→甲→丙,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9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应该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D正确;扩大企业规模,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A错误;当地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并不意味其资源密集,B错误;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是特大型城市缓解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发展的措施之一,当地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应该不是特大型城市,C错误。所以选D。
【30题详解】
由三角坐标可知,甲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是b市场。水产品加工为原料指向型,A错误;糕点制作为市场指向型工业,B正确;飞机制作为技术指向型,C错误;电子装配为劳动力指向型,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三角形统计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现三项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三角形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项要素与整体的结构比例。三条边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的要素,三个顶点可以看作是三个原点。图中任意一点的三个坐标值相加等于100%。
31. 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水沙条件特殊,2001年12月全部竣工。下图是黄河靠近入海口某水文站1976~2018年输水统计图。完成下题。
相比1976-2001年,2002-2018年洪峰提前的原因是( )
A. 气候变化 B. 水库调节 C. 植被恢复 D. 耗水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分析,与1976-2001年相比,2002-2018年该水文站径流量峰值降低,且峰值出现的时间由8月提前到7月。这是因为水库提前放水导致峰值提前出现,是为了调蓄汛期时的径流量,B正确;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A错。植被恢复会使峰值推迟,C错误。耗水减少不会导致洪峰提前,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耗水减少的可能性小,D错。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40分。)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埃及工业化进程,先后建立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启动新首都项目(新首都位于开罗和红海沿岸城市苏伊士之间),在“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埃两国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资本等方面利用各自优势,加快合作,共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打造“南南合作”典范。现已建成纺织服装、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等工业园区。目前,入区企业已超过70家,其中加工制造类的企业36家,吸引总投资额将近10亿美元。
(1)简析苏伊士运河走廊吸引泰达等企业投建经贸合作区的有利条件。
(2)中埃共建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运营以来,两国都从中获益。请从地理角度说明中埃两国共建该合作区的互补优势。
(3)简述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对埃及的意义。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埃及政府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基础薄弱,对于产业发展需求迫切。
(2)中国:中国企业资金雄厚;产业制造方面有技术优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经验丰富;等。
埃及:是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枢纽地位;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世界重要航道,交通便利;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租金低;有优质棉花产区等
(3)促进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促进产业发展与升级;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有助于提升国力,稳定国内与周边局势。
【解析】
【分析】本题以苏伊士运河走廊位置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工业区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根据图文资料可知,苏伊士运河走廊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埃及现代工业缺,经济落后,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根据材料,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说明埃及政府优惠政策支持;根据材料,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埃及当前唯一完成全方位配套、企业可直接入驻的工业园区,说明埃及现代工业缺乏,产业基础薄弱,对于产业发展需求迫切。
【小问2详解】
材料“中埃两国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资本等方面利用各自优势”说明中埃两国共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互补优势体现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资本等方面。中国企业资金雄厚,并且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市场营销经验也丰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产业智造方面有技术优势。埃及地理位置特殊,地跨亚非两洲,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枢纽地位;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世界级重要航道,交通便利,交通位置重要;埃及经济落后,人口稠密,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且埃及的地域面积广阔,经济落后土地租金低;埃及是优质棉花产区,有农业资源优势。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可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推动经济发展;由于埃及现代工业缺乏,经贸合作区可奠定产业基础,促进埃及产业发展与升级;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有助于推动工业化进程,提升综合国力,稳定国内与周边局势。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至此已连续5年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7次。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面积约占全国21%,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1)分析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2)与成渝城市群相比,简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优势。
(3)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使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辐射;通航里程长,为经济带提供便利水运交通;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工农业发展提供电能;径流总量大,水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发展提供水资源等。
(2)濒江沿海,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城市等级体系完整,城市间产业分工明确;海陆空交通便利,信息网络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协作关系密切;产业基础雄厚,科教发达。
(3)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经济带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长江在长江经济带主轴线的作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该题可从长江的航运价值,供水,发电等角度分析作答。长江作为我国的“黄金水道”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构成了我国发达的内河航运网,既沟通南北交通,又加强内地和沿海的联系,使经济技术优势的辐射范围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产生有力地推动作用;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水能的开发为经济带工农业发展提供电能;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径流总量大,水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发展提供水资源等。
【小问2详解】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面向海洋、依靠长江,位置十分优越;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可以向北和向南扩展,经济腹地广;城市等级体系完整,城市产业分工明确;交通方式多样完善便利,信息网络发达;区域产业基础雄厚,科技教育发达。
【小问3详解】
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长江含沙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生活和生活排污量大。因此,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流域内的生态治理,需要在其上游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植被;在河流的整个流域内加大对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其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要加强对流域内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北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东北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很严重。过去,这片黑油油的土地上覆盖着七八十厘米甚至一米厚的黑土层,而现在许多地方的黑土层仅剩二三十厘米,有的地方黑土层已经流失殆尽。
材料二: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尤其是近年国际局势动荡的情况下,全球粮食价格大涨,所以中国更要保证粮食和种子安全,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对中国来说,到目前为止最受制于他国的粮食资源就是大豆。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还能作为工业原料,豆粕饲用需求是拉动大豆进口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一直都保持着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地位,进口量占全球贸易的60%以上。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粮食及大豆进口统计图。
(1)针对东北黑土流失的问题,举例说出可以采取的有效保护措施。
(2)分析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的主要原因。
(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请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为黑土地保护立法;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利用遥感实时监测土壤侵蚀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秸秆还田;培育绿肥。
(2)国内大豆供需矛盾突出;国内大豆单位产值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进口大豆价格较低;中国大豆贸易政策导致大量低成本的国外大豆进入中国市场;我国耕地有限,可用于种植大豆的土地有限。
(3)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益;建立优质大豆保护区,保护土地的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深加工,增加大豆附加值,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加大大豆品牌建设,提高国产大豆知名度。
【解析】
【分析】本题以近年来我国粮食及大豆进口统计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黑土的保护、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及大豆产业的发展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黑土地,推动建立政府主导、承包者与经营者实施、公众参与的保护机制;建成良好的区域疏排水体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土壤侵蚀及低洼地的渍涝等;植树造林,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减少风蚀、水蚀;利于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实时监测土壤侵蚀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高效治理;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补充;培育苜蓿、三叶草等绿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并提供持久的环境效益。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还能作为工业原料”“中国一直都保持着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地位,进口量占全球贸易的60%以上”可推测,国内大豆用途广泛、需求量大,而生产不足,大豆供需矛盾突出;我国大豆生产成本高,大豆单位产值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总产量维持较低水平;国际市场大豆供应充足,进口大豆价格较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大豆贸易政策的调整、进口配额的取消及关税的降低,导致大量低成本的国外大豆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山区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小,耕地有限,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低,导致可用于种植大豆的土地有限。
【小问3详解】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降低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就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扩大种植面积,推进农业向规模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优质大豆保护区,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地的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大豆良种,积极进行农业创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材料“大豆还能作为工业原料,豆粕饲用需求是拉动大豆进口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可知,大豆作为原料需求量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大豆附加值,同时加大政府补贴,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加大我国大豆的宣传力度,加大大豆品牌建设,提高国产大豆知名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