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按照这种人口的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将会如何变化?
年份 2025年 2050年 2100年 2600年
人口数量
85亿
94亿
108亿
630亿
第三节 人口容量
汉朝时期内蒙古草原大约生活着8万多游牧者,草场质量非常好,牧人的生活很富足。汉乐府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生活现实的写照。
到明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着20万游牧者,草场质量好,生活富足。
到民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大量人口拥入,人口急剧增加到60万,牛羊的存栏量明显增加,草场质量已经开始有下降的迹象。但人们还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保证生存。
到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人口已超过80万,但由于国家对草地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大,人们依然能保证最低生活水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人口超过150万,草场退化现象非常明显,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风吹草低见老鼠”已经非常普遍,部分人口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谋生。
材料:
1.从资料可知,该地最多能供养多少人?
2.在20世纪60年代要让人们活得好,同时又不影响后代的生活质量,当时的人口应该比80万大还是比80万小?
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区域环境承载力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一、区域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新人
教版
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人口超过150万,草场退化现象非常明显,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风吹草低见老鼠”已经非常普遍,部分人口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谋生。
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就会遭受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力。
该地供养人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汉朝时期内蒙古草原大约生活着8万多游牧者,草场质量非常好,牧人的生活很富足。汉乐府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生活现实的写照。
到明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着20万游牧者,草场质量好,生活富足。
到民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大量人口拥入,人口急剧增加到60万,牛羊的存栏量明显增加,草场质量已经开始有下降的迹象。但人们还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保证生存。
到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人口已超过80万,但由于国家对草地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大,人们依然能保证最低生活水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人口超过150万,草场退化现象非常明显,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风吹草低见老鼠”已经非常普遍,部分人口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谋生。
材料:
草场资源、资金和技术投入、生活消费水平
最低限度值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短板效应”。
木桶效应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环境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即相对数量最少的资源
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D
最短板
经济总量 产业结构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环境承载力 (万人) 1734 1512 1315 1485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有关
2020年成都市单一要素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年份 全年供水量 (亿立方米) 生活用水 (m /人*天) 农业用水 (m /亩) 工业
用水(m /万元)
2000 42.96 0.3 493 173
2010 65.78 0.4 384 100
2020 88.6 0.5 350 60
环境承载力(万人)
2200
1626
1315
仅考虑水资源,成都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资源贫乏,日本多台风、火山、地震,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人口1.28亿,日本经济发达。
对外依赖性强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科技发展
水平
文化和生活
消费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决定消耗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
最主要的因素
资源
与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
决定利用范围
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讨论:上述三种观点,你是赞同哪种?为什么?
地球的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突出
资源 数量 居世界的位次
国土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 三
耕地 9589万公顷 四
草原 22434万公顷 四
森林 11525万公顷 六
水能 6.8亿千瓦 一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人均的32.3%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的1/4
Air
粮食最多可供16亿人
淡水最多可供19亿人
空气最多可供120亿人
能源最多可供18亿人
其它矿产最多可供21亿人
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根据我国的年人均消费粮食、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对我国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
标准 指标 人口容量 年人均消费粮食 500千克 16.6亿 环境承载力约为16亿人
550千克 15.1亿 600千克 13.8亿 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 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 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 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 按美国的消费水平 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2017年我国有一个重大创新成果——在青岛海滩上种植“海水稻”产量达到621kg/667㎡。于是有专家认为,有了“海水稻”,我国的沿海滩涂地可以开发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我国的粮食安全有了新的保障,并认为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口,这确实是令人振奋的消息。
2018年5月28日,在山东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师范基地,工作人员展示“海水稻”秧苗
讨论:在人口密度较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是人满为患,而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人们享有更开阔的大地,更广阔的天空,更新鲜的空气,更宽敞的空间。有人曾提议,何不调整一下人口密度,将东部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一部分。你认为可以这样吗?说明你的理由。
《智慧课堂》P22 基础梳理
P23-26 重难点解析
P28-30 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