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越南是中国的邻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国家。2019年6月18日,中国某公司与韩国某公司在越南首都河内签署了建设越南宁顺省潘郎塔占市北部的汉巴拉姆117MW风电项目EPC合同。下图示意越南宁顺省风电场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公司走出国门的目的是( )
A. 积累施工经验 B. 开拓国际市场
C. 扩散能源技术 D. 扩大劳务输出
2. 越南政府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开发新能源,有利于( )
A. 优化能源结构 B. 对外输出能源
C. 改善海洋环境 D. 促进经济转型
人口的流失对区域发展影响巨大。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间,黑龙江省人口总数减少超646万人,人口增量全国垫底。下图示意与2010年六普相比,2020年七普黑龙江全省人口大规模流失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3. 黑龙江省内部人口流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 自然条件差异明显
C. 老龄化问题差异大 D. 省内经济差异显著
4. 推测黑龙江省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的主导产业是( )
A. 煤炭产业 B. 钢铁产业 C. 林业 D. 粮食种植业
5. 缓解图示人口问题,当地应( )
A. 推广全域旅游,突出哈尔滨的中心地位
B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回流
C. 推广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进城务工
D 优化人才政策,宣传本省历史留住人才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深圳已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下表示意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市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段 发展阶段 产业部门
1979-1992年 经济特区初创阶段 轻工制造、加工一出口
1993-2012年 快速发展阶段 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文化产业
2013-2017年 高速发展阶段 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
2018年至今 产业调整发展阶段
6. 深圳市初创阶段产业发展的条件是( )
A. 劳动力素质高 B. 外资引入 C. 距台湾近 D. 资源丰富
7. 深圳市初创阶段产品的主要市场是( )
A. 中国内陆 B. 港澳台地区 C. 欧美国家 D. 拉美地区
8. 深圳市高速发展阶段产业大量向外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 资产重组,产业集聚 B. “腾笼换鸟”,发展高端产业
C. 开发新资源,发展新空间 D. 应对成本上升,寻找发展空间
尼莫点是地球上海洋距离陆地最远的点,位于南太平洋环流中心,距离三个岛屿2668km,除了海底有少量细菌外,几乎看不到生命存在的迹象,被称为“海洋荒漠”,是多年来少数国家的航天器“坟场”。下图示意尼莫点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9. 尼莫点附近海域成为“海洋荒漠”,是因为尼莫点附近海域( )
A. 水体过深 B. 距陆最远 C. 水温偏低 D. 营养短缺
10. 尼莫点是少数国家的航天器“坟场”,主要是因为丢弃航天器在该海域( )
A. 打捞更方便 B. 环境容量大 C. 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D. 洋流活动弱
2010年2月开工且预计到2024年完成全面开发的双鱼岛项目(如图)位于福建漳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岛上将打造养老地产、旅游休闲地产、教育文化地产,一般性普通住宅地产将受到限制。该项目呈双鱼环抱的圆形,规划面积221.67公顷,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182.30公顷。完成下面小题。
11. 影响双鱼岛建设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温和 B. 海水较浅 C. 距海岸近 D. 海流缓慢
12. 填海造陆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海水运动 ②缺氧环境 ③海洋气象 ④生态环境保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望天树可高达七八十米,树冠较大,常年枝叶繁茂。望天树板根发育明显,板根可达十米之高,往地下还可以延伸十几米。下图为望天树近地面根系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望天树指示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
A. 全年高温的沙漠气候环境 B. 全年湿热多雨的森林环境
C. 干湿分明的热带草原环境 D. 全年严寒大风的极地环境
14. 望天树所在区域的植被群落特征是( )
A. 植被稀疏,种类单一 B. 湿季葱郁,干季凋萎
C. 树木较少,绿草茵茵 D. 种类丰富,树冠浑圆
某寺庙内地面上画有直径6m的圆形,圆内平分12个区间,区间分界线用12地支标注。中间立一根3m长的铜柱,用于观测日影变化(如图),撞响铜钟,提醒人们注意时间。经实地测试,某年3月22日北京时间6时,铜柱影子指向卯方;12时,铜柱影子指向午方,柱影与午方刻度线完全重合且长短一致。完成下面小题。
15. 当天北京时间11时,铜柱影子指向( )
A 南偏东约15° B. 西偏南约45° C. 东偏北约45° D. 北偏西约15°
16. 该寺庙所在地位于( )
A. 内蒙古境内 B. 浙江境内 C. 黑龙江境内 D. 四川境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许多城市是从早期地形平坦、地理位置优越的乡村发展而来的。随着城市深入发展,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外围的优质农田被占用。为保证18亿亩(1亩≈666.67m2)耕地红线不动摇,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通过整治河道、开发梯田等措施弥补因城市占地而损失的农田。图1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2示意2012—2018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
(1)描述我国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我国耕地集中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说明通过整治河道、开发梯田等措施弥补农田被占用的积极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基斯坦东部的科里斯坦沙漠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制约、影响着当地农业发展。1980年,印度建设1500km长的拉贾斯坦运河,扩大农业种植面积。2016年,巴基斯坦在科里斯坦沙漠发展碳汇林、经济林、生态林和光伏电站,整合文化、旅游、商业、医疗服务、教育、生态与住宿,改善生态,促进区域发展。下图示意南亚局部区域。
(1)分析图示沙漠的成因。
(2)推测图中拉贾斯坦运河的作用。
(3)简述巴基斯坦治理科里斯坦沙漠的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地是由平原(或高原)向丘陵、低山过渡的一种地貌形态,一般为间歇性抬升作用形成,多分布于山间或山地边缘的低平地带。台地根据成因可分为剥蚀台地、构造台地、冻融台地,一般黄土层多剥蚀台地。我国浙江、山西和西藏境内均有多级台地发育,但三者典型台地成因各不相同。下图示意浙江某台地的构成。
(1)根据成因,分别说出浙江、山西和西藏境内的典型台地类型。
(2)解释图示浙江境内该台地的形成过程。
(3)分析台地多分布于山地边缘低平地带的原因。遵义市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越南是中国的邻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国家。2019年6月18日,中国某公司与韩国某公司在越南首都河内签署了建设越南宁顺省潘郎塔占市北部的汉巴拉姆117MW风电项目EPC合同。下图示意越南宁顺省风电场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公司走出国门的目的是( )
A. 积累施工经验 B. 开拓国际市场
C. 扩散能源技术 D. 扩大劳务输出
2. 越南政府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开发新能源,有利于( )
A. 优化能源结构 B. 对外输出能源
C 改善海洋环境 D. 促进经济转型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2019年6月18日,中国某公司与韩国某公司在越南首都河内签署了建设越南宁顺省潘郎塔占市北部的汉巴拉姆117MW风电项目EPC合同,该公司走出国门的目的通过建设风电,开拓国际市场,B正确;该公司能兴建相关产业,说明施工经验较丰富,A错误;扩散能源技术与扩大劳务输出不是主要目的,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越南政府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开发新能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A正确;增加自身能源供给,B错误;对改善海洋环境与促进经济转型影响不大,CD 错误;故选A。
【点睛】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人口的流失对区域发展影响巨大。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间,黑龙江省人口总数减少超646万人,人口增量全国垫底。下图示意与2010年六普相比,2020年七普黑龙江全省人口大规模流失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3. 黑龙江省内部人口流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 自然条件差异明显
C. 老龄化问题差异大 D. 省内经济差异显著
4. 推测黑龙江省人口流失最严重区域的主导产业是( )
A. 煤炭产业 B. 钢铁产业 C. 林业 D. 粮食种植业
5. 为缓解图示人口问题,当地应( )
A. 推广全域旅游,突出哈尔滨的中心地位
B.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回流
C. 推广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进城务工
D. 优化人才政策,宣传本省历史留住人才
【答案】3. D 4. C 5.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黑龙江省内部人口流失差异是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人口流失占比最小,相对经济水平较低的一些市区人口流失占比大,即内部人口流失差异是因为省内经济差异显著,D正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自然条件差异明显不是主要原因,老龄化问题差异不大,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大兴安岭区,此区域是依靠森林发展的林业,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林木砍伐业被取缔,故主导产业是林业,故选C。
【5题详解】
图示人口问题主要是因为产业衰退,就业机会减少导致人口流失,影响经济发展,故当地应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回流,B正确;推广全域旅游不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A错误;黑龙江主要是全省人口流失至外省,故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义不大,C错误;留住人才需要发展产业和增加就业机会,只靠宣传难以留住人才,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深圳已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下表示意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市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段 发展阶段 产业部门
1979-1992年 经济特区初创阶段 轻工制造、加工一出口
1993-2012年 快速发展阶段 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文化产业
2013-2017年 高速发展阶段 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
2018年至今 产业调整发展阶段
6. 深圳市初创阶段产业发展条件是( )
A. 劳动力素质高 B. 外资引入 C. 距台湾近 D. 资源丰富
7. 深圳市初创阶段产品的主要市场是( )
A. 中国内陆 B. 港澳台地区 C. 欧美国家 D. 拉美地区
8. 深圳市高速发展阶段产业大量向外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 资产重组,产业集聚 B. “腾笼换鸟”,发展高端产业
C. 开发新资源,发展新空间 D. 应对成本上升,寻找发展空间
【答案】6. B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读表格可知,深圳市初创阶段以轻工制造、加工一出口为主,是因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接受外资引入,促进深圳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B正确;此时劳动力数量是优势,而不是素质高,A错误;距台湾近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C错误;深圳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深圳市初创阶段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为加工业,故主要市场是劳动力成本较高的欧美国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由表格与材料信息可知,深圳高速发展阶段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而之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故大量产业为应对成本上升,寻找发展空间,大量向外转移,D正确;资产重组,产业集聚,“腾笼换鸟”,发展高端产业,开发新资源,发展新空间都不是直接原因,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
尼莫点是地球上海洋距离陆地最远的点,位于南太平洋环流中心,距离三个岛屿2668km,除了海底有少量细菌外,几乎看不到生命存在的迹象,被称为“海洋荒漠”,是多年来少数国家的航天器“坟场”。下图示意尼莫点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9. 尼莫点附近海域成为“海洋荒漠”,是因为尼莫点附近海域( )
A. 水体过深 B. 距陆最远 C. 水温偏低 D. 营养短缺
10. 尼莫点是少数国家的航天器“坟场”,主要是因为丢弃航天器在该海域( )
A. 打捞更方便 B. 环境容量大 C. 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D. 洋流活动弱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材料“尼莫点是地球上海洋距离陆地最远的点,位于南太平洋环流中心,距离三个岛屿2668km,除了海底有少量细菌外,几乎看不到生命存在的迹象”可以看出,尼莫点成为“海洋荒漠”的原因是缺少陆源营养物质以及洋流引起的海水交换导致海水中比起地球其他地区营养物质少,生物难以生存,D正确;水体深、水温偏低的环境海洋生物也能够生存,AC错误;距陆最远导致陆源营养物质缺乏只是原因之一,B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尼莫点是地球上海洋距离陆地最远的点,位于南太平洋环流中心,几乎看不到生命存在的迹象,在尼莫点丢弃航天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C正确;距离陆地远,打捞较不便,A错误;环境容量小,B错误;洋流活动弱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尼莫点距离新西兰东部海岸约3000英里,位于南极洲以北2000英里。自1971年以来,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国家已经在这里沉没了超过263块来自太空的机械残骸,这里也被称为“航天器墓园”。
2010年2月开工且预计到2024年完成全面开发的双鱼岛项目(如图)位于福建漳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岛上将打造养老地产、旅游休闲地产、教育文化地产,一般性普通住宅地产将受到限制。该项目呈双鱼环抱的圆形,规划面积221.67公顷,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182.30公顷。完成下面小题。
11. 影响双鱼岛建设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温和 B. 海水较浅 C. 距海岸近 D. 海流缓慢
12. 填海造陆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海水运动 ②缺氧环境 ③海洋气象 ④生态环境保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规划面积221.67公顷,其中填海形成陆城面积182.30公顷,大部分为填海形成的陆地,海水较浅的大陆架有利于填海造陆,所以影响双鱼岛形成的关键自然因素是海水较浅,B正确;福建省气候温和、距海岸近的海区有很多,都不是双鱼岛形成的关键自然因素,AC错误;若海水较深,即使海流缓慢也难以填海造陆,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沿海地区风力较大,海风导致海水运动,影响施工,①正确;该地位于福建的沿海地区,不存在缺氧的环境,②错误;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可以有效预防海洋气象变化带来的影响,③错误;填海造陆可能会造成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施工时需要加强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填海造陆指在淤积型潮滩岸段或河口地区,利用一定高度的围堰框围一定范围,利用潮汐带来的泥沙淤积成高于海平面的陆地,或直接用海堤框围潮上带乃至潮间带以由海边取得土地,或在海岸浅水区、海岛周围,把大量沙石倾入海中造陆或构筑人工岛的活动。
望天树可高达七八十米,树冠较大,常年枝叶繁茂。望天树板根发育明显,板根可达十米之高,往地下还可以延伸十几米。下图为望天树近地面根系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望天树指示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
A. 全年高温的沙漠气候环境 B. 全年湿热多雨的森林环境
C. 干湿分明热带草原环境 D. 全年严寒大风的极地环境
14. 望天树所在区域的植被群落特征是( )
A. 植被稀疏,种类单一 B. 湿季葱郁,干季凋萎
C. 树木较少,绿草茵茵 D. 种类丰富,树冠浑圆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望天树常年枝叶繁茂,可判断其为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植被,据板根发育可判断望天树应为热带雨林地区的植被,板根发育和粗大较长的根系可保障其适应多水松软的土壤环境,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4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望天树为热带雨林地区的植被。荒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疏,植被种类单一,A错误;热带草原植被群落受降水的影响,湿季植被葱郁,干季凋萎,B错误;温带草原植被群落树木较少,夏季绿草茵茵,C错误;热带雨林地区的植被群落因水分和热量充足,植被垂直结构发育明显,植被种类多且复杂,枝叶繁茂,树冠浑圆,D正确。所以选D。
【点睛】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平均降水量每年2032毫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系统分层明显,乔木高大,植物品种丰富;因为天气长期温热,雨量高,所以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常绿。
某寺庙内地面上画有直径6m的圆形,圆内平分12个区间,区间分界线用12地支标注。中间立一根3m长的铜柱,用于观测日影变化(如图),撞响铜钟,提醒人们注意时间。经实地测试,某年3月22日北京时间6时,铜柱影子指向卯方;12时,铜柱影子指向午方,柱影与午方刻度线完全重合且长短一致。完成下面小题。
15. 当天北京时间11时,铜柱影子指向( )
A. 南偏东约15° B. 西偏南约45° C. 东偏北约45° D. 北偏西约15°
16. 该寺庙所在地位于( )
A. 内蒙古境内 B. 浙江境内 C. 黑龙江境内 D. 四川境内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某年3月22日北京时间6时,刚好太阳从正东升起,影子在卯方;12时,太阳在正南,影子在午方。影子从卯方到午方共用了6个小时,转了90°,平均每小时转动15°,故11时影子指向北偏西约15°,D正确;南偏东约15°、西偏南约45°为黑夜,没有影子,AB错误;东偏北约45°为15时,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12时,铜柱影子指向午方,柱影与午方刻度线完全重合且长短一致,说明当地中午太阳高度角为45°。正午太阳高度角H=90°-纬度差(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差,同一半球用减,不同半球用加),3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知当地纬度为45°N,排除纬度低于45°N的浙江和四川,BD错误;3月22日接近春分日,地方时6时日出,且太阳位于正东方,此时北京时间为6时,说明当地经度是120°E,结合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大兴安岭南段穿过120°E,可知该寺庙位于内蒙古境内,而不是黑龙江境内,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春分和秋分时,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夏季时,无论南北半球,都是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冬季时,无论南北半球,都是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极昼时期,在北极圈内是正北方向日出和日落。 极夜时期,在南极圈内是正南方向日出和日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许多城市是从早期地形平坦、地理位置优越的乡村发展而来的。随着城市深入发展,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外围的优质农田被占用。为保证18亿亩(1亩≈666.67m2)耕地红线不动摇,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通过整治河道、开发梯田等措施弥补因城市占地而损失的农田。图1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2示意2012—2018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
(1)描述我国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我国耕地集中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说明通过整治河道、开发梯田等措施弥补农田被占用的积极意义。
【答案】(1)空间分布极不平衡;集中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盆地、东部丘陵的河谷地带。
(2)气候湿润、半湿润,热量和水分配合较好;地形坡度小,利于农业水利化、专业化和机械化;耕地面积大、质量优。
(3)有利于实现占补平衡;有利于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与2012—2018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耕地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集中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盆地、东部丘陵的河谷地带,西部地区以草场、戈壁荒漠为主,耕地面积小。
【小问2详解】
由上题已知,我国耕地集中区粮食生产区位于东部季风区,气候为湿润、半湿润区,热量和水分配合较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坡度小,利于农业水利化、专业化和机械化;耕地面积大、质量优,有利于发展农业种植。
【小问3详解】
通过整治河道、开发梯田可以增加农田面积,有利于实现占补平衡;整治河道、开发梯田增加农田面积,有利于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保障粮食产量,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基斯坦东部的科里斯坦沙漠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制约、影响着当地农业发展。1980年,印度建设1500km长的拉贾斯坦运河,扩大农业种植面积。2016年,巴基斯坦在科里斯坦沙漠发展碳汇林、经济林、生态林和光伏电站,整合文化、旅游、商业、医疗服务、教育、生态与住宿,改善生态,促进区域发展。下图示意南亚局部区域。
(1)分析图示沙漠的成因。
(2)推测图中拉贾斯坦运河的作用。
(3)简述巴基斯坦治理科里斯坦沙漠的原因。
【答案】(1)地处印度半岛西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小;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干旱;人类长期发展,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2)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绿化沙漠,改善生态环境。
(3)科里斯坦沙漠西边紧邻巴基斯坦人口、城市、交通线路集中区,沙尘危害大;防止沙漠西进,减少对农田、道路、城镇等基础设施破坏;减轻流沙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治理沙漠可改善生态环境,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基斯坦克里斯坦沙漠的治理为材料,涉及沙漠成因、河流航运、沙漠治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沙漠成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从自然原因看该地处于印度半岛西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干旱;人类活动频繁,森林破坏严重,促进沙漠化发展。
【小问2详解】
地处沙漠地区,运河可以为沿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有利于植被生长,绿化沙漠,改善生态环境。
【小问3详解】
从城市布局看,科里斯坦沙漠西边紧邻巴基斯坦的城市,城市人口、城市、交通线路集中,沙尘对其危害大;为了防止沙漠扩大,向西侵袭农田、道路、城镇等基础设施;治理沙漠可以减轻流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发展碳汇林、经济林、生态林和光伏电站”治理沙漠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光伏电站发挥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地是由平原(或高原)向丘陵、低山过渡的一种地貌形态,一般为间歇性抬升作用形成,多分布于山间或山地边缘的低平地带。台地根据成因可分为剥蚀台地、构造台地、冻融台地,一般黄土层多剥蚀台地。我国浙江、山西和西藏境内均有多级台地发育,但三者典型台地成因各不相同。下图示意浙江某台地的构成。
(1)根据成因,分别说出浙江、山西和西藏境内的典型台地类型。
(2)解释图示浙江境内该台地的形成过程。
(3)分析台地多分布于山地边缘低平地带的原因。
【答案】(1)浙江境内:构造台地,山西境内:剥蚀台地,西藏境内:冻融台地。
(2)地壳拾升,地层隆起形成构造高原;高原面受到风化、侵蚀作用,被切割成构造台地。
(3)山地边缘低平地带,地壳拾升后易形成较平坦的高原面;山地边缘流水侵蚀、下切作用明 显;由于间歇性抬升和外力作用,原来的台地发育成山地,新的高原面和台地在其山前继续形成。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浙江某台地的构成图为材料,涉及台地的分类、成因和分布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台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由于构造的间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山间。根据成因不同,浙江主要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属于构造台地;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黄土容易被侵蚀,主要是剥蚀台地;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主要是冻融台地。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分析, 该台地位于浙江,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比较频繁,由于地壳拾升,地层隆起形成构造高原;当地地处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强,高原面受到风化、侵蚀作用,被切割成构造台地。
【小问3详解】
一般而言,海拔较低大片平地称为平原,海拔较高的大片平地称为高原。台地则介于两者之间,海拔在一百至几百米之间。台地多分布于山地边缘低平地带的原因主要是:台地是由平原向丘陵、低山过渡的一种地貌形态,山地边缘地带,地势较为低平,地壳拾升后易形成较平坦的高原面;山地边缘地势起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下切作用明 显,易形成沟壑地貌;由于间歇性地壳运动,地壳不断抬升和外力作用,原来的台地发育成山地,新的高原面和台地在其山前继续形成,周而复始,从而山地边缘低平地带多分布有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