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2:人体的免疫与传染病相关问题
一、单选题
1.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新概念包括()
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道德健康④社会适应良好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小科得了流感,他自己到药店里买了一些头孢类抗生素,可是吃了几天后并没有减轻鼻塞、头痛等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
A.这种抗生素药力不够
B.抗生素失效了
C.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
D.抗生素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3.2023年以色列科学研究员谢伊·弗莱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他们发现了新的新冠病毒变异体‘Pi’”。世卫组织称该病毒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因此最近很多公民出现了二次复阳。下列关于新冠奥密克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奥密克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新冠肺炎可以通过给患者注射抗生素进行有效治疗
C.新冠奥密克戎病毒具有DNA结构
D.新冠奥密克戎病毒可以在动物的活细胞中生存
4.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在掠夺与战争之下满目疮痍,缺医少药,但在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之下,很快就消灭了疟疾、鼠疫、血吸虫病、霍乱等流行病。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5.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下列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呼吁市民接种流感疫苗 B.对公共场所定期杀菌消毒
C.提倡外出佩戴防护口罩 D.对患者隔离、检查、治疗
6.2023年春季全国、全省流感活动水平持续上升,目前以甲型H1N1与甲型H3N2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下列关于甲流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甲型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C.对已确诊的甲型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D.通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7.甲流是甲型H1N1流感病岢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甲流流行期间,下列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注射甲流疫苗 B.在人员密集的空间戴口罩
C.勤洗手,多通风 D.患者口服奥司他韦等药物
8.2022年3月17日新冠口服药Paxlovid(利托那韦片)上市。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们要预防该病,就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新冠疫苗,遇到感染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
B.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C.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D.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
9.甲型流感是由于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消毒器具 B.接种疫苗 C.隔离患者 D.锻炼体质
10.全球新冠疫情起伏反复,近期我国多个省份出现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属于传染源
B.对教学楼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同学们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抗原
D.同学们接种新冠疫苗获得免疫,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11.近日,甲流等春季传染病高发,学校高度重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健康人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B.注射流感疫苗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免疫学角度,甲流病毒属于抗体
D.流感病毒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12.杭州小营街道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开打了一针剂新冠疫苗,它是由陈薇院士牵头研发的,其大体思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疫苗注射入志愿者体内,检测疫苗对志愿者的免疫效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注射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腺病毒能激发红细胞产生免疫记忆
C.新冠疫苗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免疫效果的检测指标是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抗体
13.最近研究表明戴口罩虽然对于预防新冠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戴口罩,让人体上呼吸道对于病毒的免疫力出现下降,反而会引起其它的问题。专家建议进入4月份以后,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可以不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佩戴口罩属于下列哪种措施( )
A.清除病原体 B.保护易感者
C.控制传染源 D.切断传染途径
14.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3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自埃博拉疫情2014年在西非地区蔓延以来,死亡人数已突破1万人,另有2.4万个疑似或确诊病例。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该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严格隔离和积极治疗确诊患者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侵入人体的埃博拉病毒会成为抗体,使人产生免疫反应
C.埃博拉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结构层次中的最小层次
D.埃博拉病毒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15.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传染病的课程后,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 B.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C.平时积极锻炼身体 D.隔离新冠肺炎病人
16.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大灾之后防大疫,为防治灾区传染病的蔓延,人们需要对饮用水消毒,大面积喷洒消毒药水等。这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提高自身免疫力
17.下列有关甲型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甲型流感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
C.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二、填空题
18.2022年11月8日,可吸入式新冠疫苗在上海上市使用。使用专用设备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人体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雾化的疫苗微粒进入人体呼吸道,激发粘膜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2)如图为心脏结构模型图,当新冠疫苗通过雾化进入人体呼吸道后,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序号)
19.春夏之交,是流感的多发季节,甲流今年又来势汹汹。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 。
(2)为了防止流感的蔓延,专家建议:①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及时就医;②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③勤洗手,室内勤通风。以上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20.自新冠肺炎流行以来,人类在抗疫中不断提升检测和治疗水平。
(1)核酸检测有助于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在人体中检测到 的遗传物质一一核酸,需隔离或治疗。
(2)“奥密克戎”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大部分人会出现发热、无力、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病毒性肺炎引起的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等症状。造成呼吸困难的原因是身体感染病毒后引起肺部纤维化,导致肺内的 (填结构名称)和外界气体交换受到影响,部分患者出院后还需要呼吸康复训练。如图为呼吸训练器及其结构示意图,使用时用嘴吸气,悬浮球会被吸起,吸起的悬浮球数量越多说明呼吸肌的力量越大。请你解释悬浮球能被吸起的原因 。
21.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主要是由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而导致。通过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1)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 。
(2)通过接种HPV疫苗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2.宫颈癌是目前唯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痛症,主要是由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而导致。通过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阻断宫颈痛的发生。
(1)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 。
(2)通过接种HPV疫苗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3. 春末夏初是流行性感冒易发时期。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时被称为猪流感,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有:发热、咳嗽、喉痛、头痛和疲劳等,最明显的症状是体温超过39℃,如果身体素质差,免疫力低,一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直接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还会危及生命。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H1N1流感病毒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H1N1流感病毒没有 结构。
(2)提倡在流感流行时期戴口罩出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预防甲型流感,提倡接种疫苗,疫苗可刺激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该过程属于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4)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
24.近期,甲流进入高发期,注射甲流疫苗可以有效遏制。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预防甲流病毒的传播,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25. 2023年春季甲型H1N1流感再次在学校流行,老师建议感染的同学居家隔离。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治疗该流感的常用药品。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离感染的同学属于 。
(2)如图所示为奥司他韦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填序号)
三、解答题
26.现代人类属于“智人”,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目前全球人口达到78亿。身体并不强壮的人类,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增长?
(1)人类社会经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可见材料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铜是最先正式使用的金属材料,与石器相比,优点有 。(写出1点即可)
(2)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激发沉睡的巨大能量是人类变得强大的又一原因。18世纪蒸汽机(如图)的发明,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使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蒸汽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为 。
(3)当然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也带来了传染病的流行,人类通过发明疫苗、研发抗生素等开启了与传染病的“斗争史”,但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偏差。某地总人口500万,右表是该地公布的接种新冠疫苗与患新冠轻、重症的数据,据此有人认为,疫苗接种人数越多,患新冠的比例越高!你是否支持这种观点 ,请说出理由 。
某地2022年3月数据 未接种 全程接种
占人口比例 8% 92%
轻症病例 19% 81%
重症病例 26% 74%
27.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动物实验]
(1)实验方案:
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 。
(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 ,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 。
[社会参与]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接种疫苗达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蔓延,因此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健康。
28.人体具有完普而精确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1)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人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会 ,从而使人体血糖恢复到正常值。
(2)上述胰岛调节血糖的过程中还需要与 调节的相互配合。
(3)免疫调节是人体应对环境中各种病原体和体内异常细胞、维持内部环境稳定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是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病症有____。
A.过敏反应 B.色盲 C.艾滋病 D.呆小症
29.2月以来,甲流造成宁波部分学校陆续停课。预防甲流可接种甲流疫苗,治疗可用扰病毒药奥司他韦,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甲流病毒属于 (填“传染源”、“病原体”或“传播途径”);
(2)接种甲流疫苗预防甲流的方法可使人体获得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3)奥司他韦分子化学式为C16H28N2O4,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0.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数人感染后在3~-5天之后能够自行好转。但是一老一小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到医院就诊,确诊后遵从医嘱服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即可好转。
(1)奥司他韦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 它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了预防该病的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
(3)医生说,家庭药箱中的抗生素类药物不能用于甲流的治疗,这是因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解答】身体上,心理上、道德上、社会适应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才是健康,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健康的人生。故选D。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解健康的含义。
2.【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抗生素
【解析】【分析】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理解题。
【解答】解: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引发的疾病,对病毒引发的疾病无效;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
①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②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解答】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A错误;
B.抗生素主要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的方式进行治疗,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B错误;
C.新冠奥密克戎病毒是RNA病毒,无DNA结构,故C错误;
D.病毒的生存需要寄宿在宿主细胞内,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珴措施为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解答】接种疫苗使在人体内产生相关的抗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 呼吁市民接种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 对公共场所定期杀菌消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提倡外出佩戴防护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对患者隔离等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
A、在传染病的预防中采取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B错误;
C、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C正确;
D、通过注射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会使人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C。
【分析】常见的控制传染源的措施往往是针对病人或疑似病例采取的,如隔离、对病人治疗等;常见的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消毒、消灭蚊虫等;常见的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健康的人进行锻炼、注射疫苗等。
7.【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预防传染病的途径为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分析】A. 注射甲流疫苗为保护易感人群;
BC.均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服用药物为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主要分为三个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C选项中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ABD选项符合传染病的预防途径。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消毒器具;BD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病原体的定义判断;
(2)根据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判断;
(3)根据抗原的定义判断;
(4)根据特异性免疫的定义判断。
【解答】 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此奥密克戎病毒属于病原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教学楼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 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新冠疫苗属于抗原,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疫苗是用毒性减弱或者已经死亡的病原体制成生物制品,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 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解答】A.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注射流感疫苗使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C.甲流病毒属于抗原;
D.病毒无细胞结构。
故答案为:B
12.【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 特异性免疫指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
【解答】A. 注射新冠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病毒激发记忆细胞产生免疫记忆;
C. 新冠疫苗(抗原和抗体相结合)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 免疫效果 判断主要看人体是否有抗体。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预防传染病的三个阶段: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具体生活实例中找出对应的预防方法。
【解答】A选项不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途径;BC选项中,一般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或者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方法,控制传染源一般采取隔离措施居多。本题中讲述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止病毒侵染人的呼吸道,所以属于切断传染途径来预防。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控制传染病的途径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毒的结构是外面是蛋白质,里面内含遗传物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其有生命,属于生物;
【解答】A. 严格隔离和积极治疗确诊患者都属于控制传染源,A错误;
B. 侵入人体的埃博拉病毒是抗原,会促使机体产生抗体,使人产生免疫反应,B错误;
C. 细胞是生命系统中结构层次中的最小层次,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C错误;
D. 病毒的结构是外面是蛋白质,里面内含遗传物质,所以埃博拉病毒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第一,保护易感人群;二,切断传播途径;三,控制传染源;
【解答】A. 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
C. 平时积极锻炼身体 ,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
D. 隔离新冠肺炎病人 ,属于控制传染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第一,控制传染源;第二,切断传播途径;第三,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第一,控制传染源;第二,切断传播途径;第三,保护易感人群;从材料中大灾之后防大疫,为防治灾区传染病的蔓延,人们需要对饮用水消毒,大面积喷洒消毒药水等。可以看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来预防传染病;
故答案为:B.
17.【答案】A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病毒属于生物,有生命,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是外面是蛋白质,里面是遗传物质,是寄生生物;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第一,切断传播途径;第二,控制传染源;第三,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 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是外面是蛋白质,里面是遗传物质;其没有细胞核等细胞结构,所以A错误;
B. 甲型流感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 ,正确;
C. 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正确;
D. 预防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正确;
故答案为:A.
18.【答案】(1)特异性免疫
(2)③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
(2)心脏四个腔室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解答】 (1)激发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故其属于特异性免疫。
(2) 通过雾化进入人体呼吸道 ,先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再由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19.【答案】(1)病原体
(2)③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以及控制传染病的途径。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病毒属于病原体。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
(2)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②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吃生鸡蛋、半生煎蛋,带血白斩鸡,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③勤洗手,室内勤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④一旦发现禽流感感染的家禽立即灭杀,控制传染源。
以上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③。
故答案为:(1)病原体;抗原;(2)③。
20.【答案】(1)新冠病毒
(2)肺泡;用嘴吸气,悬浮球上方空气被吸走,气压低,下方气压大,故悬浮球会被吸起。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
(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
(2)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内的肺泡起气体交换的作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分析】
(1)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发生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2)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内的肺泡起气体交换的作用。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有:肺泡壁薄,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多、肺泡具有弹性。肺泡中的气体交换依靠扩散作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1.【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
【解答】(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种:切断传播途径,保护与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所以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通过接种HPV疫苗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2)特异性
22.【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
【解答】(1)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通过接种HPV疫苗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2)特异性
23.【答案】(1)细胞
(2)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免疫
(4)抗原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蛋白质的外壳内含遗传物质;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微生物而产生。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蛋白质的外壳内含遗传物质,动物和植物都有细胞结构,所以H1N1流感病毒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H1N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所以提倡在流感流行时期戴口罩出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免疫是指专门针对一种抗原产生相应抗体的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针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预防甲型流感,提倡接种疫苗,疫苗可刺激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4)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属于抗原;
故答案为:(1)细胞(2) 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免疫(4)抗原
24.【答案】(1)特异性
(2)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①切断传播途径;②保护易感人群;③控制传染源;
【解答】(1)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非特异免疫针对多种病原体;所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2)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①切断传播途径;②保护易感人群;③控制传染源;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预防甲流病毒的传播,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特异性(2)切断传播途径
25.【答案】(1)控制传染源
(2)①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
(2)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感染的同学属于传染源, 隔离感染的同学属于控制传染源。
(2) 已知奥司他韦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式可知,碳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最大,故表示碳元素的是①。
故答案为:(1)控制传染源 (2)① 。
26.【答案】(1)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等)
(2)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否;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金属材料的优点为: 1.强度高: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可以承受很大的力和重量。2. 导电性好:金属材料是良好的导体,可以传递电流和热量。3. 耐腐蚀性好: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抵御氧化、腐蚀和磨损等。4. 易加工:金属材料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可以满足各种需求。5. 可回收利用: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友好。
(2)从接种后,对新冠病人的隔离措施来回答;例如:隔离措施的减少,导致总的患病人数增加。
故答案为:(1) 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等) (2)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否、合理即可
27.【答案】(1)等量的生理盐水
(2)无明显差异
(3)亲缘关系近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
(1)A组与B组形成对照,所以需要给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2)要说明疫苗X是安全有效的,就需要A组小鼠产生抗体,且对A组小鼠的健康不产生影响,所以除了在A组小鼠体内检测到抗体外,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
(3)进化角度分析,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小鼠更近。
【分析】
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所以要说明疫苗是有效的,就需要A组小鼠能产生相应的抗体,B组不能。要说明疫苗是安全的,就需要注射抗体后对小鼠的健康没有影响。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8.【答案】(1)增加分泌胰岛素
(2)神经
(3)A;C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免疫失调有很多方面,免疫是机体的一种排斥反应,受到很多基因、蛋白质以及细胞的作用。免疫失调会引起许多疾病,包括变态反应(过敏、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免疫病、细胞毒型免疫病)、免疫缺陷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等。免疫就是我们身体对于进入我们机体的外来物质进行杀灭的过程,正是有了免疫系统,我们才能在整天和病毒打交道时而一般不得病。免疫失调病很多,比如过敏、类风湿性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红斑狼疮等基本都是免疫过强造成的。像艾滋病发病原理是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细胞,从而使人体免疫缺失。
【解答】 (1)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所以当人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会增加分泌胰岛素,从而使人体血糖恢复到正常值。
(2)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激素和神经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所以上述胰岛调节血糖的过程中还需要与神经调节的相互配合。
(3) 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病症有 A和C;B是由于基因导致的,D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故答案为:(1) 增加分泌胰岛素 (2) 神经 (3) A C
29.【答案】(1)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
(3)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人体的免疫功能;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这两种本身都是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那么后者的保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对多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并不是仅针对某一种病原体。前者则是针对某一种病原体而出现的免疫反应,比如说针对于结核具有一定的免疫效果,对其他细菌的感染无保护作用。
【解答】(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甲流病毒属于病原体;
(2)接种甲流疫苗预防甲流的方法可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3)奥司他韦分子化学式为C16H28N2O4,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16×12=7:16;
故答案为:(1) 病原体 (2) 特异性免疫 (3)
30.【答案】(1)有机物
(2)特异性
(3)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
【知识点】抗生素;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病毒的结构是指外壳是蛋白质里面是遗传物质;
【解答】(1) 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奥司他韦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 它属于有机物;
(2) 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了预防该病的特异性免疫。
(3) 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甲流属于病毒引起的感冒,所以不起作用;
故答案为:(1) 有机物 (2) 特异性 (3) 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