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的同学来说,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已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在第三单元学习散文的基础上,有了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但他们更喜欢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学习第三单元之后,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学生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他们也开始喜欢写景的文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而且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且有较强的表现欲,但毕竟年龄小,阅历浅、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有限,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因而学习这样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作者从欣赏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而感悟到生之美好、顽强和永恒。因此老师应该做适当的引导和方法指导。
《紫藤萝瀑布》效果分析
从课堂教学看,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而评测练习是巩固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我设计了本课的评测练习,这套习题分为两个部分:积累与运用和阅读。从完成情况看,学生掌握的还不错。
其中出错较少的题有1-6积累与运用,阅读中的第9、10、11、13题,学生完成的比较好,设计体型是,注重基础知识,巩固课堂教学,所以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题目难度不是很大,课外阅读,也是本节课教学的延伸,利用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阅读中碰到的问题。就结果而言,两个班80人,这些题目A的达到67人。
出错较多的题目有7、8、12、14题,从完成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能理出答案来,通常字数还蛮多,只是不一定在点子上,统计结果是A的仅有11人,B的有30人,C的有39人,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跟有些问题指向不明,出得不规范或答案本身不贴切有关,一方面跟学生答题不得要领或不合规范有关。因此在以后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表述清楚,指向明确;指导学生回答时怎样注意瞄准问题,怎样注意层次。使学生养成力求答题思路清晰、表述完整成句的习惯。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感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和哲思。
四、教学方法:诵读,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紫藤萝图片。
导语:在散文这个迷人的田地里,我们在《春》的美景里流连忘返,在《济南的冬天》里沐浴温暖的阳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散文世界里最美的一条瀑布——《紫藤萝瀑布》。
板书课题、作者。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作者宗璞
课件出示: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解释词语
读准下面红色字的字音。
迸溅( ) 沉淀( ) 忍俊不禁( ) 伶仃( )
仙露琼浆( ) 伫立 ( ) 盘虬卧龙( ) 酒酿( )
词语解释
⑴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⑵繁密:多而密。⑶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⑷挑逗:逗引,招惹。⑸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⑹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⑺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二)读美
1、师:紫藤萝瀑布——一条由花组成的瀑布,美吗?让我们静下心,慢慢走近它。请同学们美美的听,美美的想,美美的感受。
2、生听课文配乐朗读。
3、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4、梳理文章思路:用_____线勾画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语词,用一句话准确而简洁地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三)品美
1、师: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就在我们身边,但美需要我们用心发现,让我们来试试看。
2、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探究:文章有很多美点,你认为文章的美点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自由品读,说说课文美在哪里,可用“我认为————美,美在————”这样的句式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来表达观点 。
提示:可从文章的题目、内容、结构、语言、情感、修辞、主旨等方面各抒己见。
示例:我认为题目美,美在本身就是一幅画,有色彩——紫色,有形状——藤萝花构成的瀑布,同时运用了比喻,不但提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激发读者的想象。
组织各小组发言,师生共同就小组成果展示交流、评价。
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A:结构美,美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看花(1--6)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忆花(7--9)写赏花感受并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
悟花(10--11)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学生也可以从文章的前后照应方面谈。
B:修辞美,美在描写藤萝花时,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写花香时用了通感。
学生可能会举出几个例子: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灿烂辉煌,写出了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挑逗。(拟人,比喻,细腻地写出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玲珑剔透,富有动感、情趣。两个比喻:A.紫藤萝花比作紫色的大条幅 B.花中最浅淡的部分比作迸溅的水花 )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把静态的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繁茂的景象,化静为动,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联想。)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笑”“嚷嚷”把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写出花的生机勃勃和烂漫情趣,还表现出了“我”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时的欣喜之情。)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是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的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就像蓄势待发的帆船一样,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比作笑容,写出了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活力无限,透露出我已收到花儿的感染和鼓舞。)
(6)"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让人感到亲切。)
C情感美
美在情感的变化,作者本来充满了“焦虑和痛楚”,后来变成了“精神的宁静和生活的喜悦”。
课件出示背景介绍。指名生读。
让学生分析变化的原因,是引导学生感悟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D主旨美。美在富含哲理的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句子含义。
(四)悟美
1、师:紫藤萝花用自己怒放的生命安慰了作者痛苦的心,引起了作者对生命真谛的思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让我们带着最敏感的心,走近紫藤萝瀑布,倾听花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学习本文后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课件出示示例:
生,就是美。
荡起生命的双桨,在生命的长河里搏击!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 你对她笑 , 她就对你笑。
(五)小结: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然历经磨难,但依然尽情绽放,顽强快乐地成长,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藤花,努力张满自己的风帆,乘风破浪,去谱写人生最精彩的华章。
(六)拓展:课件出示几组图片,请你选择任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了哪些感悟,完成一篇片段作文。课堂完不成,写到周记。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生命长河
悲痛-----------------喜悦
永无止境
《紫藤萝瀑布》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第四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把握感知全文,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这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较好地体现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认识到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紫藤萝瀑布》是现代女作家宗璞198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
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自己的主旨。而这三部分又各有层次: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次写花所受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悟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描写花瀑,“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不停地生长”,以“瀑”为喻,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繁花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突出花的情趣。写花穗时,更是全用拟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好像肩并肩手挽手的孩子们在嬉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更显得花儿们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突出它们生命盎然勃发。写花朵时,比喻和拟人交替使用,用“帆”“舱”绘花朵的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另外,作者还运用通感、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写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向人的心底”,表现出自己观花赏花时心情趋于宁静平和的细微感受;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让人感到亲切。作者用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花繁枝茂相比,并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
含蓄地表达感情。对于小弟的病症,更是不着一笔,用“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自己悲伤欲绝的感情,表现的乐观豁达。
《紫藤萝瀑布》观评记录
本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有利于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问题的设计,答题范围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如针对第二环节的问题设计,语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从文章的修辞着眼进行回答,而底蕴深厚,思维深刻的同学就可以从文章的写法、感情、主旨等方面回答,可见,虽是一个看似平凡的问题,是开放性的,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暗含着分层教育的效果,可引领多数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进行思考;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这与只有几个尖子生在唱主角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造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本堂课教师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他们的回答,尽管有些还不很成熟,但只要自圆其说,又有一定的道理的,教师总是予以肯定,并且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提倡答案因多彩而精彩,使得学生在思考、回答时丝毫不受各种干扰,大胆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哪怕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大胆提问,同时也使自己的个性特点得到很好的发挥。?
但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本堂课仍然存在以下失误:
1.朗读不够到位,尽管在教学设计时念念不忘要把“琅琅的读书声还于课堂”,但在引领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以及教师自身朗读水平的限制,朗读并未达到教学设想中的在“反复吟咏中达到准确的传情与悟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情境之中”的理想境界,同时语言品味还不够深入。
2.宗璞的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把笔端触及自己的情感及人生,还从藤萝花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华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这一角度,鼓励人们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行列之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本堂课对文章的这一内涵没有丝毫提及,可见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使学生就这方面内容深入探究下去。
《紫藤萝瀑布》评测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并改正。
A.迸溅(bènɡ) B.伫立(zhù) C.沉淀(diàn) D.伶仃(tīnɡ)
错误的是( )项,正确的读音是( )。
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①A.浅紫 B.抚摸 C.遮住 D.遗撼 ( )
②A.笼罩 B.繁蜜 C.琼浆 D.喜悦 ( )
③A.瀑布 B.发瑞 C.迸溅 D.蜂围 ( )
④A.蝶阵 B.盛开 C.最嫩 D.贮立 ( )
3.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①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 )
③长时间的站立。 ( )
④忍不住笑。 ( )
⑤爆发,往外溅散。 ( )
⑥光辉灿烂,也用来形容有显著成绩。 ( )
4、发挥想象,根据例句仿写:
例: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_______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_______
每一朵盛开的花还像是____ __
5.填空:
(1)《紫藤萝瀑布》作者________,她是________代女作家。
(2)在对紫藤萝花进行细致的描写时,作者先写________,次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2)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4)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7.第(1)段首句有什么作用?结句又该怎样理解?
8.仔细揣摩第(2)段的含义。
9.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10.结合全文意思品味最后一段的含义。
(三)拓展阅读
所有开花的树看来都应该是女性的,只有木棉是男性的。
木棉树又干又皱,不知为什么,它竟结出那么雪白柔软的木棉,并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优美风度,缓缓地自枝头飘落。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橘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红,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树枝也许是干得很了,根根都麻皱着,像一只曲张的手——肱是干的,臂是干的,连手肘、手腕、手指头和手指甲都是干的——向天空讨求着什么,撕抓些什么。而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木棉树通常长得很高,那年在广州初见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特别小,总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的一种树了,广东人叫它“英雄树”。
初夏的公园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接拾那些新落的木棉,也许几丈高的树对我们是太高了些,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木棉树的叶子便逐日浓密起来,木棉树终于变得平凡了,大家也都安下一颗心。至少在明春以前,在绿叶的掩覆下,它不会再暴露那种让人焦灼的奇异的美了。
11.作者根据木棉树的什么外形特点,得出“木棉是男性的”这个结论?
12.文中画线句,说木棉花的美让人“焦灼”的依据是什么?摘引原句回答。
13.为什么作者用“云”,而且是“折翼的云”来形容木棉呢?
14.木棉花令作者产生很多联想,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它们表达出来的?
参考答案:1—6略
(二)
7、首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花的香;从结构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自然引起下文的回忆。结句为“文革”时人们伤害花而感慨,同时说明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将永存心底,也为下文花盛开做铺垫说明生命是永恒的。
8.花又开了,开得这样“密”,使“我”感到生命是永恒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它给人强烈的震撼力量。
9.“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0.作者凝望盛开的紫藤萝花瀑布,驱散了心中的悲痛和焦虑,感悟到生命的永恒、顽强和美好,并以乐观精神投入生活。
(三)
11.又干又皱,长得很高。
12.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13.“雪白柔软,缓缓自枝头飘落。”
14.用比喻、联想的手法,描绘了木棉的形态。
课件15张PPT。西刘桥实验学校
燕霞 宗璞
紫藤萝瀑布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感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juàn)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 ,散文集《丁香结》 。
读准下面红色字的字音。
迸溅( ) 沉淀( )
忍俊不禁( ) 伶仃( )
仙露琼浆( ) 伫立 ( )
盘虬卧龙( ) 酒酿( )bèngjīnqióngqiúzhù diànlíng dīngniàng理解词义。
⑴迸溅:
⑵繁密:
⑶稀落:
⑷伶仃:
⑸挑逗:
⑹忍俊不禁:
⑺仙露琼浆:
⑻盘虬卧龙:
向外溅出或喷射。多而密。稀少,零落。孤独,没有依靠。逗引,招惹。忍不住笑。忍俊:含笑。形容鲜美的酒。
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宗璞
紫藤萝瀑布1.读美 ● 大声朗读,初步感受美文
读出声,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用_____线勾画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语词,用一句话准确而简洁地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2、品美小组合作探究:
自由品读,说说课文美在哪里,可用“我认为————美,美在————”这样的句式,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来表达观点 。
提示:可从文章的题目、内容、结构、语言、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各抒己见。
示例:我认为题目美,美在本身就是一幅画,有色彩——紫色,有形状——藤萝花构成的瀑布,同时运用了比喻,不但提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激发读者的想象。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的弟弟冯钟越是一位航天工作者,一直在祖国的大西北从事航天研究工作,环境相当艰苦。时值壮年,身体不适,却一直不肯放弃工作,贻误了病情,于1982年10月去世。
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宗璞《哭小弟》
此时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棵盛开的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从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3、悟美
走近紫藤萝瀑布,倾听花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学习本文后自己最深切的感受。示例:
生,就是美。
荡起生命的双桨,在生命的长河里搏击!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 你对她笑 , 她就对你笑。
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历经磨难,但依然尽情绽放,顽强快乐地成长,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藤花,努力张满自己的风帆,乘风破浪,去谱写人生最精彩的华章。
向日葵爬山虎白杨树 喇叭花请你选择任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了哪些感悟,完成一篇片段作文。拓展迁移《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学结束了,但我久久不能平静。多年执教九年级语文,学生课堂气氛的沉闷,这节课让我感动于学生热烈的讨论和精彩不断的表达,让我和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完成了一程愉快而充实的文学之旅、生命之旅。
在我的教学预设中,我把课文定位为“品读——感悟课”,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思考、感悟、表达的空间,并在与学生的共同研读中完成两项学习任务:反复品读,赏析文章精美的语句;理解课文主旨,深化人生感悟。从教学效果来看,不仅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这种有广度、有深度的挖掘和课堂生成的是我未曾预料到的。
美文美读读出美,配乐课文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在和文字的亲密接触中真切感受美。
自主合作探究美。在“品美”这个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篇文章的美点很多,设计一个句式,给学生提示、示例,目标明确,并给学生广阔发挥的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
当然,我也清醒地看到这这堂课的一些不足之处:“读美”读得不够,学生“声”多,“味、神”少,教师指导少,“品美”环节,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由于学生可选择的范围广,小组发言逻辑顺序有些混乱,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确定好小组的发言顺序就可以,今后的教学当引以为戒。
《紫藤萝瀑布》课标分析
《课标》关于本节课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
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感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由浅入深,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主动探寻文章的美点,美文美读读出美,好文章是读出来的,设计读美、品美、悟美三个环节,层层深入,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体现新课标“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
生命,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的理念,本课安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
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设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和哲思。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散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树立生活中处处语文的大语文观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会品味语句,理解作者十年前后的情感变化,初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