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 专题21:遗传与变异的相关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 专题21:遗传与变异的相关问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20 09:5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1:遗传与变异的相关问题
一、单选题
1.海鬣蜥分布于科隆群岛,由南美陆生鬣蜥演化而来。海鬣蜥长有两对巨大的爪子,使它们能紧紧地抓住岩石,去吃水边的海草。而南美大陆上的鬣蜥爪子却比较小,使它们能够爬树吃树叶。关于海鬣蜥的演化,下列认识合理的是(  )
A.海鬣蜥巨大的爪子可以遗传给后代
B.海鬣蜥的后代中不可能存在爪子小的
C.由于高度适应环境,海鬣蜥已停止演化
D.为了能吃到海草,海鬣蜥演化出了巨大的爪子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双眼皮和有酒窝 B.狗的黄毛和羊的黑毛
C.番茄的圆果和长果 D.豌豆的红花和高茎
3.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传染病的的课程后,对相关的防疫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起金华新冠肺炎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传染源
B.奥密克戎变异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
C.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德尔塔变异株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
D.新冠病毒产生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过程是定向的
4.太空育种一直是航天任务之一,我国利用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等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借助太空特殊环境诱发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日的是改变种子胚中的遗传物质
B.太空环境下诱发的种子变异都是定向变异
C.经历太空环境后所有种子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D.太空育种与转基因技术改变基因原理相同
5.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生物课程,画出了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如图所示,图中的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C.遗传信息、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D.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基因
6.如图所示,某岛上生活的地雀种类存在差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地雀具有共同的祖先
B.地雀不同的喙型由基因控制
C.地雀为适应环境发生了变异
D.不同喙型的地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太空育种一直是航天任务之-,我国利用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等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借助太空特殊环境诱发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目的是改变种子胚中的遗传物质
B.太空环境下诱发的种子变异都是定向变异
C.太空环境经历后所有种子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D.太空有种与转基因技术改变基因原理相同
8.图甲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图乙表示我省某地区关停小煤窑后某种昆虫体色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图甲中的昆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过程是在体外完成的
C.昆虫的体色是由基因决定的
D.图乙中昆虫体色的变化,是由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9.自然界中树木种类繁多,它们的树冠、树叶、果实的形状千变万化,但几乎所有树木的树干都是圆柱形的,某同学尝试对此作出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圆柱形树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所有具有圆柱形树干的植物体内基因都相同
C.圆柱形树干有利于树木生长
D.圆柱形树干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0.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父方和母方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及这对染色体上一对基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人体的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在人的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
C.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DNA分子
D.每个DNA分子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11.中国警方训练出6只缉毒松鼠。这些松鼠嗅觉非常灵敏,经过训练,可以找到埋在沙土里的毒品。决定松鼠嗅觉非常灵敏这一性状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蛋白质 D.基因
1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生物课程后,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上所有的片段都是基因
C.DNA与基因构成染色体 D.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13.正常情况下,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比例是(  )
A.1:1 B.1:2 C.1:3 D.1:4
14.2023年初镇海区鸟类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稀有鸟种——黑嘴鸥,该鸟的喙为黑色,眼周围有白色星月形斑,喜欢在滩涂上捕食螃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滩涂上存在的一条食物链是:螃蟹→黑嘴鸥
B.黑嘴鸥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
C.黑嘴鸥生殖方式为卵生
D.黑嘴鸥喙为黑色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15. 遗传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右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 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②表示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③表示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D.⑤表示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二、填空题
16.2023 年春季,我国多地发现甲流疫情。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1)甲流爆发时其病毒会产生不同的类型,这是由于病毒会发生   。
(2)学校利用 84 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该过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右图是学校购买的 84 消毒液的部分信息,若将 500克该原液配制成浓度为 0.4%的消毒液,需要加水   克。
17.西瓜是人们喜爱的夏季解暑水果,其主要食用部分是果肉。如果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是圆形的西瓜就会被塑造成方形(如上图)。
(1)西瓜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成的;
(2)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   (填“方形”或“圆形”)西瓜。
18.正确地解释现象和推理论证是一种基本科学素养。
(1)研究人员发现有八百多种开花植物在夏日晴朗的白天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即在中午某段时间其光合作用强度比较低甚至处于停止状态。研究发现这些植物多起源于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其它种类植物没有“午休现象”。这是因为植物进化的过程中会发生   ,其中光合作用会出现“午休现象”的植物适应了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而存活下来,并通过遗传将“午休现象”传递给下一代。
(2)“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食用后易造成严重的中毒事件。小嘉基于生活事实推断亚硝酸钠中有毒的是NO2ˉ,他可依据的事实是   。
19.每年春季是我国各地流感高发期,严重的流感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1)出现高热症状的流感病人服用退烧药物后,一般会大量出汗。这时,人体主要通过    散热的方式来降低体温。
(2)“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一种有效药物。很多药物口服后会跟其他营养物质一样主要在消化道的    内被人体吸收。
(3)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    。
(4)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出现    现象。
20.浙江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是在水田里既能种水稻,也能养鱼,实现稻鱼共生。水稻成为鱼的食物来源与休息场所,而鱼又能为水稻除虫、翻松泥土,稻鱼相互帮助、和谐共生,充分发挥了水田的使用价值。
(1)请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
(2)把鲤鱼放进稻田里养殖,通过不断筛选,经过近千年终于培育出了适合养在田里的鲤鱼变种------田鱼,这是长期   的结果。
(3)田鱼通体鲜红,外形美观。田鱼的体色是由   控制的。
21.“油汤圆”是温州的一种特色小吃,如图甲。其配料有:糯米粉、红糖、料酒、食用油。
(1)因糯米具有良好的粘性,糯米粉做成的汤圆软糯有嚼劲。糯米这一性状由  决定。
(2)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后,“油汤圆”中的糯米在   中被彻底消化。
(3)“油汤圆”软糯香甜,有一定滋补作用。请结合图乙,从平衡膳食的角度说明是否可以多食用   。
22.平阳是“中国马蹄笋之乡”,平阳的马蹄笋高纤维、低脂肪,富含1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
(1)马蹄笋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马蹄笋口感优于其他品种竹笋,这一性状上的差异是由   决定。
(3)竹笋由竹子地下茎上的侧芽发育而成,破土后长成竹子。竹子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23.在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伟大的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在短短的几十年就拥有了两弹一星、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整的农业体系。民以食为天,毛主席非常重视百姓的口粮问题,在毛主席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了杂交水稻,从而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此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的团队又研发了了高产且耐盐碱的海水稻新品种(如图2)。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性、生育期短、根系发达、细胞液浓度高等特点,即使在盐碱地,根也能吸收充足的水分。如图3为海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
(1)海水稻耐盐碱性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2)图3中甲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3)图3中的丙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是通过图4中   (选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4)海水稻可以在海边盐碱地生长,其根毛区细胞液的浓度比盐碱地浓度   。(选填“高”或者“低”)
24.《启航2023》跨年晚会上,田教授带着他在黄岩培育出的蜜橘——“红美人”登上舞台,“红美人”具有无核、色艳、香甜和高糖等优点。某小组研究了“红美人”的生长特点并绘制以下三张图:
甲为叶生理活动模式图;乙为一天内植物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量随时间变化图像;
丙为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1)“红美人”具有无核、色艳、香甜和高糖等性状,这些性状是由   决定的。
(2)图甲中,A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它能促进根对   的吸收和运输。
(3)分析图乙和图丙,组内同学对图乙中C点对应图丙中a点还是b点产生了争论。请作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
25.生物3D打印技术使器官再造迎来了新的机遇。
(1)由于生物3D打印的原材料来源于患者自身的细胞,因此该人工器官可以较好地匹配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解决目前临床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这是因为生物3D打印的原材料细胞核和病患自身细胞核的染色体内有相同的   。
(2)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预想将来有一天能实现从仿生器官到仿生系统的突破。以3D打印神经系统为例,生物3D打印技术应通过打印   作为神经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并对其进行复杂地排列与叠加,才能尽可能还原神经系统的调控功能。
26.衢江区千里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古氏草蜥。这是我省首次发现该物种的野生种群。
1a身体内有脊椎骨………...…..2
1b身体内无脊椎骨……..……..A
2a卵生……………………………..3
2b胎生……………………….……B
3a皮肤裸露………………………C
4a皮肤不裸露…………………..D

(1)古氏草蜥每窝产卵4~6枚,卵圆形,乳白色。成体头、体覆盖鳞,常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林间、石缝和溪边,动作迅捷,擅攀爬,主要以小型昆虫为食。请指出古氏草蜥在二歧分类检索表(图乙)中的位置   (填字母) 。
(2)古氏草蜥头的长度大于头的宽度,这一性状是由   决定的。
27.在我国种植成功的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水稻专家陈日胜经过多年不断研究改良,和袁隆平团队共同研究推广海水稻种植,使得海水稻的基因更加优秀,盐碱地土壤得到改良。
(1)相比普通水稻,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性,此性状是由   决定的。
(2)生活在同一片海边滩涂的所有海水稻可看作一个   .
(3)下列事实属于海水稻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可多选)。
①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很大。
②种植海水稻无需使用农药,绿色环保。
③海水稻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大。
④海水与淡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稀释后再进行浇灌。
⑤海水稻是一种具备抗早、抗涝、抗倒伏等特异抗性优势的珍稀水稻。
三、解答题
28.三星堆遗址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从首次发掘至今,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图中所示依次为三星堆中出土的铜鸡、石蟾蜍陶猪和铜蛇。
(1)图中文物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   
(2)一生中有三种呼吸器官出现的是上图中的   (填”鸡”“蟾蜍”“猪”或”蛇”)。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野猪驯化为家猪的国家之一。古代劳动人民能够把野猪驯化为家猪,利用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29.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特定的基因,转入其他生物中,从而产生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如图是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
(1)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应导入烟草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2)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   (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虫性状。
(3)转基因食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褒贬不一。学校举行主题为“转基因利弊"的辩论赛,作为支持转基因的正方辩手,你应挑选,下列观点中的   (填序号)作为论据。
①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②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⑤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
30.“胜哥”计划孵化、饲养芦丁鸡。
[采购阶段]
(1)芦丁鸡毛色很多,有瓦灰色、纯白色和驼色等,这些毛色性状都是由    决定的。在采购时定要采购那些    (填“受精”或“未受精”)的鸡蛋。
[孵化阶段]
芦丁鸡孵化湿度要控制在60%左右。如图乙为孵化器中湿度控制电路,当孵蛋器内湿度变化时,湿敏电阻R2的阻值也发生变化,此时装在A、B两点间电压鉴别器两端的电压随之变化。闭合开关S1和S2,加湿器开始工作,湿度增加。当UAB高于6V时,加湿器停止工作,同时绿灯亮。当UAB低于5.4V时,工作电路的加湿器重新开始工作,从而使箱内湿度再次升高。
(2)孵化小鸡初期,控制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电压U为9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3000欧,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孵蛋器内湿度的变化范围(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3)该孵化器内加湿器的规格为“220V 66W“,加湿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    安。孵化小鸡中后期,需要降低孵化器箱内湿度,可以    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选填“增大”或“减小”)
(4)[饲养阶段]“胜哥”为解决无人定期为小鸡喂水的问题用塑料瓶、大瓶盖等材料设计了自动喂水装置。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31.每当清明时节,“胜哥”的妈妈将艾草汁添加到糯米粉中制作“青团”。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今年清明节为4月5日(农历润二月十五),请用简图表示当晚日、月、地的相对位置关系。   。
(2)艾草具有香脂香气这一性状是由   决定的。
(3)计算73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解答】A. 海鬣蜥后代和海鬣蜥存在相似的性状, 巨大的爪子可以遗传给后代 ,A正确;
B. 海鬣蜥的后代中可能存在爪子小的,这种现象叫变异,B错误;
C. 由于高度适应环境, 如果环境发生变化, 海鬣蜥会不断发生演化,C正确;
D. 鬣蜥演化出了巨大的爪子是为了能紧紧地抓住岩石,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A、人的双眼皮和有酒窝,是人眼睑的性状和有无酒窝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狗的黄毛和羊的黑毛,是狗和羊两种动物,不是同种动物,不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番茄的圆果和长果,是番茄果实的不同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
D、豌豆的红花和高茎,是豌豆茎的高矮和花的颜色,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A.传染源指携带微生物等致病菌的生物体;
B.病毒一般无细胞结构;
C.细胞核中的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变异过程是不定向的。
【解答】A.奥密克戎变异株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A错误。
B.奥密克戎变异株属于病毒,其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B错误。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德尔塔变异株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改变了种子胚中的遗传物质,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转基因技术是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产品。自然界中同样广泛存在自发的转基因现象,譬如植物界的异花授粉、天然杂交以及农杆菌天然转基因系统等等。
【解答】A.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新的植株,太空育种的目的是改变种子胚中的遗传物质,A正确。
B. 太空环境下诱发的种子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 经历太空环境后,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改变,而不是所有种子结构都会发生改变,C错误。
D. 太空育种是通过太空射线微重力环境等条件诱发基因突变,转基因技术是将一种生物体的某个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基因组中,二者改变基因原理不同,D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的;DNA位于染色体中,DNA上的具有遗传信息的有效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了生物的形状,DNA是双螺旋结构;
【解答】DNA储存1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中,DNA上的有效片段叫做基因,决定了生物的形状,DNA是双螺旋结构;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A.判断其分支是否有共同起点则可判断其是否有共同的祖先;
B.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C.变异是不定向的;
D.自选选择使那些适应环境的生物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
【解答】A. 多种地雀具有相同的祖先莺雀;
B.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C.环境使适应生存的地雀生存下来;
D. 不同喙型的地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故答案为:C
7.【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判断依据是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解答】A.太空育种使其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故改变了其中的遗传物质;
B.变异是不定向的;
C.太空的特殊环境并不一定使种子的所有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D.转基因是引入新的基因,而太空育种是原有的基因发生变异;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A. 分解者的作用就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能量到生态环境当中,供生产者再次利用;
B.昆虫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基因决定生物的各种性状;
D.变异是不定向的;
【解答】A.昆虫属于消费者,故不符合题意;
B.昆虫的受精是在体内完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昆虫的基因是由基因决定的,故符合题意;
D.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不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进化的理论;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少量存在”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去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两个科学推论.
【解答】A. 圆柱形树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正确;
B. 所有具有圆柱形树干的植物体内基因都相同是错误的,生物体内存在的变异,所以B错误;
C. 圆柱形树干有利于树木生长,正确;
D. 圆柱形树干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正确;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或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单条存在,故A错误;
B.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故B正确;
C.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故C错误;
D.每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上面控制生物性状的有效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性状是由DNA上的有效片段基因决定的,所以决定松鼠嗅觉非常灵敏这一性状的是基因;
故答案为:D。
12.【答案】A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含有遗传信息的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13.【答案】A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比例是1:1。
【解答】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一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正常情况下,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比例是1:1。
14.【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动物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鸟类属于脊椎动物,卵生,体内受精;
【解答】A.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所以滩涂上存在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螃蟹→黑嘴鸥 ,所以A错误;
B. 黑嘴鸥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正确;
C. 黑嘴鸥生殖方式为卵生 ,正确;
D. 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所以黑嘴鸥喙为黑色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正确;
故答案为:A.
15.【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①表示细胞核; ②表示染色体;③表示蛋白质;④代表DNA;⑤代表基因;
【解答】A. ①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正确;
B. ②表示染色体,染色体包括④DNA和③蛋白质,④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B错误;
C. ③表示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
D. ⑤表示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正确;
故答案为:B.
16.【答案】(1)变异
(2)切断传播途径
(3)1200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歧异,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包括可遗传的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解答】(1) 甲流爆发时其病毒会产生不同的类型,这是由于病毒会发生变异;
(2)对传染病的预防有三种途径:第一,切断传播途径;第二,控制传染源;第三,保护易感人群; 学校利用 84 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该过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已知m质=500g,A%=0.4%,m液=m质/A%=500g/0.4%=125000g,所以m水=m液-m质=125000g-500g=120000g;
故答案为:(1)变异(2)切断传播途径(3)120000
17.【答案】(1)子房
(2)圆形
【知识点】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1)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植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解答】(1)西瓜是属于果实,果实是由花中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2)西瓜的形状是圆形,是由基因决定的,方形西瓜并没有改变西瓜的遗传物质,因此结出的新西瓜也只会是圆形。
故答案为:(1)子房 (2)圆形。
18.【答案】(1)变异
(2)食盐、苏打等都含钠离子,却没有毒性。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有些是不可遗传的。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外界因素如光照、水源等造成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的。
【解答】(1)生物体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异,适合环境的变异被保留下来了。所以这是因为植物进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其中光合作用会出现“午休现象”的植物适应了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而存活下来,并通过遗传将“午休现象”传递给下一代。
(2)生活的事实中食盐、苏打等都含钠离子,却没有毒性。所以他推测亚硝酸钠中有毒的是NO2ˉ;
故答案为:(1)变异(2) 食盐、苏打等都含钠离子,却没有毒性。
19.【答案】(1)汗腺分泌增加
(2)小肠
(3)保护易感人群
(4)变异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体温的控制;遗传和变异现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两种;人体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遗传是指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同和相似的性状;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出现不一样的地方,叫做变异;
【解答】(1)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在人高热症时,人体主要是通过汗液分泌增加的散热方式来降低提问的;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很多药物口服后会跟其他营养物质一样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内被人体吸收。
(3)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出现不一样的地方,叫做变异;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1)汗液分泌增加(2)小肠(3)保护易感人群(4)变异
20.【答案】(1)水稻→鱼/水稻→虫→鱼
(2)自然选择/选择
(3)基因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生物进化的理论;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1)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3)生物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答】(1)这个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是水稻,凶猛动物是鱼。所以答案为:水稻→鱼/水稻→虫→鱼。
(2)把鲤鱼放进稻田里养殖,通过不断筛选,培育出了适合养在田里的田鱼,所以答案为:自然选择/选择。
(3)体色是一个性状,所以答案为:基因。
21.【答案】(1)基因
(2)小肠
(3)不可多食,“油汤圆”含有较多的糖和脂肪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1)生物的形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2)人体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为小肠;
(3)糖类物质摄入过多,易转化为脂肪;
【解答】(1) 糯米这一性状由基因决定;
(2)糯米在小肠处被消化成葡萄糖;
(3)油汤圆不可多食用, 油汤圆含有较多的糖和脂肪。
22.【答案】(1)细胞
(2)基因
(3)营养繁殖(或无性生殖)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植物的无性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我们把植物用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下一代的方式成为营养繁殖,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繁殖下一代的方式,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马蹄笋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马蹄笋口感优于其他品种竹笋,这一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
(3)我们把植物用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下一代的方式成为营养繁殖,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所以竹笋由竹子地下茎上的侧芽发育而成,破土后长成竹子。竹子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他也是无性生殖的一种;
故答案为:(1)细胞(2)基因(3) 营养繁殖(或无性生殖)
23.【答案】(1)基因
(2)呼吸作用
(3)A
(4)高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当植物细胞液溶度大于外界土壤液浓度时,植物吸水;反之,植物失水;
【解答】(1)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所以海水稻耐盐碱性的形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2)图3甲可以看出其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3)A是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B是两个保卫细胞,所以 图3中的丙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是通过图4中A进出植物体的。
(4)水网浓度高的地方跑,海水稻可以在海边盐碱地生长,其根毛区细胞液的浓度比盐碱地浓度高,所以该植物可以吸水;
故答案为:(1)基因(2)呼吸作用(3)A(4)高
24.【答案】(1)基因
(2)水
(3)b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根吸收的水在叶的气孔处以水蒸气的形式重新散失到空气中;
【解答】(1)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所以“红美人”具有无核、色艳、香甜和高糖等性状,这些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根吸收的水在叶的气孔处以水蒸气的形式重新散失到空气中,所以图甲中,A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它能促进根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3)图乙中的C点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组内同学对图乙中C点对应图丙中的b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故答案为:(1)基因(2)水(3) b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25.【答案】(1)DNA(遗传物质、基因)
(2)(神经)细胞(神经元)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1)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DNA 分子上一些特定的片段包含着遗传信息,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特征称为基因。
(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解答】(1)生物3D打印的原材料来源于患者自身的细胞,说明该物质与患者本身的遗传物质相同,所以可以解决目前临床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
(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故答案为:(1)DNA(遗传物质、基因) (2)神经细胞(神经元)。
26.【答案】(1)D
(2)基因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 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
【解答】 (1)古氏草蜥属于爬行类,有脊椎骨,皮肤不裸露,卵生,体内受精;所以在二歧分类检索表(图乙)中的位置D;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古氏草蜥头的长度大于头的宽度属于性状,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故答案为:(1)D (2) 基因
27.【答案】(1)基因
(2)种群
(3)③④⑤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染色体包含了蛋白质和DNA,DNA上的有效片段是基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种群;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群落;当植物的根细胞液溶度大于土壤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解答】(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相比普通水稻,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性,此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
(2)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种群;所以生活在同一片海边滩涂的所有海水稻可看作一个种群;
(3)③海水稻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大,在盐碱地中不容易失水;④海水与淡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稀释后再进行浇灌。 减少盐碱地的土壤液浓度,防止植物失水;⑤海水稻是一种具备抗早、抗涝、抗倒伏等特异抗性优势的珍稀水稻。 所以中三个事实都属于海水稻种植成功的因素;
故答案为:(1) 基因 (2) 种群 (3) ③④⑤
28.【答案】(1)脊椎动物
(2)蟾蜍
(3)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 图中所示依次为三星堆中出土的铜鸡、石蟾蜍、陶猪和铜蛇,其中:鸡、猪属于哺乳动物,蟾蜍属于两栖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
【解答】 (1)铜鸡、石蟾蜍、陶猪和铜蛇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2)蟾蜍属于两栖类,它的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是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所以不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因此,蟾蜍一生中有三种呼吸器官出现。
(3)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古代劳动人民能够把野猪驯化为家猪,利用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故答案为:(1)脊椎动物。(2)蟾蜍。(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9.【答案】(1)细胞核
(2)具有
(3)①③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1)细胞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内;
(2)可遗传变异指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
(3)支持转基因的观点只需选择转基因带来的好处即可。
【解答】(1) 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应导人烟草细胞的细胞核;
(2) 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 具有抗虫性,因为其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3) 观点中的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 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支持转基因的观点,故为1和3
30.【答案】(1)基因;受精
(2)当UAB=6V时,I=UAB/R1=6V/300Ω=0.02A,U2=U﹣UAD=9V﹣6V=3V;R2=U2/I=3V/0.02A=1500Ω,
由图像知湿度为70%;当UAB′=5.4V时,I′=UAB′/R1=5.4V/300Ω=0.18A,U2′=U﹣UAB′=9V﹣5.4V=3.6V R2′=U2/′I=3.6V/0.0018A=2000Ω,由图像知湿度为50%;由图乙可知,湿度的变化范围为50%﹣70%。
(3)0.3;增大
(4)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进行结合的过程;电路中相关计算公式:I=U/R;I=P/U;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
【解答】(1)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进行结合的过程,只有受精的小鸡能够进行孵化;所以芦丁鸡毛色很多,有瓦灰色、纯白色和驼色等,这些毛色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在采购时定要采购那些受精的鸡蛋。
(2) 当UAB=6V时,I=UAB/R1=6V/300Ω=0.02A,U2=U﹣UAD=9V﹣6V=3V;R2=U2/I=3V/0.02A=1500Ω,由图像知湿度为70%;
当UAB′=5.4V时,I′=UAB′/R1=5.4V/300Ω=0.18A,U2′=U﹣UAB′=9V﹣5.4V=3.6V R2′=U2/′I=3.6V/0.0018A=2000Ω,由图像知湿度为50%;
由图乙可知,湿度的变化范围为50%﹣70%。
(3)根据公式I=P/U=66W/220V=0.3A;降低孵化箱中的温度,阻值R2会增大,如果定值电阻R1的电阻不变,那么被吸下来的电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那么需要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4)A最合适,因为A中的出水口在下面,可以缺水是不断地补充水分;B只给你的出水口在上面,比较高会导致水无法及时补给,而且会溅出去;C中缺少出水口;
故答案为:(1)基因,受精(2) 当UAB=6V时,I=UAB/R1=6V/300Ω=0.02A,U2=U﹣UAD=9V﹣6V=3V;R2=U2/I=3V/0.02A=1500Ω,
由图像知湿度为70%;当UAB′=5.4V时,I′=UAB′/R1=5.4V/300Ω=0.18A,U2′=U﹣UAB′=9V﹣5.4V=3.6V R2′=U2/′I=3.6V/0.0018A=2000Ω,由图像知湿度为50%;由图乙可知,湿度的变化范围为50%﹣70%。(3)0.3;增大(4)A
31.【答案】(1)
(2)基因
(3)
答:73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0克。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月相
【解析】【分析】满月出现在每个月的农历十五,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地丢处在月球和太阳之间;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某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该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解答】(1) 农历润二月十五出现的月相是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地丢处在月球和太阳之间,所以位置关系是:
(2)基因控制物体的性状,所以艾草具有香脂香气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3)
故答案为:(1)(2) 基因 (3)
答:73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0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