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北京的春节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0 11: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的春节》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他用他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二、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预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第二组单元导语提出要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春节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刚刚经历了难忘的春节,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在一开始上课时我请学生谈一谈春节关键词,引起共鸣。就学生而言,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和学生经历的春节既有相似之处又略有不同。例如熬腊八粥、吃腊八蒜、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逛庙会、看花灯......这些学生都亲身经历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经历的春节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也就冲淡了老舍笔下“浓浓的年味儿”。所以学生对于习俗理解不困难,但是对于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容易不到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引导。
三、设计思路
对于“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泼水节》等,但并不是主题的深入学习。本篇课文老舍先生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具有浓厚的年味和北京色彩。通过积累学生不难找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句子,可以抓住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日渐淡薄,对于民俗文化的体会,对于春节对人们的意义理解起来有难度。
四、教学目标
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五、教学重点
品味来摄先生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和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六、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热爱春节、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欲望和兴趣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单元总览,把握内容任务(出示单元导语)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通过阅读单元导语,你能说说本组课文的人文主题是什么?(预设:民风民俗)。 带着喜悦兴奋的语气范读题目,努力把学生带入春节的气氛中.生:《北京的春节》。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内探究 创设情境,唤起春节 记忆让我们一起走进本组的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同学们对于春节一定不会陌生,它是中华民族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每一个人心里,春节都有着特有的印记,让我们试着点击“春节关键词”,说一说你心中的春节吧。 (生自由发言,我心中的春节关键词是......如:春晚,团圆,喜庆,饺子,爆竹,花灯......能体现春节的词语均可)同学们的话瞬间唤起了大家对于春节的记忆。是啊,春节是热气腾腾的饺子,春节是红红火火的春联,春节是琳琅满目的花灯,春节是合家团聚的年夜饭,春节——就是浓浓的年味儿。让我们一起再次深情呼唤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这是同学们心中关于春节的关键词,那么在老舍先生的家乡——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又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试着找出“老北京过春节的关键词”,把它画下来。谁来试着说一说。 练习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同时,要想快速完成,小组合作的分工及和做更是必不可少的。 儿化韵是北京方言的典型特点,通过训练读儿化韵的词语,拉近学生和老北京的距离,感受最简单的老舍语言风格之一----“京味儿”
分组讨论 通过阅读,你知道春节时间跨度长不长?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明确:从腊月初旬一直到正月十九。)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呢,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将老北京的热闹写出来的呢? (明确:时间顺序)重点写了哪几天的事情呢?其他内容为略写。这就是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抓住春节几个重要的时间点,突出了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使文章主次分明,突出重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曹禺的话在这既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又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借曹禺的话,来体会一代语言大师语言的魅力 一是教给学生列表对比是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二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维延伸 北京的春节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预设:热闹、喜庆均可)最热闹的是哪两个时间?(除夕和正月十五)咱们这节课就重点探究这两部分。咱们将全班分成两个小队,除夕队和元宵队,每个小队负责一个部分。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体现热闹的地方做做批注,可以和附近的同学讨论讨论。一会儿 咱们在全班交流。咱看看究竟是除夕队实力出众还是元宵队技高一筹。 倾听、思考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八、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老舍先生。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不仅如此,老舍先生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将老北京的春节写的生动形象,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读后既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对名俗文化的理解,又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素养。为此,本节课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设计。一是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