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课件+检测(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课件+检测(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29 08:37:53

文档简介

《走进母亲河》教学设计
——细说长江与黄河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对趣味性课堂创设的一个尝试,主要本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旨,在兴趣的基础上对于知识的复习,因此,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活动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而且本节课注重整合,对知识能力与情感、精神的整合,地理知识与品德学习的整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整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相当广的知识面,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对我国的山川面貌已经有比较多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让学生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有热爱祖国的情感,却没有形成环保意识,让学生观看一幅幅环境遭破坏的画面,形成忧患意识,进而行动起来,达到环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分析:
以黄河、长江作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图文资料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深入了解黄河、长江流域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对母亲河现状的分析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目标确定的依据: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活动目标
(1)、复习长江、黄河的概况;
(2)、复习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长江、黄河在水 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复习长江、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树立环保的科学意识
五、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探究“母亲河”受污染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河”的深层内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为“母亲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教学策略:
1、活动竞赛法:
在本次教学中,运用了竞赛法:在最后检查巩固阶段,以娱乐节目“一站到底”的形式为主,各组选手进行pk,看谁能一站到底,答题最多。
2、情感陶冶法:
(1)开始上课时,听歌曲《龙的传人》,用声音去感受母亲河。
(2)用大量优美的幻灯片,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母亲河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3)观看环境遭破坏的视频,让大量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原来“母亲河”的破坏是如此的严重,我们怎能坐视不管。
(4)通过cctv的公益广告《环保搭档》,号召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3、收集整理资料法:
让学生阅读有关长江、黄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学到相关的知识。
八、课前准备:
教师:歌曲《龙的传人》;课件;公益广告《我喜欢长江,我想妈妈》 ,《环保搭档》视频,有关长江、黄河的数据资料。
学生:自主复习长江黄河的基本情况。
九、复习过程
环节一:我是小画家,画出亲切母亲河!
在用歌曲《龙的传人》导入本课之后,本环节主要是以学生在地图上标记为主,通过标记的过程来复习长江、黄河的基本概况。将学生以长江黄河进行命名,分别命名为:长江一号组、长江二号组、黄河一号组、黄河二号组;然后各组分别领取不同的任务,在长江、黄河简图上完成任务卡中所列的地理事物。
长江一组:唐古拉山、东海、巴颜喀拉山、渤海、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江二组:水电站—三峡、葛洲坝、龙羊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黄河一组:城市—宜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宜昌、湖口、河口、桃花峪
黄河二组: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洞庭湖、湘江、鄱阳湖、赣江、汾河、渭河、湟水、洮河
环节二:我是歌唱家,高歌赞颂母亲河!
本环节主要复习巩固长江、黄河对于华夏民族的贡献有哪些?在本环节的处理上首先通过分析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歌曲,诸如《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长江、黄河》、《黄河大合唱》来导入中华民族对于母亲河有深深的眷恋,然后通过图片提示,学生自由发言母亲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概括,并更加深入的让学生理解长江的开发这部分内容。
环节三:细细聆听母亲语!
这一环节主要复习长江、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解决措施,在处理上首先通过cctv公益广告《我喜欢长江,我想妈妈》以及一组长江黄河危机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目前长江黄河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并结合图片分小组来分析母亲河面临的不同问题以及治理措施。 在本环节尤其突出黄河的治理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
环节四:我身边的母亲河
该环节主要是本节课的一个拓展提升,在复习了中国母亲河的贡献以及面临的危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身边的母亲河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本环节的学习主要通过一段视频《环保搭档》来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环保从而达成目标。
环节五:一站到底
本环节是通过大量的题目来完成对于本节课学生达成度的一个检测,形式主要模拟了最近非常受欢迎的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来展开的,看谁答题最多,能真正一站到底,成为战神,该环节虽然学生的参与面不是很广,但各个学生的关注度都很高,对于题目的记忆也更加清晰。
环节六:课后作业
想一句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广告语。
十、教学评价与反思:
1、课件的使用让教学更轻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大量的幻灯片和一段视频,多媒体的应用让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了,活泼起来了,教学也变得更轻松。(1)上课一开始,让学生听歌曲,用声音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长江、黄河的雄伟。(2)在“赞母亲”时,展示长江、黄河的流域图,两岸的城市以及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的图片,使长江、黄河来到我们身边,呈现在我们眼前,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学习了相关的知识。(3)在“忧母亲河”这个环节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环境遭破坏的画面:工厂往河里排废水、鱼大量死亡、河水又脏又黑……一幅幅是如此的触目惊心!事实胜于雄辩,有什么比我们亲眼所见更能说明问题呢?此时,空洞的说教是多余的,一切的话语都显得苍白,学生已深深体会到治理母亲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生的参与让气氛更活跃。
要想让一节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前,通过聆听歌曲《龙的传人》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介绍长河、黄河的基本情况时,我也没有采用传统的讲授,灌输知识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自己双手的绘制,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其中添加了大量视频,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3、教师的主导让结构更严谨。
本节课的活动很多,知识的跨度也较大,从知母亲河到赞母亲河,到忧母亲河,再到护母亲河,最后到写倡议书,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如果没有教师很好地调控,整个课堂会显得乱而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教师的“导”犹如一根无形的线,将各个环节巧妙而有机地“串”在一起,使每个学生既快乐地参与了,又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各方面得到了提高。
《走进母亲河》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藏 B.青、甘 C.川、藏 D.青、川?
2、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抗旱 B.防洪 C.发电 D.灌溉?
3、长江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是:
A.川江 B.源头—宜宾 C.源头—宜昌 D.中游?
4、“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道特别弯曲
5、长江上游的支流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岷江、嘉陵江、乌江 B.岷江、嘉陵江、湘江
C.乌江、岷江、雅砻江 D.湘江、汉江、赣江
6、划分长江中游和下游分界的城市是
A.河口 B.孟津 C.宜昌 D.湖口
7、 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
A.造林种草 B.加固大堤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库?
8、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
9、黄河的“地上河”出现在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黄土高原区
10、因利用黄河水灌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宁夏平原
11、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位于:
A、鲁 B、豫 C、冀 D、鄂
12、黄河的含沙最大,泥沙主要来自: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13、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A、上游植树造林 B、中游引黄灌溉
C、下游加固堤坝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二、填空题
1.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支流名称: A B C D
E F G H ?水电站名称: ① ② ③________________ ?④ ⑤ ⑥ ?
邻海名称:⑦ ⑧ ?
(2)在图中标出宜宾、宜昌、湖口的位置。?
(3)长江中游河段,汛期多涝灾的原因是什么?
2. 读“黄河水系简图”,回答:?

(1) 将图中的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空格:?
水电站名称:⑤ ⑥ ⑦ ⑧
邻海:⑨ 支流名称:⑩ 11? ?12 ;
(2)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1/7,主要原因是 。(3) 黄河入海水量的70%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
(4) 黄河下游的主要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
改造利用的主要措施是 。?
(5) 黄河中游的主要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
治理的生物措施是 ,工程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