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0 11: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课前回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





西周
东周
西汉
东汉
三国

东晋
西晋
南北朝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目录:
1.隋朝的统一
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
隋朝的建立
隋朝的统一
2.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
北朝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南朝




隋的建立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年号:
阅读书本填写下列问题
581年
长安
杨坚(隋文帝)
开皇
清代史家赵翼曾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的意思是隋文帝( )。
A.利用农民起义的时机
B.以外戚身份辅政篡权
C.以武装政变方式夺取皇位
D.利用了士族和庶族地主的矛盾
B
3.隋朝的统一
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陈后主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结论: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①经济方面:
②政治方面:
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①经济方面:
②政治方面:
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一渠”指的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
大运河何时修建的?在位的皇帝是谁?
605年
隋炀帝
二、开通大运河
在位皇帝: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文帝次子。 589年灭陈,升任太尉,后与杨素等合谋夺取太子之位,604年杀父自立为帝。史称隋炀帝。
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开通大运河开凿的主要的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疆域
海河
记法:
一条大运河
两千多千米
三点
四段
五河
黄河
长江
钱塘江
找一找,填一填
1.隋朝大运河北抵
——,南至——,以
——为中心。
2.由北向南依次说出大运河的五大水系的名称。
涿郡
余杭
洛阳
概况
1.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米。
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运河风光
地位: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014年,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也利用了部分京杭大运河河段。相信随着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必然能够继续发光发热,承担起她的历史责任。
评价
(积极、消极)
积极: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的灭亡。
大运河与世界上著名人工运河进行比较
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5千米
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千米
隋朝大运河
610年
2000多千米
大运河的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积极影响: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消极影响: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在短时间内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这种选官制度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
依据:官员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效力。
评价:选拔官员的权利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务员招聘条件
1.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2.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如果你是主考官,你会选择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级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直言
弊端?
李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至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隋朝时期:
科举制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公务员招聘条件
1.学识高
2.通过考试
3.自主报名
隋文帝
隋炀帝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确立
(考试者可自由报名)
科举出身的官员
皇帝
上学的孩童
1.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得到任用。
2.加强皇帝选官用人的权利
(加强君主专制)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
科举制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只是少数。
----《中国科举文化》
一百万
两千万
通过上面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罄(qing)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是哪朝的起义军对哪个皇帝密讨的檄文?
隋朝 隋炀帝
(把南山的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他的罪行,用尽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1)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2)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3)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1.根本原因:
隋朝的残暴统治
原因
【材料链接】
杨广即位的第一年,就决定迁都洛阳。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洛阳。又征集各地的奇材异石,运送洛阳。农民被迫运输,千里络绎不绝,使许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他下令在洛阳西郊建筑一座西苑,占地二百多亩,苑内有海,海中修造三个仙岛,岛上建筑亭台楼阁。海的北面有龙鳞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16个别院,每院由一个
妃子主管。整个西苑被点缀得四季
如春,秋天,用彩绫剪成花叶,挂
满树枝。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
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
成莲叶荷花布置在上。苑内还饲养
着各种珍禽异兽,供杨广游猎、观
赏。晚上,杨广经常带着几千骑马
的宫女,吹奏着乐曲,到西苑游览、
夜宴。
隋朝和秦朝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1 都是长期分裂之后完成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短,二世而亡;(秦朝 年, 隋朝 年)
2 统治者大兴土木,都建造了举世瞩目的工程;(秦朝:长城。隋朝:大运河)
3 灭亡都和农民起义有关;
4 都开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 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
5 在其灭亡以后,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秦后有汉, 隋后有唐)
D
B
B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3.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中心是: (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课堂测验
4.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几人工河是(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河 ⑥邗沟
A.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5.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