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历史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0 11:4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七年级下册历史部编版第一单元
第 5 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思考: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怎样的变化?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安史之乱
思考: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
①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②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1、背景 P23
材料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材料三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一、安史之乱
思考: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
材料一 (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 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年号713--741年为开元;742--756年为天宝
一、安史之乱
安禄山:胡人,身兼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善于逢迎献媚,野心勃勃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河东
2、过程
(1)时间:755——763
(2)首领:安禄山,史思明
(3)路线:河北范阳——河南洛阳——潼关——逼近长安
3、结果: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援助,平定叛军。
马嵬(wei)坡之变,唐玄宗入蜀
4、影响:
结合教材梳理安史之乱过程
一、安史之乱
① 对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遭浩劫。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想一想:这场叛乱给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材料研读
②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一、安史之乱
4、影响:P24
③ 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fān)镇割据: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藩镇割据形势图
开元初十节度使分布图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前半生英明神武
王者荣耀
后半生惨不忍睹
望着农药
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以史为鉴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追求享乐
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
不理政事
朝政腐败
结合唐玄宗的前期统治和后期统治的不同措施所产生的结果,对此你有何启示?
以史为鉴
①在取得成就时,不要追求享乐要,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②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③治理国家要重用有才能的人,远小人
……
1、黄巢起义
(1)背景 P24
知识小链接: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一般,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了宦官手中的驯服工具。
①唐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②藩镇割据态势严重,战争不断。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思考:黄巢起义发生的原因?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呢?
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不第后赋菊》
“洗涤朝廷”
“均贫富”
(2)概况
时间:875---884年
建立政权: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大齐)最后被镇压。
(3)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1)背景:① ② ③
1、黄巢起义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2、唐朝灭亡
(1)原因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根本)
农民起义加速了唐朝灭亡
(2)灭亡时间: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亡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朱温,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唐朝,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朱温被其子所杀
渐趋衰落
恢复并走向强盛
755年
618年
907年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建立
618年
巩固
贞观之治
衰弱
安史之乱
灭亡
907年
鼎盛
开元盛世
发展
承上启下
唐朝
历经二十一帝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想一想:唐朝灭亡后,社会政治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1、五代十国
五代(北方):
十国:(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
+ 后蜀、楚、闽、南汉、南平、
(北方)北汉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907年—979年)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水浒传·引言》
后梁
后唐
后汉
后晋
后周
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五代十国的实质
想一想:唐朝灭亡后,社会政治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后梁 907 — 923
后唐 923 — 936
后晋 936 — 946
后汉 947 — 950
后周 951 — 960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画面描绘了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静听琵琶的情景
3、五代十国的特点
(1)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 P25
(2)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3)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主要)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想一想:唐朝灭亡后,社会政治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五代十国时,吴越境内的钱塘江一带遭遇海潮侵袭,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组织人力修堤坝,使钱塘江附近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
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
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
知识拓展
周世宗改革
后周世宗柴荣立志: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军队战斗力薄弱



2.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关键词“907年”、“朱温”、 “唐朝灭亡”反映的史实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后梁建立
D
3.下面是小明整理的唐朝灭亡后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五代十国中的“十国”都是南方政权
②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③《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南唐时候的情景
④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五代十国·趋势(课后作业)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第一回
结合书本第26页的知识拓展,谈一谈你如何看待课本所说的“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