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精选习题六:实验探究题汇编(第三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精选习题六:实验探究题汇编(第三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1-29 20:54:24

文档简介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精选习题六:实验探究题汇编(第三章)
题型一:植物的感应性
1.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1)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
(2) 。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的干扰
步骤四
(3)几天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
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2.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www.21-cn-jy.com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
3.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作为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3层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上培养皿,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浓度(mol/L)
清水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胚轴增长长度(mm)
11.3
12.2
13.1
13.1
11.9
10.9
8.9
7.6
请依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 。
(3)对番茄的胚轴来说,最适的NAA浓度范围是 mol/L。
(4)若想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胚轴的生长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 。2·1·c·n·j·y
4.小敏设计了一个验证“生长素能阻止叶柄脱落”的实验。
实验材料:健壮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实验步骤: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顶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分别标号甲、乙。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C,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C的情况。21·世纪*教育网
根据上述实验同答问题:
(1)实验中去掉顶芽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认为用叶片C作研究对象不当,你认为他应选谁做研究对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3)如对不当之处作了修改,该同学可能得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小军认为据此不能验证题干结论,如果让你参与实验,你准备如何完善实验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人体的激素调节
5.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②丙组小白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毫升/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③其它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来源:21cnj*y.co*m】
组别
小白鼠状况
数量/只
起始血糖浓度/毫摩?升﹣1
4周后血糖浓度/毫摩?升﹣1

健康
10
3.85
3.94

患糖尿病
10
19.46
19.00

患糖尿病
10
18.62
10.12
请回答:
(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       ;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由图调节机制可知,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    协调作用的结果。
(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2-1-c-n-j-y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适量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相同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与甲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①在该探究方案中,起对照组作用的小鼠是      。
②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③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请你找出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优化。       。
④假如按照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
7.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做如下处理:
组别
处理
实验现象
A
注射生长激素
增重40%
B
不注射
增重25%
C
饲喂与A相同量的生长激素
增重25%
(1)A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 的作用.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 。原因是 .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 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4)人体中能分泌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 ,甲状腺激素是由 分泌的,这些内分泌腺没有 结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8.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2)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同批次的蝌蚪;
(3)两缸同时每隔一天换一次水,每天喂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
(4)A缸每隔一天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 缸不加,其他条件与A缸相同;
(5)每天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该小组记录的实验结果如下:
后腿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前腿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
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
平均体长(cm)
A缸
4
7
26
0.7
B缸
5
9
37
1.3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设置的B缸在上述实验中属于      组。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      。
(5)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破坏,再按照与      缸完全相同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题型三:神经调节
9.小自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21cnjy.com
(1)若甲鼠体温________,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www-2-1-cnjy-com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为一儿童的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不小心受到针刺或火烧时,会发生缩手反射,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   (填字母)内。
(2)1、2、3、4、5组成的神经结构叫做   ,其中1叫做   。
(3)当手受到针刺或火烧后会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  (填字母)。以后见到针或火就会有意识地躲避,从反射的类型看这属于   。【出处:21教育名师】
(4)图中若4受损,其它结构完好,当手指皮肤被针刺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
A.无反射,无感觉 B.有反射,有感觉
C.无反射,有感觉 D.有反射,无感觉
11.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反应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实验:
①两个同学如图做好准备(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手,被测试者要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者的反应越快)。【版权所有:21教育】
②让被测试者按102、104、106这样的顺序数到200的同时,重复步骤①。
③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步骤①,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如发出“开始”的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
④再重复步骤①②③各4次(步骤①②③必须交替进行),求出5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于测量的科学量,通过设计转化为一个比较浅显的可测量的科学量,即把 转化为测拇指和食指捏住刻度尺处的刻度值,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步骤①②③要交替进行,而不是先把步骤①连续做5次后再连续做5次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体温调节
12.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其在完全休息和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汗液
尿液
粪便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00
1800
200
300
运动(另一天)
2000
500
200
600
(1)人在运动时,通过汗液大量排出水分的同时,主要有利于体内 散失。
(2)人体由休息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体内水分通过尿液散失的量明显减少,而通过汗液和呼吸散失的量明显增多,这种生理变化是在什么的调节实现的? 。
(3)人在运动时,汗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说明皮肤内的汗腺活动旺盛。汗腺与肾上腺相比在结构上汗腺的主要特点是有 。21教育网
13.某些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所发育成的幼体,其性别比例有所不同.下面是科学家通过实验测得的一组数据,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20
24
26
28
30
32
34
36
种类及雌雄
的比例(%)
密西西比鳄
100
100
100
90
80
50
0
0
红海龟
0
0
0
10
50
80
100
100

100
80
40
0
40
70
100
100
绿草蜥
49
50
49
50
51
49
50
51
(1)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种类是 。
(2)恐龙是一种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型爬行动物,约在距今6700万年前突然在地球上灭绝.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很多种推测.请你根据本实验的启示,对恐龙的灭绝,作一种合理的推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题型五:动物的行为
14.在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后,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友现菜青虫总是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的叶片上出现,而不吃菠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他们对探究菜青虫的这种取食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21*cnjy*com
(1)该实验小组探究的问题应该是:  ?
(2)做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
(3)制定和实施计划:
①菜青虫的来源:A.去白菜地里捕捉已经长大的菜青虫;B.去白菜地里寻找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菜青虫。21·cn·jy·com
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菜青虫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
你的理由是:   。
②设计对照实验:选择白菜的叶片和菠菜的侧片,分别榨取部分汁液。将榨取的白菜汁、菠菜汁分别涂抹在两片形状、大小和颜色都相同的滤纸上.再将这两片滤纸水平放在实验台上,然后将10 只菜青虫放在两片滤纸之间,静比几分钟后观察.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钟)
5
10
15
20
25
30
涂抹白菜汁液的滤纸
5
7
8
9
10
10
涂抹波菜汁液的滤纸
5
3
2
1
0
0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是:   。
15.有一位科学家曾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①图甲给狗喂食,引起狗分泌大量唾液
②图乙使狗听到铃声,狗没有分泌唾液
③图丙先使狗听到铃声,随即给狗喂食,如此重复多次
④图丁经过③训练后,当只给予铃声而不喂食时,狗也会有大量唾液分泌。
(1)上述实验中给狗喂食,狗吃食物会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 反射。(填“简单”或“复杂”)
(2)经过训练出生以后的小狗能够对铃声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应,这属于 反射,(填“简单”或“复杂”)此时的铃声是条件刺激。
(3)如果要使已经建立起来的复杂反射长时间保持下去,还需要经常使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结合。否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 。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精选习题六:实验探究题汇编(第三章)参考答案
1、答案:
(1)将A组玉米幼苗竖放,B组玉米幼苗横放;
(2)用大纸板箱罩住AB两组玉米幼苗,放在温度适宜环境中培养;
(3)两组玉米幼苗茎的生长方向.
2、答案:(1)提出猜想;(2)对照;(3)小于;(4)B
(4)解析: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左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右侧生长,曲线向右上升.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曲线略向左上升,但不能向背光方向生长.由图丙.图丁可知,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B。21教育网
3、答案: (1)对照 (2)引起NAA溶液浓度变化 (3)10-8~10-7 (4)在10-8~10-7mol/L的范围内,增加若干实验组21cnjy.com
4、答案:(1)合理,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影响
(2)A,避免其它叶片产生的生长素影响
(3)叶柄脱落
(4)另设第三组丙,去掉A叶片,在叶柄断口敷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叶柄A不脱落。
5.(1)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在四周内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6、答案:(1)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2)①乙鼠;
②避免胰岛素作用的干扰;
③实验用小鼠太少,多用几只小鼠;
④若只有甲鼠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说明胰岛素口服无效;若甲、乙两鼠尿液中都无葡萄糖,则说明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答案:
(1)促进生长发育
(2)不能;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幼鼠消化而失去作用
(3)A
(4)垂体;甲状腺;导管
8.(1)甲状腺激素
(2)对照
(3)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B
9、答案:(1)明显下降
(2)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应选用同一小鼠作前后对照 21·cn·jy·com
10、答案:(1)A
(2)反射弧 感受器
(3)D 条件反射
(4)C
11、答案: (1)人的反应速度
(2降低实验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3)这样做可以排除前面同一信号连续多次反应后,对后面的信号的反应快慢产生影响。
12、(1)热量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3)导管
13、答案:(1)绿草蜥;
(2)假设:可能约在6700万年前地球上有较长一段时期,温度较低,低于22度,恐龙全部发育为雌性恐龙,无法繁殖后代,导致恐龙灭绝.www.21-cn-jy.com
14、答案:(1)菜青虫总在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吗
(3)B 避免菜青虫获得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4)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
15、答案:(1)简单 (2)复杂 (3)减弱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