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为中国共产党通过的相关决议。据此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时间 内容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颁布《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进取的政策”“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认为为了达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可以与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民主党派建立合作关系
A.力图壮大政党的阶级基础 B.深化了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
C.受到了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D.确定了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
2.1923年6月,中共中央将《新青年》确定为机关理论刊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革命运动经验对中国革命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这一举措( )
A.缘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为国共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C.意在加强中外革命运动的联系 D.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3.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一路探索。1925年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提出:农会在初步运动时须注意不可过于违背农村中宗法社会心理。此后,许多地方的共产党人在宗族内部完成最初的农民发动组织工作。这反映了当时中共( )
A.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B.在革命道路探索中尊重传统
C.发动农民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立足于农村地区开展土地革命
4.1920年《京报》开辟了“俄事研究专栏”,对俄国的革命历史进行详细介绍。此外,《京报》还介绍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革命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演变。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挑战 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进展
C.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D.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转折
5.如图所示为黄埔军校校歌《国民革命歌》,1926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将其作为代国歌,当时唱遍了大江南北。这可用来说明国民革命(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受到了社会各阶层支持
C.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D.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特征
6.1921年1月,北京大学的先进学生组织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学校以培养劳动者和劳动者子弟的高尚人格为宗旨。教学内容从教工人识字开始,鼓励工人表达和记述自己的思想,讲述工人组织团结起来的意义和方法。这所学校的创办( )
A.适应了民族经济发展需要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表明党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D.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的理念
7.1920年9月,《新青年》新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该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是陈独秀的《谈政治》,文章指出:“工人劳力所生产的价值,远在他们每日所得的工资以上,这工资以上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抢去,叫做‘红利’分配了。”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中共对国情的认识加深 B.新文化运动思潮发生转向
C.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觉醒 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8.从1921年到1922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0多人扩大到了195人,这种组织力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想要成就的革命目标还相差很远。为此,中国共产党( )
A.积极寻求共产国际帮助 B.修改民主革命纲领
C.提出革命统一战线主张 D.广泛组织工农运动
9.下面是1920年1月,上海《星期评论》发表新年宣言(部分)。这反映了当时( )
我们那些锤儿下面作的工程,锄儿下面产的结果,哪儿去了!咚!咚!咚!远远的鼓声动了!劳动!劳动!不平!不平!不公!不公! 黑暗里突然的透出一线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到远东。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这红色的年儿新换,世界新开!
A.中国民族革命的任务发生改变 B.民主科学成为思想主流
C.工人运动拥有组织化领导力量 D.苏俄革命经验受到关注
10.1926年12月,毛泽东说:“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各被压迫的民众,不止是解放农民,我们岂可以只顾到农民的解放吗?是的。不过农民解放是一个枢纽。农民的解放如果实现,其实也就是各阶级的利益。”这一言论旨在( )
A.推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强调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C.宣传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深入发展
11.1922年12月31日,爱因斯坦来到了中国上海。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爱因斯坦对中国有了更深的认知。他认为中国不会就此沦为“歹人”的笼中之囚,最后中国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爱因斯坦在中国期间可能亲眼见到的是( )
A.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B.知识分子购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C.国民党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国民革命军击溃孙传芳的主力成功进占上海
12.“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从资产阶级启蒙时代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人文主义到旨在救治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社会主义学说……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表明当时( )
A.国人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B.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中国民主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袁世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
13.邓颖超在《五四运动的回忆》中提到,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同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反对包办婚姻”等口号。在当时男同学中的积极分子,受其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被大大的打破了,对女同学都很尊重的。该现象反映出( )
A.五四运动促进思想启蒙 B.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转变
C.爱国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D.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裂
14.孙中山曾说,“十三年来,民国绝无起色,党务并不进步,皆由尔等不肯奋斗之过”。反之,“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其奋斗之成绩。尔等自不奋斗而妒他人之奋斗,殊属可耻”。为此,孙中山( )
A.开始实施政党政治的尝试 B.提出文官考试的指导思想
C.致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领导国共两党合作的北伐
15.1924年1月,李大钊巧妙地宣布,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是为了献身革命,并没有任何推动共产主义事业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共产党员是以个人身份而不是以集体名义加入,因此即使他们有双重党员的身份,也不能谴责他们在国民党内形成“党内集团”。据此可知,当时( )
A.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进行反共活动 B.孙中山对与共产党合作革命有异议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成为普遍的共识 D.国共合作在争议和争取中得以实现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取代清朝,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军阀统治下,民众毫无民主权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着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迫切地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其间,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及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观察国家命运的根据,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迅猛推进”的重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重大成果。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改革和革命构成几代国人救亡图存的两条主要线索。然而两者志虽同,却因道不合最终只能分道扬镳、渐行渐远。“问题与主义”之争便是此种意象之呈现。
材料一 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所以我现在奉劝新舆论界的同志道:“请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更进一步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
——胡适1919年7月《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若在有组织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很敏活,只要你有一个工具,就有你使用他的机会,马上就可以用这工具作起工来。若在没有组织没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已闭止,任你有什么工具,都没有你使用他作工的机会。……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可是专取这唯物史观的第一说,只信这经济的变动是必然的,是不能免的,而于他的第二说,就是阶级竞争说,了不注意,丝毫不去用这个学理作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运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
——李大钊1919 年 8月《再论问题与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问题与主义”之争产生的时代背景。
(2)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李大钊的观点进行阐释。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共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认为为了达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可以与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民主党派建立合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的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认为可以与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民主党派建立合作关系,以达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标。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有所深化,意识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实现革命目标是有利的。因此,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深化了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二大”没有扩大其阶级基础,排除A项;材料主旨“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的深化”,而“新三民主义的影响”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共确定了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在中共“三大”,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中国)。材料体现的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中国革命进行剖析和反思,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道路的探索,这顺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共二大制定的,排除A项;新三民主义为国共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革命运动经验对中国革命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并非加强中外革命运动的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5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1925年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到农会在初步运动时不可过于违背农村中宗法社会心理,这说明当时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时,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和习俗在农村社会中的深厚影响。因此,中共在开展农民运动时,采取了将革命道路探索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策略。这种做法有助于减少革命的阻力,增加农民对革命的支持,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发动农民时注意农村宗族的力量,而非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排除A项;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C项;此时处于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题意可知,1920年的《京报》对俄国的革命历史进行了详细介绍,而且还介绍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革命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演变,这是国人通过介绍其他国家的相关历史来为中国的国家前途寻找出路,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挑战”与材料“对俄国的革命历史进行详细介绍”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只是对外国革命、政治、经济的介绍,并不能说明当时的民主政治取得进展,排除B项;介绍外国革命、政治和经济内容并不能说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转折,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可知,国民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A项正确;受到社会各阶层支持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加速中国革命进程在歌曲中无法得知,排除C项;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特征在歌曲中同样也无法得知,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学校以增进劳动者和劳动者子弟的完全知识,养成劳动者和劳动者子弟高尚人格为宗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所学校的创办体现了先进青年学生组织深入工人阶级进行宣传教育,这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项正确;工人补习学校不是针对工人的技术培训,排除A项;1921年1月,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强调民主与科学,而材料中是新文化运动的后期,主要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9月(中国)。材料“工人劳力所生产的价值(远在他们每日所得的工资以上,这工资以上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抢去,叫做‘红利’分配了。而“中国人说的什么红利,工人照例得不着分毫”,可知,陈独秀认为工人阶级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工人阶级应该起来反抗资本家,这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觉醒,C项正确;1921年,中共成立,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新文化运动发生思潮转向,排除B项;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从1921年到1922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0多人扩大到了195人,这种组织力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想要成就的革命目标还相差很远”和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实力弱小,因此提出革命统一战线主张,壮大革命力量,C项正确;共产国际推动国共合作,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中共二大,制定了最低民主革命纲领,并未修改,排除B项;组织工人运动是中共一大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极”是指北方的俄国,“新潮”是指马克思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民主革命逐渐受到苏俄革命经验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的革命带来了希望,D项正确;当时民主革命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排除A项;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且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思想,排除B项;1920年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12月(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国民革命解放农民是关键,而解放农民就势必需要解决农民所关注的土地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即农民问题,说明毛泽东已经把农民问题同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旨在促进国民革命运动深入发展,D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1924年1月,排除A项;这一言论旨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深入发展,“强调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此时毛泽东还未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12月31日(中国)。据材料“1922年12月31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因此爱因斯坦在中国期间可能亲眼见到的是知识分子购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故B项正确;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是1927年,排除A项;国民党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后,排除C项;国民革命军击溃孙传芳的主力成功进占上海是1927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从资产阶级启蒙时代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人文主义到旨在救治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社会主义学说……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及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此时期各种“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正是当时中国人探索不同救亡图存道路的体现,A项正确;晚清时期,伴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国民的民族意识就已经开始觉醒,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C项;五四运动时期,袁世凯已经去世,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提倡“男女平等”等口号,对当时的主流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反映了五四运动促进思想启蒙,A项正确;题干强调五四运动对思想的促进作用,不是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转变,排除B项;材料主旨“五四运动与思想启蒙”,而“爱国主义”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裂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题干材料“十三年来(1912年来)”等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话语应该表达于1924年。当时,孙中山主要在寻求国共两党合作,并通过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C项正确;开始实施政党政治的尝试是在辛亥革命发生后不久,排除A项;孙中山提出文官考试的思想是在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排除B项;国共两党合作的北伐正式开始于1926年,当时孙中山已经去世,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1924年1月”“为了献身革命”“以个人身份而不是以集体名义加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李大钊解释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理由、方式等问题,以消除部分国民党人士的疑虑,这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在争议和争取中实现,D项正确;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是在1927年,排除A项;孙中山支持国共合作,排除B项;“普遍的共识”说法太绝对,且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十月革命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群众基础广泛。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背景:根据“在军阀统治下,民众毫无民主权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着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迫切地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得出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可知十月革命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根据“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本题为原因、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原因:根据“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并结合所学可知原因主要是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群众基础广泛。
成果:结合所学国民革命的影响可知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17.(1)背景:近代中国多种救亡道路的探索遭遇挫折;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国人思想,多种救国方案涌现;胡适深受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李大钊和胡适阶级立场的不同。(任答3点)
(2)李大钊认为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只有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才能解决中国社会具体问题。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侵略与封建专制并存,中国缺乏无产阶级通过合法斗争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只有发动工农进行阶级斗争,赢得国家独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国情出发,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近代中国,改革和革命构成几代国人救亡图存的两条主要线索”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多种救亡道路的探索遭遇挫折;据材料“然而两者志虽同,却因道不合最终只能分道扬镳、渐行渐远”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国人思想,多种救国方案涌现;据材料“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并结合所学可知,胡适深受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影响;据材料时间“1919年7月”并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据材料“而于他的第二说,就是阶级竞争说,了不注意,丝毫不去用这个学理作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运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和胡适阶级立场的不同。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确定李大钊的观点,据材料“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可是专取这唯物史观的第一说,只信这经济的变动是必然的,是不能免的,而于他的第二说,就是阶级竞争说,了不注意,丝毫不去用这个学理作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运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认为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只有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才能解决中国社会具体问题。然后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进行阐释,可以结合当时的中国的国情去分析根本改造中国社会的必然性,如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侵略与封建专制并存,中国缺乏无产阶级通过合法斗争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只有发动工农进行阶级斗争,赢得国家独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性质。再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去分析,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国情出发,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