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0 15: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记载,北魏拓跋珪统治期间,注重屯田垦荒,并不断内徙“新民”。还实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由朝廷出面,解散原来参加联盟的柔然、高本、乌桓、杂胡等“四方诸部”,转移到京畿平城周围定居,使其从事农耕或定居放牧。北魏的这些举措( )
A.体现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B.凸显出各民族交融程度的加深
C.有效强化了军事力量和集权统治 D.利于加速社会封建化转型进程
2.南北朝时期,吃胡食、穿胡服、住胡帐、学胡坐成为中原地区风靡一时的活动。同时,在吐鲁番地区的墓葬中出土了草编粽子;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亦有西域民众在寒食、冬至、腊八等中原传统节日举行庆祝仪式的记载。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中原节日开始传入西域 B.华夏认同观念成为共识
C.民族间的隔阂逐步消除 D.区域间文化的交流增多
3.北魏太武帝田猎,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运之”,尚书古弼不从,上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乞赐矜缓,使得收载。”这反映了北魏( )
A.重农意识的增强 B.三省制度的萌芽
C.文化冲突的加剧 D.社会动荡的现实
4.南北朝后期,宇文泰恢复被孝文帝改掉的鲜卑姓,并赐汉族功臣鲜卑姓,还经常赐功臣以名字,所赐的名都是汉字雅名,没有一个鲜卑语名。到了隋朝建立之初,这一批人又不论胡汉,都被恢复汉姓。这一过程( )
A.实现了南北方政治的统一 B.利于加强统治集团凝聚力
C.适应了鲜卑族自身的发展 D.是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延续
5.《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注:前燕早期都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该史料可用作研究( )
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向往 B.民族交融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 D.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政策
6.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壁画通常以风景、生活为表现内容,而中原地区的壁画往往以历史和宗教为主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南北朝时中原地区的壁画也开始描绘更多的世俗主题,如日常生活、风景和肖像。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艺术领域呈现出交融的趋势 B.北民南迁促进区域文化整合
C.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超过前代 D.绘画主题政治生活色彩浓厚
7.两晋时期,儒学家族如果不入玄风,就产生不了为世所知的名士,从而也不能继续维持其尊显的士族地位。东晋执政的门阀士族,没有一个门户是原封未动的儒学世家。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两晋的思想呈现出多元特征 B.玄学符合门阀政治的需要
C.儒学正统地位遭到玄学替代 D.清谈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
8.《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9.魏晋时期,北方大量流民侨居南方,但“至(北魏)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土,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士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这一变化( )
A.得益于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 B.加速了南方政权的衰败
C.缓解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南北文化的交流
10.据《宋志》记载:“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至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东晋南朝时期,在北方流民聚集区以北方原有地名设置郡县,如南徐州、南豫州、南青州等,官吏由北方人担任,侨民另立黄籍,免除赋税。东晋南朝时期的这一做法( )
A.便利了政府的赋税征收与人口管理 B.强化了中央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
C.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D.激化了南方与北方士族之间的矛盾
11.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材料表明,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局势的变动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政府政策的推动 D.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12.“服妖”被视为一种“妖风”“妖象”,是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这一现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社会风气败坏 B.古代礼崩乐坏 C.民族交流交融 D.门第观念加强
13.北齐编修的《魏书》,明确将鲜卑族源纳入炎黄谱系,称东晋掌权士族和南朝君主及宗室为“岛夷”。南朝梁的《宋书》,则称在北方建立政权的胡人为“索(北方少数民族的发辫)虏”。南北方此举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明“夷夏之辨” B.构建政权合法性
C.承续华夏正统 D.阐发大一统思想
1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量流民侨居南方,但“至(北魏)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士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这一变化( )
①有利于南北文化的交流
②得益于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
③得益于北魏政权的开明
④缓解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西晋实行品官“占田荫客令”。即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不同数量的田,并能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且占田的品官及他們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这一制度(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了南方开发 D.维护了封建等级特权
二、材料分析题
16.[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吏治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魏初,鲜卑贵族擅权,排斥汉人世族,官吏多为武人,无俸禄,按期迁升,以致“竞为聚敛,不思利民”。孝文帝亲政后,按百官职务大小颁行俸禄,并严格纠察贪贿行为。孝文帝还设中正,荐举博文通经之才,立门阀制度,鲜卑与汉族士人皆依凭门第进行考核后入仕为官。此外,他按“劝课农桑、流民归附、开建学校”等标准评定官吏政绩优劣,行“三年考绩,即行黜陟”的新规,还亲自参与五品以上官员的政绩评定。一时间,官员“求赂殆绝,忧济公私”,国家吏治焕然。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吏治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吏治改革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中,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当时蜀汉的军事防线的北线以汉中为中心,南线时称“南中”(今云南、贵州大部和广西北部一带)。在刘备占领汉中前,曹操已把大部分编户齐民迁走,谋臣曾劝谏刘备说:“当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蜀汉既然不得其民,于是在汉中开展军屯,使汉中“迅速发展成能够驻扎十万士兵的计划性军事都市”。与此同时,南中也是屯田要地。据《水经注》中的描述,南中既有水利,又派都督节制,似存在军屯。而根据对南中“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而安氏由是兴焉”的记载,当时的铁器被官府垄断,南中的安氏靠贡献耕牛等物资发家,这又被部分学者视为民屯存在的佐证。然而在三国之中,蜀汉屯田推行最晚,规模最小,败亡最快。
——摘编自谢国升《蜀汉屯田考》
(1)根据材料,指出蜀汉政权在陕西(渭滨、汉中等地)和南中地区屯田制的不同点,并分别说明两地屯田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蜀汉屯田“推行最晚,规模最小”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注重屯田垦荒”“不断内徙‘新民’”“转移到京畿平城周围定居,使其从事农耕或定居放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游牧民族走向定居,推动社会的封建化进程,D项正确;“封建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社会封建化转型进程”,排除A项;材料体现北魏的冯封建化趋势,没有提及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这些措施是否“强化了军事力量和集权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如吃胡食、穿胡服、住胡帐、学胡坐等受到胡人文化的影响,表明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同时,吐鲁番地区的墓葬中出土的草编粽子和文书中的记载显示,西域民众也在庆祝中原的传统节日,这同样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现象,D项正确;“中原节日开始传入西域”在秦汉时期,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体现为华夏民族与国家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华夏民族和国家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认知和接受,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为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主旨“区域间文化的交流”,而“民族间的隔阂逐步消除”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北魏太武帝狩猎千头,欲用牛车运送,被上述以谷物要丰收为由婉拒,说明北魏时期重视农业的发展,重农意识增强,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职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北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排除C项;北魏时期,社会比较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日本)。根据材料“南北朝后期,宇文泰恢复被孝文帝改掉的鲜卑姓,并赐汉族功臣鲜卑姓,还经常赐功臣以名字,所赐的名都是汉字雅名,没有一个鲜卑语名。到了隋朝建立之初,这一批人又不论胡汉,都被恢复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恢复鲜卑姓和赐予汉字雅名,可以增强统治集团的凝聚力,使得统治集团更加团结,B项正确;因为这一过程并没有直接导致南北方政治的统一,排除A项;材料主旨“统治集团凝聚力”,而“鲜卑族自身的发展”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因为这一过程并不是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延续,是统治者的统治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前燕政权建立后,慕容廆将都城迁至大棘城,并学习汉族的农桑制度,设立郡县管理流亡百姓,这有利于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原政权,排除A项;大棘城位于今辽宁省,故与江南经济开发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明少数民族政权学习中原制度,而非因俗而治,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是少数民族统治地区这里的壁画主题和江南接近,反映出艺术领域呈交融趋势,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中原地区壁画主题接近江南,显然不是受北民南迁的影响,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南北民族政权对峙,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超过前代的说法缺乏有力的史实支撑排除C项;材料中无论是江南还是中原壁画主题都以世俗生活为主,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晋时期,儒学家族入了玄风才能产生名士,才能维持其尊显地位,才能更好地巩固门阀士族,可见玄学迎合了当时门阀政治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两晋时期思想多元的特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魏晋玄学改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且该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魏晋玄学对士族门阀政治的影响,并不针对全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再加上货币更换频繁,从而造成物物交换成为交易的主要手段,D项正确;抑制商业政策并非以物易物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推动了政局动荡与朝代更替,并非导致以物易物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时期,侨居南方的部分中原士族开始迁回北方,为南方的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南北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孝文帝尊崇儒学,排除A项;中原士族的北归与南方政权的衰败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材料信息讲述北民南迁有利于南北文化的交流,并非讲述缓解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侨置郡县政策便利了北方人民在南方开垦荒地、从事生产、发展了当地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C项正确;侨民另立户籍,使得政府在赋税征收、人口管理方面陷入困境,影响了地方行政效能的发挥,削弱了中央对基层社会与民众的控制力,排除A、B两项;侨置郡县保持北方士族的特权,同时又不侵害南方士族的利益,没有激化南方与北方士族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和两宋之际(中国)。根据材料“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可知,小麦种植由北扩展到南,并且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与东晋南朝和南宋时期的北民南迁有关。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A项正确;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B项;政府政策的推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项;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可知,随着少数民族的内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们也好穿着少数民族服饰,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流交融在不断加深,C项正确;并不能把“服妖”现象简单的等同于社会风气败坏,排除A项;礼崩乐坏多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领域出现的变革,并不是门第观念的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魏书》明确将鲜卑族源纳入炎黄谱系”,南北方政权互称“虏”“夷”,目的在于通过“夷夏之辨”和“华夏认同”观念凸显自己的正统地位,从而构建政权合法性,B项正确;“明‘夷夏之辨’”和“承续华夏正统”属于构建政权合法性的手段和策略,非目的,排除AC项;“大一统思想”强调的是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至(北魏)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士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可知,北魏时期,因为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崇经礼士,促使侨居南方的北方流民又回到了北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南北文化的交流,①③符合题意,B正确;材料体现了侨居南方的北方流民又回到了北方,而非北魏经济繁荣,②不符合题意,江南地区尚处于开发中,尚未出现人地矛盾,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据本题材料“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不同数量的田,并能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且占田的品官及他們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可知,西晋时期“占田荫客令”九品中正制下士族享有占田和免除课、役等经济特权,因此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特权,D项正确;“占田荫客令”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A项;材料中“官吏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影响了中央集权的物质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西晋末年北人南迁,江南才得到开发,排除C项。故选D项。
16.(1)改革措施全面而系统;注重考核与监督;坚持汉化和选贤任能;严惩贪腐行为;改革成效显著。
(2)提升了官员廉洁度和行政效率;减轻民众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选拔有才能之士,加强了北魏的统治基础;注重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融合。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中国)。据材料“孝文帝亲政后,按百官职务大小颁行俸禄,并严格纠察贪贿行为”可得出改革措施全面而系统;据材料“严格纠察贪贿行为”、“按‘劝课农桑、流民归附、开建学校’等标准评定官吏政绩优劣”可得出注重考核与监督;据材料“设中正,荐举博文通经之才,立门阀制度,鲜卑与汉族士人皆依凭门第进行考核后入仕为官”可得出坚持汉化和选贤任能;据材料“严格纠察贪贿行为”可得出严惩贪腐行为;据材料“一时间,官员‘求赂殆绝,忧济公私’,国家吏治焕然”可得出改革成效显著。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中国)。据材料“按百官职务大小颁行俸禄,并严格纠察贪贿行为”可得出提升了官员廉洁度;据材料“竞为聚敛,不思利民”到“求赂殆绝,忧济公私”可得出减轻民众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据材料“设中正,荐举博文通经之才,立门阀制度,鲜卑与汉族士人皆依凭门第进行考核后入仕为官”可得出选拔有才能之士,加强了北魏的统治基础;据材料中提及的“汉人世族”、“门阀制度”、“劝课农桑、流民归附、开建学校”等信息可得出注重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融合。
17.(1)不同点:陕西几乎全是军屯,南中军屯、民屯可能并存;陕西屯田劳动者以移民为主,南中屯田劳动者以当地少数民族为主;陕西屯田规模较大,南中屯田规模相对较小(可以对外输出耕牛)。(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影响:
陕西:促进了汉中及关中一带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蜀汉北伐中原提供了重要的粮草补给;促进了区域文化交往。(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南中: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农业开发;加强了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推进民族交融;保障了一些战略物资的供给。(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原因:刘备入蜀时间较晚(晚于曹操统一北方和孙氏开始经营江东);蜀地农业基础雄厚(有“天府之国”之称);蜀地受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波及较小;蜀汉土地抛荒问题和流民问题影响较轻。(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中,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可得出陕西几乎全是军屯,南中军屯、民屯可能并存,并且陕西屯田劳动者以移民为主,南中屯田劳动者以当地少数民族为主;根据材料“然而在三国之中,蜀汉屯田推行最晚,规模最小,败亡最快”等信息可知,陕西屯田规模较大,南中屯田规模相对较小。
第二小问影响:陕西:根据材料“使汉中‘迅速发展成能够驻扎十万士兵的计划性军事都市’”可得出促进了汉中及关中一带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蜀汉北伐中原提供了重要的粮草补给;促进了区域文化交往。南中:根据材料“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而安氏由是兴焉”可得出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农业开发,加强了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推进民族交融,保障了一些战略物资的供给。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在刘备占领汉中前,曹操已把大部分编户齐民迁走”可得出刘备入蜀时间较晚(晚于曹操统一北方和孙氏开始经营江东);根据材料“南中既有水利,又派都督节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蜀地农业基础雄厚(有“天府之国”之称),蜀地受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波及较小,而且蜀汉土地抛荒问题和流民问题影响较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