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春江花月夜
1. 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学会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赏析本诗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
学习目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春江花月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学习任务一 赏析月之美景
请同学们用脑海作画:
第一步:粗笔勾勒
第二步:给景物着色彩
第三步:让画面动起来
第四步:细节亮化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学习任务一 赏析月之美景
思考:
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来描绘画面
静谧
朦胧
纯净
澄澈
学习任务二 感悟月之哲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此二句可看作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总结月色的皎洁、夜空的明净。用一“孤”字显出天宇之广阔。
学习任务二 感悟月之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番“天问”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思遐想和探索。
学习任务二 感悟月之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种“对月发问”的构思,影响了之后的许多诗人词人。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学习任务二 感悟月之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写出了人生世代常改而江月千古永恒的不变规律,以及强烈的生命意识。如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感慨。诗人将宇宙人生联系起来并作出鲜明对比:人有死生,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却是年年相似,长照万古。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思考:
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么的情感?
思妇相思:楼月、妆台、衣砧、鱼龙、鸿雁
游子离愁:落花、春半、江水、残月、海雾、江树
思妇相思
游子离愁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四句的巧妙之处在于:由眼前飘然而过的一片白云起兴,用白云的“去悠悠”暗寓游子的离家远游,从而巧妙地引出了月下的人物。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具体写月下人物愁思的情状。
此二句化用曹植《七哀》诗的诗意:“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具体写月下人物愁思的情状。
此二句化用曹植《七哀》诗的诗意:“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玉户”二句,是明写月光普照大地,无处不在,暗喻思妇的愁思之深无法排遣。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此时此刻,明月可以共望,音讯却不相通。但愿我能跟随这流水似的月光,来到远方亲人的身旁。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两人相距遥遥,连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也不能随月光飞度到她爱人的身边。那潜游水中的鱼儿,同样也只能在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难以游到她思念的人跟前。此两句生动地写出了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痴情痴想和无可奈何。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闲潭梦落花”是“梦闲潭落花”的倒文,可看作思妇思极后的怀想之词。 “梦落花”暗示春将去,故有“可怜”(可惜)之说。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掉了春天,也流掉了游子思妇的青春和幸福,实在是辜负了这大好的“春江花月夜”。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碣石潇湘: 是泛指,即指由此到彼,由北到南。明月终于慢慢沉落藏于海雾之中,双方仍相隔天涯。
学习任务二 品味月之离情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不知在这美好的月夜,能有几个游子乘月归家?只有那落月的余晖,带着人间的离情洒满了江边的花树。
学习任务三 《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
美在诗歌和谐婉转的韵律,美在春江月夜迷人的景色,美在思想深邃的哲理,美在缠绵浓郁的离情,更美在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学习任务三 《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
景——春江月夜美景
理——宇宙人生哲理
情——游子思妇相思
诗结情景理融为一体,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诗结情景理融为一体,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
学习任务四 突破拓展
思考:
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
“月”是全诗的灵魂: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景物描写的主体哲理思考的凭借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贯穿全文的是一“月”字,在诗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情结。
学习任务四 突破拓展
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简笔画——绘图记忆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