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0 15:0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春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战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3第1~第8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论语·雍也》记载:“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方也已。”《荀子·王制》记载:“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
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思想
A促使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相结合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C.致力于协调民众与地主间的利益
D.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
2.朱熹认为:“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然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
重。”王阳明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
此可知,二者
A在求理的途径上相互矛盾
B.对格物致知都进行了批判
C.都突出了实践的重要地位
D.都强调践行道德的重要性
3.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佛教学者便也风云星宿、图道运变,莫
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这说明
A.佛教具有很强的调适性
B.佛教思想冲击传统文化
C.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多元性
D.文化发展引领时代潮流
4.下表所示为古代日本重要人物的主要成就。据此可知
人物
成就
山上亿良
带着《游仙窟N王勃集》等诗文回日本后,写就了《沉疴自哀文》
空海
以《文心雕龙》为鉴,将《新定诗格》《诗格》《诗脑髓》《诗仪》等书排比编纂为
诗论集《文镜秘府论《文笔眼心抄》
教授皇太子阿部内亲王(孝谦天皇)《汉书》和《礼记》,并在大学教授五经、三
吉备真备
史、明法等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第1页(共6页)】
A汉字的传人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契机
B.儒、佛思想在日本迎来了黄金时代
C,日本文化的主要思潮由欧洲转向中国
D.日本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汲取和应用
5.孟德斯鸠认为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中国法律一“礼”,是“养成宽仁温厚,维持
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戾性情所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当
的方法”。霍尔巴赫也认为,中国可算是世界上所知唯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
相结合的国家,道德是人们唯一的宗教。这表明
A中国古代的文明发展比欧洲优越
B.中国传统文化利于启迪欧洲的思想解放
C.儒家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来源
D.东西方国家交流频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6.据考古发现,在叙利亚东部的米塔尼的壁画中有埃及女神哈索的形象;在叙利亚
一些铜碗的象牙柄以及碗上的装饰图案都有埃及的主题,特别是对埃及服装、带
翅的圣虫和鹰头狮身像的仿制。在巴勒斯坦发现了从埃及进口的带有波状花纹
和手柄的圆柱型容器。这可用于印证
A.古代埃及与西亚国家存在商业文化交流B.古代埃及艺术品受宗教影响较大
C.西亚文化具有汲取和创新相结合的特点D.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7.有学者指出,古代希腊艺术家们在观察生活或创作构思时,并不是根据神的谕示
或权威的独断,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用全部的身心去研究自然和人本身。因
此,索福克勒斯创作出《俄狄浦斯王》,希罗多德讲述着他的《历史》,菲迪亚斯设
计创作了帕特农神庙及雅典娜神像。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希腊
A.成为欧洲史学发展的源头
B.人文精神为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C.文化受地理因素影响巨大
D.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
8.俄罗斯在接受基督教以前,东斯拉夫多神教的所有庙宇和房屋都是用木头建成
的。而基辅罗斯的第一批石制教堂是由希腊工匠们建造的,同时罗斯建筑师对
十字穹窿教堂建筑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制造了新的圆锥顶、柱状教堂建筑形
式,建造了俄罗斯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可用于说明
A.俄罗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混合体
B.·日耳曼人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C.拜占庭帝国广泛继承古希腊文化
D.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