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0 16:0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学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80分)
1.1921年夏天,一些革命者陆续从全国各地聚集上海。“6月29日午后(何)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毛泽东)”,“7月15日(包惠僧)坐船直赴上海,与董必武、陈潭秋到达时间不相上下”。他们此行的目的是
A.领导五四运动 B.参加中共一大 C.参加中共二大 D.支援北伐战争
2.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与这个“新起点”相关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3.在20世纪中国发生的某次学生运动中,游行队伍打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等口号。这场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革命 D.义和团运动
4.关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A.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5.如图宣传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国民革命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6.下图是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一场重大战役示意图。这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在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主要是为了( )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9.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
时间:1955年4月 会议:__________ 参加: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 精神:求同存异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10.基于时间轴的观察和解释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中A、B、C、D对应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
1956—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速表(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A.七千人大会促进经济增长 B.自然灾害加重了经济困难
C.中共八大调整了经济结构 D.“大跃进”运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1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 )
A.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12.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B.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3.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受到党和国家的褒扬。这反映了我国( )
A.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B.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C.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D.打开中国外交局面
14.从1990年到2000年,公有制经济的城镇就业比例下降了40%,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就业比重分别下降了25.7%和 14.3%,公有制企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到41.5%。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B.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15.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定海神针”是指( )
A.《告台湾同胞书》 B.“九二共识” C.两岸“三通” D.“一带一路”倡议
17.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从被动应付、一般性参与、主动参与到主导参与的过程。下列最能体现“主导参与”的是( )
A.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B.参加联合国多边外交
C.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18.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的帝国是( )
A.孔雀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
19.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亚里士多德旨在强调( )
A.民主政治对公民的作用 B.城邦对人民个人的重要性
C.公民集体意识的重要性 D.雅典民主是所有人的民主
20.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劳动。这段材料说明( )
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B.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C.庄园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 D.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一九五七年的工业生产比一九五二年提高一倍到一倍半。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材料二 1998—2000年私营、国有和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
年份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1998 2083 3.90 33621 62.90 17750 33.21
1999 3245 5.62 35571 61.57 18951 32.81
2000 5520 7.94 40554 58.32 23465 33.74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重点,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五”计划的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C D B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C D B C D C D
二、非选择题(共1题,20分)
【答案】(1)重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原因: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建设的基础;“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的影响;严峻的国内外形势。(6分)
意义:“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4分)
(2)趋势:三类企业的产值都在增长,但在所占比重上,私营企业上升,国有企业下降。(2分)
原因: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全球化的推动。(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