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施耐庵,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人,约生于1296-1317年之间,1370年卒于淮安。他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大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遂辞官回家教书。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即后来的《水浒传》。
作者简介
我《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通过108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和一系列“劫富济贫”的故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了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揭示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
作品简介
林冲其人——最不可能造反的一位
绰号:豹子头(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身高:1.88米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之一
(官职不大,但工作稳定,有编制)
家庭:父亲做过提辖,岳父也是教头,妻子貌美温柔
财务:京城市中心有房,家中有使女,手头宽绰,
花一千贯(相当于现人民币约一百万)买一把摆看的刀,花钱打点差拨、管营等,刺配期间还能喝酒吃肉。
前情提要
一逼:妻子多次被高衙内调戏
二逼:遭重重陷害误入白虎堂
三逼:刺配中屡遭欺压险被杀
——还在做着服役期满后回家与妻子团聚的美梦
课文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是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警觉醒悟、挺身反抗的性格转变的关键性情节。
情节梳理
明线 暗线
序幕(1)
开端(2-5)
发展(6-9)
高潮(10-12) (结局)
林教头沧州遇故知
林教头买刀寻仇敌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林教头杀敌山神庙
陆虞候奉命来沧州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严冬施阴谋
陆虞候观火说真相
体会感受:本文更适合明暗线交织
祝福更适合嵌套式倒叙
分析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他人衬托
他人评价
情节烘托环境烘托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林冲形象
段落 主要情节 林冲表现 性格特点 表现手法
序幕(1) 遇旧
开端(2-5) 寻仇
发展(6-9) 调职
高潮&结局 (10-12) 复仇
段落 主要情节 林冲表现 性格特点 表现手法
序幕(1) 遇旧
救济李小二,常与些银两做本钱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扶危济困
他人衬托
忍辱求安
心地善良
语言描写
段落 主要情节 林冲表现 性格特点 表现
手法
开端2-5 寻仇
性急冲动
他人评价语言描写
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
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幼稚天真
动作描写
段落 主要 情节 林冲表现 性格特点 表现
手法
发展 6-9 调职
林冲应道:“小人便去。”……
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林冲道:“这屋里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门草场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8、10)
安于现状
小心谨慎
尽职尽责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段落 主要情节 林冲表现 性格特点 表现
手法
高潮 &结局 10-12 复仇
愤然抗争英勇果敢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
金圣叹评点林冲杀人场景:
“杀得快活,杀得快活,若如那两人也一枪搠死,便没趣了。有了这一刀一枪,才产生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疏不密,不缺不漏,……”
林冲杀人,杀得有思想,有性格,有身份,有章法。
林冲形象
段落 主要情节 性格特点 表现手法
序幕(1) 遇旧 扶危济困、忍辱求安、心地善良 他人衬托、语言
开端(2-5) 寻仇 性急冲动、幼稚天真 他人评价、语言、动作
发展(6-9) 调职 安于现状、小心谨慎、尽职尽责 语言、动作
高潮&结局 (10-12) 复仇 愤然抗争、英勇果敢 动作、语言
狠(豹子头)
忍(林教头)
逼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施耐庵想告诉我们:一个把老实人活活地逼反的社会得黑暗到什么程度!你不找事,事也会来找你。无论你是抵抗还是屈服,敌人都不会放过你。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英国作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小说人物分为“扁平人物”(鲜明单纯)和“圆形人物”(丰富变化)。
毕飞宇《林冲夜奔与小说的逻辑》:林冲和李逵是两个极端,李逵体现的是自然性,林冲体现的则是社会性。和李逵相反,林冲一直没能也不敢做他自己,他始终处在两难之中。因为纠结,他的心中积压了太多的负能量,所以,林冲是黑色的、畸形的、变态的,金圣叹说他“都使人怕”,是真的。我个人一点都不喜欢林冲。但是,作为一个职业作家,我要说,林冲这个人物写得实在是好。李逵和林冲这两个人物的写作难度是极高的,在《水浒传》当中,最难写的其实就是这两个人。写李逵考验的是一个作家的单纯、天真、旷放,它考验的是放;写林冲考验的则是一个作家的积累、社会认知、内心的深度和复杂性,它考验的是收。施耐庵能在一部小说当中同时完成这两个人物,我敢说,哪怕施耐庵算不上伟大,最起码也是一流。
环境描写——“风雪”
正面描写:
1.初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7)
——风雪初起:雪之大、广
2.去市井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方而行。那雪正下得紧。(8)
——雪势正大(鲁迅称赞此处“紧”用的比“大雪纷飞”有神韵的多)
“紧”可见雪之急、密
3.沽酒后返回时: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9)
——雪势更大
环境描写——“风雪”
侧面描写:
1.其他环境描写衬托:
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8)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 (9)
——风很猛,雪很大
2.人的动作感觉衬托: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8.林冲在草屋内)
“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10.到山神庙里)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10.吃酒时)
——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文中关于风雪的描写用墨极多,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和人物活动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A.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古庙,形成一种荒凉、冷寂、肃杀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B.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③推动情节发展。
偶然性
必然性(逻辑性)
林冲连着五天找不到陆谦
躲起来,等大风,放火烧光草料场
第六日林冲被调去看守草料场
风雪将至,陆谦设计陷害林冲
林冲出门买酒
风雪太大,需要喝酒取暖
林冲躲到山神庙
大雪压塌了草料场
林冲用石头顶住山神庙的门
风雪太大,门关不严
陆谦等人来到山神庙
点火后也要找地方躲风雪
陆谦在庙门口说出真相
他未能与林冲见面
“巧”与“不巧”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意思是一条蛇从草丛穿过,不会留下脚印,但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却仍存在的痕迹;
你如果在第一幕里面写墙上挂着一把枪,那么你在后边一定要放枪,要不你这把枪就不必挂在这儿。——契诃夫谈剧本创作
本文中还有哪些“伏笔”?
伏 笔
作铺垫 衬托主要人物事件 显性 笔墨多
埋伏笔 提示或暗示下文 隐性 笔墨少
小二曾在东京生活(后凭口音判断陆谦乃东京人氏)
林冲沧州初遇小二谈及刺配缘由(得罪高太尉——小二听到差拨口中说出“太尉”,心生警惕)
草料场情形(四下里堆满马草--火烧草料场)
老军提及壁上挂的大葫芦(林冲以此沽酒)
草厅破败情况(四下崩坏,朔风摇振得动--草厅塌坏)
林冲沽酒路上遇古庙(草厅倒后暂宿古庙)
林冲沽酒前盖火炭,草厅塌后探火盆(知火种已灭-火烧草料场事出有因,有人预谋)
林冲冲进了古庙,以石抵门(陆谦等人推门未成)
小二说林冲是一个性急的人为下文第五段写林冲大怒买刀寻仇埋伏笔;
林冲买把解腕小刀为林冲用尖刀杀死陆虞侯埋伏笔;
伏 笔
文中关于风雪的描写用墨极多,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和人物活动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A.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古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冷落、肃杀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B.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③推动情节发展。
风雪——身寒沽酒——途中见庙——压倒草屋——投宿庙中——大石靠门——敌人避雪——隔门偷听——手刃仇人(埋伏笔,风雪:刁难+挽救)
④暗示主题。暗示了人为陷害、外在压迫、官僚猖狂纠结一起的社会的风雪。
“风雪”这一典型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小结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对环境
对情节
对人物
对主题
烘托人物性格;反映了人物的心理;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暗示人物的身份。
暗示、烘托或升华了……的主题。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开头:呼应标题,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中间: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结尾:呼应开头或标题。
妙不可言的“道具”
卡尔维诺说过:“一个物品在故事中出现时,它就具备了一种特殊力量,变成了磁场的一个极或某个看不见的关系网中的一个眼。”
《孔乙己》中的茴香豆,
《百合花》中的枪筒里的野菊花,
《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风月宝鉴、汗巾子,
周瑜的“羽扇”,孙悟空的“金箍棒”……
——如果“道具”运用恰如其分,富有艺术性,其作用有时胜过文字的表达,妙不可言,耐人寻味。
林冲的“道具”
葫芦
花枪
1.装酒——英雄好汉爱喝酒。
2.老军留赠他的——接受酒葫芦就是接受囚徒生活,安于现状,接受命运。
是林冲善用的武器,武力值的体现,本性的体现
花枪挑了酒葫芦(二物合一) → 丢了葫芦,提了枪
象征林冲从隐忍苟安到挺身反抗的心理变化过程。
本课总结
1.情节波澜起伏,有张有弛:
明暗双线交织、多处伏笔
2.林冲性格变化,由忍到狠:
掌握人物塑造手法:正侧
3.体会“风雪”环境描写作用
4.“三要素”突显主题:官逼民反
窥斑见豹,体会全书思想艺术成就
大河 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 嘿嘿参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说 走 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 有哇
(嘿嘿嘿嘿 全都有哇)
(水里火里不回头)
路 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 出手时就出手
风风 火火闯九洲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洲哇)
《好汉歌》
原唱:刘欢 词:易茗 曲:赵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