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1课
林觉民
福建省博物馆陈列了很多历史文物,其中有一封信的手稿引起大家了的注意。
谁写的信?
写给谁?
写了什么?
为什么写?
陈列在博物馆的意义?
林觉民
初读文本
搁笔
称心
几家能彀
不能禁
使之肖我
旁汝
gē
chèn
gòu
jīn
xiào
bàng
恸
念六夜
tòng
niàn
廿
《禀父书》
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与妻书》
姓名 林觉民 字 意洞 号 抖飞 又号 天外
性别 男 籍贯 福建闽侯县 出生日期 1887年 生前年岁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同盟会 家庭背景 书香门第 婚姻状况 已婚
文化程度 全闽大学堂、日本庆应大学(大学) 烈士遗物
烈士故居 学习经历及人生大事 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 1906年自费区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 1911年春筹划并参加广州起义,牺牲 何时何地参加党组织 留日期间加入同盟会 何时何地牺牲及其原因 1911年4月27日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受伤被捕,在提督衙门内审讯几天后从容就义,于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 福州三坊七巷
24
信
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包办婚姻)
相关事件(从遗物里发现) 烈士亲属 姓名 性别 与烈士关系 备注
陈意映 女 妻
林孝颖 男 父
林依新 男 长子
林仲新 男 次子
林徽因 女 侄
烈士遗愿 备 注 死后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谁写的呢?
写给谁?
写了什么?
为什么写?
陈列在博物馆的意义?
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对妻子的深情。
当时中国的状况。
活动一、 阅读分享,品至性之情
仅从语言角度来讲,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请在佳句集锦本上摘录下你认为最能表现出林觉民对妻子化骨柔情的句子,并写上几句理由。
那深情
或是一个亲昵的称谓
或是一句温柔的情话
或是一个细腻的回忆
或是几处反复的叮咛
更是那推广开的大爱
更是那勇于就死的决绝
……
那深情是——
表达对妻子深情的句子:
①吾至爱汝;
②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③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④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⑤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⑥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⑦吾爱汝至。
⑧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活动二、 质疑探究,叹至真之理
林觉民牺牲以后,林氏一族四处逃避清政府的追杀,颠沛流离。妻子陈意映虑及家中老幼,不能立即追随丈夫而去,但巨大的悲伤还是一点点磨损了她的身心。终于,在丈夫离去两年后,她也撒手人寰。他们的孩子,长子(文中依新)夭亡,次子早产。如果泉下有知,林觉民是否还会坚持当初的选择?为什么?
林觉民曾在家中办女学,抨击封建礼教,宣扬平等思想。
1907年,赴日本留学。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十四分会(福建分会)骨干成员。
1911年1月底,得知广州起义消息,遂由日本回国,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
1911年4月9日,告别家人,带20余人登船驰往香港。
1911年4月间,一次次在广州和香港间往返,护送起义义士。
1911年4月24日,回家见父母和妻子最后一面。
1911年4月24日夜,广州起义的前三天,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待战友们入睡后,在一块白方巾上写下《与妻书》及给父亲林孝颖先生的《与父书》。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
1911年4月24日夜,广州起义的前三天,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待战友们入睡后,在一块白方巾上写下《与妻书》及给父亲林孝颖先生的《与父书》。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
这种抉择——
这种选择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
这种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这种选择不是冲动的,而是理性的。
他从日本专程回国,辗转广州香港等地为起义筹备,在起义前三天写下绝笔信,种种行为告诉我们,抛妻弃子、赴身国难绝对不是凭一时之意气,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理性抉择。那么,于陈意映而言呢,她有万分不舍,但对丈夫的离去仍忍痛放手,也是理性选择后的深明大义。林觉民曾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赞美妻子陈意映天真浪漫真女子。他自己又何尝不是( )。
请仿照林觉民对妻子的评价给林觉民一个评价。
描写当时中国状况的句子:
①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②天灾可以死, 盗贼可以死, 瓜分之日可以死, 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③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国家腐败,社会黑暗, 灾难深重, 百姓苦痛!!!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爱汝
就死
假如在林觉民远行前,意映发现了他将要参加广州起义,你觉得她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为什么写下这封信?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衷:
①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②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③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⑤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因为我深深地爱着你,所以我以这份心去爱天下人,我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帮天下人谋幸福。就是将爱妻之情与报国之志统一起来,即舍小我以成大我。
起义前夕,部分人对起义缺乏信心,林觉民慷慨陈词:“今日同胞非不知革命为救国唯一之手段,特畏首畏尾,未能断绝家庭情爱耳。今试以余论,家非有龙钟老父、庶母、幼弟、少妇稚儿耶?顾肯从容就死,心之摧,割肠寸断,木石有知,亦当为我坠泪,况人乎”,“故谓吾辈死而同胞不醒者,吾绝不信也”,“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
沧桑不掩英雄气
犹记当年诛寇时
歌曲欣赏(《觉》)
活动三、隔空对话,致敬多情英雄
觉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
如今当我寂寞那么真我还是得相信刹那能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时候不得不理……
活动三、隔空对话,致敬多情英雄
阅读《与妻书》和学案上有关林觉民的资料汇编,选定场景,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任务,致敬英雄。
活动场景一:林妻在灯下给林觉民写回信。
活动场景二:林子或者林母等给林觉民回信
活动场景三:当代青年学生给林觉民回信
要求:
1.格式符合书信文体
2.内容情真意切,符合逻辑
3.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4.100字左右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篇《与妻书》是林觉民就义之前写给妻子的一封诀别书,还是一封爱情的告白书,更是一封唤起革命的与世书,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美情书”。文中的一字一句都浸润着一位即将永别的丈夫对妻子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和革命者对于国家难以割舍的赤诚。
满腔真情,满纸不舍,情真意切,字字泣血。
《与妻书》一文共1245字。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
吾充吾爱汝之心
吾爱汝至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
吾今与汝无言矣。
吾今不能见汝矣!
爱别离
(吾)忍悲为汝言之
汝其勿悲
吾担悲也
余心之悲
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一恸
“爱”字6次、其中“爱汝”4次
7次“悲”
凡是表达“吾”的感情,都是直言悲恸,但凡是写到“汝”,都是劝不要悲。
5次“天下”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以天下人为念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佛家言,人生有七苦: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
反复将“天下”“国”和“家” 对举,是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而朴素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一方面是想安慰妻子,告诉妻子自己的死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是想坚定自己的决心。
5次“国”、5次“家”
情
对妻子的爱恋和思念之情
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儿女情长
英雄志坚
广州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武昌起义前费心最多、牺牲最大的一次起义,而且这一批起义者年纪轻、素质高、革命意志最为坚决,很多都是像林觉民这样的留日学生,或者知识分子,亦有很多晚清“富二代” 。
烈士方声洞出身于福州富商家庭,17岁便赴日留学,投身于革命,牺牲时年仅25岁。
烈士喻培伦,父亲是四川内江的一个糖商,他自幼喜欢科学技术,擅长制作火药,起义时,他前胸挂一大筐炸弹,一马当先,用炸弹将总督衙门围墙炸裂,后途经莲塘街口时与清廷援兵遭遇,因弹尽力竭被捕,英勇就义,时年25 岁。
孙中山曾无不痛惜的说:
“吾党精华,付之一炬!”
补充拓展:像林觉民一样的革命先烈大有人在,学校他们心系天下、敢于牺牲的高尚品质。
还有:
韦拔群
何书衡
……
这些英雄,家庭并不贫困,其中有的人还是富二代、官二代。但是,他们看到国家和民族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害,中华民族受苦受难,胸中充满了义愤。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不惜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这样的人有着超乎寻常的坚定的信念。他们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能过上富足的日子。但是这种富足却带不来民族的尊严,所以他们宁可放弃这种可能的富足。他们毅然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甚至不惜为了革命牺牲自己的生命。
·“人生本如朝露,事事如梦一切都难预料,我的麟!我最亲爱的麟!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您时时刻刻要用您聪慧的脑子与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您应当创新的生命、改造环境,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记得,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您的!”
——国军飞行员刘粹刚《与妻书》
对再次表达对妻子的爱意
为国牺牲的奉献精神
·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林觉民《禀父书》
·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於危亡。…… 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惟祈大人得信後,切不可过於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於地下。 ——方声洞《禀父书》
连累家人的愧疚
对对父亲身体健康
的担心和祝愿
救国于危难的献身精神
对造福同胞的责任担当与牺牲精神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抗日烈士赵一曼《示儿书》
未尽教育之责的遗憾;
对儿成人和莫忘母志的期盼
对坚决抗日,不畏牺牲
一封封家书,包含着最热忱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将自己的生命和小家的幸福置之度外,舍己为国的革命传统犹如流淌在先烈们的血液里,薪火相传,浩气长存。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
跨越时光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
作业:
《与妻书》如此动人,其妻观之痛不欲生,同志观之奋然前行,我辈观之遥寄英雄。
请继续完成《给林觉民的一封信》,分享你独特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