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 第二课时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 第二课时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0 12: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腊八粥》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二、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从低年级上来,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科书的课文作最好的示范阅读文章,本文又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因此选择此课引导学生读中有悟、悟情、悟得,并用迁移方法可以阅读课外的名家名品,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同时感受传统民俗生活的热闹。所以课堂教学中,引导班里的优生在课堂上发表对课文的理解,中等及以下的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三、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通过心理、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为了把八儿的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入手,从八儿:“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出出进进”I一词把八儿对腊八粥的惦记形象地写了出来。“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和“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体现了八儿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感受八儿的“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八儿要哭的样子”“他惊讶得喊起来了”都真实地将八儿的心理展现给大家。心理变化的描写将一个嘴馋的小孩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八儿等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也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展现给了大家!孩子们轻松地感受出一个孩子那天真嘴馋的情形。进而能感受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四、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具体语句体会八儿的馋样儿和腊八粥的特点。
2.能把握课文的脉络,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五、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六、教学难点
说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研读“等粥”,感受“馋样儿”现在,让我们走进“等粥”,默读课文的第 2-17自然段,圈画出八儿馋样儿的句子,边读边想象,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相机出示) 1.盼粥学生汇报(我画的是这个句子,读-这是什么描写,借助关键词“”,我感受到···)大家有没有特别馋的时候,你当时是什么表现?(学生说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下文想象奠定基础)那文中的八儿面对他喜爱的腊八粥时,他又是怎样呢? ①动作描写:“进进出出”,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好奇、兴奋、馋样。 ②神态描写:“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喜悦之情。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眼睛可急红了”“要哭的样子”,写出了他的急切、盼望之情。(松劲:没意思,扫兴) ③语言描写:“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表示话没说完,心里急切。由于进出多次,可能被妈妈打断了,所以语言简短,这也反映了真实的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那我饿了!”,其实并不是真饿,而是发泄不满,跟妈妈赌气、撒娇,想要早些喝上腊八粥。练读,体会八儿急切;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这段人物对话,要读出八儿的急切。 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出示: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提示: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带领大家品读。交流要点:“喜得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从以上内容可以感受到八儿的兴奋、急切、好奇、赌气撒娇、不满等心情。)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内探究 分粥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是吗?”“是啊,孥孥说得对。”“要不然·····两碗半······”预设:语言描写,看出八儿的急切心情,侧面写出了粥的诱人预设:粥未熬好,八儿为了想多喝粥就打起了小算盘,想尽理由,给家人分粥,不断跟妈妈讨价还价,还把妈妈拉倒自己的阵营,写出了天真、聪慧、狡黠、贪心 预设:也看出妈妈对他的疼爱,爸爸和大哥对他的爱背景:这篇文章写于 1925年,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人们生活穷困,平时能吃饱就不错了,一年之中也只能在“腊八”这天喝腊八粥时,如果你是八儿,你会怎样?预设:也像八儿一样,迫不及待 读—练 —男女生对话(现在你就是八儿,请你把那种急于吃粥,想着法子多给自己分碗粥的心情读出来) 要想快速完成,小组合作的分工及和做更是必不可少的。 练习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
分组讨论 3.学法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感受到了小八儿想要急切喝粥的“馋样儿”,从侧面感受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现在请你有感情地再来读读这些描写,待会儿请同学表演。 学生围绕“第 9-13自然段”中关键词句进行交流,师生品读相关语句。言之有理即可。如,为了多吃点腊八粥,八儿跟妈妈讨价还价;打着爹和大哥的旗号,为表示“善解人意”拉妈妈当同盟;对粥的喜爱;通过猜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急切渴望喝上腊八粥等。体会到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贪心不足、狡黠、聪慧、天真可爱等。 一是教给学生列表对比是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二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维延伸 4.呈现 PPT,读演展示“馋样儿”今天是腊八节,瞧,方家大院的小八儿妈妈正在灶房前忙着熬腊八粥呢,得知熬粥的小八儿又一次地钻进了灶房······感谢你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我们仿佛就看到了那个天真可爱的小馋猫儿。 5.小组合作,感受对粥的细腻描写(形态、声音、颜色、口感、变化)(10分钟)这八儿为什么这么馋啊?(粥太美味了)腊八粥的熬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腊八粥逐渐粘稠、熟烂,贪吃的小八儿自然对这锅粥充满了向往,那请在文中找出对粥的细腻描写,并与组员交流分享。 倾听、思考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八、教学反思
阅读是为了习作服务,本文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大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要多学习积累。文章中在写锅中的腊八粥熬煮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在体会中了解作者运用想象将句子表达得如此生动形象。对于开头讲腊八粥的做法及人们对其喜爱的处理,我在教学的时候,只是泛泛而谈,课前准备不足,对这一段文字的表达妙处,处理得太简略了。没有透过文字表达人们对其的喜爱,从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这是对不同年龄段人都喜欢腊八粥的具体描绘处理不当。又从“看”、“闻”、“吃”来一点点的体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体会得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