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果两条直线与没有公共点,那么与( )
A. 共面 B. 平行
C. 是异面直线 D. 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2. 若,是两个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已知空间3条不同的直线m,n,l和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4. 一艘船以32 n mile/h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从A处看灯塔S位于船北偏东的方向上,30分钟后船航行到B处,从B处看灯塔S位于船北偏东的方向上,则灯塔S与B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5. 若用斜二测画法画出某△ABC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得到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原的面积为( )
A B. C. 4 D.
6. 在矩形ABCD中,已知,,点P在CD边上,满足,则( )
A. B. 0 C. D.
7. 已知,则( )
A. B. C. D.
8. 在圆锥PO中,轴截面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为底面圆O上一点,,则异面直线OM与AP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已知向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的夹角为钝角
D. 若,则在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为
10. 下列条件中能推导出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有( )
A. B.
C. D.
11.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平面
B. 平面
C. 多面体是棱台
D. 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5,上、下底面圆直径长分别为2,8,则圆台的高为________.
13 若,则________.
14. 在△ABC中,,P是MC的中点,延长AP交BC于点D.若,则________;若,,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向量,满足,,求:
(1);
(2)向量与的夹角的余弦值.
16. 已知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梯形,,,,,,M,N分别是PD,BC的中点.求证:
(1)平面PBC;
(2).
17. 已知,,且,,求:
(1)的值;
(2)的值.
18. 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列问题中,并完成解答.
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面积为,外接圆的半径为,且满足________,点在边上.
(1)求的值;
(2)若,,求当取最小值时的值;
(3)若,,求.
19. 费马点是在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具体位置取决于三角形的形状,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小于,费马点是三角形内部对三边张角均为的点;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费马点就是该内角所在的顶点.
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O为费马点.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最大值.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果两条直线与没有公共点,那么与( )
A. 共面 B. 平行
C. 是异面直线 D. 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得如果两条直线与没有公共点,那么与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故选:D
2. 若,是两个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是两个单位向量,则,但,方向不能确定,即可判断AB;利用数量积的定义与性质可判断CD.
【详解】,是两个单位向量,则,但,方向不能确定,故选项AB错误;
,只有,同向共线时,才有,故选项C错误;
,,,选项D正确.
故选:D.
3. 已知空间3条不同的直线m,n,l和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ABD可举出反例;C选项,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到答案.
【详解】A选项,若,,则或相交或异面,A错误;
B选项,若,,则或,B错误;
C选项,若,不妨设,则,
又,,则,所以,C正确;
D选项,若,,则,或相交,D错误.
故选:C
4. 一艘船以32 n mile/h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从A处看灯塔S位于船北偏东的方向上,30分钟后船航行到B处,从B处看灯塔S位于船北偏东的方向上,则灯塔S与B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确定中的已知边与角,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知,,,
由正弦定理得,,
解得.
故选:B.
5. 若用斜二测画法画出某△ABC水平放置直观图,得到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原的面积为( )
A. B. C. 4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直观图与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比为,求解即可.
【详解】直观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且的面积为,
所以原的面积为.
故选:B.
6. 在矩形ABCD中,已知,,点P在CD边上,满足,则( )
A. B. 0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设,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
则,
所以,得,
所以,
所以.
故选:C.
7. 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差角的正弦公式化简给定等式得,再利用诱导公式及二倍角的余弦公式计算得解.
【详解】依题意,,
则,所以.
故选:A
8. 在圆锥PO中,轴截面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为底面圆O上一点,,则异面直线OM与AP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首先得出异面直线OM与AP所成角即为(或其补角),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过点A作,交圆O于点N,连接ON,PN,
则即异面直线OM与AP所成角或其补角,
设 ,可知,
则,
因为轴截面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异面直线OM与AP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A.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已知向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的夹角为钝角
D. 若,则在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为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平行垂直的坐标表示求判断A、B选项;对C,用向量反向共线说明不成立;对D,直接计算投影向量即可.
【详解】向量,,
对于A,由,得,解得,A正确;
对于B,由,得,则,B正确;
对于C,当时,,反向共线,夹角为,
此时,的夹角不为钝角,C错误;
对于D,当时,,因此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
在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为,D正确.
故选:ABD
10. 下列条件中能推导出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的有( )
A. B.
C. D.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对于A,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得角为锐角,但确定不了另两个角的范围,由此判断即可;对于B,利用余弦函数的性质与三角形角的范围分析判断即可;对于C,利用正弦定理的边角变换与余弦定理即可判断;对于D,利用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和差公式,结合三角形角的范围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A,因为,即,
又,故角为锐角,
但无法确定另两个角的范围,故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A错误;
对于B:因为,
若,则或,
又,则除了角为钝角外,还有一角为钝角,矛盾;
同理都不可能,
故,,,即三个角均为锐角,故B正确:
对于C,因为,由正弦定理得,
令,则,
显然最大角为,且,
所以最大角为锐角,所以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C正确;
对于D,因为,又且不能同时为钝角,
所以,,即均为锐角,
又,所以也为锐角,
所以一定为锐角三角形,故D正确.
故选:BCD.
11.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平面
B. 平面
C. 多面体是棱台
D. 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
【答案】AC
【解析】
【分析】由线面平行即可判断A;由线面垂直即可判断B;由棱台的定义即可判断C;由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作图即可判断D.
【详解】对于A,取中点,连接,
由正方体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因为点为的中点,所以,又,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故A正确;
对于B,取中点,连接,则,所以,
所以,所以,
由正方体得,平面,又平面,
所以,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又,所以与平面不垂直,故B错误;
对于C,由正方体得,平面平面,即平面平面,由棱台的定义可知,多面体是棱台,故C正确;
对于D,设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连接与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连接交于点,连接,则五边形即为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故D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5,上、下底面圆直径长分别为2,8,则圆台的高为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圆台的轴截面,根据圆台的母线和高及相关的上下底面半径构成直角梯形,利用直角梯形的性质求得.
【详解】由题意得,圆台的轴截面为等腰梯形,
其中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8,腰长为5,如图所示:
作CD⊥AB与E,则CE为圆台的高h,
∴高h=.
故答案:4
13. 若,则_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应用商数关系、差角余弦公式、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化简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
.
故答案为:1.
14. 在△ABC中,,P是MC的中点,延长AP交BC于点D.若,则________;若,,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分析】第一空,直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计算即可;
第二空,用向量表示向量,进而求出模,设分别为所对边,由的模表示出的关系,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ABC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第一空,因为P是MC的中点,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即,
所以;
第二空,设,则,
因为点D在BC上,所以,即,
所以,
所以,
因为,即,
设分别为所对边,
所以,
即,
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即,
所以,
因此△ABC面积的最大值为为.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应用,关键在于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出向量,再根据模长求出三角形两边的关系,利用基本不等式和面积公式即可得到面积最大值.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向量,满足,,求:
(1);
(2)向量与的夹角的余弦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再求模即可;
(2)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再用夹角和数量积与模长的关系求解.
【小问1详解】
由已知有.
故,所以.
【小问2详解】
由已知有,及.
故.
16. 已知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梯形,,,,,,M,N分别是PD,BC的中点.求证:
(1)平面PBC;
(2).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取的中点,连结,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再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2)连结,证明平面PDN,再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得证.
【小问1详解】
如图,取的中点,连结,
因为M是PD的中点,
所以,,
又,,
所以,,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因为平面PBC,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小问2详解】
连结,
因为,N是BC的中点,
所以,
在中,,,,
所以,
由条件,所以,
又N是BC的中点,所以,
因为DN,平面PDN,,
所以平面PDN,
因为平面PDN,所以.
17. 已知,,且,,求:
(1)的值;
(2)的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先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出,再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结合商数关系化弦为切即可得解;
(2)先利用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结合商数关系化弦为切求出,再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求出的正弦值,并求出的范围,即可得解.
【小问1详解】
由,
解得,
所以;
【小问2详解】
,
由,,得,
所以
,
因为,,
所以,所以,
又,,
所以,所以,
所以,
所以.
18. 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列问题中,并完成解答.
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面积为,外接圆的半径为,且满足________,点在边上.
(1)求的值;
(2)若,,求当取最小值时的值;
(3)若,,求.
【答案】(1)
(2)
(3)
【解析】
【分析】(1)若选①,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角,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计算可得;若选②利用诱导公式及平方关系求出,再由二倍角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可得;若选③,由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得到,再结合平方关系计算可得;
(2)由面积公式得到,再由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即可求出的最小值,从而由正弦定理求出;
(3)依题意可得,,在和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再由余弦定理计算可得.
【小问1详解】
若选①:在中,由正弦定理,
得,,,
因为,
所以,
即(*),
因为,
所以,
所以(*)式可化为.
因为,所以,所以,
若选②:由,
可得,
所以,
又,所以,则,
所以,所以,
所以,
若选③:在中,由余弦定理,
面积,
又,所以,
所以,
又,,则,
所以(正值已舍去).
【小问2详解】
由,得,
由条件,,
所以面积,
所以,
又由余弦定理,
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或(舍去),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最小值,
此时取得最小值且,
由,即,所以.
【小问3详解】
由条件,所以,,
又,
分别在和中,有,
所以,
即,
化简得,又,
所以,,
所以.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公式的灵活应用,边角互化以及利用基本不等求出最值.
19. 费马点是在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具体位置取决于三角形的形状,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小于,费马点是三角形内部对三边张角均为的点;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费马点就是该内角所在的顶点.
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O为费马点.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由已知结合余弦定理可先求出,然后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找到其与向量积的和的关系即可求解;
(2)设出和,通过正弦定理得到和的关系,再通过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找到的范围,即为所求的范围.
【小问1详解】
在△ABC中,,,,所以C是最大角.
由.
因为,所以,
所以△ABC的费马点O是三角形内部对三边张角均为的点.
设△ABC的面积为S,
则
又由,得,
所以.
所以,
即,
所以
【小问2详解】
在△ABC中,因为,,
所以△ABC的费马点O是三角形内部对三边张角均为的点.
设,则,,
所以.
设,,,
在△AOB与△AO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
所以.
在△BO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
所以,即.
当且仅当时,mn取得最大值,
所以取得最大值.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根据向量积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关系求出向量积的和,再根据余弦定理,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检验取等条件.